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元禅师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参、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伍、结语

壹、前言

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

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练,

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

界的方式。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结果相同

就可以了。

但身为一位修行者,在刚起步之前,必先认清一些基本的观念:

(1).我为什么要修行?

(2).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3).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看似易解,仔细研究却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会陷在

修行的泥沼里,卒至万劫不复。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假如一个人生活十分优裕,所求所愿,无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动机应该是

最少的。因为耽于享乐,不知人生有痛苦,就无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假如一个

人的生活不但贫病交迫、三餐不继、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这人的修行机

会也是很少的。因为食苦成习,已经不以苦为苦,同时日日与生活搏斗,根本自

顾不暇了,那有心思想到修行的问题。因此,一个人会走上修行之路,或者说会

认真去探讨人生的种种,必定是他看到了人生百态有生有死、有苦有乐、有贫有

富、有贵有贱、有寿有夭的相对,发现到自然界的生养万物及毁灭万物,也体悟

人类文明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却又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灾害。于是从观察、

思考,到亟欲设法解决人生的痛苦,这整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形成了所谓「修

行」的意思。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至于从事相上分析的话,情况就很复杂了。

有人说:「我身体孱弱,想藉着修行来恢复健康。」有人说:「我从小命歹,灾

祸频仍,想改变命运,转祸趋福。」也有人想用修行来安定心神,或使事业成功,

家运腾达。没错!一个虔心修行而持续不断的人,大多会有某些特异的福报,其

实这只不过应了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话而已,如果修行的内涵就是

这样,我们称它叫人天福业,这只要依十善业的法门去修持就能成办。但从另一

方面看,假如永远把目标订在那里,毕竟还是生死轮回,还是魔王的子弟兵,而

且也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佛法不甚了了,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就立刻退

缩不前,或者是刚开始感觉效果还不错,到最后愈来愈无效,甚至还原到未修行

的状况,使你慢慢地失望,慢慢地减退精进心,卒至放弃为止。

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探讨修行最真确的动机,也可以给想从事修行的人一

个正确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要了解四圣谛,首须了解

佛教的创觉者释迦牟尼佛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释尊未出家前,曾有四次出

城郊游的经历,第一次在城里见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一位

因痛苦而呻吟不已的病人,第三次见到了一具尸体,这使他觉悟到人自出生以后,

都要经过痛苦的折磨,然后走向衰老、死亡,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于是他又回

忆童年时代,曾经随着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见到农夫犁田的时候,从土中

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之间,蛙又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凌空

而下的巨鹰□食,这弱肉强食的景象,使他感受众生的可怜可悲。如此苦难的人

生,假如不寻求一个解脱的办法,那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呢?为了获得最后的答案,

又作了第四次的出游,这一次他见到一位神态安祥的沙门,他深深地感动,同时

也领悟了自己应该走的路,那就是了生脱死,没有痛苦、衰老、情欲,争夺的路。

而当释尊坐于菩提树下,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缘起观,完成圆满的正觉以后,

又从大悲心中流露出对一切众生的关怀,于是把生命的现象予以归纳分析,把修

行的方法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制定成一合理的诠释,这样它就完成一个世间和出世

间的因果关系--(1).苦谛,是世间的果。(2).集谛,是世间的因。(3).灭谛,

是出世间的果。(4).道谛,是出世间的因。

(1).苦谛─生命的现象呈现着迁流变化的情形,叫做「诸行无常」。因为无常,

∵∵∵∵所以没有一件事物不会毁坏,也没有永远的欢乐,当我们拥有的事物毁坏时,

∵∵∵∵当欢乐远离悲伤来临时,自因沮丧、失望而痛苦,所以「无常故苦」,若依

∵∵∵∵照苦的性质来分类,它表现在人生上的可分八类:

1.生苦。生由无明业相而来,纯大苦聚集,是为了承受应受的果报而生,因

∵∵∵∵此生即是苦。人间的生,从受胎开始,在母腹中窄隘不净,犹如处身地狱。

∵∵∵∵出胎以后,有冷风、热风吹身,有雷、电、雨、雪袭身,有贫贱富贵、相貌

∵∵∵∵全缺、美丑的分别。另外,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爱取有诸事,种种的七情六

