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问答(一)
★禅那院越前已讲(珍海)抄
大乘玄问答第一(二谛义上玄第一上)
问。于他师义。付判境理言教不同。且光宅所立。大师如何判之耶。
答。以境理为谛。(云云)问。判他师之所立。可任其释文也。然玄章自引光宅释云。二谛者。盖是圣教之遥泉。灵智之渊府(云云)既云圣教遥泉。岂非以教门为谛耶。况对他家明十异。第六半满异之他家唯教无理(云云)今文正对常途之三师。明今正义(见)若尔非但遗彼师释文。又似前后释文。致相违如何。
答。彼师所言。圣教遥泉者。圣教者能诠。遥泉者所诠也。灵智之渊苻者。灵智者能照。渊苻者所照也。下句不以智为谛。上句亦不以教为谛也。意举能诠成所诠云故。玄举三师文。已云三说虽复不同。或言含智解。或辞兼圣教。同以境理为讶。若依广州大亮法师。定以言教为谛。今不同此等诸师(文)
玄云。与他家异。有十种异。一者理教异。彼明二谛是三假是俗四绝是真。今明二是教不二是理。他家有理无教。今明有教有理○六者半满异。他家唯有二。无不二故。唯教无理。名为半字。今明具足。理教名为满字(文)义意云。彼师自谓。二谛是理故。付彼判云。以境理为谛。然彼但得二。不知不二理故。约今正义。判彼为教也。
问。广州大亮法师。以言教为二谛。尔大师许此义耶。答。今不同(云云)问。山门相承之习。摄岭兴皇之说。唯以言教为二谛也。大师又自以五义二文。证二谛唯教义。然何今不许之耶。答。玄云。其有深意。为对由来。以理为谛故。对缘假说(玄问云。摄岭兴皇。何言教为谛。云云。今答此问也)
问。付判二谛得失。且于谛得失何判欤。答。或得。或失。亦通得失也。问。义解之习。必用师宗之禀承。然兴皇大师。判于谛为失。今何背其说。云通得失耶。答。玄云。凡夫于为失。如来于为得。圣人于亦得亦失而师云。于谛为失。教谛为得者。乃是学教成迷(云云)
问。成实论意云。十六知见。出自外道横计。故云非二谛摄(云云)尔者。大师如何破此义耶。答。阴界入等。亦出凡夫横计。何得云二谛所摄(云云)问。阴界入诸法。性是凡夫横计。犹有□因缘生法门。不如十六知见之我毕竟无体。何以彼例此欤。答。人法虽异。横计之义同也。故以彼得为相例耳。
玄云。问成实论师云十六知见。非二谛所摄。十六知见道理无。此出自外道横计。故非世谛。既非世谛。其即空亦非真谛。此义云何答。若言十六知见。出外道横计。非二谛所摄者。阴界入等。亦出凡夫横计。何得云二谛所摄。若凡夫所见。即是世谛者。凡夫人应是圣人(云云)
问。若尔者如阴界入且与之为世谛。亦于外道以十六知见与之为世谛耶。答。众生我人等。亦可为世谛言(须更详之)
问。于佛果位。立于谛欤。答。可有于二谛也问。于谛为失。教谛为得(云云)加之玄云。本于是通迷学教犹别迷。通迷是本。别迷是末。本是前迷。末是后迷(云云)通别虽异。俱是迷失。本末二途。同亦忘情也。然何佛果圆满位。可论于谛义欤。答。玄云。而师云。于谛为失○者乃是学教成迷(云云)然云。本于末于俱名为迷者。又重显于谛为失事也。意者本于之中一分是得云也难云。下文云。问于凡是有既失者。于圣是空亦是失不。答。一往对凡夫明圣为得。若望教谛皆是失也(文)何云于佛为得欤。答。玄云。示凡圣得失。令转凡成圣(云云)又云。圣人于亦得亦失(云云)是论小圣于谛。若如来于谛唯得非失也(菩萨属佛欤)难云。下文问。经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亦是失欤。
答。一往于谛。非但不得表不二理。亦不得能表之教。但是谓情所见耳(文)此问答。以如来于谛亦为失(见)如何。答。一往于谛等者。一往之言。显义不尽也。意者一往言之。二于谛皆失。但是谓情所见耳。意显若约如来于谛。是得非失也。故净名玄第六。起此问即答云。一往对凡之有为失。对圣之空为得。若望教谛者。于谛非但不得表不二理。亦不得能表之教。但是谓情所见耳。然如来了色未曾空有。今案之圣人空。一往对凡为得。望教谛为失。此亦总是一往论凡圣两情之于谛耳。若论如来于谛。唯得非失。非谓如来于谛亦是失也。又一义云。若凡他家所情。如来之所谛者。望今家为于谛。亦即为失也。此非今家如来于谛(会)前义为正也。
问。于谛三句中。有二谛皆失句。尔者有何故。云二谛皆失欤。答。玄云。二皆失者。二皆是于故二皆失(文)问虽于谛既有三句不同。或云二谛皆得。或取于为失。圣于为得(云云)又上文云。如来于为得(云云)今何故云于谛故皆为失欤。答。此三句中。且不论如来于谛。唯就凡圣二人于谛。如此分别也。此句望两情为于故。二皆失云也。又若以二表不二者。便为教谛。若不标不二者。即为失耳。
问。解谛义。有四家不同。且第二家意。云境理非谛。能观智为谛(云云)尔大师如何破此义欤。答。玄云。以智为谛者。应名权实谛(云云)问。设虽真俗名呼境。其谛名借智称。有何失欤。何以谛是智称。真俗名改可名权实欤。例如实智之境。故名实境。从智受名(云云)(二智义也)亦如云空智有智者。智名随当体。空有称从境也。何妨真俗称者约境。谛名假能照欤。
答。应是一往显他师不悟名义耳。例如上释教谛之谛名有五义之中云。二者如来诚谛之言故名谛(云云)而今破他师解。取能诠理之文言。为谛之义也(破云文言终不得理何为谛云云)
重意云。然此非例欤。诚谛言与言诠理。其意为异也。可思之故。犹可致少劬劳欤。
问。理由真俗皆为真谛欤。答。尔也。问。既云真俗何还之皆是真谛欤。答。对理外真俗俱是俗谛。云尔。
问。他师意。以文言诠实为谛(云云)尔何破此义欤。答。玄云。文言终不得理。那得为谛(文)问。教若不诠理者。佛何说教门欤。依之中论文云。第一义皆同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文)是以文言能诠真理。如何。
答。花严经云。一切诸法语言断(云云)
问。付二谛立名。真俗名正相待义可云欤。
答。玄云。非正相待义(云云)问。真者是真固之名。俗是浮虚之义。是非正相待义欤答。玄云。真应对世。第一对第二。而今真对俗。世对第一。非正相待义。圣人未必以对立名故。经云法无有彼此离相待故(云云)上释名门始云。若如他释俗以浮虚为义。真以真固为名。世是隔别为义。第一莫过为与。此是随名释义(云云)问。世是隔别义也。何云真应对世欤。浮虚殊真因。何非正相待欤。又以相待假。名通因缘。一切教门。无非相待因缘故立圆似法门。为正观之旨归。何云圣人未必以对立名欤。又所引经文。离相待故者。显绝待之真理。何关言教立名欤。答。无名相中。强名相说(云云)何必须相待云一往意也。遂论之时。非无相待义乎。次第一第二。应正相待者显也。以俗对真者。非正相待。以世对真者。正相待云意者。今未详之(更可思之)
