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众生不执着的态度」是通过思惟业力果报的自然法则及无我本质来达到;通过思惟无拥有者即能了知没有一个我作为东西的主人;通过思惟东西的短暂无常性即能令人对没有生命的东西不执着。
至此你已了解七觉支及令它们生起的因缘,接下来应该如何修行呢?佛陀在经中说: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关于这段经文的修法,在之前已跟大家讨论过,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涵义。
戊、四圣谛(sacca)∵回目录
在解释依七觉支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四圣谛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佛陀在三藏中开示各种法,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令人领悟四圣谛。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息灭的修行方法。』」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比丘舍弃爱欲,如实地了知三界中的一切行法都是苦,如实地了知造成苦生起的过去因,如实地了知苦与苦因的灭尽为涅盘,及如实地了知透视苦、舍弃苦因、证悟涅盘的圣道。
一、苦谛(dukkhasacca)∵∵回目录
「诸比丘,何谓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诸比丘,那称为死。」
在本经中,佛陀依世俗谛与究竟谛来解释苦谛。第一种苦是「生」:「诞生、产生、出现、生起」是依照世俗谛而作的解释;「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是依照究竟谛而作的解释。关于老与死,「诸蕴的分离」是依究竟谛而作的解释;其余是依世俗谛而作的解释。依世俗谛而言,一生中第一个刹那称为生,最后一个刹那称为死,在这两者之间的阶段称为老;依究竟谛而言,在每一个色法刹那与每一个心识刹那中都有三时,其中生时称为生,住时称为老,灭时称为死。因此在观照生、老、死时,你必须依照这两种方法来观照。
接着佛陀解释愁、悲、苦、忧、恼:
「诸比丘,什么是愁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那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诸比丘,那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呢?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呢?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恼、大忧恼,以及由于忧恼、大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诸比丘,那称为恼。」
愁、悲、忧、恼是心的苦受,包含在瞋组中。当你观照不善名法时,必须依照心路过程来观照愁、悲、忧、恼及它们各自的相应名法。苦则是在身门心路过程中与身识相应的苦受,观照究竟名法时,你也应当观照身体的苦受及与它相应的名法。
接着佛陀依世俗谛而解释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是遇到厌恶的对象而生起的心理痛苦感受。在观照瞋组不善名法时,你也必须观照它。
接着佛陀解释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母亲、父亲、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爱别离苦。」
与所喜爱的对象分离时会生起心理的苦受,它与瞋同时存在,因此当你观照瞋组不善名法时也应观照这种苦受。
接着佛陀解释求不得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诸比丘,会遭受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这些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但是可以借着有系统地修行八圣道分而达成。
接着佛陀解释五取蕴:
「诸比丘,『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是指什么呢?它们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简而言之,这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这称为苦圣谛。」
五取蕴是观智的目标,因此若想修行观禅,首先你应当观照它们。
为什么它们称为「蕴」呢?因为它们个别是十一种法的集合。佛陀解释色蕴为: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粗、细、低劣、优胜、远及近的十一种色法。对于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应以同样方式来了解。如果能观照这十一种五蕴,你就了知苦谛。
接着佛陀解释集谛:
二、集谛(samudayasacca)∵∵回目录
「诸比丘,何谓苦集圣谛?
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非有爱。」
为什么佛陀开示说爱欲是苦的因呢?因为爱欲是苦生起的最显着助缘。譬如有一粒成熟的种子,只要里面还有湿度,种在适当泥土中就能长成一棵植物。同样的道理,业力好比是种子;爱欲好比是种子里的湿度,它是使业力能产生五蕴(苦谛)的强力助缘。若没有爱欲,业力就无法产生五蕴,这就是佛陀说爱欲是苦因的理由。
说到爱欲时,也就包括无明与取:由于一再发生而变得很强烈的爱欲就是取,由于有无明所以爱与取才能生起。无明、爱、取是业力的助缘;业力是善行或不善行的影响力。虽然行一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但是它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名色相续流之中,能在因缘成熟时产生五蕴。如是总共有五种因,即无明、爱、取、行、业。在这五种因当中,爱欲是最显着的因素,因此佛陀说:「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
在这里佛陀开示三种爱,即欲爱、有爱、非有爱。
什么是「欲爱」呢?欲爱有六种,即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
什么是「有爱」呢?注释里解释说有三种有爱:(一)与常见俱生的爱。常见就是相信有恒常不变的灵魂,会从一个生命体轮回到另一个。(二)对色界、无色界生命的爱。(三)对禅那的爱。
什么是「非有爱」呢?非有爱就是与断见俱生的爱。持有断见的人不相信人死后还有来生。
接着佛陀以十组来解释爱欲,每组有六项:
「诸比丘,爱欲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爱欲就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这是六内处:人们通常对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很强的执着,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经常照镜子看自己的影像,用尽各种方法来保养身体。人们依靠六内处而生起强烈的爱欲。
接着佛陀开示第二组: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这是六外处:人们也能依靠六外处而生起强烈的爱欲。当你观照五蕴时,就包含观照六内处与六外处;其实这十二处就是五蕴,亦即究竟名色法。
接着佛陀开示第三组──识组: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如果能有系统地观照六门心路过程的究竟名法,你就能清楚地照见这六种识。
接着佛陀开示第四组──触组: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必定各自伴随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生起。当你依照六门心路过程来观照六种识时,也能观照到六种触。强烈的爱欲能依靠这些识与触而生起。
接着佛陀开示第五组──受组: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什么是眼触生受呢?当你观照眼门心路过程时,就会见到每一个心识刹那里都有受,意即在五门转向心、眼识、领受心、推度心、确定心、每一个速行心、每一个彼所缘心当中都有受,这些受都称为眼触生受。对于其它门中的触生受也应同理类推。强烈的爱欲能依靠这些受而生起,因此受是爱生起的基本因素。
接着佛陀开示第六组──想组: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你观照究竟名法时,不应只观照识而已,也应观照触、受、想等。观照六种识时,你就能轻易地见到六种想。
接着佛陀开示第七组──思组: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思也是必须与识相伴生起。识、触、受、想、思合称为「触五法」(phassapabcamaka),当你照见这五个名法时,就能轻易地照见其余的相应名法。
接着佛陀开示第八组──爱组: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当你依六门心路过程观照不善法时,必须照见这六种爱。爱包含于贪组之中,若能观照八种贪根心,就能轻易地照见这六种爱;在此,前面生起的爱是后面生起的爱之因。
接着佛陀开示第九组与第十组──寻组与伺组: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你观照识、触、受、想、思这五个名法时,就能轻易地照见寻与伺,因为它们经常同时生起。
接着佛陀为集圣谛这段开示作结论:
「诸比丘,这称为苦集圣谛。」
对今生五蕴的爱欲并不是造成今生五蕴生起的因,这就是为什么注释里说:「他如实地了知造成苦生起的过去因。」过去因能造成今生的苦──即五蕴。要见到过去因,你必须追溯到前世,观照当时造下的无明、爱、取、行、业,并且观照这五种过去因与今生五蕴的因果关系。若能如此观照,我们就可以说你了知苦谛与集谛。
接着我想依据巴利圣典《谛分别》(Saccavibhavga)来解释集谛。佛陀在《谛分别》中教导五种集谛(苦因):
一、∵爱欲;
二、∵十种烦恼;
三、∵一切不善法,包括爱欲与十种烦恼在内;
四、∵一切不善法与三善根:三善根就是无贪(alobha)、无瞋(adosa)、无痴(amoha)。然而并非一切情形下的三善根都是集谛,只有能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果报的三善根才是集谛;
五、∵一切不善法及一切能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果报的善法。
这些善法与不善法只在被无明、爱、取围绕与支助时才能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果报。这些善法之中也包括禅那善法及与观智相应的善法。在一个人临死时,如果没有更强的业力生起,则与观智相应的善法也能造成下一世的投生。佛陀在《发趣论》(Patthana)中开示说: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也能造成结生心。为什么呢?因为禅修者在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而达到行舍智时死亡,由于那时没有更强的业力生起,所以行舍智就产生来世的结生心。这种行舍智也是集谛中的一项,但是必须还有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以潜伏性或生起于心中的形式存在,作为其业力产生果报的助缘,它才能造成结生。
关于这种行舍智,佛陀在《增支部.四法集》的《闻随行经》(Sotanugata∵Sutta)中解释四种人。这部经中讲到有五百名由婆罗门种出家的比丘,他们的智慧很利,能够轻易地了解佛陀的教法,因此他们对佛与法不恭敬,于是佛陀为他们开示《闻随行经》。经中谈到:如果比丘背诵佛陀的教法之后如法修行止禅与观禅,然后就在他达到行舍智的阶段死亡,来世他会投生天界,并且有可能得到四种结果之一:
一、∵由于他今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是行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来世投生天界的结生心与有分心也会缘取同样的目标。由于他的有分心了知行法的本质,所以当他思惟行法时就能立刻清楚地照见行法的无常、苦、无我而快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一种人。
二、∵也许投生于天界之后未能立刻思惟行法的本质,但是当他听闻有神通而到天界弘法的比丘讲四圣谛法时,就能立即回忆起前世所修的法,因而清楚地观照行法的本质及迅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二种人。
三、∵也许没有机会听闻比丘说法,但是当他听闻说法天神(如常童形梵天、娑婆世界主梵天)讲四圣谛法时,就能观照行法的本质,因而快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三种人。
四、∵或许没有机会听闻比丘或说法天神讲说佛法,但是他很可能遇见前世一起修行而比他先投生到天界的同伴。这些天神会提醒他说:「朋友,请回忆我们前世在人间做比丘时所修行的佛法。」那时他立刻就能观照行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迅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四种人。
从这部经中我们可以知道行舍智也能造成来世的结生心。如果你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就可望得到未来世的这些善果,因此大家应当精进地修行止禅与观禅,直到成功为止。
接着佛陀解释灭谛:
三、灭谛(nirodhasacca)∵∵回目录
「诸比丘,何谓苦灭圣谛?