∵∵∵∵欲由是而生,懊丧悔恨,缠绵身心,使人痛苦难堪。

2.老苦。从少年至壮年,从壮年至老年,气力逐渐衰羸,形色逐渐枯丑,动

∵∵∵∵止不宁,精神不振,甚至饱受他人的嫌厌,视为生活中的绊脚石。孤独、饑

∵∵∵∵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岂是身强力壮的人所能体会?

3.病苦。因为业障临身,或四大不调,造成身心诸般不适,终日辗转病榻,

∵∵∵∵忽冷忽热,时痛时昏,人间地狱莫此为甚。

4.死苦。将死之人,便有无始劫来的业相现前,在那一剎时,令人生起大怖

∵∵∵∵畏。死后,缥缥缈缈投生他处,转驴胎、堕马腹,或化作饿鬼,食入成火,

∵∵∵∵或进入地狱,受无尽的刑。

5.爱别离苦。所喜爱的人事物,因消失、毁灭或离开,朝暮思恋,使得身心

∵∵∵∵交瘁。

6.怨憎会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愤懑不已,咬牙切齿,常思仇报。

7.求不得苦。爱乐某事某物,极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丧志的苦。

8.五阴炽盛苦。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欲所生,由情欲的执持,表现在身心

∵∵∵∵方面,为色、受、想、行、识五阴的显现,是苦的总内容。

这种种的苦,像一条无形的锁练,紧紧的缠绕着身心,令人烦恼、无助、陷

∵∵∵∵入无法自拔的痛苦深渊。

(2).集谛─爱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爱欲的核心是由「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再由「我见」的坚执,才会去造种种的业,而生出一切苦果。现在我们

∵∵∵∵深一层分析我见的特质,得知它是从贪嗔癡等烦恼的聚集而成:

1.贪:对于五欲尘境迷恋不舍,也就是见到爱欲顺情的事物,便起了贪着的

∵∵∵∵心,见到憎恶违情的事物,便起了弃舍的心。

2.嗔:对一切的违情逆境生出嗔恚的心,不能容忍。

3.癡:又名邪见。因为心性暗昧,不能察觉一切的事理,所以邪正不辨,是

∵∵∵∵非不明,认假做真。

贪嗔癡三者合称叫三毒,因它能毒杀一切有情众生的法身慧命,而一切的烦

∵∵∵∵恼迷惑无不从此三毒流出,所以叫「集」。

(3).灭谛─灭不是毁坏消失,而是灭去烦恼,证得了寂静安乐境界。灭的梵语叫

∵∵∵∵涅盘,它有几个涵义:

1.灭度。是生死大患永灭、度脱一切的烦恼痛苦。

2.无生。从此脱离六道,不受轮回。

3.安乐。不受轮回,自由自在,当然是安乐了。

4.解脱。四大五蕴,一切的束缚全部消除。

5.圆寂。不但自己获解脱,也要使一切的众生得解脱,这自觉觉他都圆满的

∵∵∵∵境界叫圆寂。所以「灭」的究竟义不在求自身的灭,更要求一切众生的灭。

(4).道谛─既然了解烦恼生死的苦是由集的业惑所成,又知道了寂灭涅盘的安乐,

∵∵∵∵就必须探求断集的方法。在理论上可以区分繁简,从菩萨的行道说,叫六度

∵∵∵∵万行;依众生学行的分科,叫三十七道品。总括地说叫戒、定、慧三学。戒

∵∵∵∵学是防非止恶,定学是静心之乱,慧学是去惑证理,如用八正道来对照,正

∵∵∵∵见、正思惟是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精进

∵∵∵∵总持三学。依此修行便可以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盘。

上说四谛,为什么叫「谛」呢?谛是审察真实的意思。审察三界,的确充满

了诸苦,有逼迫性,所以叫苦谛;审察苦从何处来?原是众生依业受报而来,有

招感性,所以叫集谛;审察知苦断集的方法,是可修性,所以叫道谛;审察修道

的结果为寂灭涅盘,是可证性,所以叫灭谛。凡夫迷惑这个谛理,不知生死的苦,

因此而认苦作乐,起惑造业,依业受报,轮回不息,因此永远做众生,不肯学佛

修行。圣人了悟这个谛理,觉知三界生死是苦,苦的源头是集,同时知道有涅盘

可证,有入涅盘的道可修,从此精进不已,达到断证的究竟。

由此可知,明白了四圣谛的道理,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要修行」了。当然,

身为一位修行者,除了拯救自身之外,更要擎起智慧的明灯,去拯救沈溺于痛苦

的众生,所谓自觉觉他己立立人,这才是修行最崇高的目的。

参、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佛法在世间流行,自有其本然的条件,一个是「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一个是「众生平等」。但众生虽皆有佛性,假若不经由正确的修行,仍旧成不了

佛道,而众生平等,也是站在本具佛性的立场来说。如纯就世间的现象去看,众

生应该是不平等的,如天上的欢乐不同于地狱的极苦,人间贫富贵贱美丑的差别

也是不同,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即是苦谛的差别果报。从你造什么样的「因」,

生什么样的果的道理去探求,「自作自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因此就这个

观念可以理解「众生平等」才是究竟的真平等。然后更能肯定「众生皆有佛性」,

只为无明烦恼所盖覆而不能显发,呈现看似不平等的假象。等到修证成佛了,原

来又是真平等。

因此,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本应「只管修行,不管余事」的,但由于受到业

障(所知障、烦恼障)的种种牵绊,又堕入分别固执的坑堑里,造成了言行的不

相应,或者缺乏自信,不能精进不懈,始终如一。在此把一些修行上的心理障碍

列成三个项目:第一是关于根机的问题。第二是关于信心的问题。第三是关于生

活的问题。

第一、关于根机的问题。关于根机的问题,又分成三个:

(1).出家与在家─有人认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扬佛法是出家人的责任。其

∵∵∵∵实从大乘的义理看,在家与出家为因缘或愿力的区分,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

∵∵∵∵界线。像胜蔓经里的胜蔓夫人、维摩结经里的维摩诘居士、梁武帝和傅大士、

∵∵∵∵唐朝的白居易和裴休、清朝杨仁山、民初欧阳渐、还有近年的李炳南等人,

∵∵∵∵都是相当杰出的在家修行人。现存大乘经里,大部份也以在家菩萨为主,不

∵∵∵∵但说法的是在家菩萨,连闻法的也部份是在家。现在的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

∵∵∵∵菩萨像,除了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外,其余如文殊、普贤、观音等都现在家相。

∵∵∵∵小乘以出家为重,因此说出家得阿罗汉果,在家最高证阿那含果;大乘以居

∵∵∵∵士为多,因此说在家菩萨所入不思议境界,非小乘声闻能知。崇出家而抑在

∵∵∵∵家,实有失佛法平等的真义;崇在家而抑出家,也恐非佛陀之本意,且易流

∵∵∵∵于低级的民间信仰,或只重学术研究,不重实际修持的世间知识,沦为文字

∵∵∵∵的游戏。应该说在家与出家平等,才是大乘佛法的特徵。

(2).男人与女人─过去佛教受世间重男轻女的影响,以为女人的业障较重,较难

∵∵∵∵修行,尤其在佛陀时代,又立有八敬法来限制女人出家,其实这是适应印度

∵∵∵∵当时的环境使然,并非佛陀不主张男女平等。我们从经上或历史可以看到许

∵∵∵∵多有成就的女众,如胜蔓经的胜蔓夫人、妙慧童女经的妙慧童女、法华经的

∵∵∵∵龙女、以及佛陀的姨母摩诃波□波提、佛陀俗家妃子耶输陀罗、禅宗初祖达

∵∵∵∵摩弟子尼总持、近代长沙复律尼师等,都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道风高妙的女

