敦煌,为何曾经辉煌?

李伟国先生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请注意我演讲题目里的“曾经”两个字。曾经就是过去有过,现在不再了。可能大家会提出疑问,敦煌现在仍是人们非常向往的地方,你为什么说她的辉煌已经不再?我的意思是,敦煌作为我国的一个地区,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方面的辉煌,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比如说,敦煌在古代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她所能承担的人类活动和动物活动是非常充足的,但是现在,敦煌的自然环境已经比较恶劣了。可以这样说,现在的人们向往敦煌,主要是因为她过去的辉煌。我想从四个方面来阐发这个论题。

任何事情往往都是物极必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将畜牧区变成农耕区,由于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敦煌地区生态失衡,因此其经济上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中唐以后一直到清末,敦煌经济的发展趋于缓慢。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曾经使敦煌达到辉煌时期的六个要素。早在上古时候,敦煌就有人居住,从汉朝建郡、魏晋初兴一直到隋唐的繁盛,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东西文明的交汇,敦煌拥有过她的辉煌时期,但是从中唐、五代、宋、西夏以后,敦煌由盛而衰,以至于慢慢沉寂了。敦煌之所以曾经辉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敦煌是一片富庶的绿洲。去过甘肃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在黄河以西,甘肃省境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长“走廊”,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约数公里至100公里。它的南面是祁连山,北面是合黎山和龙首山。整个走廊,大多是沙碛和戈壁,在茫茫戈壁中一片片绿洲断续相连。这条走廊,就是着名的河西走廊。今天的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最西边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31200平方公里,略小于***和海南省。但是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4.48%,其余绝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和山地。历史上的敦煌,比现在还要大,包括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即今天的敦煌市、安西县、玉门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总面积约168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江苏省。那时候的敦煌,有较大的绿洲,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繁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汉唐两代,敦煌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多次从内地移民到此,汉族逐步超过原来的少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他们不仅为保卫、开发敦煌提供人力,还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他们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把敦煌的社会生活从以游牧为主转变成为以农耕为主。但是,任何事情往往都是物极必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将畜牧区变成农耕区,由于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敦煌地区生态失衡,因此其经济上的辉煌,也只能是短暂的。中唐以后一直到清末,敦煌经济的发展趋于缓慢。

第二,敦煌自汉代以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大军击败了河西匈奴,河西走廊归入中原王朝版图。从此以后,敦煌就成为对北和对西的一个战略要地,大大促进了敦煌的发展。宋代以来,中央王朝都城逐渐向东、向北迁移,距河西、敦煌越来越远,使敦煌在全国的战略地位逐渐下降。蒙古帝国和元朝疆域广大,敦煌失去了经营西域的基地的作用。明代的边防重点在北方,其都城先在南京,后在北京,敦煌的战略地位和元代一样,其得失对全国没有多大影响。清以后,敦煌逐渐成为一个处于边缘偏僻之地的小城。

第三是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丝绸之路有五六条路通向现在的西亚,每一条路都要经过敦煌。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使很多的文化沉淀在这个地方。中原的一些士人到西域去,要通过敦煌,往往有些人到了这里走不过去了,就成了敦煌居民,从西边过来的人也一样,甚至终老于此,所以就有了更多的文化传播。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成为罗马帝国时髦的服装面料。同时,西方各国的珍禽异物、宗教思想,又陆陆续续流入中原。这样位于丝绸之路干线上的敦煌,就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和商品中转站。在蒙古帝国和元朝统治时期,敦煌虽然在中西交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已经远不能与汉、唐时期相比。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北方草原之路的继续频繁使用,敦煌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逐步下降。