那就是此爱欲的完全消逝无余、舍离与弃除,从爱欲解脱、不执着。然而,诸比丘,如何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就在那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经文中谈到的六内处与六外处合称为十二处。十二处换句话说就是五蕴或究竟名色法,爱欲生起时是取这十二处为目标而生起的;但是当爱欲被灭除时,情况则稍有不同。能够灭除爱欲的是阿罗汉道智,它取涅盘为目标,而不是取十二处、五蕴或究竟名色法。然而由于爱欲生起时是依十二处而生起,因此在解释爱欲的灭除时,佛陀也依十二处来作解释。
举个譬喻来说,稻田里长出一种能生出苦味葫芦的蔓生植物。有一天,农夫把那棵蔓生植物连根拔除掉,因此蔓生植物与它的果实一起干枯死亡了,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蔓生植物与它的果实在稻田里被灭除了。同样的道理,十二处好比是稻田;爱欲好比是蔓生植物,当爱欲生起时,它依靠十二处而生起;当爱欲被阿罗汉道智灭除时,我们也可以说在十二处里的爱欲已经被灭除了,因此佛陀说:「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阿罗汉道智彻底地灭除爱欲时,不只是在十二处的爱欲被灭除,在识、触、受等的爱欲也同样都被灭除,因此佛陀继续开示如下: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爱欲一旦生起之后,就会一再地生起,因此人们一旦开始爱自己的儿女,他们对儿女的爱就会一再地生起。由于有前面的爱欲,所以后面的爱欲就会接连地一再生起;因此当爱欲被灭除时,佛陀依目标而解释说在色爱、声爱、香爱等方面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诸比丘,这称为苦灭圣谛。」
在这里,灭谛是指涅盘。道智以涅盘为目标而生起,并且逐步地灭除包括爱欲在内的烦恼。当禅修者证悟阿罗汉道智时,就不再有能产生未来世果报的业力存在。然而,如果佛陀直接开示说涅盘就是灭谛,闻法者不能很清楚地了知这点,因此佛陀以另一种方式开示说爱欲与苦的息灭称为灭谛。
四、道谛(maggasacca)∵∵回目录
「诸比丘,何谓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什么是正见呢?诸比丘,正见就是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灭的智慧、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诸比丘,这称为正见。」
如果想要证悟涅盘,你必须修行八圣道分,因为它是通向涅盘的唯一道路。
八圣道分的第一项是正见;在本经中佛陀解释四种正见,它们是想要证悟涅盘者必须具备的。
第一种正见是「了知苦的智慧」:什么是苦呢?佛陀开示说:「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何谓五取蕴?它们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五取蕴又可分为十一种,即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内在的、外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优胜的、近的、远的。若能以观智清楚地照见这十一种五取蕴,即是具备第一种正见。
第二种正见是「了知苦因的智慧」,亦即了知缘起法的智慧。什么是苦因呢?简单地说,苦因即是无明、爱、取、行、业,因为它们产生苦(五取蕴)。
在《谛相应》中,佛陀开示说:「如果不了知四圣谛,就不能证悟涅盘,不能解脱生死轮回。」因此如果想要证悟涅盘,你就必须先了知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你必须观照前一生的无明、爱、取、行、业如何造成今生的五取蕴,接着观照今生的无明、爱、取、行、业如何造成来生的五取蕴,然后再往过去生观照,观照过去第二生的无明、爱、取、行、业如何造成过去第一生的五取蕴等等。如果你的未来还有许多生,你也应当逐一地观照到你生死轮回最后一生的因果关系。
苦谛法与集谛法又称为行法,是观禅的目标,因此在修行观禅之前你必须先观照它们。如此观照之后你才能观照这些行法不断生灭的本质为无常、观照它们不断受到生灭逼迫为苦、观照它们没有永恒不灭的我为无我;如此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称为观禅。逐步地修行观禅到了观智成熟时就会证悟涅盘(灭谛)。
第三种正见是「了知苦灭的智慧」。有两种苦灭,即坏灭(khayanirodha)与究竟灭(accanta-nirodha)。坏灭包括因缘灭与刹那灭:由于五种因完全灭尽,所以般涅盘之后五蕴完全灭尽,这是因缘灭;每一种行法都有生时、住时与灭时,其中的灭时就是刹那灭。修行观禅时,照见因缘灭与刹那灭是很重要的。当你修行到观智成熟时,道智与果智就会以涅盘为目标而生起。涅盘就是苦因与苦果的究竟灭。
第四种正见是「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导致苦灭之道有两种,即世间圣道与出世间圣道。在你修行观禅时,有时必须照见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这称为反观(pativipassana)。在观智的心识刹那中包含五项圣道分,即:(一)正见:了知苦谛法(五取蕴)与集谛法(五种因)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二)正思惟:将心投入苦谛法与集谛法的三相。(三)正精进:为了要了知苦谛法与集谛法三相而作的努力。(四)正念:对苦谛法与集谛法的三相忆念不忘。(五)正定:专注于苦谛法与集谛法的三相。这五项是世间的圣道,你必须观照它们也是无常、苦、无我。
了悟涅盘的智能就是了知灭谛的正见,它与其它六项或七项圣道分同时存在,因此包括正见在内,总共是七项或八项圣道分,它们是出世间圣道。为什么有八圣道分与七圣道分的区别?如果有人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那时他具有八圣道分;如果有人在观照第二禅或更高的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那时他只有七圣道分,因为没有正思惟这一项33。了知这些圣道分的观智就是了知道谛的正见。
如此可见,单靠正见并不足以证悟涅盘,还必须具备其它的圣道分,因此佛陀继续开示说:
「诸比丘,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瞋思惟、无害思惟,诸比丘,这称为正思惟。」
什么是「出离思惟」呢?前面已经讨论过五种出离,与它们相应的寻心所称为出离思惟。在这里特别要再提示的是:在你修行止禅达到禅那时,将心投入禅相的正思惟(寻)就是出离思惟。在你修行观禅时,无论是观照究竟名色法、五取蕴、五取蕴的因或行法的三相,将心投入这些目标的正思惟就是出离思惟。这些是世间的出离思惟。
在你证悟涅盘时,将心投入涅盘的正思惟就是出世间的出离思惟。
第二种正思惟是「无瞋思惟」。当你修行慈心观达到禅那时,无瞋思惟就与该禅那同时存在,这是上等的无瞋思惟;当你观照慈心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时,心中也会生起无瞋思惟,那也是强而有力的无瞋思惟。
第三种正思惟是「无害思惟」。当你修行悲心观达到禅那时,无害思惟就与该禅那同时存在,这是上等的无害思惟;当你观照悲心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时,心中也会生起无害思惟,那也是强而有力的无害思惟。
接着佛陀开示正语:
「诸比丘,什么是正语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诸比丘,这称为正语。」
