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法不离世间法,在家的人应该如何断除贪欲、执着和妄想?

答:认识无常,可以使我们的贪心、执着越来越少。无常的道理在座的可能都会知道,但我们对无常的体验还存在层次上的差别,深刻的认识到无常,贪欲、执着、妄想自然就会减少了。

问:佛法说:“心即是佛”,求佛先从心吗?

答:学过佛的人都知道,我们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现有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没有烦恼,我们也没有烦恼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虽然说“心即是佛”,可是我们的心还充满烦恼。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学佛,通过佛法的指导不断消除烦恼,运用佛法的智慧如实地认识自己,当我们自己成佛的时候,就不需再要求佛了,但这需要过程。

问: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怎样才能把心静下来?

答: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智慧的观照和觉照。当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与之相关的念头和妄想,这时,我们就要运用智慧来观照它。对于一个修行刚入门的人来说,观照的力量还非常薄弱,当妄念现起时,正念很快就会失去,因此对付不了情绪的波动。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依法修行,如理思维,时时提起正念,久而久之,智慧的观照力会越来越强。随着观照力的增强,五欲六尘就很难扰乱我们的心,即使妄想生起,也能以正念去对治、去克服,如同光明出现时,黑暗就会消失一样。到最后,我们就能使自己的心始终保持在了了分明的觉照中。

问:怎样区别魔和业障的显现?怎样对治魔障?

答:魔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佛教来说,有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蕴魔。如果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凡是障碍我们解脱修行的一切因缘和行为都是魔障。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要诵经了,可孩子在一旁吵闹不休,是魔障;丈夫在一旁将电视的音量开得很大,也是魔障,所以说,魔障的范围非常广泛。

那怎么对治呢?魔由心生,在修行中,不管是遇到好还是不好的境界,只要我们自己不在乎,不执着,那魔对你就无可奈何了。

问:修行的过程中妄想特别多,怎么办?

答:我们诵经念佛,修习止观,主要都是为了对治妄想。在妄想现起的时候,要以“止”的方法把心止在佛号或某种境界上,让心专注一处,就能对治我们散乱的心。

问:定中出现幻觉是否可信?

答:定中不管出现什么境界,都不可以去执着,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如果是好的境界,我们执着了就不会进步;如果是坏的境界,我们执着了就会走火入魔。所以,无论是什么境界,都不要去在乎、去分别,更不要去执着。

问:自我的回归是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感受?

答:自我的回归就是使我们的认识回归到世界的真实,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错误的情绪里面,并非不重视他人的感受。学佛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摄法门里有一条是同事,就是要我们学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很讨厌他,可你设身处地去为他想一想,感觉就会不同了。他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许和他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关,和他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有关,也许并不是他自甘堕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够客观地来看待任何现象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比较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问:为什么通过修行便能认识宇宙的真理?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答:人为什么会修行?为什么能认识宇宙的真理?要认识宇宙的真理,就需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都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就像有的人视力比较好,无论远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是近视眼,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看得模模糊糊。当我们戴上黄色的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就是黄色的;而当我们戴上绿色的眼睛时,看到的世界就是绿色的。同样的道理,要正确认识世界,就必须具备正确的认识能力。所以,西方十八世纪以来的哲学非常注重认识论。如果不注重认识,直接以本体论,以我们的经验和理性去认识,而这种经验和理性又是错误的,那无论我们怎样认识,永远都处在错误之中。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够认识宇宙?宇宙是无限的,要认识宇宙,就需要无限的智慧。我们现有的认识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而我们的知识又是经验的积累,它永远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是学到八十岁、学到八百岁,能将整个宇宙和世间的东西都学尽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以这种有限的知识去认识宇宙,永远都是局限的!怎样才能开发出无限的认识能力?只有依靠般若智慧,修行正是为了开发这种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

我们不是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开发智慧,这才是修行的真正意义所在。

问:自从学佛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一切看得很平淡,这样的修行对吗?

答: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要当好父亲,当好丈夫,还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之外,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界?平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态度就不对了。学佛的人要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现实人生,了知世事无常,如幻如化,但同时又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止恶行善,利益众生。

问:如果升到天上也会堕落的话,我们应当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去处?

答:升天并不是学佛的最终目的。学佛是为了趣向解脱--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过智慧的开发,通过对佛法的证悟而获得究竟的解脱,我们整个的修行,就是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以持戒、修定来开发智慧。而菩萨道的修行则要在自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救度众生。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往生西方是比较稳妥的捷径。凡夫在六道中流转,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深信弥陀净土,深信弥陀愿力,一心念佛,因为往生极乐世界能够使我们不再退转,不再流转生死。

问:我们在拜祭每尊佛菩萨的时候,是不是都要观想十方一切诸佛?

答:我们在拜佛、供佛的时候,要观想十方世界一切佛,观想我们所拜、所供的是无量诸佛,这也是一种使我们开阔心胸的修行。

问:人是因我执而产生贪、嗔、痴诸恶,那么,如何才能破除自我执,尤其是对性格基本已定型的成年人?

答: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因无始以来的习气而不断造作贪、嗔、痴种种烦恼,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但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调整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树立正见,因为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是向善还是为恶都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因此,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我们改善自身生命的必要条件。

至于如何破除我执。我是什么?我是常、一、不变、独存的意思。从缘起的智慧来看我们有情的生命体,看看有没有常、一、不变、独存这样的一种东西,如果找不到的话,那你自然就会认识到无我的道理了。

问:怎样去除贪心和嗔恨心?