问。就教谛中。具真俗二谛乎。答。具也。问。言教之中。唯说世俗诸法。何可具真谛之法门乎。依之花严经文云。谛了分别诸法时无有自性。似名说悉欲分别世谛义。菩提因此初发心说。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悉欲分别真谛义。菩提因此初发心(文)明知言教所说。唯是世谛也。加之。中论四谛品之言说是世俗(云云)若尔何教谛中。具真俗二谛乎。答。玄云。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所妨也(文)此文略也。重牒八不。疏云。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若以二为世谛。不二为第一义。世谛是教。第一义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所妨也(文)若以二谛为教。以不二为理者。教中具二谛。若以二为世谛。不二为真谛者。世谛是有无教也。真谛是理非教。且约此后义者。教中无真谛也。转侧者。转势之义也。凡有四重二谛。前三重真俗。并是教也。唯第四重。以教为世谛。以离言之理为真谛。所出花严经文。是第四重之证文也。疏引此文已。即之此以一切言说为世谛。言忘虑绝。为第一义。即第四重意也(文)今案之经说言一切诸法语言断(云云)即言说真谛理也。故第四真谛。犹可教谛摄也。又教所表标之理故。相从可为教也。故论一具文云。第一义谛。皆因言说。言说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文)故教谛中。具真俗二谛也。此与彼释之教理。具足相似而有异也。
问。付相对他家明十异。且理教异者。他家唯有教无理耶。答。玄云他家有理无教(云云)
问。他家者。三大法师义也。述彼义云。唯有二无不二(云云)二即教也。不二即为理也。若尔可云唯有教无理。何文云有理无教耶。依之次下文云。他家唯有二无不二故。唯教无理(云云)(半满异也)又傍释文中(三卷章中)申理教异。云他唯有二无不二。则唯有教无理可谓。世间法者。有学无义(云云)
答。言有理无教。约彼师意耳。有教无理者望今义。论之故无违也。
问。就十异义。且他家释中。有不二理乎。答。六者半满异他家。唯有二无不二(云云)问。开善解云二谛者。佛法法性之旨。归一真不二之极理。又云。不二而二。二谛理明二而不二。中道义立(云云)于他家岂无不二之理耶。
答。彼所言不二者。还是无相之真谛也。非不二中道之真谛也。又三卷章难彼义云。若二谛是理。即无不二理(云云)
问。付绝名义。且俗绝真不绝之义。如何释成耶。答。玄云。如言生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乃至)四句皆不可说(云云)问。四句皆不可说者。二谛俱可绝名。何得俗绝真不绝之事耶。
答。玄云。四句皆不可说。即是世谛绝名(文)故以四句不可说。且证世谛绝名耳。于真谛不绝者。上俱绝文中见也。即引大论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第一义悉旦即无。真如实际等。于第一义悉旦即有。世界悉旦即无。此名字互有互无。故知二种俱绝俱不绝(文)故知于第一义中。真如实际不绝。瓶衣等法即绝名也。
问。付因续二假。即成义有碍(云云)且相续假。有碍义如何成乎。答。唯得续前不得续后(文)问。前念后念互相摄连。何唯有续前义。不得续后乎。今明相待假之无碍之长既待短短还待长(云云)相续亦尔也。后既续前。前还续后也。就何云唯得续前。不得续后乎。答。上文云。声闻用因成缘觉用相续。菩提用相待(云云)既云相续假。是缘觉得道不用(云云)故知是因果相续为本。故唯以前为因。以后为果。是相续假之义也。但以前为因后果还续前因。不可以后为因。以前为果故有碍云欤。如成实五阴前后合成假人者。乃是因成假义。非相续假欤(可寻习之)
问。诸法悉归阿字一门。以阿字为本(云云)尔依何经。说证成此义乎。
答。经言四十二字皆归阿字(文)问。考大品般若说。四十二字。一一皆入四十二字。不言但入阿字一门。今何引皆归阿字之文。偏以阿字为本云乎。
答。四十二字。展转虽互相归入。而今亦以本来无生一门。成之义也。凡大乘法门。皆互相容入。无碍自在也。以圆通旨。非妨正观意。况复虽有四十二字。以阿字为初。是则以无生。为诸法本也。
大品三十五云。四十二字一切语言。皆入初字门。一切语言。亦入第二字门。乃至第四十二字门。一切语言。皆入其中一字。皆入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文)
问。付二谛体。有人意以空为体。有是其用(文)尔大师许此义耶。答。不然(云云)问。上文云。诸法本从无生(云云)是则一切诸法。皆从无生真理而生。有人所解。既□今正义。而何不许之乎。
答。玄云。问第二解空为体。有为用者。是即成一谛。何谓二谛。汝今指空当体是即空是谛。有非谛。若空有俱谛。何得偏用一空为体。故不然(文)又云。虽复有五解。不出四句之计○既束为四句。是横计。何得扶道(文)
问空有二谛。以中道为体也。尔引何文证此义乎。答。论因缘所生法偈。花严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之句。涅盘经随顺众生。说有二谛之说。仁王经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之文等也(又经云。非有非无似说有无之说。云云)问。中论偈。虽说空假中。而不云以中道为体。何引为证据乎。仁王般若中。无所引之文。但云有无本自二(云云)如何。
答。玄云。因缘所生法是俗谛。即是空是真谛。亦是中道义是体(文)亦为是假名者。指上二谛。名为假名也。故以中道为理为体也。仁王经下卷云。世谛三昧。真谛三昧。第一义三昧。此三谛三昧○(文)疏云。世谛三昧者。约凡夫所见明实相故。云世谛也。真谛三昧者。约二乘所见。偏真故之真谛也。第一义谛三昧者。即是中道。第一义法中。精最不散。故云第一。亦名实相三昧也(云云)(不散者不失欤)经文云。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文)疏云。于中道一实谛内常照空。二谛化众生(云云)又云。次以三谛摄法文云。一切法空谛者。三藏师云。诸法本性为空谛也。凡夫色粗显色为端。名色谛。三乘人修道无漏心。名为心谛(云云)此空谛色谛心谛者非今三谛也。生死三谛中。以八识为心谛于涅盘三谛。以真实心名心谛。故少异也。又三乘为心谛。今唯取诸佛菩萨。为中道也(教化品疏云。色心空谛。名三谛中。云云)二谛偈。但明二谛。不二疏不分明。云有三谛也。今开经文。三谛说明也。何难云经无此说乎。但云有无本自二者。望情谓说即是于之二谛也。疏云。迷故谓二辨之二角(等文)
问。付三种方言。且第二方言者。为破谁人偏病明之耶。答。玄云○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在偏病。今对后中义不成。故辨三中(文)问。上第一方言。既明破大小乘诸师一切偏病已。今重明此义。岂非无用乎。凡三种方言。是一宗大义。三番解之。定有深旨如何。
