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七问:“在诸疑中,选择了十疑;‘1、住有是常见,住无是断见,住中间未究竟,该当如何?2、无心可见,无意可思,无路可走,无法无门,怎办?3、前有悬崖峭壁,后有狼豺虎豹,两边烈火焚烧,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当下如何转身?4、心本清净,其身作么?若无此身,我在何处?5、自性本净,污染的是啥?6、反闻闻自性,反闻个什么?7、无声时怎么反闻?8、道中无宝,心中无草。甚解甚解!9、我问释迦牟尼佛,有人说,佛迷了就成了众生。请问佛陀,您还能迷吗?如果佛不能迷,那么众生本来是佛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本来就是佛,那么佛如何成为众生的?10、拿起什么?放下何物?’”请您给予方便解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这不是简单的疑问,也不需要依文解义式的回答;否则,皆为头上安头,嘴上加嘴。而是禅者智见境界,境中起疑,幻立话头,解须明心,答其见性。语默动静,色声味触,尽是禅心,何觅名相。但解答尚须语言文字义,以传心印,“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还应明示,如此见地,五蕴区宇未破,心法光明未起,所见虚妄不真,自性寂然不觉。况胜境不作圣解,入中道而空二边,又无中道名相,方破定性相有而明第一义谛。
1、住有是常见,住无是断见,住中间未究竟,该当如何?
答:一切法不离自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者一切无住,便是降伏其心。无住为离执,降伏为空相。住有为世间诸有,二十五有,有我有法;常见为凡见,是名执相执,我执法执,执一切有为常住。住无为一切空无,生灭如物,无因无果,善无善报,恶无恶应;断见为边见邪见,一灭一切即灭,一空一切即空,唯哲学物性,否认心性真常。住中间而无中间可住,中道无中道名相,离常见断见者可证入;未究竟为义理不达彼岸,徘徊在自性有无境界,理在分辨,实未证得。该当如何,当依体起用,依大空观,禅行正定,观空空执,五蕴皆空;依慧大见,则无我见,以除有见,渐去边见。
2、无心可见,无意可思,无路可走,无法无门,怎办?
答:此地风光,易见枯木,生起一念,不离一念。无心可见,则应不以意见心,不以我生心,不以法转心,不舍精进禅心。无意可思,则应受不求足,想岂可妄,行当正觉,识起净念。无法无门,则应知法无定,无门三乘,直心无虑,冥宇立破。怎办?当头棒喝,别以修为修装蒜!
3、前有悬崖峭壁,后有狼豺虎豹,两边烈火焚烧,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当下如何转身?
答:无转身处自转身,苦恶相逼生道心,无路无门开心径,清净念佛自腾空。悬崖峭壁恶道苦,狼豺虎豹因果真,烈火纷烧无常身,上天入地皆由善。当下如何转身?觉此境时心多苦,恶逆缘生烦恼邻,观音无畏十四种,诵持合修心则安。绝处逢生路回转,登高一望三界天,火宅一切皆嬉戏,看破放下自坦然。若依世间法而论,天下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有过不去坎的人;天下没有真正绝境的事,只有迷执绝境的心;天大的事,过了明天就是小事,过了一年就是故事,过了十年就是往事,过了百年就是幻事。
4、心本清净,其身作么?若无此身,我在何处?
答:大佛顶首有楞严,十方诸佛同音声,一巾六结心本净,解缚不离身六根。心本清净有五蕴,其身作么业感召,若无此身为中阴,我在何处六道轮。如此问义,若是凡夫,妄心不净,理在假定,空无实义;若是声闻,不忘本心,自知身修,何须多问;若是缘觉,独观自心,智觉因缘,当空有身;菩萨行人,随缘行道,不住我所,谁在何处。
5、自性本净,污染的是啥?
答:自性本清净,当依法性存在;法性依心为用,心依五蕴为体;五蕴自感无明,无明生五浊;浊生世间自然因缘法,六根对六尘,识入十八界;财色名食睡伴贪嗔痴慢疑,行十不善业为污染。污染的是五蕴,污业随蕴识轮转,染习入蕴宇贮存。
6、反闻闻自性,反闻个什么?
答:楞严有云,“大众与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反闻时六根不动,思维不起,内观净念,佛号流出,绵密不断,无声识觉,自性圆通,实为心声。
7、无声时怎么反闻?
答:有声能闻为耳功用,无声能闻为心识妙用;六根功用静极时生定,定三昧中心念无声闻妙音,一句佛号满娑婆;即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境如人自说自闻,反闻即内心自闻。
8、道中无宝,心中无草。甚解甚解!
答:道有多义,可为承载一切,万有之本,万法之源,万众之性;无形无象,无大无小,无所不包,恒古不变。而在禅者行道证道境界中,心行平等观,觉空无差别;不生宝名,不生宝相,亦无宝形,亦无宝象。故心清净,妄习不生,无有杂念,杂念为草。若识生宝与物差别相,则不为悟道境界,如心有草,为习执垢染。
9、我问释迦牟尼佛,有人说,佛迷了就成了众生。请问佛陀,您还能迷吗?如果佛不能迷,那么众生本来是佛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本来就是佛,那么佛如何成为众生的?
答:一念觉即佛,为净心一念正觉,明了见佛性;又常觉不迷,妙有为真,功德圆满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为当下一念妄执,无明遮蔽自性;又常迷不觉,诸有为真,功德不足即众生。佛为无上正等正觉,菩萨距佛觉尚有六十品阶。众生本来是佛,为众生自性与佛性相等,而非名相与佛相等,更非功德与佛相等。佛如何成为众生,在十法界中,佛为一法界,也为法界中觉了的一众生;虽众生名相千差万别,功德量无法比拟,但佛性与众生自性平等无二,佛可化入十法界中示现诸众生相,而又无来无去。
10、拿起什么?放下何物?
答:世有拿得起、放得下的俗话,比喻人生一种良好心态;有多种含义,如拿得起的是人生大事,放得下的是荣辱得失;拿得起的是道义担当,放得下的是恩怨情仇;拿得起的是一种自信,放得下的是一种度量;拿得起的是无畏智慧,放得下的是机缘选择。在佛法中,也有多种含义,如拿得起的是信解行证,放得下的是名相执著;拿得起的是普度誓愿,放得下的是生死烦恼;拿得起的是精勤道业,放得下的是空苦无常;拿得起的是慈悲喜舍,放得下的是顺逆因缘。拿得起、放得下的前提,是想得开;想得开是德行、是智慧。
在具体践行中,不论是对世人还是对修行人而言,想得开时很难,拿得起时真难,放得下时更难。2016/4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