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为教忍气吞声?

释自钥

迦叶与阿难,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挨者的委屈很容易体会,打者的心境则易被忽略,

“忍气吞声”的何只阿难一人!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记载:

一、释迦如来将取灭度,舍利弗、目犍连***各与大比丘八万、七万人同入涅盘;佛灭度时又有一万八千比丘同般涅盘,长寿诸天因此讥诲佛弟子不结集三藏,将令正教成灰烬。大迦叶***于是勉励比丘“志念坚固莫入涅盘”、“作众生利益事”,于是有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

二、阿难于“世尊在日亲为侍者,于佛法藏普能受持”,但“果未圆备”,只有“作行水人”,才能与其他四百九十九位大阿罗汉同处结集场。

三、迦叶思考五百比丘中,只有阿难独居学地,具缚烦恼,所作未办,而观察到“彼(指阿难)乃是以呵责言方可调伏”,于是在大众中治阿难八突尼罗罪:

(一)请佛度女人出家;

(二)为魔所障,不请佛住世;

(三)“世尊在日为说譬喻,汝对佛前别说其事”;

(四)以脚踏佛衣;

(五)以浊水供佛;

(六)不问佛何谓小小戒(可舍);

(七)对女前现佛阴藏相;

(八)开佛全身,示诸女人。

阿难情怀悲叹,仍认罪过,愿为结集忍辱。

四、迦叶以阿难未证果,将他驱逐出结集场。阿难于忧恼中,奋力净除障法、炼磨其心,果然证得阿罗汉,回到结集场,大众皆赞叹,请他升座简择结集如来所说经法。

在以上这些记载中,可以看见阿难为发挥“多闻第一”的功德,受尽迦叶***的嫌责、讽刺,甚至被驱逐,忍气吞声达到极点,然终因此背水一战,速证圣果,畅宣经法,一举两得。

相对地,迦叶的“嘴脸”,令读者不禁要大声抗议:佛陀才刚入灭,同门师学,“相煎何太急”!想起***一向被六群比丘尼怨骂、取笑,一般比丘尼对他是又敬又畏,不难想像***“人缘”如何了。

然而,迦叶***真为苛责阿难而耀武扬威吗?笔者的管见是:

一、舍利弗、目犍连***及其他十五万比丘闻佛将入涅盘,即不能忍而早佛取涅盘,一向好乐头陀行、早离世染的迦叶,难道没有这个想法吗?但他为佛陀的一句话:“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咐嘱摩诃迦叶”,忍不入灭,急呼比丘结集,作“众生利益事”。

二、比丘之中,阿难天生禀赋多闻,又是佛陀侍者,亲近佛陀,听闻教法无有遗漏,结集经藏不作第二人想。但他诸漏未尽(烦恼未断),在这么难得聚集且肩负重任的结集中,能对历史做何交代?又能对僧团中各种层次的比丘、比丘尼证明自己所宣说的无误,可为万代僧伽的依循吗?为了阿难个人的可信度,为了此次结集的“信用”,结集的发起人迦叶,能不设法让唯一能完整述佛经藏的阿难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吗?

三、迦叶一向人缘不佳,其志性坚固,连佛也莫可奈何,佛灭度后而能大转独觉的习气,集合五百比丘,虽说比丘们是为“法”而来,但***为结集而突破以往的形象,必经一番调整,应给予肯定。

迦叶与阿难,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挨者的委屈很容易体会,打者的心境则易被忽略,“忍气吞声”的何只阿难一人!若非真有见地,谁愿承担“欺善”的恶名?谁愿在数百人前现懦弱相?想必二位***,并不以为自己“忍气吞声”,只是受所当受,行所当行罢了!所以佛将大法咐嘱迦叶,再传阿难……,而二千五百多年后,异域中国的我们犹能得闻佛法,瞻仰佛陀圣教,也能一睹二位***风采!身处佛门,何谓“强者”,何谓“弱者”?其判断标准,确实不同于世俗!

七不退法

阿阇世王想讨伐跋只国,于是派禹舍大臣为大使,请示佛陀,佛陀藉机开示阿难跋只国不能侵损的七个理由,禹舍听后便放弃攻打跋只国。这七个理由运用于僧团中,也可以“长幼和顺,法不可坏”,故佛陀称为“七不退法”:

一、数相集会,讲论正义;

二、上下和同,敬顺无违;

三、奉法晓忌,不违制度;

四、敬事力能护众、多诸知识的比丘;

五、念护心意、孝敬为首;

六、净修梵行、不随欲态;

七、先人后己;不贪名利。

七条中,除第六条是较属于个人性的原则之外,其余六条无一不是践行在人与人之间,而以敬众、敬长、敬贤为原则,很明显地这些“敬……”的前题就是“公心”,经过大家的讨论,决定出“贤”的标准,大众的想法、需求也呈显出来,当大众意见出现后,个人就放弃一己的好恶以大众意见为依循。

这七者之所以是“不退法”,最重要的是建立在团体之上,没有各逞所能互相抵销力量的情况。就因为靠着会议(第一条)及维系会议结果的各种心态、作法(其他条),大家步伐一致,而产生推动共同目标的力量。对个人原本的意见而言,可说是一种牺牲;对团体使命言,却增加践履的力量。当个人面对团体的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意欲,“舍”心生起时,未尝不是正从我执中解脱;以团体使命为自己身命时,慧命正因此而完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