答。玄云。虽同生灭为俗。不生灭为真。但不生有三种。初方言破定性生明不生。第二方言破假生明不生。此中有异。破定性等。但破不收。破假生亦破。亦收第三方言约平道门。本来不生故。不生破病(此中有异等者。第一第二不同也)又云。第一方言。破性外道八迷。破性明中。但出诸师计者。法师计亦有性义。亦云正破外。傍破内故。出诸师计(云云)又第二方言。始之为显如来从得道夜至涅盘夜常说中道。又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偏病。今对彼中义。不成故辨二中(云云)
问。若尔于学教人前。第一方言所破。今第二方言所破异欤。答。前宽后狭。但就大乘学者。作三中若就偏执。论性义者。即为第一方言之所破。若与之为假义者。亦破亦收。即为第二方言之所对也(但破其病不除其教也)
问。就二谛绝名义。尔如真谛假实俱绝。俗谛亦假实俱绝(可云欤)答。世谛即绝实不绝假。真谛即绝假。复绝实(文)又云。既云假俗即四句皆绝(云云)
问。且付初义。明俗谛绝名云。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云云)何定存假名欤。加之真俗虽异。无生道理遂同也。真谛既假。更俱绝也。俗谛何无绝假之义欤。答。玄云。真谛双绝。世谛绝实。此即渐舍明之。二谛皆绝义。俗谛绝实。真谛绝假实。第二次就平道明二谛俱绝义○既假俗即四句皆绝○假真亦尔(云云)既云渐舍门。不可以平道门为难也。玄明世谛之是。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云云)明真谛云非但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云云)意云。是是者。谓性实是也。二谛同绝之也。非是者。谓假名之是也。意云。非之是也。故真谛绝之。俗谛不尔。此即渐舍之意也。
问。付二谛体。且有人意。以中道为二谛体(文)大师许之乎。答。今皆不然(文)故不许之也。问。花严经中。云一切有无法了。非有无(文)般若经中。云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文)地持论中。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文)中论偈颂。云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也。况摄岭以来。山门相承。以中道为二谛体(云云)然何强云今皆不然欤。答。玄云。开善亦闻此义得。语不得意。今意有第三谛。彼无第三谛。彼以理为谛。今以教为谛。彼以二谛为谛。天然之理。今明唯一实谛。方便说二。如唯一乘方便说三。故言异(文)又云。彼解解俱是一无名无相还。是二谛摄。此是开善所用(云云)问。唯一实谛方便说二(云云)尔一实者。为即二谛中一为当何乎。答。玄云。今意有第三谛(文)问。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文)若二谛外在第三谛者。岂不违本论文乎。加之举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为显然一乘即三中之大也。准知一实谛。方便说二。其一实即二谛中之真谛。相例可等。如何可分别之乎。
答。有四重二谛。故不违也。
问。教二谛其体是一可云乎。答。如前言。中道为体故是一体(等文)问。仁王般若云。有无本自二解。如牛二角。文云。二谛常不即。说于谛常自二(云云)答。仁王经云。菩萨摩诃萨。于第一义中。常照二谛。化众生(文)但言有无本自二解如牛二角者。是迷情之二谛。非教二谛。故不可以彼为难也(见二谛品众也)问。二谛交络。付中假出入义。且单中复假相对句可有耶。
答。交络明出入。有十二句(云云)单假单中相对。有四句。复假复中。又有四句。单假复中。更有四句。故成十二句耳。更无单中复假之四句也。问。何无此句乎。谓假有不有不名无云。即自俗谛复假入真谛单中也。若言非无假说有不有者。是从真谛单中。出俗谛复假也。真谛复假。俗谛单中。相望亦准之何可无此四句乎。例如单假复中相对亦有四句乎。加之二谛各别明时。有复假单中之四句。尔者如何可成此义欤。
答。实敏僧都记云未决也。均正亦不明所以(云云)又八不义如今文。但明十二句也。今推之兴皇相传说也。嘉祥均正同禀兴皇师。然二师明之既同也。明知受兴皇说也。先德犹未决。后生敢辨欤。然今存一会释者。单假复中者义便也。单者短复者长也。中是体也。故为入假是用故为出。若尔于体明义可长。于用明义。乃短是义便也。若于假用明复义。于中道辨单义者。义乃不便。若中假俱单中假。并复亦可然也。若有单复长短之不同时。不可云单中复假也。至二谛各别明时者。彼依实义通具明之。今依非义便。又依义隐。略不明之。若互相例者。其义可齐等也。
问。证二谛相。即义引涅盘经文。尔何引其文乎。答。玄引大经。云世谛者。即第一义。第一义者。即是世谛(云云)问。彼经但言世谛。即第一义谛。不说第一义。即世谛依之。三卷下五卷意云。又涅盘经但明世谛。即第一义谛。不明第一义谛即世谛(文)尔何今如此引之乎。答。三卷章文者。次文云通皆得世谛。既即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不即世谛。但涅盘只用故。世谛即第一义谛也(文)故知今文取义意加后句也。又玄云。若便大经。云(等文)若便之言显非直是经文欤。
问。涅盘经云。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与般若经色即是空二文明相。即义为同为当何乎。
答。奢切异也(取意)问。案二经说其意全同也。明二谛相即。辨真俗不二。有何差异欤。于中分别奢切义。其意未明。如何可云乎。
答。涅盘明即可不相离即。般若所明者。即是之即也。谓即有二义。一者即是之即。二者不相离之即也。故二经所明。其意不必同也。
玄云。次辨二谛相即。经有两文。若便大经云。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一义谛即是世谛。此直导即。作不相离故言即。此语小宽。若如波若经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此意为切也(文)
梁摄论五云。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十种法对治。此十种散动。以初二法。正是般若波罗蜜。事理谓显真空。遣俗有(云云)
又云。论曰异执散动。释曰。谓色与空异○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无色。异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释曰。若提分别性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别色永无所有○不如依他性。于真实性尔不可说一(云云)准依此文依他真实之二谛不可说一也。其言色即是空者。但是分别性之空也。此当法相宗。遍计所执体用都无之义也。
问。今迷情于谛者。二谛各别也。约因缘教体明相即。乃违摄论文欤。答。于相即可有二义欤。一破性中云。相即二因缘。无碍之相即也。摄论且申破性中云相即欤(未决)
