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教有关佛经真伪的问题。在论坛上多次看见下面的文章,使我心生疑惑,请大师开释这篇文章是否说的正确?
问题补充:
文章内容如下:
第一、初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习十二因缘和四圣谛,佛法就是四圣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皈依三宝就是皈依释迦牟尼佛、皈依四圣谛、皈依僧(要严格持守戒律并皈依释迦牟尼佛、四圣谛的出家人才是真正的僧),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它就如同指南针,使人在学佛之初就树立起正确的知见,引导其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并认清修行要实现的正确目的。学习了十二因缘和四圣谛之后就按照四圣谛中的道谛即八正道修行,同时还要持守戒律,至少要持守居士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总之持守的戒律越多越好。因为戒律如同一道防火墙,是佛陀亲自制定出来防止弟子堕入恶道和帮助其解脱生死的。学佛的人如果不守戒,就与不学佛的人没有两样。在修行的同时可以学习《杂阿含经》,把《杂阿含经》学通了就可以学习《金刚经》了,这些经(《杂阿含经》中也夹杂伪经)都是真经,前者好比中小学教材,后者好比大学教材。如果是悟性高、根机敏利的人可以先学《金刚经》后学《杂阿含经》,或同时学习。如果始终是领悟性不高、根机愚钝的人就始终不能领会《金刚经》的诸多义理,当然,他也就始终大学毕不了业,不可能悟道解脱生死。其它经典中伪经太多,不学为好。
第二、千万不要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这些东西与《金刚经》经义相悖,都是伪经,而且无法使人增长智慧,不增长智慧是不可能破除无明、悟道解脱的,有的人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还走火入魔、陷入魔障,无法自拔,给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在《金刚经》中佛陀说了这样的偈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想凭借眼睛看到来证见我,用声音来祈求我,这个人修行的是邪道,不能证见到如来。”要知道一切诸佛都称为如来。这四句偈的第一句就否定了心作观想,第二句又否定了口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金刚经》是诸佛之母,一切诸佛、佛法都出自这部经,在所有真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凡与《金刚经》的经义相悖的都是伪经。在南传佛教传承下来的佛经中,与北传佛教共同有传承的只有《杂阿含经》,甚至连《金刚经》都没有传承,这是因为南传佛教史上多次公开鉴别佛经真伪,鉴别者又不具有完全正确的鉴别能力,而《金刚经》中有“大乘”、“菩萨”这样的词汇,就被鉴别成伪经而没有传承下来。总之在南北传佛经中都有真伪之辨,你要以无所执着的清净心、不受任何影响的独立思考去分辨真伪。另外,根据佛教传统观念,只有记载佛对出家、在家弟子以及平常人进行言教的典籍方是佛经,所以凡是有菩萨发言的都是伪经。(关于怎样分辨佛经真伪,你可以参阅一下“***原始佛教协会论坛”网的“原始佛法讨论区”中的帖子,其中一个主题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
第三、在《金刚经》中佛陀说了这样的话:“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来是讲真话的人、讲实话的人、讲契合于义理的话的人、不讲骗人的话的人、不讲义理不同的话的人。”根据这个经义,告诉你一个分辨佛经真伪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佛说的所有真经,其义理始终是一致的,彼此之间不会有矛盾。
其次,当两部彼此的义理有矛盾的佛经摆在面前的时候,只存在两种可能:1、都是伪经;2、一真一伪。
然后,就分别对这两部经进行推敲。推敲时既不要用甲经的义理去推敲乙经,也不要用乙经的义理去推敲甲经,而要站在客观公正、平等对待的立场,从第三者的角度,用是否符合佛教的基本教义、合不合乎道理、合不合乎逻辑、合不合乎佛教传统观念等来进行推敲。如果两部经的义理都经不起推敲,就都是伪经;如果其中一部经怎样都推翻不了,就把它暂时作为真经对待。因为真经是不怕火炼的,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才是真经。
以《金刚经》与净土五经、地藏经、心经的矛盾为例,你就应该思考: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能不能够增长智能、破除无明?不增长智能、不破除无明能不能够悟道从而解脱生死?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符不符合四圣谛中的道谛即八正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四圣谛中的灭谛即涅盘有没有矛盾?这样心里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第四、并不是只有成佛才能涅盘。一个修行人如果证得须陀洹果,再受七番生死即入涅盘;如果证得斯陀含果,再受两番生死即入涅盘;如果证得阿那含果,再受一番生死即入涅盘;如果证得阿罗汉果,就不再受生死,当世即入涅盘。”
提问者:澜雅琳
答:澜雅琳佛子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个非常严肃重要的问题。由于看到某些自以为很“负责人”其实根本在诽谤三宝的文章而产生疑惑,所引用的一文即使如此。
所引用文章中的管中窥豹式观点末学着实不敢苟同,其文堪称“奇文”,多处近乎诽谤三宝,表面看似乎很“正信”的样子,其实全然盲人摸象的论点。
“初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习十二因缘和四圣谛,佛法就是四圣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皈依三宝就是皈依释迦牟尼佛、皈依四圣谛、皈依僧(要严格持守戒律并皈依释迦牟尼佛、四圣谛的出家人才是真正的僧),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如此?文章作者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在看待,从根本上就错误了,佛教是真理智慧体系,其宗旨就是让一切有情掌握真理智慧从而不再轮回于六道之中。至于真理,则是契合宇宙色相与空相的物质运动规律与精神信息能量运行规律。设若释迦牟尼如来没有证道,那么真理就不存在了?将来弥勒如来成就所说佛法将是另外的新真理?如果真理有新旧,那真理就不是真理了,智慧焉能是智慧?!
