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专学生的佛法讲座(二)∵──回答非佛弟子常问的问题
佛使***讲述∵
Ariyananda比丘(Roderick∵S.∵Bucknell)英译∵
郑维仪中译∵
五、如果有一个外国人或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人问你:“到哪里才可以学佛?”∵
我们可以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话来回答:“在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身里。”利用五蕴身来学佛。色、受、想、行、识五蕴汇集,就成了一个“人”。有意识就代表有感官知觉、思考等心识作用。∵
佛陀以五蕴身说明世界、世界的生、世界的灭、世界的息灭之道。当佛陀提到世界的生、世界的灭、世界的息灭之道时,他的意思就是一切万法都可以在身心中找到。当下就可以学佛,不在学校、山洞、丛林、寺院学佛。这些都是外缘。在自己的五蕴身里盖学校,盖大学。然后观照、学习、探索、研究、搜寻世界的生、世界的灭(亦即苦的息灭)、世界的息灭之道。如此,是再一次体验“四圣谛”。佛陀有时候用“世界”,有时候用“苦”这两个不一样的名相来说法。“世界”或“苦”的生、缘起,“世界”或“苦”的灭、完全消失,灭苦或了生死的方法、修行法门等等,都可以在五蕴身内找到,而不能在其他任何地方找到。如果有人在五蕴身以外找答案,找到的不过是书籍知识或道听途说,都只是文字,而不是真理。可是,如果答案是在五蕴身里找到的,那就是真理了。∵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到哪才能学佛,你就回答:“在当下这个五蕴身里。”
六、现在,为了要能够更了解佛法,有人可能会跟着问:“佛法可以用什么来比喻?”∵
佛陀回答:“法如筏。”在当时,竹筏是常用的渡河工具,所以佛陀用竹筏来做比喻,这种比喻也更容易令人了解。其中涵义很大。我们不该执着佛法,连自己都忘了,自傲于导师、学者、博学之士的身分,贡高我慢。忘了佛法只是竹筏,难免会有这种危险。佛法是竹筏,带着我们渡苦海。等到了彼岸之后,不要蠢到连竹筏也一起拖着走。∵
将佛法比喻为竹筏,是教导我们要视佛法为工具,而不是目的,不要执着佛法而忘却自己。如果忘了法筏的实际作用,佛法可能会被拿来炫耀或辩论。把佛法用在竞赛上,未免蹉跎光阴,终究徒劳无功。佛法,应该用来渡彼岸、跨溪流。佛法知识,应该是离苦得乐用的,切忌将佛法做不当之用,用在舌战之上,或是在仪式、法会上才来恭敬礼拜。最后,要记得不执着,不要到达彼岸,还将佛法紧紧抱住不放,说什么也不愿放下。
七、将佛法比拟为渡彼岸的竹筏,在家众可以适用,出家众也可以适用。假设,那人接下来又问:“居士学佛该学什么?”∵
千万不要浪费时间想自己的答案。如果有人用自己的想法来回答,那也无可奈何。可是,如果想回答得如法,就要说:“居士应研修佛说(空)的一切经。”∵
经,乃佛所说法的系统结集,是佛法的核心。∵
好好记住“经”这个名相。经是佛说,讲的不外乎是空。居士问佛:“如何修学佛法,才能得到最持久的利益和快乐?”佛陀说:“经是如来的开示,甚深、甚重要,是超越世间的工具,谈的主题是空。”∵
“空”这个名相,乍听之下,似乎陌生艰涩,但不该因此而气馁,因为空在佛教中举足轻重。请仔细地听我解释。“空”有很多层涵义。佛陀所说的“空”,不是物质上的空,不是说物质虚无不存在,不是的!这里说的空,是本质、本性上的空,毕竟物质还是存在的,世间事物之多,无量无边。但,佛陀讲的空,是说事物的本质上的空,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我”,也不属于一个“我”。这教法的目的,不外乎是要我们不执着。在家居士应该研习佛说的法,了解佛陀说的空。大致来说,有太多的在家居士误解了“空”。会有这种误解,是因为很少人愿花时间去研习佛法。换言之,请切记,深入经藏,不单是比丘的工作,在家居士也要读经。∵