问。以何文证二谛是教门乎。答。玄云。文处甚多。举一经一论。一论佛依二谛。说法故二谛为教。大品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文)问。且付论文。不可以此文。证二谛教门义。其所以者。依二谛之二谛。是于之二谛也。说法者。又不可二谛。何以此文为证乎。
答。玄云能依是教谛。所依是于谛(文)今取能依。为教二谛之证文也。既依二谛说法。即说二谛法也。故之教二谛也。三卷章中。云二于谛名亦是为众生。故说为众生。说有于取。是世谛为众生。说空于圣人。是真谛为众生。说空有是二于谛故。二于谛故。二于谛亦是教也(云云)又云。于两情名于二谛以为众生。说此二于即是教谛。更无于有二但约义判何者。于谛则是所教谛则能能所判于教二谛也(文)
问。如所释者只是于二谛而已。何别有教二谛欤。答。但对他师。二谛是天然理云义。今为显非理有二云谛只是教门也。意云。为显不二理以二谛为教耳。虽有于二谛。然望理今专论教二谛云也。
问。佛未说有无教之前。为有教二谛。为当何欤。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未说之。前有者。玄云。以说为教者佛不说即无教二谛也(文)准此文佛不说有无之教时。即无教二谛也。若言释者。仁王般若经。说因缘本自有(云云)因缘世谛本来自有之也。世谛既本有也。况岂无因缘之真谛欤。因缘有无。是相待义也。若有一无一者。如何成因缘义欤。
又玄云。一切法常。是二于谛有无。亦恒是因缘有无(文)既是恒因缘有无也。何待佛说教。始有此二谛欤。答。因缘教谛本来恒有也。即是中道义也。诸佛菩萨恒住此二谛为众生说。若未说时。即无言说教谛。唯有表理教谛也。玄云。问。有无望佛菩萨。即是因缘有无。即是因缘境。云何言是教。答。是因缘有无可两。望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即是教也(文)此明境亦是教表不二理故也。
净名玄第六云。虽是有无。而不有不无。如此有无能开不二即是教义。问。佛若不说恒有因缘。有无有无有无岂是教乎。答。非但取说义为教。经中明六尘皆是教。问。若尔境发何异。答。此因缘有无可两。望论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据佛不说自有境教也。就说义明境教者。佛照有无有无名境。佛说有无有无是教(文)(此明教有二言说及表理义也)
今玄章次下问答云。问。佛照有无有无名境。佛说有无有无是教门。他亦之照有无。有无是境。说有无有无亦是教。与今何异。答。他但得二于定性有无此有无不得开不有不无故不教也(云云)此问答就说义明教也。又依今玄章文者。表理即说义也。故即就表理教谛教门即之说有无耳。
问。若尔佛未于世之前可无教谛乎。答。恒是因缘有无(云云)因缘有无者。即教谛之异名也。故恒有教谛也。
问。既无说谛亦无智故可无。境何能表理乎。
答。因缘有无义自本有之。能自表不二理也。又佛智常住也。常能照二不二耳(可见古人私记也)
问。今宗家明因缘有无。尔为是实说耶。答。玄因缘有无。此是方便说耳。(云云)问。因缘有无。即中道义也。此乃本有之性相。天然之真理也。何云方便说乎。答。玄云。问。他亦云因缘有无。与今异。答。言因缘有无。是此方便说耳。圣为教化众生故。说是有无叙此有无为教也。他明道理既是有无故今不同但取此一意为正答也。意云。有无岂非定性。但是相待假说故云方便耳。此碍他家之自性义明之也。
问。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尔为着有者说有。为着空者说空可云欤。答。玄云。为着有者说空。为着空者说有(文)问。依二谛说二谛法者。以所依有无为于谛。以能依真俗为教谛。若为着有者反说空者。何得之能依所依欤。又经论但云说法。不云二谛法。何能得证教二谛欤。今引为证者。盖由所依二谛相成能依发亦名二谛耳。若不取所依二谛之二谛者。能依教何为二谛欤。
答。佛说有无教。本为令舍有无执着也。故玄云。三者为拔见○摄岭大师。对缘片病欲拔二见之根。令舍有无两执故说有无能道不二理(云云)若为着有之者说有。为着空者说空者。非但不能拔彼见反增其执着。故今云为着有者说空等也。问。今说因缘之有无。破定性之有无也。故云有无非是毕竟不应住有无中有无为教(玄文也)故着有者。说因缘有为着空者可说因缘空也。
答。玄云。又佛法中五百论师。执有闻毕竟空。如刀伤心(云云)此则为执有者说空对治之云也。但为执有者说因缘有可除其执之难者。亦非无其义。今且空有相对其义显故。且举一义也。又因缘有者。谓有非自有是无之有也。故为着有者。说因缘之有者。即为着有者说空之义也。为着空者说有。准此可知之故。玄下文云。今明诸佛菩萨无所得空有因缘无碍○空是有空虽空而有。有是空有虽有是空(云云)(依列章问答如下也)
花玄第四云。释论云。为着有众生说为着空者说有。此说初门二谛也(文)
大论不共法中。云复次有二种断见。一无后世受罪福共乐者。为说有我从今世至后世受罪福果报。二者一切法皆空无著是邪见为见众生故。说有一切法所谓有为无为法(云云)(以上不着我者。说有我相者。为破我故。说空无我也)
今案为破着有故说空者。依圣人空。为凡夫说之也。
又此对缘假也。若随缘假者。为取说有为圣说空欤。问付教二谛。且以言教为真谛可云欤。答(云云)问。两方。若云言教为真谛者。玄云。不以言教为真谛(文)若云不以言教为真谛者。既云二谛俱说(云云)何云无以言教为真谛欤。答。说真谛故。言真谛教说。俗谛故之俗谛教而所说之无教。能表真俗者。实是俗谛摄也。故中论云。俗谛有言说。第一义谛无言说(云云)玄云。不以言教为真谛。乃言说真说俗。故言真俗耳(文)然今案之真谛无生灭。言教生灭故。且云不以言教为真谛耳。若以言教。从所说义者。即以说真谛之教相从名真谛也若以所说义。从能诠之教者。以真谛为教谛也(若可思之。此与上教二谛中有真谛。同而少异耳)问。玄中引摄论师三性尔分别性体何物欤。答。玄云。分别性者。即是六尘(文)问。开摄论文。案三性相状。依他性中。有染净之二分。取其中染分。名分别性。然何唯以六尘境为分别性乎。加之论文。云阿梨耶识。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别性。故知前七识皆是第八梨耶识。中染分也。本识所生之生死法也。若于七识。分心境俱是分别性摄。何唯云六尘乎。
答。玄云。问。此对治何人耶。答。凡有三义。一为学摄论人不执三性存三无性理(云云)既是二谛之所破。又是学摄论人之义也。若不□本论文者。只是他师之失也。今何以为咎欤。加之摄论文明有此说故。云第五卷也。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是名分别性相。释曰。识所反异显现为我等。尘无而似有。为识所取分别性(云云)我及根者。且付法尘可论也。故今玄文唯云六尘耳。
摄论第五。云依他性有两义。若谈识体从种子生。自属依他性。若谈反异为色等相貌。此属分别性色等相貌离识无别体(云云)答。文也。