皈依法被篡改成皈依“四圣谛”,俨然四圣谛之外的佛法都不是佛法了。将真如智慧规范倒一个非常狭隘的范畴内,违背了真如智慧涵括色、空实谛之理。世间出世间一切智慧都可以理解为佛法真如智慧,这是学佛人首先应该搞清楚的。
三宝有理体三宝和具象三宝,理体三宝蕴涵于一切有情自性佛性之中亦即藏识田中,具象三宝乃我们眼识所看见的,故而皈依三宝乃是借助皈依具象三宝而真实皈依自性三宝。请问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你皈依的是谁?你皈依的佛陀在身外还是心内?
“在修行的同时可以学习《杂阿含经》,把《杂阿含经》学通了就可以学习《金刚经》了,这些经(《杂阿含经》中也夹杂伪经)都是真经,前者好比中小学教材,后者好比大学教材。如果是悟性高、根机敏利的人可以先学《金刚经》后学《杂阿含经》,或同时学习。如果始终是领悟性不高、根机愚钝的人就始终不能领会《金刚经》的诸多义理,当然,他也就始终大学毕不了业,不可能悟道解脱生死。其它经典中伪经太多,不学为好。”
文章作者乃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狭学术派学佛者,似乎在他眼里大藏经中伪经很多。大藏经中有伪经确实不虚但也未到其所言的那种邻人惊恐地境界。其错误之处就是将“佛经”智慧和世间智慧截然划分为正邪,世间智慧不是智慧?那么释迦牟尼佛未曾宣讲的真如智慧也不是智慧了?古人云“知者为知之不知者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其真正体悟了《阿含经》和《金刚经》就不会出现这些奇谈怪论了。
“千万不要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这些东西与《金刚经》经义相悖,都是伪经,而且无法使人增长智慧,不增长智慧是不可能破除无明、悟道解脱的,有的人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还走火入魔、陷入魔障,无法自拔,给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
上面这段话近乎痴人说慧。既然不必做观想,寺院道场何必要树立诸佛如来形象?既然不必持念佛号,那何必要念“南无释迦牟尼佛”?该文作者似乎认为仅仅有释迦牟尼佛,不能有阿弥陀佛、药师琉璃佛,也不能有来生弥勒佛,似乎大海里的水才是水,河流中的水、云雨中的水都不是水。更有甚者居然能结论“观想、持咒和《金刚经》经义相悖”,请问《金刚经》经义是什么?比如《金刚经》中“所谓世界是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而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作何解释?姑妄定论,如此学者即便能背诵《阿含经》、《金刚经》亦然是学佛的门外汉。对于“蜉蝣不知春秋”大约就是这类人的写照;对于井底之蛙而言,无限虚空宇宙是他无法想象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宇宙中“没有平面和直线”是他不能理解的。
“在《金刚经》中佛陀说了这样的偈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想凭借眼睛看到来证见我,用声音来祈求我,这个人修行的是邪道,不能证见到如来。”要知道一切诸佛都称为如来。这四句偈的第一句就否定了心作观想,第二句又否定了口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
歪解《金刚经》偈义到如此地步,愚痴可略见一斑。显然作者仅仅停留在“说文解字”的初级阶段。真如智慧本无文字,假藉文字以流通,如果以为文字就是真如智慧了,那么知识就是智慧了。切切记住,知识和智慧存在天壤之别。知识丰富者未必有智慧。再者佛经从梵文翻译成汉字,是经过多少历史前贤高僧大德的字斟句酌才勘定的,今日在肤浅之辈眼里,尽然将真如智慧变成“说文解字”,诚不可谓不悲哀。再者,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即便要解字也必须“引经据典”查阅汉字出处,汉字的本来意思等等。比如“衣冠禽兽”在这位作者眼里大概只能是贬义的了,然则古代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绣兽,故该成语本义指高官显达之人,后来因为官吏贪污、奸诈,此成语逐渐衍化为贬义词了。再比如今日的“牛郎织女”已经和纯洁爱情中的代名词相去甚远,“大师”一词他日焉知不会成为“骗子”的代名词?∵
该偈大意乃放下五尘根境之错觉,用清净心体悟感受真如智慧。作者俨然“以文字求如来”,完全可以借用偈语归论其人为“此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其次,经中文字对于娑婆世界的人类可识可解,对于其他五道众生该如何信解奉行?难不成你也要教猪读《阿含经》和《金刚经》?