有两种正语:世间正语及出世间正语。当你戒除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时,就生起了正语,这是世间正语。当你证悟涅盘时,道智会彻底灭除能造成邪语的不善法,因此正语自然就存在,这是出世间的正语。
接着佛陀解释正业:
「诸比丘,什么是正业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诸比丘,这称为正业。」
有两种正业,即世间正业与出世间正业。当你戒除杀生、偷盗、邪淫时,正业就生起,这是世间正业。当你证悟涅盘时,你的道智会彻底灭除能造成邪业的不善法,因此正业自然就存在,这是出世间正业。
接着佛陀开示正命:
「诸比丘,什么是正命呢?在此,诸比丘,圣弟子舍离邪命而以正当的方法谋生,诸比丘,这称为正命。」
有两种正命,即世间正命与出世间正命。当你以正当方式谋生时,正命就生起,这是世间正命。当你证悟涅盘时,你的道智会彻底灭除能造成邪命的不善法,因此正命自然就存在,这是出世间正命。
接着佛陀开示正精进:
「诸比丘,什么是正精进呢?在此,诸比丘,比丘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广大、成就圆满。诸比丘,这称为正精进。」
什么是「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呢?在你这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例如在这一生中你都没有杀过人,那么杀人对你而言就是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在这一生中,你可能还没有享受过某些感官欲乐,那么由于那些感官欲乐而生起的烦恼对你而言就是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你应当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生起。换句话说,你应当修行八圣道分,亦即修行戒、定、慧三学。
当你能专注安般似相而证得初禅乃至第四禅时,透视安般似相的智慧是正见;为了透视安般似相而作的努力是正精进,该正精进与正见同时存在。那时,在之前生起的不善法已被降伏。
当你转修观禅,透视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时,了知三相的智慧是正见;将心投入三相的心理现象是正思惟;为了要了知三相而作的努力是正精进。那时,在之前生起的不善法也已被降伏。
若能如此修行止禅与观禅,就可以说你是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法。
如此继续修行,终有一天你会证悟涅盘,那时道智与果智会以涅盘为目标而生起。了知涅盘的智慧是正见;将心投入涅盘的是正思惟;为了透视涅盘而作的努力是正精进。对你现在而言,这些是你尚未生起的善法。
如果你持续不断地修行一直到证悟阿罗汉道果,我们就可以说你是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广大、成就圆满。这些是四种正精进。
接着佛陀开示正念:
「诸比丘,什么是正念呢?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诸比丘,这称为正念。」
身、受、心、法是观智的目标,正念能取得这些目标,然后观智能如实地了知它们,因此在你修行观禅时,正念与观智一直是同时存在的。在这里,观智也称为正知,精进就是热诚,因此佛陀开示说:「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
接着佛陀开示正定:
「诸比丘,什么是正定呢?在此,诸比丘,比丘远离爱欲,远离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具有寻、伺及由远离而生之喜、乐的初禅。平息了寻、伺之后,借着获得内在的清净与一心,他进入并安住于没有寻、伺,但具有由定而生之喜、乐的第二禅。舍离了喜之后,他保持舍心,具备正念与正知,如此他以身34感受快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此快乐是安住于舍心与正念者所感受的。』他进入并安住于第三禅。由于舍离了苦与乐及先前灭除了喜与忧,他进入并安住于超越苦乐及由舍与正念净化的第四禅。诸比丘,这称为正定。」
有两种正定,即世间正定与出世间正定。在本经中佛陀开示说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是正定;这里的第四禅也包括无色界定在内。当你转修观禅,观照身、受、心、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时,专注于这三相的定也是正定。这些是世间的正定。
修行到观智成熟时,你就能证悟涅盘。如果你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初禅的道智,因为此道智中包含五禅支。如果你在观照第二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第二禅的道智。如果你在观照第三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第三禅的道智。如果你在观照第四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第四禅的道智。与这些道智同时存在的定称为出世间正定。
目前有些人对通过修行止禅而培育的正定有所误解:它们说如果禅修者修行止禅,就很可能会发疯或堕入邪道。很难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武断,竟然漠视乃至排斥佛陀于《大念处经》及其它许多部经中对正定非常明确的诠释,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及第四禅。大家应当谨记,它们是正定,不是邪定,除非佛陀讲妄语;因此在这里我要解释禅定的五项利益,如此做不是要批评任何人,而只是实行比丘澄清佛陀教法的责任。
禅定有五项利益:第一项利益是「现法乐住」(ditthadhamma-sukha-viharanisamsa),即今生的安乐住处。已经证悟阿罗汉果的人有时也修行止禅而后入定。他们的禅那并不能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成就或造成任何未来的投生,因为他们已经断尽烦恼,应作皆办,达到生死轮回的终点。他们入定只是为了得到今生的安乐住处而已。关于这点,我想要问大家:指责阿罗汉享受佛陀所赞叹的这项利益是明智的吗?
禅定的第二项利益是「观禅的利益」(vipassana-∵nisamsa)。如果禅修者证得了禅那,他就能以该禅那作为修行观禅的基础。禅那能产生强盛的智慧之光。在一切光明当中,智慧之光是最强盛、最有益的。依靠智慧之光,你能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并且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从而证悟圣道,因此八圣道分当中有正定这一项。
如果你同意八圣道分是通向涅盘的唯一道路,那么为了证悟涅盘,你就应该培育正定。有人可能会辩说有些阿罗汉是干观行阿罗汉(sukkhavipassaka∵arahant即纯观行阿罗汉),他们并没有达到禅那。然而要成为干观行阿罗汉的人也必须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该定力也能产生明亮的智慧之光。在智慧之光的帮助下,他们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其因,以及观照这些行法为无常、苦、无我。这种由定力产生的智慧之光对干观行者而言是必要的,因此如果你想修行真正的观禅,就必须具备这种智慧之光。佛陀教导修行止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修行观禅。大家想一想,指责他人为了此目的而修行止禅是明智的吗?
