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三)
妙境法师宣讲
前期提示:
〈佛国品〉第二讲,佛正答宝积长者子,三聚净戒是净佛国土因行。菩萨为成就净佛国土,就必定有清净的因缘,在前期正答因中,科分:一、修善起净土行:菩萨具足三心——直心、深心、菩提心的愿力,是成就净土的要因。二、摄善法戒:由愿导行、积德利生,摄取无量无边善法,行六度波罗蜜,是菩萨积聚净土因行的种种功德。三、饶益有情戒:菩萨修慈悲喜舍四种三昧,行四摄法利益众生,居无不失化,无为而无不为,方便无碍。故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亦是菩萨净土因行。∵由三聚净戒功德圆满,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IV三十七道品为净土因
图解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前面说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这是菩萨行苦萨道利益众生的功德,用这样的功德作为净土之因。而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则是菩萨自己修行的功德,用这样的功德作为净土之因。
IV?1总说
三十七道品在佛法内是颇重要的法门,尤其是我们出家的佛弟子,一出家时,应该先学戒,而后就要学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的「道」是通达的意思,由此处到彼处交通顺利,叫作道;三十七道品是凡夫由生死地到涅盘地的道路,走这样的路能够通达无碍,所以称为道。而到涅盘的路不是一法组成的,共有三十七种不同的类别,所以名三十七道品。「道品」玄奘法师翻译为「菩提分」。圣人的智慧叫作菩提,就是觉,可以分为三种:阿罗汉的智慧、辟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三乘圣人的智慧叫作菩提。「分」是因义,由这三十七种因,能够得到菩提果,所以这三十七种修学的法门都是菩提的因。
菩萨修行这三十七道品,将来成佛的时候,他的国土是清净的。佛国的清净相貌为何呢?菩萨成佛的时候,成就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分功德的众生来生其国,所以他的国土是清净的,是则人清净名为国土净。
IV?2别析
IV?2-1四念处
「念」是明记不忘,对于曾习之事,能够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地记忆,就叫作念。「处」是境界,四念处有四种境界。在修四念处时,对于这四种境界,要明了地在心里面现出来,就是「念」,现出来后,加以观察,如是观察,就是智慧。心能系念境界的时候,就能够除掉散乱;观察的时候,就能除掉内心的颠倒;是名念处。
IV?2-1.1明四种所缘境界
这四种境界就是我们凡夫执着为我及我所的身、受、心、法:
一、身:执着这个身体是我的住处,此住处是清净的、美妙的(我所),我就住在这身体里面。
二、受:我是受苦呢?我是受乐呢?这表示我的苦乐情况,并于此妄执苦恼为安乐。
三、心:就是我的自体。执我论者执谁是我呢?就是心,这个明明了了的心,它能明了一切情况,分别是非利害,对我有利益?对我有损害?它能思惟、观察、判断,这就是我的自体,执为常恒住不变异的。
四、法:即「我」的染净情况,有染污法,有清净法。若是放纵自己做杀盗淫妄各式各样的活动,爱着世间的种种境界,爱着禅定的境界,那么我就是在生死中流转,就是染污的境界。我若能够相信佛教,修学戒定慧,除掉贪瞋痴,证得三明六通种种功德,我就从生死中得解脱,这名清净法。