第六云。论曰。阿毘达摩修多罗中。佛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释曰○分别性。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品为性。依他性由具两方以二性为性(文)(难文也)
问。论二云。释曰。于世间中。离分别依他二法。更无余法。阿梨耶识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别性(文)(难文也)
问。第五云。欲显依他性。具有三性。一识从种子生是依他。有种种识相貌是分别。分别更无所有是真实性(文)又云。反异为七识。即是本识相貌(文)(此亦难文也)又第五云。以此分别性。摄一切诸识皆尽(文)(此亦难文也)
今总案之。摄论三性文义难解。由此论师人师各思边。若具谓之者。明三性可多途。但大旨有二。谓以因缘生为依他。以横有为分别性也(一义)又以染净相依为依他。以染污分为分别性。以清净分为真实也。更可有余义但前二义之家支未分义欤。
问。付摄论三性。且依他性体何物可云乎。
答。玄云。本识为种子所依故名依他(云云)问。案净名玄文。中摄大乘师意。云依他性者。心识依六尘及梨耶本识起。为依他性。申三无性中。云六识无生名无生性(云云)准此文以六尘识依他性也。今何以本识。为依他性乎。依之摄论云(第六)若谈识体。从种子生。自属依他性(云云)又云。一识从种子生是依他性(云云)既以种子所生名依他。今何以为种子所依。本识为依他性欤。
答。考摄论第二卷文云。阿梨耶识。是依他性。余一切法。是分别性(云云)今摄论之一师依此文。取本识为依他性欤。至净名玄文者。是别师义欤。摄论第五卷文云。于依他性中。以别道理成立为三性○何者别义说名依他。从熏习种子生系属他故(云云)此依别义更成一义也。学摄论师又取此说意一途义欤。彼论三性文义亦差其旨难定欤。
问。小乘教意。依何义说二谛乎。答。玄云。小乘明事理二谛(云云)
问。考杂心俱舍等。就假实义判二谛如。云若法分别时舍名即说等分别无所舍。是名第一义也。今何云明事理二谛欤。
答。以四谛为四圣谛。为四真谛。依之断惑证灭。又以缘事。智无八智得果。故知以事理判二谛也。假实等二谛。随义宜明之。而非大宗如云经律论阿毘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分。是名第一义。又以无漏净惠名真。对法以有漏惠为世俗。对法者并非二谛之正意也。况复成实论。明真俗二谛。以色等事法为俗谛。以泥洹灭谛为真谛。故今云明事理二谛为小乘之宗也。
玄假名品云(十一偈)又佛说二谛。真谛俗谛。真谛谓色等法。及泥洹。俗谛谓假。名无有。自体如色等。因缘成瓶。五隐因缘成人(云云)(此见假实也。可为难文也)又云。若以世谛故。说有我则无咎。以第一义故。说无我亦实(文)(此犹假实欤。可见之)
圣行品云(第十六偈)又此行者。观一切空故。知五隐非真实有○。
问。曰若色等法。亦非真实今应唯一世谛。答曰灭是第一义谛故有(云云)(此正答也)
见谛品云(十五卷)又要当以真谛得道。而解四谛中说生苦老病苦死○观如是等不应漏尽此皆世谛。非第一义故(云云)
又云○如是五隐中。无神我故名为空。如是观者。亦名为空。亦名知见未净以未能见五隐灭故(云云)此等文意者。至论真谛唯一真空之理。即以灭为真谛耳。
问。就周颙三宗二谛。且第三假空义者。今宗所明初重二谛也。尔为空假法为当何乎。答(云云)问。两方。若空于假法者。与第二空假义。有何异欤。若不空假。名世谛者。岂得空有无碍欤。尔者。如何可空欤。
答。假空者。假法即空也。故可得云空于假法。而与空假之宗。若异者彼空假者。令假法空无故。假有时云非空。空假之时假乃已。空有相隔。不得假即空也。今言假空者。虽空宛然如本假也。虽假而空性宛然不改。故空有相并。曾无妨碍。是谓因缘无碍之二谛。故立假空之名。谓假即空也。非遣假为空。若遣假令无者名空假。谓空于假法。故名空假也。今为显异此义。故云空有无碍。又名假空义文。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亦名本来空。亦假生不生者。亦收亦破云也。
玄云。次周颙明三宗二谛。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空假者。开善等用。假空者。四重二谛中初重二谛。虽空而宛然假。虽假而宛然空。空有无碍(云云)又云。第三阶。一取一舍。硕乖食栗取用案菰。从来二谛不成。案菰义从来有二理各别。岂得称为案菰二谛。今始得用此义。以唯是一菰本非出没。显如唯是一道非有非无。而菰用中有时而出。有时而没。显二谛用。或时说俗。或时说真(等文)
食栗者。鼠楼二谛也。当空假宗。今宗全舍之也。于案菰义者。且取其名。舍彼义意也。即舍空假名义立假空义。但付假空义。云空于假名者。可许之也。
大乘玄问答第一
都合三十五帖欤。
永享八(丙辰)年二月二十二日于北室花藏坊西密一乘坊中间。二间僧坊书写毕先代未闻久世事也。
抑意趣者当年别宗谈义大乘玄回至恶笔虽多其轻如方加入数间内内为稽古书之者也。定而可有恶字落字称为结缘书写之计也。依此功力者大小二教如思而已。
三论末叶英佑(生年二十岁)
大乘玄问答第二(二谛义短册之上玄第一之中)
问。云何名教二谛欤。答。诸佛菩萨虽知法性。非有非无。为化众生。说之为有无。是其教二谛也。
问。今此教谛中。为教理具足。为当如何。答。云教理具不具。可有二意也。一者云唯是教门。不通理。二者通摄教理也。问。于所答申二义。俱有疑难。先付云不摄理法不可尔。夫对他宗。明十异之中。第六半满异者。他宗之义。有教无理。今宗教理具足(云云)又四重二谛中。第四重真谛之无所依得始名为理(云云)加之因缘无碍二谛。称为教谛。若唯有教无理者。何成因缘相待义欤。若偏取教忘理。乃非满字之义宗。还同他宗之约执欤。次言教理具足。又不明夫言教谛何更兼理法欤。依之摄法门中以五义二文。证二谛唯教。何违文理。忽存别义乎。抑二义中正可存何乎。
答。先唯教门不摄理云。意者说有无之二谛。表不二中道。取其能表教门。判为教谛也。故摄岭兴皇相承之二谛唯教(云云)章主重以五义二文。成二谛唯教之旨也。但至半满异之难者。彼他宗唯知二不知不二故。唯教阙理。今以以教二谛表不二故。教理乃具。云尔故于教谛中非为教理具足。彼第四重真谛始为理法者。是以说离言教文。且名为理。而考实者。犹是教门也。故引华严法花等离言之文。为证据既是教门也。何定理法乎。至有教无理因缘无碍义不成者。凡一切言说。必相待假立故。即于教门中。因缘义成已。何必求所诠之理乎。况因缘教谛。能表不二理。教谛虽非自理。亦得相待之义成也。况如来于谛中。有不二理。故以教谛。望于谛何无因缘义乎。次教谛中。自教理具足之意者。既以因缘无碍义。为教谛之大旨。若属能表之有无。忘所表之正法者。因缘无碍义如何乎。以理从教故。虽其教谛。实能兼教理也。以文义证据成二谛唯教者。从来诸师多以二谛谓天然理。为对彼义且申此旨。可实于具足教理也。抑二义中。且以教理具足。可存正义也。