禅定的第三项利益是「增上生利益」(bhava-∵visesavahanisamsa),即得到投生于梵天界的果报。如果禅修者能将禅那维持到临死时,那么死后他就能投生梵天界。然而我们教导修行止禅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这只是一个可能性而已。
如果有学圣者凭借禅那而投生于梵天界,他们就不会再投生到欲界,而将在梵天界解脱生死轮回,因此禅定对未证圣果者及已证圣果者都有很大的利益。
禅定的第四项利益是「神通的利益」(abhibbanisamsa)。如果能以十四种方式来精通十遍与八定,具备充分波罗蜜的人就有可能修成一种或多种神通。
禅定的第五项利益是「寂灭的利益」(nirodhanisamsa),即成就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的利益。成就八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都能入灭尽定。要入灭尽定必须先入初禅,出定后观照初禅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入第二禅,出定后观照第二禅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入识无边处定,出定后观照识无边处定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入无所有处定,出定后发四个愿,接着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一、二个刹那之后即进入灭尽定。在灭尽定中,心与心生色法都暂时不生起。如果他们入灭尽定七天,那么在那七天当中心与心生色法都不生起,唯有业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生起。请问指责入灭尽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是明智的吗?
这些是禅定的五项利益。
接着佛陀为这一节经文作结论说:
「诸比丘,这称为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佛陀继续开示说: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
在这个阶段,你应当只观照苦谛,换句话说就是只观照身、受、心、法。如何观照它们呢?前面已经解释过许多次:首先你必须培育定力,其次必须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直到能照见色聚及分析色聚里的究竟色法,这些修行法都是身念处;然后在你观照究竟名法时,如果从受开始,注重在观照受,则是受念处;如果从识开始,注重在观照识,则是心念处;如果从触开始,注重在观照触,则是法念处;如果你观照五蕴、十二处等,那也是法念处。然后应当观照内外的名色法。
接着佛陀开示下一个阶段:
「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
在这阶段,你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接着佛陀开示说:
「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
这阶段包括从坏灭随观智到行舍智。接着佛陀开示道智的阶段:
「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
道智了知涅盘(即灭谛),而道智心识刹那里的八圣道分就是道谛。
接着佛陀为这节经文作结论:
「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回目录∵修行念处的成果(satipatthanabhavananisamso)
「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年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七年,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六年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六年,诸比丘……
不用说五年,诸比丘……
不用说四年,诸比丘……
不用说三年,诸比丘……
不用说二年,诸比丘……
不用说一年,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个月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七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六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五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四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三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二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一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半个月,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天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这就是为什么说:『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盘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世尊如此开示之后,诸比丘对世尊的话感到愉悦与欢喜。
佛陀在本经中所说的七天至七年时限乃是针对五根力量中等之人而言;若是慧根敏锐之人,例如舍利弗***那位金匠出身的弟子,则能于早上听闻佛陀指导,而在傍晚就证悟阿罗汉果;若是慧根迟钝之人,例如摩诃尸婆***,那么就需要超过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证悟阿罗汉果。
注释里说,佛陀开示完《大念处经》之后,有三万名比丘证得阿罗汉果。因此大家应当激起坚定的信心,为了就在今生证悟涅盘而勇猛精进地修行。
愿大家早日证悟涅盘;愿正法久住。
回目录∵大心材喻经
(Mahasaropama∵Sutta)
1.∵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上,这是提婆达多才离开不久的时候35。谈到提婆达多,世尊对诸比丘说:
2.∵「诸比丘,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拥有供养、恭敬与名望,而其它那些比丘则默默无闻、微不足道。』他变得沉迷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边材、内树皮、外树皮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时,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们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同样地,诸比丘,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这个比丘称为取得梵行生活的树枝与树叶之后,就以为足够而停止前进的人。
3.∵在此,诸比丘,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既不沉迷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也不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精进,所以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持戒清净,品行良好,而其它那些比丘则持戒不清净,品行恶劣。』他变得沉迷于那戒行的成就,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与内树皮而砍下外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边材、内树皮、外树皮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时,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与内树皮而砍下外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同样地,诸比丘,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这个比丘称为取得梵行生活的外树皮之后,就以为足够而停止前进的人。
4.∵在此,诸比丘,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由于精进,所以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既不沉迷于那戒行的成就也不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精进,所以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能够专注,心力集中,而其它那些比丘则不能专注,心神涣散。』他变得沉迷于那定力的成就,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与边材而砍下内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而砍下内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同样地,诸比丘,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这个比丘称为取得梵行生活的内树皮之后,就以为足够而停止前进的人。
5.∵在此,诸比丘,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由于精进,所以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由于精进,所以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既不沉迷于那定力的成就也不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精进,所以他成就知见36。他乐于那知见,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具有知见地生活,而其它那些比丘则没有知见地生活。』他变得沉迷于那知见,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而砍下边材,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而砍下边材,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同样地,诸比丘,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这个比丘称为取得梵行生活的边材之后,就以为足够而停止前进的人。
6.∵在此,诸比丘,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当他精进的时候,得到了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当他精进的时候,得到了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当他精进的时候,成就了知见。他乐于那知见,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既不沉迷于那知见也不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精进,所以他证得永远的解脱37,而且不可能退失。
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懂得心材、边材、内树皮、外树皮、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时,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能达成。』同样地,诸比丘,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当他精进的时候,得到了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当他精进的时候,得到了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当他精进的时候,成就了知见。他乐于那知见,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既不沉迷于那知见也不生起与陷入放逸。由于精进,所以他证得永远的解脱,而且不可能退失。
7.∵因此,诸比丘,此梵行生活不以供养、恭敬与名望作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知见作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作为它的目标、心材与终点38。」
这是世尊所作的开示。诸比丘对世尊的话感到满意与欢喜。
回目录∵∵小心材喻经
(Culasaropama∵Sutta)
1.∵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祗树给孤独园。
2.∵那时婆罗门宾伽罗果加39去见世尊,与世尊互相问候。谈过礼貌与友善的话之后,他坐在一旁对世尊说:
「大师乔达摩,以下这些沙门与婆罗门各个都是教团之首、群众之首、群众之师、声名显赫,是众人尊为圣者的教派创始人──那就是布兰迦叶、末伽梨瞿舍梨、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波拘陀迦旃延、萨若毘耶梨子与尼干陀若提子40。他们是否都具有自己宣称的亲证智慧?或者都没有亲证的智慧?或者有些有亲证的智慧,有些没有?」
「够了,婆罗门,不谈这些──『他们是否都具有自己宣称的亲证智慧?或者都没有亲证的智慧?或者有些有亲证的智慧,有些没有?』婆罗门,我将为你说法,谛听并且密切地注意我所说的话。」
婆罗门宾伽罗果加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此说:
3.∵「婆罗门,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边材、内树皮、外树皮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时,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们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4.∵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与内树皮而砍下外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而砍下外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5.∵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与边材而砍下内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而砍下内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6.∵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而砍下边材,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而砍下边材,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7.∵譬如一个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那时有个视力良好的人看见了,就说:『这位善人懂得心材、边材、内树皮、外树皮、树枝与树叶,因此当他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时,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能达成。』
8.∵同样地,婆罗门,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拥有供养、恭敬与名望,而其它那些比丘则默默无闻、微不足道。』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我说这个人就像需要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们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9.∵在此,婆罗门,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持戒清净,品行良好,而其它那些比丘则持戒不清净,品行恶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我说这个人就像需要心材……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与内树皮而砍下外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10.∵在此,婆罗门,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能够专注,心力集中,而其它那些比丘则不能专注,心神涣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我说这个人就像需要心材……却忽略大树的心材与边材而砍下内树皮,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11.∵在此,婆罗门,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成就知见41。他乐于那知见,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具有知见地生活,而其它那些比丘则没有知见地生活。』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他退缩与懈怠。我说这个人就像需要心材……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而砍下边材,认为它就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12.∵在此,婆罗门,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
然而,婆罗门,什么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它境界呢?