法与心有什么不同呢?心是我的本体,法是我的作用,这样子做,我就染污,是我的一个作用。这样子做,我清净了,我能得涅盘、得阿罗汉果、得佛菩提,也是我的作用。前面是流转的作用,后面是还灭的作用,而以心为本体。我染污流转生死的时候,我是受苦;我若得涅盘,得三明六通,我就受乐;这个身体就是我的住处。多数众生执心为我,故作这样解释。
但按照佛法来说,我流转生死,我得涅盘,「我」是凡夫的迷执,是错误的。应作如是观:身是不净、受唯是苦、心恒无常、法实无我,流转者、还灭者不可得,以此四观除掉以前的种种颠倒执着,是名四念处观。
IV?2-1.2四念处观法
IV?2-1.2.1观身不净
南传《法句经》「老品」148颂: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此颂共有六种不净观:
一、粉饰观:谓此身体是极丑陋的,所以须要装饰打扮它、种种饮食资养它、沐浴它,才觉得可以和人见面。
二、疮伤观:伤是身体为病所害之意。身为疮所伤,流脓流血,故名疮伤。此句是譬喻。吾人的身体有九疮:双眼、双耳、双鼻孔、口,及大小便口,如是九疮时时有不净之垢流出,如是思惟不净,是名疮伤观。
复次,人的全身毛孔皆时有气体流出,此气者即是微细的分泌物。津液流出之后即积存皮肤的表面,即毛孔的周围,若久不沐浴,即有臭味发出。由于此分泌物初流出时,其量微小,以嗅觉迟钝不能自觉知,故周身毛孔皆可以名之为疮也。故有颂云:
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故此身实是不净。
三、骨观:头部的髑髅骨,以下为颈骨、肩骨、胁骨、臂骨、腕骨、指骨、脊骨、髋骨、大腿骨、膝骨,乃至脚趾骨。众多的骨节互相连接,筋缠皮裹,会走路、会说话、会骂人。无论男女老少皆一堆骨而已,实是不净。
四、疾病观:身体多病,五脏六腑、眼耳鼻舌,若上若下若内若外,无有不病之处,令人苦恼万端,亦是不净。
五、多思惟:此译本附注:「思惟此身美丽微妙等」,意即思惟自身美丽微妙,实在是人之妄想颠倒,有何美丽可言!
六、非常存者:长寿虽是人之所欲,然而终有死亡之日。离别所爱的财宝、离别所爱的朋友、离别所爱的眷属、离别所爱的自身,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此亦是不净。
于奢摩他中观察如是六种不净,可以破除净的颠倒。
IV?2-1.2.2观受是苦
受是领纳之义。根、境、识三法和合之时,有顺乐受触、顺苦受触、顺不苦不乐受触。由此三种触生三种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对此三受,要观乐受为坏苦、观苦受为苦苦、观不苦不乐受为行苦。
观乐受为坏苦者:苦受的不可爱,令人厌恶,是世人共所知的。唯乐受也观之为苦,有何所以?乐受是令人满意的,然而有变坏之时,因之引生苦恼,故名坏苦。
不苦不乐受云何是行苦?不苦不乐受时,并非解脱了苦苦及坏苦。其内心中潜藏着发生上述二苦的粗重性。在时流的前进中终必又遭遇到苦苦或坏苦,故名行苦。
苦受云何名为苦苦?谓顺苦受触能令身苦心苦,故名苦苦。又无常法有生住灭三时之异,苦受生起之时,生时、住时皆苦,故名苦苦。
复次,众生于诸乐受多生染着,由此因缘行身恶行、行语恶行、行意恶行。身坏命终生诸恶趣,受诸苦恼。若诸众生由此乐受行身妙行、行语妙行、行意妙行,身坏命终生人天中,受乐果报,然而终不能解脱生苦、老苦、病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如是乐受是众生的贪心生起之处,能生当来五道中众苦。
又诸众生于苦受中,多起瞋心,不如意事现前之时,违于心之所欲,便生种种愁恼怨叹。如果挺而走险,行身语意三种恶行,则堕诸恶趣,受诸苦恼。如是苦受,是诸众生瞋怒心生起之处,能感现生、后世众苦。
又诸众生于不苦不乐受中,因无正智观察之故,随欲而转,迷惑颠倒,追求坏苦或苦苦,造种种罪,难以觉悟。
所以佛说诸所有受皆是苦也。
IV?2-1.2.3观心无常
从变动上观察