问。于教谛中。教理具足。答申不可尔。夫义宗之习。必住师资之禀承。然山门相承之习。存二谛唯教。何忘相传之义宗忽成别义乎。何况寻诸法真理者。不二中道之正性。内证离言之境界也。言有无真俗之法者。唯是诸佛如来之教门。相待因缘之假法也。何乍云教二谛。强可摄理法乎。加之为对他师二谛理。今明二谛为教。若犹存理为谛者。他宗义可同。更非立教谛之本意。况设般若经文云。菩萨位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中观论。文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二谛教门之旨。其文既明也。而何今忘禀承之说。违文理之证。存教理具足之义乎。答夫二谛者。言教之通。虽相待假称。以教门为二谛。其旨虽明。又是虚寂之妙。更中道之极号也。故知亦兼摄正法中道之理交也。既以因缘无碍之二谛。今称为教谛教理相成因缘无碍也。若唯执教非理者。同他宗之偏执忘满字之义宗。故玄章文云。具足教理名为满字(文)意显也。加之教谛中。明能所之三句云。亦能亦所者。理教合说(云云)云教理因缘此二皆交(文)但至山门相承者。章自教此问即答之。云其有深意。为对由来以理为谛。故对缘假说(文)意者如前重成申。为对诸师。以理为谛。今假说云言教为谛也。既言假说。明知考其实义者。教理具足云也。虽教理具足。然名教谛者。是则为对他宗。以理为谛。且立此名也。又从前三重立此名。若约第四重二谛者。以教为世谛。以理为真谛也。即此真谛家能表教者。实是俗谛也。若约所表属真谛。此真谛亦是教门故。总为教谛欤。若约论云者。前三重各真谛中。若望利根人者。亦含所入理。然就其能入。且立教谛名耳。玄明第四重二谛之此三种二谛。皆是教门说。此三门为令不三无所依得。始名为理。问前三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答如此问。尔理与教何异。答。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妨也(文)
重条八不疏云。问以前三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以不答得如此也。问。若尔理与教何异。答。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若以二为世谛者。不二为第一义。世谛是教第一义为理。皆是转倒适缘无所妨也。问。何故作四重二谛乎。答利根闻初即悟正道。不须后二中根。闻不悟第二方得入道。下根转至第三始得领解。又为释经论(乃至)华严又云。○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悉欲分别。真谛义。菩萨因此初发心○。即第四重立也(云云)以三根所入理。为第四重真谛可云也。
章云。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文)意何。
答。辨教意诸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云此文心也。问。必以空为真谛。以有为世谛欤。为当亦有以有为真谛。以空为谛之教乎。答所言空有二谛者。以有谓世谛。以空名真谛。故诸大乘皆以空为真谛。有为俗谛也。问泥恒法宝入门非一。诸经所说宗趣各异。所以或以空为真谛。或复以不空为真谛可云也。是以如大品等以空言为真谛。其理可尔。至涅盘等经者。以妙有不空为宗旨。即可以此为真谛也。故大经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盘(云云)而何今偏以空为真谛。诸大乘经其旨一准云乎。答。诸大乘经。心同以空为真谛者。夫诸法空寂之妙理。是众圣亦眼之所照也。然诸众生颠倒故。执以为有。诸大乘经皆以无所得旨。开真空之理。实其宗一准也。涅盘一都旨不可忽改之故。云然说真实善有。专妙有不空者。且对三修比丘之昔执。开四德常乐之今教耳。重探宗极者犹在真空之妙理。再莹真要者。遂归无得之正观。判真俗二谛之时正以空为真谛也。故章之此对三修比丘昔日灰身灭智。为无余涅盘。今日妙理。有不空非是判于二谛(文)文心显也。是故考大经旨归。亦以真空为第一义。故经之迦毘罗城。空大涅盘亦空(文)既以大炎亦为空。是以空非为真谛耶。故诸大乘经皆以空为真谛也。问。所答申犹未明。夫以空为极者。盖是大品般若之旨也。涅盘等教门何必同之乎。去来品疏。明三种二谛之中。以生死之虚妄为世谛以涅盘妙有为真谛也。依之略章中云。大品二谛以空为真谛。涅盘二谛以有为真谛(文)二经明真谛。其旨分空有也。若必以空为真谛者。良是胶柱之谓也。岂非旧医之乳乎。若涅盘虽明妙有。对三修比丘共执故。云非明二谛者。大品明空亦对虚妄着有众生。明第一义空。应非二谛之正意。何独嫌涅盘之妙有。云非二谛之旨乎。
答。案正观论意。凡圣相对。以凡夫之有云世谛。举圣人之空为真谛。此论是大乘通论。何唯为般若之一部乎。依之涅盘经。自明大涅盘之空寂。与般若之旨无异。但对三修之昔执故。说涅盘之妙有。非判二谛者。只是非二谛之正意。是支条之傍义也。云尔故非云全非二谛。故去来品明三番二谛中。又以妙有名真谛之一意有也。故三卷章主。是支条之傍义。非二谛之正意(文)略章且大品涅盘。相对一往显其不同耳。若考实义之时。大品涅盘二经。其旨无异故云般若。云佛性。并是第一义空之异名也。称三悬四德。何非中道真空之着别乎。故不改空有二谛。显诸教之一致也。
问。二智义中。明诸经二智各异也。大品明空有二智。法花明三。一之二智。涅盘明常无常之二智也。若尔二智即照二谛之差别也。二智既随教门异也。二谛何必守一途乎。
答。后经云。相对且显其不同也。今总明大乘之宗归故。不可以彼难此。
二智义。云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教岂异哉。但入有多门故。诸部差别。虽一经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傍正不同。三藏一教唯明事理权实未辨。余门二智。大品以空有为正。余义为傍。法花三一为端。余皆泛辨。涅盘以常无常为正。余悉兼明。问。疏经何故。有此傍正。答。有二种菩萨。一直往佛道。二回小入大。彼若为直往菩萨说方便。实惠不随三界。不住二乘。有两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道。○不须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又回小入大之人。于般若时。道根未成。不正明三一之义(等文)此文中并有问答意耳。
今案之。总论大乘实义。以真空为正。若约部别义明权实。各异辨正宗非一也。玄意以直往回小分之。此乃为直往显通门。为回小更有异门欤。
又二智义。云如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二谛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谛名境(云云)(随二智不同二谛。又可有异也。此即难也)