13.∵在此,婆罗门,比丘远离欲乐与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具有寻、伺及因远离而生之喜、乐的初禅。这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42。
14.∵再者,由于寻与伺的平息,比丘进入并安住于有自信与一心而无寻、伺及具有因定而生之喜、乐的第二禅。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15.∵再者,由于喜也逐渐消失,比丘安住于舍心,具有正念与正知,还由身43感受快乐,进入并安住于第三禅。关于第三禅,圣者们宣说:「具有舍心与正念者有一个安乐的住处。」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16.∵再者,由于舍弃乐与苦及先前喜与忧的消失,比丘进入并安住于具有不苦不乐及由于舍与念而净化的第四禅。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17.∵再者,由于完全超越色想44、由于有对想45的消失及由于不注意差异想46,比丘觉知「虚空是无边的」而进入并安住于空无边处。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18.∵再者,借着完全超越空无边处,比丘觉知「心识是无边的」而进入并安住于识无边处。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19.∵再者,借着完全超越识无边处,比丘觉知「无所有」而进入并安住于无所有处。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20.∵再者,借着完全超越无所有处,比丘进入并安住于非想非非想处。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21.∵再者,借着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处,比丘进入并安住于想与受之寂灭。借着以智能来彻见,他灭除了诸漏。这也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上述这些都是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境界。
22.∵婆罗门,我说这个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能达成。
23.∵因此,婆罗门,此梵行生活不以供养、恭敬与名望作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知见作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作为它的目标、心材与终点。
24.∵世尊如此开示之后,婆罗门宾伽罗果加对世尊说:「善哉!大师乔达摩,善哉!大师乔达摩,大师乔达摩以种种方式显示佛法,犹如使向下覆盖之物翻转向上,使隐藏不显之物展露显现,为迷路之人指示正道,在黑暗中擎举明灯,使明眼人得以见物。我归依大师乔达摩、归依法、归依比丘僧团。从今日起,愿大师乔达摩忆念我为终身归依的在家信徒。
回目录∵∵问答类编
克服困难∵∵回目录
问1:前来禅修营之前,在身心方面需做些什么准备?
答1:在家里的时候,你必须经常修禅,例如早上坐禅一小时,晚上睡前再坐禅一小时,以便在身心方面都能习惯于坐禅。如果有一些世俗的事需要办,你应该在禅修营之前或之后办。如果在禅修的时候一直想着那些事,你就无法全心全意地修禅,也无法培育深厚的定力。在禅修营期间,你必须暂时把它们置之一旁。应该珍惜且善用这难得的禅修机会,以累积强而有力的禅修波罗蜜。
问247:一个平日为工作、事业、家庭琐碎事、婚姻生活而忙碌的人,来此禅修营会获得成就吗?
佛陀有说过婚姻生活会对禅修有什么影响吗?已婚的人是否也能够修禅修得好?如果能够的话,他是怎么办到的?
从禅修营回到日常工作岗位时,一切生活的节奏是要快的,不像禅修营里一切是那么的慢与静;所以要如何才能够在工作时保持那平静与安详的心?
成就了初禅乃至第四禅的五自在之后,如果生活放逸,例如吃、喝、玩、乐、看戏、唱歌、跳舞样样做,或平日工作很忙碌,或身体生病虚弱,但每天都有保持禅定的训练,这样的话禅定是否也会退失呢?为什么?
答2:在佛陀时代,在舍卫城有七千万个市民,其中五千万个是佛陀的在家圣弟子。在王舍城也有大约五千万个在家圣弟子48。每天早上他们都准备食物供养僧团。午餐后,在家女弟子去寺院听经与修禅,然后在黄昏时回家。在家男弟子则在黄昏时去寺院听经与修禅,直到隔天清晨才回家。他们即是如此尽力地修行佛法,所以在佛陀时代有许多的在家圣弟子。
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信心的佛弟子,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因为只有圣弟子才对佛陀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你们不应该尝试成为现代的在家佛弟子。你们知道什么是现代的在家佛弟子吗?他们在一星期当中只有几小时是忠实的佛弟子,尤其是在星期日供僧与听经的时候。但在多数时候,他们却是电视、音乐、电影、报纸、购物、谈天等的忠实弟子。请告诉我,你们要做哪一类的忠实弟子?