答: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恨心都有具体的对治方法,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破除我执。我们为什么会起贪心呢?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我们为什么会起嗔恨心呢?同样也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敌视、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恨心也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一种根本的对治方法。

但从根本上破除我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治方法。如“多贪众生不净观”,就是说,贪心炽盛的人应以“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就像热恋中的双方,男孩子喜欢女孩子,或女孩子喜欢男孩子,这个影像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呢?不妨以对方来修“不净观”,观想这个人死了之后,身体开始腐烂,在腐烂的过程中,怎样的恶臭扑鼻,然后九孔长流不净,又是怎样的污秽不堪,哪里还有什么可爱之处?哪里还有什么值得贪恋的?所以,要是爱上谁就对谁观!

而嗔恨心则要以修慈悲观来对治。如果我们多有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恨心自然就无从生起。人为什么有嗔恨心?无非是因为心胸狭窄,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人的气度。而学佛的人,就是要在无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之心,观想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都和我有父母关系、眷属关系,嗔恨心慢慢就会淡薄。

问: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诵经念佛和行善哪个更重要?

答:诵经念佛和行善并不矛盾。行善是培养我们的福德资粮,而诵经念佛则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心态,使我们的心更宁静、更自在,这样才能将自己更好地奉献给社会,否则我们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虽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够做好,能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相应的利益却是个问题,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好心办了坏事。

问:在修行中发愿如此重要,那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发愿是为我们树立学佛的目标。每个人的发心不同,所以,发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是行菩萨道的,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那每天就要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望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只有树立了人生目标,我们的所作所为才会有针对性。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实现这一目标,就会努力地赚钱、存钱;反之,如果缺乏目标,钱一到手就会随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无法积攒下来。对修行来说也是同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们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的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问:如何控制人的意识?比如说,只要我们想精进不懈怠,便能持之以恒?

答:在佛法看来,人类的痛苦与烦恼通通都是因为意识造成的。在我们整个精神领域中,意识可谓神通广大,所有的善恶行为都是意识在发生作用,所以修行也要从意识下手。我们持戒,就是对意识的约束;修定,就是对意识的训练;开智慧,就是对意识的净化和转化。因此,佛教的修行主要是为了控制并改造人的意识。

问:刚发心修行的人,是不是要拜一位证果的师父呢?

答:如果能拜一位证果的师父是最好了。但证果的师父现在可不容易找到。如果找不到证果的师父怎么办呢?只要这位师父能够持戒,具足正见,又有摄受你的慈悲心,也就可以依止。

问:当我们在拜佛菩萨的时候,心里应该怎么念?是不是在某个时间内持诵一个真言或一个佛菩萨的名号能够比较容易相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么样把专一和普遍这两种法门结合在一起?能不能在某一个时间内同时诵两个真言呢?

答:选择念哪个佛号,主要看我们对某一法门的理解以及和某个佛菩萨的缘份。有的人喜欢念观音菩萨,觉得跟观音菩萨特别有缘;有的人特别喜欢念阿弥陀佛,觉得念阿弥陀佛很有感应。我们对哪个菩萨或哪个法门有更多的了解,不妨就选择哪个圣号来念。

从修行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应当将精力集中在一个法门上,不要四处涉猎。念阿弥陀佛就一心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就一心念观音菩萨。这并不是说念了阿弥陀佛之后,别的事情都不能做了,我们还是可以礼拜或读诵经典,专修是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围绕某个中心来进行。通过读诵大乘经典,能够提升我们的认识和思想境界,比如读诵净土三经,可以使我们对净土法门有更深的理解,念阿弥陀佛圣号的时候就会更得力。

有人家里供的很多佛菩萨,于是他就担心我念阿弥陀佛,没有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会不会不高兴啊?事实上肯定不会,菩萨不会那么小气,那是我们凡人的境界,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菩萨有这种想法就没有资格成为菩萨了。专心致志地念一个佛菩萨的名号,一方面可以通过这句佛号达到摄心和专注的效果;另一方面,长期念一个佛菩萨的名号能够得到相应的感应。念佛的功夫越深,我们的心和佛菩萨就越靠近,就越容易得到加持和感应。如果心不专一,佛菩萨的加持力和感应力就不会太大。

问:静坐时如何把握“静”字?有念头时,是否用心地念佛去压住它?

答:静坐时,我们不要刻意地追求静,因为追求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追求静,执着静,就达不到静的境界。当我们执着于静的时候,就会因这一念头对妄想会持排斥的态度,而我们每排斥一次,就是对这个念头的巩固,使它的力量越来越大,它所产生的效果恰恰背离了我们的初衷。

所以,我们在静坐时,对各种念头都要不取不舍。无论是执着的取还是讨厌的舍,都会使我们的心越来越乱。当妄想到来的时候,我们只需以正念去观照它,不为妄想所动,不随妄想乱跑,这就是修行的功夫。所以说,真正的静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而是心不随着境界转。

问:请问如果想学《心经》,但如果只是念咒语,不理会经文,是否会有灵验?

答:我们专心念一样东西都会有灵验,你专心念“土豆”、“土豆”、“土豆”,也会有灵验,何况心经的咒语中还潜藏着诸佛菩萨的无量的威力,当然更会有灵验了。

问:念诵经典时,常常遇到生字或冷僻的字,影响读经的效果,应该怎么办?

答:有一本专门的字典,对佛经中经常出现的难字进行了注解,可以用它帮助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