佛性义。云楞伽说无我。为如来藏。涅盘说我为如来藏(云云)
楞伽第二。佛答大惠菩萨。问云我说法。空为如来藏。不同外道(云云)(准如来藏者。真谛亦尔。此即难意也)三卷章下卷云。○师云。若约此义而论。得作斯判。若约余义。则不得也。此是二谛。一枝之别义耳○故涅盘答文殊问中。开十种二谛。皆以有为世谛空。为第一义谛(云云)
问。十种之中。第二法二谛。云无法为世谛。有法为真谛。如何违乎。
答。此且就世谛中。更分为二。故非正意也。
大论释不共佛法中云(二十六)如无明指。亦长亦短。观中指则短观小指。则长长短。皆实有说无说亦如是。说有来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说无或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佛说是有我无我皆实。问曰。若是二事皆实。佛何以故多赞叹空而毁此有。答曰。空无所有。是十方诸佛一切贤圣法藏。如般若波罗蜜。属累品中。说般若波罗蜜。是三世十方诸佛法藏。般若波罗蜜。即是无所有空。佛或时说有法为教化众生。故久后皆当入无所有法藏中(等文)
问。对三修比丘故。明妙有非二谛正意心何。答。经云(第一)诸优波塞。深示观察。诸对治门。谓常无常我无我等(云云)故对三修比丘者。亦是对治。悉旦之用非第一义悉旦。若以空为真谛。乃是第一义悉旦云也。
问。若总论诸教正意。唯可以正法中道。为至极也。若云真空。云妙有。并是对治用耳。若就用中。大品等经以空为真谛者。涅盘等经亦可就用中。以常住为真谛。常住乃是妙有不空也。答。此难极也。先善可立此难旨也。但今以空为真谛者。至极中道。心行处灭。语言道断。强名为空。即第四重真谛也。法花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华严云。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云云)若利根者。即付初番空有二谛中。于真空悟理实。若稍迟者。次第二三方悟正道。最纯之者。至第四重得悟乃周。故以空为真谛。其致遂通彻。依此义门。今作定说耳。此即以中道体。从空义用谈之。若体用别明之时。诸经唯以中道为正。余皆傍耳(此义可秘之)
涅盘经二十四云。如来亦空。大涅盘亦空。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我在迦毘罗城。告阿难言。汝莫愁恼悲泣。阿难即言。如来世尊。我今眷属皆殄灭。云何当得不悲泣耶。如来与我俱生此城。○阿难汝见迦毘。真实是有。我见空寂悉无所有(文)
问。对阿难小乘。心智城实有。明佛所见皆空也。明知是世谛中之空也。何忽以此为至极理乎。
答。若但是世谛中空者。何云如来亦空。大涅盘亦空乎。涅盘五云。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文)
二十五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盘。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般涅盘。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见中道(云云)
第十九云。涅盘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盘体。本无今有者。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说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盘。便皆为无(文)
三十四云(加叶品)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云云)十二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二谛。○善男子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更者。是第一义(文)(此难文也)
问云。何名世界悉旦耶。答。佛为众生说瓶衣等。世法名世界悉旦也。故章引智论说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文)问。尔此世界悉旦智论文说不破不坏乎。
答。论说之云。前三悉旦。可破可坏(文)故世界悉旦。可破可坏云也。问。二谛悉旦。是开合不同也。寻相摄之意。实义无异矣。所以世界悉旦。即世谛因缘法也。中道正观之习。更不坏因缘世谛欤。是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是宗家之旨归。山门之要枢也。而今习世界悉旦不坏者。虽依论文。犹可设劬劳乎。答。四悉旦。诚如来教门因缘二谛也。更非可破坏。然言前二悉旦。可破可坏者。本设寻论文。随出论文也。论言可破坏者。且对真谛实相之理。作此说也。意者第一义谛。是究竟至极理。实其义无改变。世谛假名法。其义未究竟。若入第一义谛中者。乃失其名相。依此义边。且云可破境也。故章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第一义悉旦即无(等文)若夫论二谛相成义者。真谛俗谛并不可坏。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者。盖此谓也。或又前三悉旦。取能谓之情故。且云可破坏耳。若论正因缘世谛者。更不可破坏也。
问。所答申未明。夫寻悉旦之名义者。取二谛之究竟。即以此四悉旦。总摄八万十二诸教。依之论文。自云皆是真更无相违背(文)若许世界悉旦。可破坏者。是非论文自相违乎。言真谛究竟故不坏也。世谛非究竟故可坏者。二谛既同究竟。故为悉且。故更非会释之端乎。加之以全者。第一义无成。世谛破坏义者。又以真如实际。云世界悉旦。故无可第一义悉旦有破坏义乎。若如所言者。二谛更不可得相成之义。何云相成义不破坏乎。又前三悉旦。约能谓之情故可破者。二谛共可破坏。若依本于之二谛。真谛亦能谓之情也。第一义悉旦何必破坏欤。若言取能依教谛为悉旦。故不破者前三悉旦亦可是教。何取能谓之情乎。尔者所存二旨俱不成如何可答申乎。答。悉旦总名者。虽是究竟义。然然真俗相望。一谛挍量。非无差异。故二谛悉旦。虽俱不可破坏。然真俗相对。论因缘之坏不坏。亦可有其义也。所谓佛说世谛意为显第一义也。所说义理。遂归入真谛。故世谛未究竟云也。既归会入第一义。故且云破坏耳。非除破次之能谓之心者。取明四悉旦其义非一途。或以因缘二谛。分为四悉旦。若依此义者。四悉旦俱不可坏。但论言前三悉旦可破者。取能谓心为前三悉旦。以因缘二谛共为第一悉旦之意也。此则显取圣得失。以迷执为世谛之前三悉旦也。其教二谛及本于真谛。为第一悉旦之意也。