要同时享受欲乐及保持深厚的定力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对欲乐的贪欲是阻碍定力的五盖之一。如果真的想要成就或保持禅定的话,就必须舍弃对欲乐的贪欲。不要以自己的烦恼作为没有时间修行的借口。事实上这对你们来说是有害的,因为你们的恶业不会接受这种借口,而可能在下一世把你们拖到恶道里。你们想不想去恶道呢?
如果要在禅修方面有成就的话,你们应该长时间修禅。三几个星期的禅修时间是非常短的,你们不应期望会获得什么大成就。我明白你们在家人很忙,也有许多问题。既然你们这么多人在世俗的生活当中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就让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出家吧!
问3:如果在家人也能够证悟涅盘,为什么佛陀还要成立比丘及比丘尼僧团?
答3:在家人的生活非常忙碌,有许多的责任。他必须工作及照顾妻子儿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要善于持守清净的五戒也不容易,更别说是培育深厚的定力及敏锐的观智以便证悟涅盘。佛陀时代的在家人拥有足够的波罗蜜,所以能够证悟涅盘,但是现在的在家众就不容易证悟涅盘了。因此佛陀成立比丘与比丘尼僧团,以便那些有心想要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修行佛法的人,可以离俗出家来修行。
成立比丘与比丘尼僧团的另一个用意是为了保存佛陀传下来的三个层次教法,即教理、实修及体证。要完全精通佛教圣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众多在家居士当中,只有少数几位能够学习一部份的圣典,然而有许多比丘能够精通圣典。只要佛教圣典还存在,未来的人就能够依照它们来培育定力及观智,乃至证悟涅盘。
问4:我感觉似乎很多禅修者都有强烈的我慢心,是否学禅容易使人增长我慢心?该如何降伏这种自认为坐得比别人好而生起的我慢心?
答4:定力及观智只能暂时镇伏我慢,只有阿罗汉道智才能根除我慢。因此,只要一位禅修者还没有证悟阿罗汉道智,他就还有我慢。如果你真的想要降伏我慢,就应该精进地修行直到证悟阿罗汉道智。
问5:禅师开示中曾提及:禅修本身只有利益、没有危险,有危险的是禅修后生起的骄慢和执取。请问禅师:禅修者要如何独自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以及如何令其不生?
答5:如果他能够修行名业处的话,就能很容易地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即使还没有修到名业处,也不难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因为那是很明显的。举例而言,假如有个已证得禅那的禅修者瞧不起那些还没有证得禅那的人,那就是生起了骄慢心。只要生起了想比较谁厉害的心,例如「他好过我;我好过他;他跟我不相上下」,那也就是生起了骄慢心。
在巴利圣典中有一则关于骄慢的故事:有一次阿那律***问舍利弗***说:「我能够以一个天眼神通心照见一千个世界,但为何还不能获得解脱?」舍利弗***答道:「当你说『我能够以一个天眼神通心照见一千个世界』时,那就是骄慢。当你说『为何还不能获得解脱』的时候,那就是掉举。」听了舍利弗***的回答之后,阿那律***终于明白骄慢及掉举是他趣向解脱的障碍。
为了去除骄慢及执取,能够修行观禅的禅修者应当观照一切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由于观智透视该三相的力量,他就能够渐渐地去除对诸行的常想、乐想及我想,而减弱了骄慢及执取。当他通过修行观禅证得阿罗汉道时,该圣道就会完全根除一切烦恼,令其永远不再生起。
对于还没有修到观禅的人,他们可以通过如理思惟降伏骄慢及执取,可以思惟:「骄慢及执取对我们有害无益,会导致我们下一世投生到四恶道里去,所以千万别骄傲及执取,以免害了自己。」或「在究竟上,世上无一物值得我们感到骄傲及去执取,那为何还要骄傲及执取?」等等。通过如理思惟,我们会看到骄傲及执取的危险性而舍弃它们。
问6:如何在拥有诸多内外障碍的禅修过程中仍然屡败屡战,毫不放弃?
答6:你必须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你必须相信佛陀所说的生死轮回是事实。即使在这一生中你造了许多的善业,但是只要还没有证悟涅盘,你就必须不断地生死轮回,遭受生、老、病、死等痛苦。而且只要你所造的恶业在任何一世临终时成熟,你就会堕入恶道,甚至是堕入地狱,遭受极端恐怖的痛苦。
在《中部.愚人智者经》里,佛陀向诸比丘说:
「造身语意恶行的愚人在身体分解而死之后,即会堕入恶道、苦趣,甚至是堕入地狱。
如果要正确地形容某件事为『这是人们完全不希望、不愿与不要的』,那即是地狱。而地狱可怕的程度强得难以用任何譬喻完整地形容。」
说到这里时,有位比丘问世尊道:「世尊是否可以给个譬喻?」
世尊答道:「可以的,比丘。诸比丘,假设有些人捉到了强盗,把他带至国王面前,说:『陛下,这里有个强盗。请陛下指示要给他什么惩罚。』国王就说道:『你们在早上时用枪刺戳他一百下。』于是那些人就在早上用枪刺戳他一百下。然而,在中午时,国王问:『那个人怎么样了?』──『陛下,他还活着。』当时国王就说:『你们在中午时再用枪刺戳他一百下。』那些人就在中午用枪刺戳他一百下。然而,在傍晚时,国王问:『那个人怎么样了?』──『陛下,他还活着。』当时国王就说:『你们在傍晚时再用枪刺戳他一百下。』那些人就在傍晚用枪刺戳他一百下。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那人是否会由于被枪刺戳三百下而感到痛苦?」
「世尊,别说是三百下,即使那人只是被人用枪刺戳一下,他也会感到痛苦。」
当时,世尊拾起一块有如他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问诸比丘道:「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是由如来拾起、与他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比较大,还是作为众山之王的喜玛拉雅山比较大?」
「世尊,由世尊拾起、与他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和作为众山之王的喜玛拉雅山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它甚至算不上是(喜玛拉雅山的)一部份;那是完全比不上的。」