第四是偏安。在敦煌的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敦煌的发展并不完全与中央王朝的盛衰治乱同步,有多段偏安发展的经历。王莽时期,中原大乱,有一个人叫做窦融,从内地来到河西,拥兵自保,使得这一地区“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得到了发展。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在历史上就是如此。东汉建立以后,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从中原迁来的大族在敦煌逐渐站稳了脚跟,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区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许多汉文典籍开始在这里传播。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学者到这里隐居,其中有个叫张奂的,传授儒学,门徒有1000多人。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敦煌有近20年没有太守,但在当地大族控制下,保持相对平静。晚唐以后,敦煌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即归义军时期。归义军政权保持了敦煌地区200年的社会稳定和不受战争摧残,使敦煌得到发展。偏安也是敦煌历史发展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五是民族的多样性以及各民族间的争斗和融合。敦煌地区本来就是很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西汉建郡以后,汉人逐渐超过少数民族,但少数民族仍然很活跃。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不得力了。敦煌地区曾被吐蕃人统治了70余年。他们也信仰佛教,留下了不少东西。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俄罗斯、法国等地方,看过大量出自敦煌石室的吐蕃藏文写本,大多数是佛教经文,也有世俗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进入宋代以后,回鹘人和西夏人又相继成为敦煌的统治者。敦煌还是与周边民族交往最密切的地方,一些民族政权和外国的王族、使臣不断来到敦煌,长期居住,开窟造像。各民族都为敦煌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第六是宗教,宗教对敦煌的影响非常大。大家到敦煌去看一看,特别是莫高窟,里面的东西基本上和佛教都有关系。当中原文化在敦煌扎根成长的同时,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据《高僧传》记载,约公元244年前后,外国僧人竺高座在敦煌收世居敦煌的月氏人竺法护为徒。晋武帝时,竺法护随师东游西域诸国,学会了36国语言和文字,携大量胡本佛经东归,在敦煌、长安、洛阳等地传教译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着名的译经大师。后来,内地佛教禅宗传到了敦煌地区。隋朝的最高统治者隋文帝和隋炀帝都信奉佛教,使用行政手段大兴佛事,促使敦煌佛教迅速发展。盛唐时期,佛教有进一步的发展。唐武宗时,曾发生被称为“会昌法难”的毁佛事件,中原佛教受到沉重打击,而敦煌躲过了这次劫难。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黑韩王朝灭掉了信奉佛教的于阗王国,于阗僧人逃到敦煌,敦煌僧人以为大难临头了,于是将一些重要的经卷和佛像等集中起来,藏到一个洞窟里,砌墙封闭,然后逃走。这就是后来着名的藏经洞。

上述六大要素使敦煌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和积淀处,铸造了敦煌的辉煌。宋朝以后,这些要素都不再具备,敦煌也就逐渐衰落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敦煌曾经有过的辉煌物化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石窟、壁画和遗书。

敦煌石窟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了,它还能存在多久呢?有些学者断言,只能存在1000年。也许,这是一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但是,年迈的敦煌石窟,在历经1600年沧桑之后如何延续生命,的确已经成为新千年的思考。

我要讲的第二点是敦煌文明的载体———石窟。莫高窟是敦煌石窟的主要代表。莫高窟也是我国古代文明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标本。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晋时曾经被称为“仙岩寺”,十六国前秦时正式名为“莫高窟”。其后,曾经在隋末唐初被称作“崇教寺”。莫高窟的名字,最早见于隋代营造的第423窟内的《莫高窟记》。

莫高窟的含义大致有二:一为沙漠高处的佛窟,古人“漠”和“莫”通用;二是指至高无上的佛教活动场所。有一位学者钱伯泉先生认为“莫高”是突厥语中的词语,意思是神圣,这样,莫高山就是神山了。

古代的敦煌人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凿这些石窟呢?石窟有什么用处呢?最早的石窟只是作为僧侣们修行的一种场所,并且都是零星的分布在深山之中。一般是一处石窟供一位僧侣修行。到后来,慢慢扩大到在某一个地区开凿供多人修行的石窟群,或者在一个大窟之中开凿若干小窟同时供数人修行。

各位如果到过莫高窟,一定可以发现,那儿有很多很大的石窟。石窟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佛教建筑,窟内雕塑佛像、绘制壁画以表现佛教的教义,石窟功能远远超出修行之外而成为各种佛教活动的场所。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佛教发源地印度和中亚的广大地区以及我国***天山南北,先后出现了很多佛教石窟群。在这样的中外历史文化背景下,敦煌莫高窟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事了。今天,世界上石窟群保存得最完整的就在中国。

那么多石窟,哪一个最大呢?就莫高窟来说,建造于8世纪初的第16号石窟面积最大,主室深16.2米,宽约14米,面积约226.8平方米,中部藻井高10.3米,主室各壁高约6.2米,空间的体积约1737立方米。莫高窟第130窟是有名的南大像,像高26米,窟高约27米,开凿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费时约30年。所以凡是大型石窟大多是达官贵人和世家豪族开凿的,只有他们才能集中这么多的财力,动员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开掘。

敦煌石窟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了,它还能存在多久呢?有些学者断言,只能存在1000年。也许,这是一种危言耸听的说法。我曾经访问过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樊锦诗女士,她不认为敦煌石窟的艺术将在1000年后消失。但是,年迈的敦煌石窟,在历经1600年沧桑之后如何延续生命,的确已经成为新千年的思考。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如果让40个人在洞窟中呆上37分钟,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过了正常含量的六倍。那每年60万的参观者所带来的变化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现在的人喝酒吃肉,和过去的那些简朴的僧人的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酒肉所发出来的酸腐气息对壁画的影响很大。所以呢,现在正在考虑,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如何使得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不消亡?方法是保护和模拟。把洞窟里所有的东西都模拟一份,要来参观就参观模拟的石窟。模拟的石窟也有好处,如果您对某一个壁画的细节感兴趣的话可以放大观摩。