所以,我希望,各位居士大德不要看到佛经就摇头,或是看到“空”这个题目就退避三舍。请花时间来研读、了解佛经,这是个需要仔细了解、诠释的科目,非朝夕可成。我们只谈论了一些核心议题、根本教义,但也够了。总结来讲,“空”指的就是无我。如果能认知到无我,心就会“空”了,就能无拘无束。“万物万法皆是空”,就是这个意思。
八、如果有人问你佛教中最高妙的名相“甘露法”是什么意思?∵
“甘露”的意思就是不死,“甘露法”顾名思义就是不死之法。佛说:“灭贪、嗔、痴,即为甘露法。”甘露法就是指不死的境界,或使不死的道。只要有贪、嗔、痴,就是无常境界。∵
人生有苦。人因为有了我执,就有生、老、病、死。若灭除了贪、嗔、痴,“我”这个错误的概念也会随之消失。既然无我,就不会有死。换言之,寻觅不死境界、甘露法,就是寻觅灭除贪、嗔、痴的道或法门。这些都是佛说的。我们常听到的“甘露法”是佛教最终极、最高超的教义。其他宗教或许也讲不同的不死,但在佛教,就像我刚才解释的,不死指的是灭除贪、嗔、痴。
九、最高深、最究竟的法或真理有很多名相,假设有人问:“什么是超越世界和死亡的最高深、最究竟的法?”∵
佛陀所说的“空”法,就是最高深、最究竟的法。“空”超越世界、超越死亡,亦即是甘露法(不死之法)。∵
可是,后人所讲的法,又是什么?∵
佛说:“任何人所讲的法,不论是任何阶级,或是诗人雅士、博学多闻,也不论他所讲的法是如何地词句优美、文藻丰富、韵律和谐,如果讲的不是空,就不是佛说的法。”请谨记“如果讲的不是空”这句话。也就是说,如果有一种教法与空法无关,就是后人所造,不是佛陀所讲的法,是不究竟的法。∵
如果我们想知道哪一项法是佛说的、是最究竟的,看看这项法有没有讲空就知道了。
十、如果有外国人问你:“根据巴利文经典所记载的,佛陀最强调什么?”∵
不妨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话来回答:“五蕴无常、无我。”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是五蕴聚集而成。构成肉身的,叫“色蕴”。感官感觉,不论是舒服的还是痛苦的,都叫“受蕴”。记忆、感知的能力叫“想蕴”。主动的思考叫“行蕴”。藉由刺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得到的意识作用,叫作“识蕴”。佛陀最强调的,不外乎是五蕴的无常、无我。五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所以不能称五蕴为“我”或“我的”。∵
让我再做个结论,请好好记住。佛陀最强调的,不外乎是一切万法皆无常,皆不能称为“我”或“我的”。
十一、接下来该讨论的问题是:“佛陀教导我们该相信谁?”∵
如果被问到这问题,就引用《伽兰摩经》上佛陀说的话。俗语说:“眼见为凭。”我们往往对自己眼睛看到的置信不疑。问题是眼睛看到了什么?看,应该是要能观照。所谓“观照”,就是说清清楚楚地看,而不胡乱攀缘、妄想假设。看一件物体的时候,眼睛会对这件物体作认知,这样子看,就有“观照”的效果,不需再去作推测、揣度。佛家认为,在观照、认清真相之前,不要轻信任何人、任何事。∵
藉由以下几个问题,可以更明白这个意思。为什么我们被警告不要轻信三藏(佛教经律论)?不要轻信导师?不要轻信报导或谣言?不要轻信理由?不要轻信逻辑推测?保持这个原则,可以帮助培养正信,因为一窝蜂地盲信是再愚蠢不过的。假设我们打开佛经,读了一些经文,却不去体验、思惟其中意义,就相信了,那就是迷信三藏,也是违背了佛陀的教诲。如果相信一位导师所说的话,而不亲身体验、正念观照,看看那个导师教导的究竟是什么,未免就是偶像崇拜、“依人不依法”了,跟随便相信报导或谣言没什么两样。又假设,用某种推测方法,用理由来推论,因为这是逻辑推论出来的,我们就相信了,这样也还不够;我们不该轻信逻辑。∵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该深入经藏,或是不该亲近善知识、听报导或谣言、做逻辑推测。这只意味凡看到的、听到的,都要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谨慎检验,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正念觉知。∵