「同样地,诸比丘,那人被枪刺戳三百下而感到的痛苦和地狱里的痛苦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它甚至算不上是(地狱之苦的)一部份;那是完全比不上的。
在地狱里,狱卒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他的一只手,又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另一只手,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一只脚,又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另一只脚,再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他的肚子。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丢在地上,以斧头剥削他。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头下脚上地倒置,以平斧剥削他。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套在一辆马车,再于烈火燃烧的地上把他拖来拖去。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驱赶他在烈火焚烧的火炭山爬上爬下。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头下脚上捉起来,丢进烈火焚烧到火热的金属锅里。他就在沸热的漩涡里被煮着。当他被如此煮着时,有时他被卷上来,有时他被卷下去,有时他被横着卷来卷去。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丢进大地狱里。于此,诸比丘,关于大地狱:
它有四角与四门,每面各有一道门,
四周墙壁以铁作,盖着一个铁屋顶,
地上也是以铁造,其中烈火熊熊烧,
一百由旬是其长,处处遍满是烈火。
诸比丘,我能够以许多种方法向你们形容地狱。而地狱的痛苦及可怕的程度强得难以用任何譬喻完整地形容。」
在此我想要问你们,如果你们点着一支打火机,用火烧自己一只手指一分钟,你会感到怎么样?是不是很痛苦?现在你们再想一想,在地狱里长期全身被火烧或在金属锅里被煮的滋味又如何?佛陀在经中所说的话并不是想要吓我们,而只是说明事实,以便我们生起强烈的欲望想要避免陷入那些悲惨之境。
如果我们对佛陀所说的话有信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善欲要修行,以便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这种善欲即是四种「成就之因」(神足)之中的「欲成就之因」。为什么称之为成就之因?因为它能够为我们排除万难,激起最上等的精进力来修行,不达到解脱的目的绝不停止。而这种不畏惧困难的精进力则是另一种成就之因,即「精进成就之因」。除了这两种之外,我们也应该培育另外两种成就之因,即「心成就之因」及「观成就之因」。「心成就之因」是心极度喜爱且投入于佛法。「观成就之因」则是智慧,例如思惟地狱之苦等的智慧。如果要能够屡败屡战、绝不放弃禅修的话,你们就必须具备对佛法僧坚定不移的信心,以及四种成就之因。
在《中部.愚人智者经》里,佛陀举出一个例子来形容堕入恶道的愚人必须在恶道里受苦多久。他问诸比丘道:
「假设有人把一个有个洞的轭丢进大海洋里,而东风把它吹向西、西风把它吹向东、北风把它吹向南、南风把它吹向北。又假设有只瞎眼的海龟在每一世纪之末升上海面一次。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那只瞎眼的海龟是否能够把牠的头穿过那个轭的洞?」
「世尊,在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牠可能办到这一点。」
「诸比丘,我说那只瞎眼海龟要把牠的头穿过那个轭的洞所花的时间,比愚人在堕入恶道之后,再要投生到人间的时间来得短。为什么呢?因为在恶道并无法可修、无善可修、无善可造、无福可造。在恶道里盛行的是互相残杀及弱肉强食。」
从佛陀所举的盲龟譬喻里,可知一旦堕入恶道之后,再要获得人身所需经历的时间是长久得难以想象的。在此,让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放逸不修行,随意地享受欲乐几十年,却要换来上万上亿年的痛苦是值得的吗?让我说一个故事来说明那是非常愚蠢的事。
在迦叶佛时代有四个朋友都是富商的儿子。有一天,他们互相讨论应该做什么事。其中一人说:「我们家中有许多的财富。我们应该怎么用它?如今伟大且慈悲的佛陀四处游方,我们是否应该布施、行善与持戒?」但是没有人同意这个建议。另一人说:「让我们喝酒及吃美味的肉。这将是有益的生活方式。」最后有一人说:「朋友们,我们只有一件事做。没有女人会拒绝跟给她钱的人相好。所以让我们送钱给其它人的妻子,跟她们通奸。」听了这项建议,他们每人都连声赞好。
从那个时候起的两万年之中,他们不断地送钱给许多漂亮的女人,跟她们通奸。死后他们都堕入阿鼻地狱,在其地遭受极端的痛苦长达两尊佛之间的时间。在那里死后,由于他们的恶业还未消除,他们投生到有六十由旬大的铁锅地狱里。往下沉三万年之后,他们达到锅底,然后再往上浮三万年,他们达到了锅口。他们每人都想要说一首偈,但都只能说出一个音节,即「都」(du)、「沙」(sa)、「那」(na)、「娑」(so),然后一转身又往下沉。
当时,波斯匿王(Pasenadi)由于正尝试杀死一个男人以夺取他那美丽的妻子而睡不着觉,而在半夜里听到那四声恐怖的声音。他很害怕自己会遭遇灾祸。在妻子玛丽佳皇后(Mallika)建议之下,他去见佛陀,问那些声音是代表什么。
佛陀就向他解释那四个人的因果,然后诵出他们原本想要说的四首偈子:
以往我们邪恶地过活,
拥有的我们不给别人,
虽然拥有许多的财富,
却没为自已建立依处。
我们在此地狱被煮着,
至今已过了整六万年,
这痛苦几时才会完呢?
那是不会有结束的,
怎么可能会结束呢?
盼呀望呀不见终期,
皆因你我都造了恶。
当我离开了此处,
投生到人间里时,
我一定会行布施,
善持戒律多行善。
他们四人遇到了迦叶佛的教化期,但却不懂得珍惜,而在堕入地狱时才来后悔,但已经太迟了。如今也有许多人获得难得的人身,而且遇到极难遇到的佛法,但多数都不会珍惜,还是沉迷于享受欲乐。大家是否想要学习那些愚蠢的人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