∵∵∵∵性大德。所以,就修行而言,经上的意思应为平等摄受,胜蔓经说:「摄受

∵∵∵∵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法华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

∵∵∵∵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甚至摩诃波□波提比丘尼去

∵∵∵∵世后,佛以「大丈夫」来称呼他,因为「大丈夫」是不拘形相的,凡能依佛

∵∵∵∵法去做,而且做得彻底的,不论男女都叫「大丈夫」。

(3).智慧与愚癡─从世间的观念看一般学问家、科学家、哲学家都是众所公认智

∵∵∵∵慧高超的人,若从佛法的观念看,那不过是一种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世间的智慧纵能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却也带给人类各种的灾难,又如哲

∵∵∵∵学家虽能推论宇宙人生的部份道理,道德家依社会需要规范人类伦理行为,

∵∵∵∵但归根究底的说,皆为世间有漏智所成的有为法,不能令人明心见性,了生

∵∵∵∵脱死,获得究竟的安乐。因为世间智是由第六识妄心分别出来的一种妄知妄

∵∵∵∵见,是相对杂染的我执,所以由此所生的理论,非但有限,而且鉆不出矛盾

∵∵∵∵的桎梏,它只可称为「知识」─由经验和不断学习累积而成的知识,不可称

∵∵∵∵做「智慧」。那么怎么才够资格称做「智慧」呢?智慧有照了和监别的功用,

∵∵∵∵能勘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缘起幻相,其中并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

∵∵∵∵存在,又能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妙理,证同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真

∵∵∵∵心佛性。修行人有了智慧以后,于己可以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于他可以普

∵∵∵∵度一切,同超生死苦海。这个智慧是三世「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一种圆明

∵∵∵∵本觉智」、「清净无分别智」、「无所得智」、「真空无相智」。不论你的

∵∵∵∵知识有多丰富、学问有多高明,只要不达前说的智慧内涵,就是世间智,不

∵∵∵∵是出世间智,仍旧终日与烦恼为伍,而不得脱离,从前禅宗六祖慧能,近代

∵∵∵∵高僧慧明和广钦,率皆目不识丁,却能成就一番道业。修行人于修行之初,

∵∵∵∵更不必妄自菲薄,怀疑自己有无慧根了。

第二、关于信心的问题。关于信心的问题。可以分成两项:

(1).佛法是不是究竟?

(2).修行能不能解脱?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在佛陀生时,本为自然天成的,

但于佛陀灭后,众生因根机不同,所解互异,有的「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有

的「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有的「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有的「心乐

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既能解,即为能信。有的虽学法义,却始终不得其

解,心生疑惑,即对佛法缺乏真正的信心,这是修行首要的难题。如欲消除,只

有先教修习十善,从人性的善念中不断薰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根力,

直到机缘成熟了,决定能信得及。也就是说要了解佛法是不是究竟,除了读诵听

闻、思惟以外,应先自基本的人伦着手,所谓「人道成,即佛道成」,当一个人

广行十善而成就时,就是信心成就时,信心一成,「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绝对毕竟不退转,绝对深信佛法是究竟的理趣。但假若一味坚执必得佛法究竟才

肯去修,于是终日推寻义理,「百年鉆故纸」,到头来定无所获,甚至连起码的

信也无,比起那只会念佛,诚信有西方极乐的老太婆还更不如,原因何在?永远

不尝法味而已。至于修行能否得解脱,就要看修行的观念和态度了。俗话说:「

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一个人心诚意正,即使学到了邪法,也不会被邪法引诱,

反能从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学到正法,也会利用所学的法来博

取名闻利养。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向上,证得涅盘极果;心邪的修行人学法造

业,终究是生死轮回。另外,修行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法可修,法法方便,要

皆不违八正道的原则,同时具有恒心、精进心,必然达到解脱的境界。

第三、关于生活的问题。关于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分三项:

(1).时间的有无。(2).环境因素。(3).经济能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