观心无常简单地说: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时,有时是乐受、有时是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忽而是贪心,忽而是瞋心,忽而是愚痴心,忽而是疑惑心,忽而又是高慢心。有时作恶业,有时作善业。这个心常常在变动,所以是无常的。若是常,它应该永久是那样子不变异。而现在我们观察自己的心,实在是变动的,所以知是无常。因为观察它是无常,也就知道是无我了。
从缘起上观察
另外一种观察是从心识生起的因缘去分析:首先,心要依止眼耳鼻舌身意才能活动。但是眼耳鼻舌身意有刹那的变动,所以心也是变动的。复次,眼耳鼻舌身意是由业力而得的果报,这个果报有老病死。当死亡之后,第二种业力继续得果报时,又得了新的六根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这时又有心的现起。所以心是无常的。
其次,心要依靠六种境界与六种根的和合,还要加上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引心趣境的心所),心的活动才能生起。因作意的不同,所以心也就有变异。
因为心要靠众多的变异因缘才能生起,所以心是无常的,若是常住就不靠因缘。从这个地方观察,心是无常,无常故无我。
IV?2-1.2.4观法无我
这从我的作用上去观察。我这样的活动是染污,这样的活动是清净,这都是法——色受想行识的活动本身有染污或清净——不是我。而这一切法是清净,是染污;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都是因缘有的,都是本性空的,那有法可得?那有我可得?都是依赖因缘而有,是不自在的,是无我的。
四念处就是这样观察: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IV?2-2四正勤
此是说修四念处的时候要精进勇猛的修行,所以名四正勤。
四正勤是:「未生诸恶令其不生,已生令灭;未生诸善令其得生,已生令增广。」这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善法,一类是恶法。善法里面又分两种:已生长的善法及未生长的善法。恶法里面也分两种:已经生长的恶法与未生长的恶法。
IV?2-2.1对治恶
修行的次第应当是先受三皈五戒,乃至出家人的具足戒,或菩萨戒,这表示此人已有出离心或大菩提愿,而后修四念处观。修观的时候,应用心于所缘境上。若是打瞌睡,或是打妄想——想其它是非烦恼的事情、放逸的事情,乃至贪欲、瞋恚、疑惑等各式各样的烦恼,简而言之,只是昏沉与掉举,这叫作恶法。这些恶法已经生出来,就要除掉它,赶快把心收回来修四念处观。这是已生恶法令灭除。正修四念处观时,有时候止,有时候观,也要注意未生恶法,不令生起。
IV?2-2.2修善法
善法中的二种是:未生诸善令其得生,已生令增广。什么是已生善或未生善呢?
四正勤之后的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就是善法;之前的四念处也是善法。四念处里说智慧,信进念定慧里面也有慧,但成就五根时智慧较圆满一点。这五种善法未生时,应努力修行四念处观,把五根培养出来。已经生出来时,要努力修行,叫它增长圆满。或者说,止观即是善法,增长扩大时即名五根、五力。
能够勤修善法,断除恶法,所以四正勤也叫作四正断。因为一定要假藉修习善法,才能断除恶法,所以断恶生善,二者不相离。
IV?2-3四神足
IV?2-3.1依《大乘庄严经论》注1释
微妙难测谓之神,即指六种神通而言: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神通的境界不可思议,所以叫作「神」。足,是依止义。六种神通怎么能有的呢?神通要依止禅定而有,所以称作「神足」。
要修习四神足,需修八断行(或说八个足),就是:一信、二欲、三勤、四猗(安)、五正念、六正智(正知)、七思、八舍。