第三点讲一下敦煌壁画。有一个问题,同样是佛教的遗迹,敦煌艺术为什么主要不是如同龙门那样的雕刻而是壁画呢?这和自然的条件有关系。敦煌石窟的岩质属于酒泉系砾石岩层,由泥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卵石坚硬,金石难琢;沙层疏松、稍碰即落;因此不适于雕刻。故古人凿窟之后,在壁顶和墙面上抹上泥灰,涂上白粉,令其平整再绘画其上。由于壁画和雕刻相比费工少,易于描绘细节,所以表现佛经内容及时代社会风貌都较石刻广泛、丰富、详尽。这就是敦煌石窟有别于其他石窟的最大特点和独具的优势。我们可以这样说,大同云岗、洛阳龙门易于雕刻,故以石雕为主,敦煌不适宜雕刻,故采用了壁画的形式。

在不少时候,社会认可的精英分子可能远不如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就真实水平而言,这些人完全可以被认定为一个社会的精英,但地域、环境及其身份的限制,使这些人物无缘扬名天下。敦煌艺术的创作者,大约就是这么一些人。

关于敦煌壁画,内容太丰富了,我只讲一讲大家最喜闻乐见的飞天形象。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领导常书鸿先生曾经数过,敦煌石窟中飞天的形象共有4500多个。那么,飞天是什么意思呢?飞是动词,天是名词?不是,飞天是一种神仙的名字,飞在天上的神仙。飞天形象,也可以说是许多老百姓对敦煌的唯一了解,许多人不知道敦煌,却知道飞天。有人说,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也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那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我很赞成这种说法。

我还想说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拍卖行经常拍卖中国古代书画,这些画都是卷轴画,而敦煌的壁画都不是卷轴画,是不是就不值钱了,艺术价值就比那些卷轴画低了呢?不是。我有一个朋友叫赵声良,是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他对我说,唐代画家吴道子,在墙面上的绘画是高档的,在纸上的是小品,比较随意的作品。这在古代西方也是一样。又有人说了,敦煌壁画的作者都是一些民间艺人,它的价值能有多高?这种说法也不对。敦煌画师的来源主要有四种:来自***的民间画师;中央***的高级官员获罪流放敦煌时所携带的私人画师;高薪聘请的中原绘画高手;来自五代时期敦煌官办画院的画师。所以壁画的作者并不都是民间艺人,有些作品可能出自大师之手,因为这些作品与他们同时代的大师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再说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中也并不缺乏伟大的艺术家,只是他们没有机会扬名后世而已。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本来,历史是无所谓精英史、平民史的。在历史的舞台上,任何人,不论身份如何,都是主角,他们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可能在某一领域工作得更为出色一些。但干得出色的人,其价值并不一定就会被社会认可。在不少时候,社会认可的精英分子可能远不如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就真实水平而言,这些人完全可以被认定为一个社会的精英,但地域、环境及其身份的限制,使这些人物无缘扬名天下。敦煌艺术的创作者,大约就是这么一些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们练就一身过人的绝技,虽然处于社会的底层,也无艺术创作的优越环境,但这一切依然掩盖不住他们的才气和创造力。这话说得多好。

敦煌遗书的流失是历史形成的,流散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回归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只要找到一定的法律依据,或者找到国际法的先例,我们就一定可以找到机会,把我们在那些屈辱的年代被外国人拿走的东西,再拿回来。

最后,我要讲一个问题———敦煌文明的尊严。很久以来,中国学术界就强烈呼吁,希望流失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国文物能回归中国。而事实上,自从十月革命以来,前苏联和其他国家也确实有过将文物归还我国的先例。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看呢?敦煌遗书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敦煌遗书如果能够回归,弥平我们民族百年来的一大创伤,我们当然欢喜赞叹。不过,敦煌遗书的流失是历史形成的,流散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回归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有一位新加坡的专家郭淑云女士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她说,归还国家文物是一件大事,必须依循国际法律管道进行方为有效。作为联合国保护文物国际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可以依照国际法,向英、法***交涉,要求归还现在还在国外博物馆陈列的国宝。从1954年的《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也称1954年《海牙公约》及其议定书),到1970年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国家文物物归原主一再成为讨论的焦点。然而直到1995年6月24日在罗马通过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之后,我们才看到一套比较具体的有关归还文物的办法。但是,这些公约往往都指出,要求归还文物的国家必须在获知失物的下落与物主身份的三年内,或者是在获知文物被盗的50年内提出要求。而敦煌遗书流失海外已经远远超过了协议中所规定的年限。要追回这些遗书,不那么容易,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可能利用跨国合作的方式追回国宝。比如说,前些年在美国嘉士德春季拍卖会上,拍卖名单中原本有一尊北魏半身石雕佛像。中国国家文物局事先知道消息,提出声明,美国海关总署采取行动,把物品查封,不准拍卖。石雕像后来交回中国,不花分毫。只要找到一定的法律依据,或者找到国际法的先例,我们就一定可以找到机会,把我们在那些屈辱的年代被外国人拿走的东西,再拿回来。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