“第三、在《金刚经》中佛陀说了这样的话:“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来是讲真话的人、讲实话的人、讲契合于义理的话的人、不讲骗人的话的人、不讲义理不同的话的人。”根据这个经义,告诉你一个分辨佛经真伪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佛说的所有真经,其义理始终是一致的,彼此之间不会有矛盾。
其次,当两部彼此的义理有矛盾的佛经摆在面前的时候,只存在两种可能:1、都是伪经;2、一真一伪。
然后,就分别对这两部经进行推敲。推敲时既不要用甲经的义理去推敲乙经,也不要用乙经的义理去推敲甲经,而要站在客观公正、平等对待的立场,从第三者的角度,用是否符合佛教的基本教义、合不合乎道理、合不合乎逻辑、合不合乎佛教传统观念等来进行推敲。如果两部经的义理都经不起推敲,就都是伪经;如果其中一部经怎样都推翻不了,就把它暂时作为真经对待。因为真经是不怕火炼的,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才是真经。”
俨然这位有情通过“推敲”可以推敲出“智慧”,以为自己是月下的“贾岛”?公平之义何解?佛法是平等慈悲利益众生的,文字相的平等代表利益的平等?学佛学到如此痴迷不悟,不可谓不悲哀。实际上,如此“推敲”的最后结论还是自以为是的“糊涂”谜。
那么佛经中未曾提到世尊上厕所,是不是师尊不上厕所?
“以《金刚经》与净土五经、地藏经、心经的矛盾为例,你就应该思考: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能不能够增长智能、破除无明?不增长智能、不破除无明能不能够悟道从而解脱生死?心作观想、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持咒符不符合四圣谛中的道谛即八正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四圣谛中的灭谛即涅盘有没有矛盾?这样心里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第四、并不是只有成佛才能涅盘。一个修行人如果证得须陀洹果,再受七番生死即入涅盘;如果证得斯陀含果,再受两番生死即入涅盘;如果证得阿那含果,再受一番生死即入涅盘;如果证得阿罗汉果,就不再受生死,当世即入涅盘。”
反问,你能从文字相上破除无明?无明是什么?无明是智慧的根本,没有无明智慧缘何而来?从这位有情的行文,末学没有看到他增加了智慧,仅仅看到“我见”一片,岂不是自己懵懂还企图让人清醒?
请先搞清楚“涅盘”的涵义再谈涅盘。涅盘就是“不生不灭”,就是脱离六道,就是得大智慧。刻舟求剑岂不枉费心力?
关于佛经真伪,大藏中有大致分别,而且伪经比较生僻,伪经的经义仔细斟酌不符合如来法教、或者怪力乱神、或者不能体现平等利益、或者不能指导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如此等等。
文章作者文字暗示“大乘经典非佛教经典”之胆大妄为结论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四圣谛中的灭谛即涅盘有没有矛盾?这样心里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爱好小乘不是错,错在诽谤大乘。如此之辈即便依照小乘法教修行,也不可能达到涅盘境界,充其量死后与地狱、饿鬼为伍。
然佛法真如之大小乘划分亦是问题,俨然真如智慧有大小高下之别?佛法乃宇宙全息哲学科学真理,好比法雨,众生因根器差别沾闻各得其不同殊胜果报,由于根器差别,结果就表现出声闻、缘觉、菩萨和如来之四圣果。
但愿此类迷痴有情早日清醒不再诽谤三宝,人身难得,善自珍惜!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顾问团:真圆法师作答)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