譬如,佛陀告诉我们:贪、嗔、痴是造成苦的三毒,但如果自己没有贪、嗔、痴,就很难相信这种说法,事实上也没必要相信。没有贪、嗔、痴却还相信这种说法,未免就是愚蠢了。相反地,如果有贪、嗔、痴,就会知道起贪念的时候感觉像什么,起嗔念、痴念的感觉又像什么;我们会知道当贪、嗔、痴生起时,心就会像被火烧一样,苦不堪言。因为有亲身体验,就不妨相信贪、嗔、痴是苦的来源。∵
佛经说,佛陀教导我们要观照看到的、听到的每样事物,直到有正念觉知为止。如果没办法对那样事物正念觉知,就先用理性来推断,然后暂时放一边。慢慢地,就能增长正念觉知,信心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要先有正念觉知,然后才去相信、修行所听闻的。佛说的法中,这是很受欢迎的一点。如果有外国人问你这个问题,要审慎回答。讲错了,就误解了佛陀的法。不轻信佛经、不轻信导师、不轻信报导及谣言、不轻信逻辑推断——这些话都另有引涉。真谛,是必须要寻找的,不加思索就相信了,未免愚蠢。佛陀坚决地、明确地反对盲信。佛告诉我们,不要盲信,要检验、要正念观照之后,才可以考虑相信。∵
轻信、盲信是再愚蠢不过的。在正念观照之后才相信,是合理的。佛家以为,信仰是要不盲信、不依人、不靠书、不迷信、不迷逻辑、更忌人云亦云;先要有正念觉知、实际检验之后,才可以相信。佛家是如此认为,佛弟子需谨记。
十二、下一个问题:“在家佛教徒和真正的佛弟子之间有何不同?”∵
在家佛教徒和真佛弟子之间的不同,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在家佛教徒”指的是从未好好学佛,也不懂什么是正法的人。他可能名义上是信佛的,户口调查的时候说自己是佛教徒,或是跟着父母长辈拜佛,这样的人,只能说是“在家佛教徒”。而“真佛弟子”则是求正道的圣弟子,在修行上有成就,比寻常在家佛教徒更具正念。∵
佛陀幽默地说:“圣凡知见,差异很大。”所以,从佛弟子的角度、规范来看,唱歌和流泪、跳舞和发狂、大笑和幼稚行为之间等等,并没有两样。佛教徒可以在没有正念之下,照样唱歌、跳舞、玩乐,丝毫没有注意到青春稍纵即逝。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一个人竭力嘶吼、大声歌唱的时候,那样子跟哭泣并没有不同。事实上,竭力嘶吼、大声歌唱和哭泣都是出于相同的情绪。跳舞,更是狂人的行为!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我们跳舞至少有一成的成分是因为疯狂;不狂,舞就跳不起来了。可是,因为世人都认为跳舞是很好的娱乐,我们就不把跳舞当成狂人的行为。有人喜欢大笑,大笑令人愉快,就算是没有大笑的理由或合适场合,也可能大笑。但从圣弟子的角度和规范来看,大笑却是幼稚的行为。所以,能够少笑就少笑点,不是所有的笑都是好的。∵
以上只是几个例子,说明圣弟子和佛教徒之间的不同。在佛教徒看来,唱歌、跳舞、大笑都是没有关系的,不会有任何继起的后果。可是对正道上的圣弟子而言,这些都是可悲的。修行较深的人,会把以上几个例子当成可悲的行为。∵
佛陀不是说不要唱歌、跳舞、大笑,佛陀只是要我们知道,种种行为都有圣凡之分,不要做不需要的行为。如果我们还称不上是圣弟子,或许会想试试一些较低凡的行为。有些行为在某些时候令人愉悦,但终会厌倦。之后,就不妨提升自己在正道上的程度,作一名圣弟子,持正信的戒。∵
有些人不爱听“戒”这个字。他们担心,持戒会限制他们的行为,这是很苦的。然而,调伏其心,不随情绪起伏,是佛教很重要的一点。不让身心随着情绪起伏,不是苦;相反的,却是灭苦的方法。我们必须找出不让自己陷入我执、恶念的方法,不让心随着恶念转动,不让恶念征服自己的心。只要观照跳舞,就会看到恶念是如何在跳舞当中,降服、控制了我们。试问,这是自由吗?∵
乍看之下,我们只是在设法改善自己的地位。不要做一辈子的寻常佛教徒!向佛陀社会提出申请,培养正知、正见、正念、正信,离苦得乐。不要蹉跎光阴,不做不利人、不利己的事,如此,终可成为圣弟子,在正道修行上前进。佛陀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圣弟子,不做一辈子的寻常佛教徒。v(全文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