释四悉旦。有多途义者。可见下所引之文等也。
问答之私记云。问。何以得知。本于有四重乎。答。法花玄第四卷末。明立四重二谛之所以。取有六义中。第二依谛说法义云本。于亦有四重。问。若所依于二谛。与能依教谛。俱具四重者。彼四重有何别乎。答。四重体不别。但能所义异(云云)
花玄四云。二者为释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若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者。若说空说有。应依二谛。今说非空非有。乃至非不二。应不依二谛。是故释云二谛三门。说此三门皆依二谛也(云云)
今谓私记云。具四重者。义准成之欤。意云教谛皆有所依故耳。
二谛章上卷云。然四悉旦。只是二谛。但合离为异。○四悉旦实义名二谛。二谛究竟名四悉旦(文)(更者谛义悉旦者。究竟义也)
又云。问何意如来说法。不出二谛欤。解云二谛即是四悉旦。三悉且。三悉旦即世谛。第一义悉旦即是第一义谛。四悉旦摄。十二部经摄。八万四千法藏摄法更尽○二谛是所依之二谛证四悉旦法(文)此文悉旦。是教二谛见欤。然可有料简也。
智论第一云。有四种悉旦。一者世界悉旦。二者各各为人悉旦。三者对治悉旦。四者第一义悉旦。四悉旦总摄一切十也。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真实无相违背(文)
又云。第一义悉旦者。一切法性。一切论议语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别。破教说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三悉旦中所不通。此中皆通。所谓通者。离一切过罪不可反。有可胜。何以故除第一义悉旦。诸余论议。诸余悉旦。皆可破(文)
诸余悉旦。是前三也。
玄二智义。引论云三悉旦。可破第一义悉旦。不可破而以此证。方便为用实相为本也(云云)取意论疏三闻云。而云八不是第一义悉旦。花玄三云。前三悉旦犹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旦。不可破。不可坏。最上无过去(云云)
中论疏记上卷云(仙光院)说四悉旦。处处不同(乃至)又此疏第三卷说师。又云此非世谛之第一义。即是中道之第一义耳。有处处三论之法。皆名第一义。言说之教。名三悉旦。故此疏第二卷云。又此八不正是第一义悉旦等。又云三种中道。并是第一○又二谛章云。三悉旦是世谛。第一义悉旦。是真谛也。
以上二谛。四悉旦。相摄异义有也。
疏记又云(上卷也。上所出文。次文也)八不摄四悉旦。是义难见。何者三悉旦。可破第一义悉旦。不可破故。三悉旦法体亦三悉旦欤。执着病旦诠第一义教。以此三义名可破是病。然显举第一义悉旦耳。何以八不摄。四悉旦乎。大论引中论八不释。第一义悉旦者。应言举第一义。以其内说世谛。若尔三悉旦。显言可破如何。说第一义悉旦内乎。故以八不摄四悉旦。不成就。然兴皇师。四假义中云。三悉旦言可破。或皆迷第一义悉旦。内具二谛。名第一者。世谛离性。生真谛离似生故。同上之八不。即是二谛。今云八不。即第一义。云何前后相违。
答。不违何者。上但言用中此处言体中也(云云)
疏记中卷云。问。有处云三悉旦为世谛。今言三悉旦可破者。应破世谛。答。为显第一义故说世谛。是未究竟故。名可破耳。非深破言者也。又三悉旦。可破者以能谓之心。三悉旦为世谛者。以所执之因缘法。何者就本于二谛以俗谛。是共名能谓之心。故于第一义悉旦。具二谛义如常(云云)
以上三此中有二义也。
中论疏言。○世谛破实生灭。不生不灭真谛。则假生宛然。即是无生故不破也。所以经之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若破假生灭者。则违此经论(等文)又可今破此假生病。故言破假耳。而不破因缘无得假。世谛破性则破而不收真谛破假。亦破亦收。破言能迷之情收取所违之假。改除其病而除法(等文)
大论十八云。邪见人于诸法断灭。令空摩诃师和诸法真空不破不坏(云云)
璎珞经佛每品云。不坏假名诸法。故不空诸法。即非诸法故不有(云云)
问。付摄法门。尽不尽义如何。答。真俗二谛中。摄诸法有二意。一者摄诸法悉尽。二者摄诸法不尽云。二义可有也。
问。尔者付摄法尽门。旦常住佛果为通真俗二谛所摄为当何。答。以常住果德。通可摄真俗二谛也。问。常住果德。唯可真谛所摄。夫佛果圆德。是无为不变之实法。更非虚妄假立之相。是以妄想风静。真如水澄。既非隔别浮虚之法。何通可摄世俗中耶。是真固竖更之德也。偏可云真谛所摄也。若强摄世谛虚假法者。还可堕生死之忘法也。依之涅盘经中。云世谛生死时生非生死者尽(文)
大智论文云。真如实际世界悉旦。即无第一悉旦故有(云云)佛果功德。既真如实际摄故。云唯有如如及如如智(云云)加之正观论云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云云)大经文。又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文)准此等诸文。一切世谛。于佛果悉归第一义谛故。知第一义谛。更无别法而何今以佛果功德。通真谛俗二谛乎。答。于佛果德凡有二种差别。一者性净涅盘法身之德。是真谛摄。二者方便菩提乃报身之相。可属世谛中也。加之佛果有应化利他之用。何必真谛所摄乎。故体用相分。真俗共备。但大经中云。世谛不生死时尽者。论于谛之迷情世谛耳。若谈因缘无碍二谛者。佛果位中真俗俱可具也。
玄云。常有三解。第一庄严云二谛摄法不尽○(佛果非二谛摄)第二开善解二谛摄尽(佛果二谛摄见然不分明也)第三治城解云佛果为真谛所摄。而非俗谛。所以尔者佛果是真实之法。无复虚假。举体妙绝故真谛。举辟如水澄隔以风潮因缘故生波浪。若风息浪静。还后本水之清。内合本唯真谛之理显。烦恼之风起致生死之浪。生死既息还一真之理。故大经云。世谛生死时名生。不生死者尽也。不生死即是佛果。生灭言世谛。今并不同。○不同第三解者。若言佛果唯是真谛无世谛者。即失机照之能也(云云)
付尽不尽二门。委可案也。取佛果位。有空及不二之三义。俱偏见也。
涅盘经十九云。云何不生生善男子安住世谛。拘出瞋时是名不生。不生善男子是大涅盘。无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云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谛。死时是名生不生(等文)
智论一云。○四悉旦。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旦。故无第一义悉旦。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旦。故有第一义悉旦故无(文)■(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