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空到底指什么?

佛教说的空,不是虚无,不是否定现象的存在,而是指出现象是“虚幻存在”的,不真实。

空的第一层含义:空无自性。

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任何现象,都是众多条件的因缘和合而生,而非“自己产生自己(佛法称为无我)”。既然如此,任何现象,就没有所谓“自己”的恒常不变的性质或功能,是没有“自性”的。

比如,一块砖头,在地球上,往下落时,因为有地心引力,砖头会落地,我们认为砖头“重量”是1000克。

是否一定如此(1000克)呢?拿到月球上,你还说砖头是1000克吗?

再比如香菜,有人闻着是香味,有人闻着是臭味。香菜有它自己的“性质、功能”(自性)吗?没有自性嘛。

可见,事物现象自身,是无所谓“自性”的,它的性质或功能,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我们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如果说有自性,那是因为我们总以恒常不变的观点看待现象,故此我们才有执着心,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总希望那些美好的东西,会永恒存在,不要变的让我们伤心。

空的第二层含义:空无自体。

最简单而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看到一颗树,可以认为这颗“树”有它自己的“体”;但看到一片“林”呢?对于我们称为“林”的这个名词,有它自己单独存在的体吗?没有嘛,离开一颗一颗的树木,哪有“林”呢?

可见,“林”只是一个人为的概念,延伸开讲,万事万物任何现象都是如此,不过不像这个例子这么明显而已。所以龙树菩萨接着说: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任何现象,都是只有假名,没有实体的。

你会问,如果林是假名,可以理解,但一颗树木,明明有实体,怎么会是假名呢?林嘛,由一颗一颗树组成,有间隔距离,所以我们说林没有自己的体。但一颗“单独”的树,难道不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吗?这些树干、树叶等就没有间隔距离吗?即便树皮,好像是一整块,没有距离,但果真如此?生物学告诉我们,连人的皮肤,都可以呼吸排泄,皮肤不也是一整块吗?那是因为我们肉眼看不到,用显微镜就可以看到,有间隔距离的。

这是大乘佛法的“当体即空”。小乘与现代科学研究则颇为相同,小乘用“析空观”,把宇宙万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找到了,认为是“极微”。现代科学直到量子学前,与小乘一样,认为有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量子力学否定了这个观点,认为没有基本粒子,研究到底是空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在主导,这点后面会说明。

所以佛教说“无我,无法”。不要执着自我,方能成就大道。放下自我,是修行的开始。放下我们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你就是一个修行人。只有放下这些,我们才能心无挂碍地做好、做圆满任何一件事情,而不会患得患失。正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外不着相,为禅),不以己悲(内不动心,为定)。如此才能宠辱不惊,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无我、无法”的菩萨境界。

至于中道的空有不二,佛言祖语说的够多,就不赘述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