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以佛教智慧启发众生、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求得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佛教的慈悲精神

佛教被称为慈悲的宗教,在其发展进程中,从“自度”到“度人”,以至发愿有一众生得不到超度誓不成佛,贯穿着一种伟大的慈悲精神。慈悲体现为一种同情和怜爱。按佛教经典本来的解释,慈与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来体现佛教的同情和怜爱的,慈是给予快乐,悲是除去痛苦。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世间与人生为无尽的苦难,佛陀以拯救众生出苦海为己任。所以,不少记述佛陀本生的经典中,在描写佛陀降世时的奇异中,于其自言“天上天下,惟我为尊”之后,或有言“此生利益一切人天”(《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或有言“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修行本起经》卷上)总之,佛陀“感伤群生耽惑爱欲,沉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济之”。(《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由此可见,佛教慈悲的“拔苦与乐”中,拔苦更为根本。

佛教的慈悲精神,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甚至认为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如上引《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就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而《观无量寿佛经》中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不单是对于人类社会,也遍及于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无情之草木土石。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体现了佛教最博大、平等、无私的精神。不仅如此,佛教为救助一切有情而不懈努力,是佛教最为推崇的菩萨利他行。这在一方面,表现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戒杀和放生。我们在众多的佛教戒律中可以看到,戒杀生总是放在第一条的位子上。佛教的戒杀生,不仅是指戒杀这一行为,同时也指不得持有杀生器具。如《梵网经》卷下说:“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斧斗战之具,及恶罗网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这里也包括不得制造杀人武器。当然,佛教的戒杀生是指没有应杀理由的故杀,而对那些有害于人类的东西,则也还是主张应当杀除的。这种除害的杀生,同样是佛教慈悲心的体现。佛教对于无情草木土石的慈悲,则体现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好保护。

由此可见,佛教以这种慈悲精神为出发点,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反对各种暴力和非人道的行为,对于佛教徒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义不容辞的。

佛教的兼容精神

佛教理论,特别是大乘中观学派的理论,充满着辩证的思维方法,而反对各种片面、独断或绝对的理论和方法。因此,佛教往往在尖锐批评它所反对的理论的同时,注意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或通过分析比较给予其适当的地位,表现出一种宽厚的兼容精神。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佛教由印度传播到亚洲各国,并先后在亚洲各国生根、开花、结果的历史中得到深刻的印象。佛教在传入这些国家后,虽然也与该国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发生过各种矛盾和冲突,但从未发生过用佛教去消灭和替代该国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而是不断地使自己适应该国家民族的文化环境,与该国家的原有民族文化和宗教开展对话,和平相处。例如在中国,佛教传入后与中国原有的儒家文化和民族宗教——道教也发生过礼仪、教义和理论等方面的严重冲突和争论。但与此同时,佛教也积极吸收了中国本土儒家与道教的东西,使自己适应于中国的文化环境。因此,佛教不仅在中国生存了下来,而且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致成为中国文化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隋唐时代,佛教的影响遍及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与此同时也就开始形成了儒、佛、道并重兼容的格局。宋明清时代的佛教,在其内部则调和各宗派,倡导禅、教并重,在外部则在保持自身根本教义的情况下,进一步融合儒、道思想,从而也使自己得到了深化和发展。佛教的兼容精神,在中国佛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世界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民族之间的暴力冲突是由文化或宗教矛盾引起的。就是在当今世界,在一些令人不安的地区,宗教性的紧张也还在助长那里的动荡局势。应当说,这是与宗教的根本宗旨相违背的。佛教在其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中则是以完全和平的方式推进的,它为世界各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宗教对话,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发扬佛教的这种宽厚兼容精神,对争取和维护世界长久和平是有重要积极意义的。∵

佛教能净化心灵

佛教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同时,这“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按照佛教的说法,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佛教教导人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教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又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因此,要建设一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之间和睦相处、持久和平的世界,那么佛教净化心灵的教义是很值得重视和借鉴的。

在中国佛教中,特别是在中国禅宗的理论中,佛教净化心灵的教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性清净,众生与佛本无差别。如有差别,则在于一迷一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而所谓悟的根本内容,就是能“自净其心”。佛教认为,“三毒”是魔王,只有用佛教的正见去让自己除掉三毒心,才能恢复清净的本性,才是真佛。而在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中,也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说法,如:“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等等。产生人类社会的争斗、暴力、战争等,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此,要消除人类社会的这些丑恶现象,也是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才能奏效的。佛教从净化心灵这一方面来促使人们各自摈弃私见私欲,以博大的胸怀,视人类为同胞兄妹,视万物为与我一体,从而去共同维系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应当说,这对于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