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列表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九)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九)”。∵∵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因地觉心,欲求真心本觉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就象果位当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如是七种名称,称谓虽有差别,但是他们全都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同金刚宝王常住不坏。若是这个见闻觉知,一旦离开明暗、动静、通塞等相,毕竟无有自我体性存在。犹如念心,一旦离开前尘现相,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既然如此,为何还把这个毕竟断灭体性,以之作为修...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八)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八)”。∵∵  阿难重复悲泣,泪下如雨,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对佛说:“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于开导我的迷心,能用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导一切沉冥众生,出于茫茫苦海。世尊!现在的我,虽然承听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光明心性,遍布十方法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可是,如来又责备我多闻无功,不自己去修习实证。然而如今的我,犹如一个旅泊之人,忽然蒙受天王赐与华丽房屋,虽然获得高房大宅,但是需要因门而...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七)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七)”。∵∵  富楼那说:“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实妙净心体,本来一如无二圆满无缺,然而我在过去,遭受无始以来妄想熏染,久在生死轮回之中,如今虽然得入圣乘,但是还未达到究竟。世尊!一切诸妄,如果一切圆满灭除,灵光独妙觉性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由于什么原因而有诸妄,自蔽真心妙明光辉,不断受此生死沦溺呢?”  佛告富楼那:“你今虽然除去粗疑,但是其余细惑还未扫尽。我用世间现成俗事,以此为喻,今时复问于你。你难...

功德宝山神咒简介

佛教知识“功德宝山神咒简介”。∵∵  功德宝山神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诚心读诵此咒,可以消除罪业,不堕地狱,往生极乐净土。  功德宝山神咒功德简介:大集经云。若人诵此咒一遍。如礼大佛名经四万五千四百遍。又如转大藏经六十万五千四百遍。造罪过十刹土。入阿鼻大地狱。受罪劫尽更生。念此咒一遍。其罪皆得消灭不入地狱。命终决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见阿弥陀佛上品上生。  神咒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唵。悉帝护噜...

碰到困难时用这个办法就能解决

佛教知识“碰到困难时用这个办法就能解决”。∵∵  摄心一出无事不办(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原文】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楞严经》  【经文解释】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我佛洪恩。初唱三归。次申五戒。用斯方便。先拔众生苦。其恩浩大。岂碎身之所能报其万一哉。是故闻说此三归五戒之义。当从解起行。若百...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六)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六)”。∵∵  富楼那说:“世尊!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产生一切虚妄轮回有为法相。那么请问,如来现今已经得到妙空光明无上觉悟,诸如山河大地,如是等等一切有为习漏幻象,在如来圆觉之后,何时应当又生出来呢?”  佛告富楼那:“比如一个迷失方向之人,在一个村庄里,惑乱认为南方就是北方,你说此迷,他是因迷而有呢,还是因悟而出?”  富楼那说:“如是迷人,既不是因迷而有,亦不是因悟而...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五)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五)”。∵∵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对佛说:“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讲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可是如今,听到如来微妙法音,犹如一个聋人站在百步之外,聆听蚊蚋所发之声,根本不能看见,何况能够听闻呢?佛虽宣示讲明,使我除去迷惑,可是如今,还是没有详尽其中道理,到达究竟无有疑惑之地。世尊!就象阿难等辈,虽然开悟其心,可是有为习漏未除,如今在...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四)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四)”。∵∵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来常讲因缘和合道理,您说世间一切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四大种性和合起来,才能发生显现出来。既然如此,为何如来这时,将此因缘生法之理,以及自然法则之理,二者全部排除摈弃?现在的我,实在不知其中道理,它的究竟归属之地。希望大发慈悲,垂以哀悯,开示众生中道了义至理,无诸世间戏论说法。”  这时世尊,告阿难说:“你在先前,厌离声闻缘觉这些小乘有漏之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之理,故而我...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三)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三)”。∵∵  复次,阿难!为什么这样说,对于十八界法相,从根本上来讲,都是如来藏精妙真如性之所显现?  阿难!正如你明白的,眼色为缘,产生眼识。对于这个眼识,他是因眼所生,以眼作为界限呢,还是因色所生,以色作为界限?阿难!假若这个眼识,是因于眼而生,那么当无色空之时,就不存在分别对象;既然无有分别对象,那么纵然你有眼识,又能把他派上什么用场?而且你的眼识观见作用,并非青黄赤白,以及其他所有色相;既然不是...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一)

佛教知识“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一)”。∵∵  其次,阿难!为什么这样说,对于六入法相,从根本上来讲,都是如来藏心妙真如性之所显现?  阿难!即彼用眼瞪空之人,瞪久发生疲劳,他的眼入效应,及其所生疲劳,同是菩提心精瞪发劳相。因于光明黑暗,这两种虚妄的色尘,互相交替变化,发生妄见作用,居在根尘之中,吸此色尘表象,叫做能见之性。这种能见之性,离彼光明黑暗二种尘相,毕竟无有固定自体。正象这样,阿难!应当知道,这个能见之性,不是来自光明黑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