前面说念住、正勤,是精进勇猛地修学四念处,其中也有修禅定。但是修四念处时,慧的力量强过定,二者不平衡,还不能得解脱,即于此时要增长定力,所以要修四神足。
IV?2-3.2依《杂集论》注2释
另一种解释,神就是禅定。因为禅定的境界不可思议,谓之神。禅定有四个足——依止处:欲,是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精进,于所修法专注一趣,无有间杂;念,于所修法,忆念不忘;观,即是思惟,若有昏沉掉举之时,思惟对治,不今忘失。
IV?2-3.3释八断行
八断行中第一个是「信」,修学禅要有信,你要相信有禅、有神通这件事情,并且相信自己能成就。有了信心以后,第二便能生起「乐欲」:我想成就神通,我想成就禅。要有如是愿。
由于所生起的欲是很强烈的,因此能发起精进,就是第三步骤「勤」;也就是采取行动,真实勇猛精进地修行、不间断地修行。由于能精勤不间断,就可以得到禅,得禅就有轻安,这是第四个步骤,即「猗」。
但是正修行中,还未成功时,有的时候心里面打妄想,心远离了修禅的所缘境。假设你是修数息观,心本来应缘取息的出入相,这时心不能注意息的一出一入,跑到贪瞋痴的境界去了,就是失正念。修行的时候不要这样,心要忆念所缘境,叫作「正念」,这是八断行之五。若是失正念时,马上觉悟,叫作正知,赶快把它收回来,继续缘念所缘境,即八断行之六「正智」。
第七个是「思」。譬如说静坐时打瞌睡,心里面完全不明了,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观。这时候要怎么办?要思惟光明,或者缘取电灯的光明,或者思惟太阳的光明。这样的思惟光明,可以破除昏沉。
另一种思,是思惟法义。譬如你把《金刚经》背下来,于修止观时,一方面背诵,一方面思惟其义,就把昏沉破除去了。
第八个断行是「舍」,舍是什么呢?舍用来破掉举。当心里面打妄想时,要思惟这与修止观有障碍,是无益而有损的,要舍掉它,再把心住于所缘境。得平等位,故名为舍。
把这八个方法摄为四种方法,就是欲、勤、心、观。若能依此次第修习,能精进勇猛,就可进取禅定。得到禅定以后,再修神通很容易成功。把四个开成八个,或八个合为四个,虽有开合之异,内容是一致的。
IV?2-3.4释四足处
欲、勤二足处,与八断行的信、欲、勤、安相同。对于心三摩地则有另外的说法:
有的人也没有特别用功,不用一天只吃一餐饭,也不修不倒单,他好像是轻描淡写的这么一坐,就得定了。这怎么回事?论上说,这个人前生修过定,他修定所栽培的种子很有力量,现在稍为修行,以前的种子就发生作用而得禅——心一境性。前世修定的种子、定的功能,随着你的心流到现在来,遇缘再现,现在得到摄心的因缘,定就出现了,这叫作「心三摩地」。
观三摩地的「观」是观察:我的心现在是掉举呢?昏沉呢?抑或正明静地修四念处观呢?常当要这样警觉,这叫作观。因这样的正观而得禅称为「观三摩地」。
其它经论上也提到,未修四念处观以前,要先检查自己什么样的烦恼偏重,是散乱心重?贪心重?瞋心重?或有别的业障?或是慢心太高?检查之后,就修对治,使令心里面调和,没有障道因缘,这时候再修四念处观,心能够正念有力,就容易成就禅。有些情况是,精进勇猛修四念处,智慧增长了,定没有增长,所以定慧不平衡,慧多定少,这时候修四神足,增长定的力量,定力与智慧平衡了,就容易得解脱。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大正31,643页下栏)
《杂集论》卷十。(大正31,740页上栏)
IV?2-4五根与五力
五根与五力同是信、进、念、定、慧。
这五种称为根,根是增上的意思,它有很大的力量,能使令我们修学的善根,渐渐增长坚固,所以称作根。这与前面所讲的四正勤一样。修三十七道品时,先是精进勇猛地修四念处观(四念处及四正勤);后来又加上禅的力量(四神足);但还是继续修四念处观,就有了信、进,以及念、定、慧了。初修时,也有此五法,但是不够坚固。
IV?2-4.1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