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释常慧

内容摘要:由圣严法师于1985年所创立的中华佛学研究所,在2007年4月8日,是第一所正式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的单一宗教研修学院,并自2008学年度起(8月1日)更名为「法鼓佛教学院」。圣严法师用二十年以上的时间,坚持让中华佛学研究所独立办学、并维持一般研究所的办学规模与质量,而非附属于寺院、依靠寺院的收入办学,就是期盼终有一日,以研究所的经营规模、研究素质与成果,能受到社会大众,尤其是***对此一硕士学位的承认。∵

何以圣严法师如此坚持?其最大的动力来源,即是面对六、七十年代的***佛教僧俗二众教育水平的低落,特别是佛教教育水平的普遍缺乏,甚至为外教公开挑衅、抨击,深感一定要极力推动佛教教育,特别是佛教的高等教育,以期培养更有佛学素养的僧俗人才,藉此改变一般人对佛教只有经忏佛事、经忏僧的刻板印象。圣严法师在主持中华佛学研究所期间所持的办学理念,一则强调具备基本的佛学研究能力(如佛典语文能力)、二则培养不同领域的佛教人才、三则聚集各方人才以培养专才、四则重视国际性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圣严法师一再与研究所师生强调:「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的学习精神。∵

本论文主要以历史研究法,运用***佛教历史、历年佛教杂志文稿等,以之探讨:圣严法师对佛教教育的看法,以及法师接受张其盷的邀请,在1978年至1991年期间,担任佛学研究所所长至主持中华佛学研究所期间,所面临的际遇与挑战,综观这些过程与成果,的确是足以成为探究七、八十年代,***佛教高等教育发展概貌的最佳范例。∵

关键词:佛教教育∵圣严法师∵张其盷∵中华佛学研究所∵***佛教∵

一、∵前言∵

***佛教教育的发展,可以从全省各地佛学院与研究所的创办与兴衰中略窥一二。在80及90年代,因为***的经济起飞,佛教蓬勃发展,佛学院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从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几十年间经过前人的前扑后继的在佛教教育上的努力,全省佛学院、所虽然有增加的趋势,却是一直处在办办停停的起伏状态之中,能存活下来的佛学院、所不多,但这些学府的设立,对佛教研究素质的提升,的确曾发挥了最直接的效果。2依据佛教史学者蓝吉富在《当代中国人的佛教研究趋势〉一文中的统计,研究佛教的人数曾达到60人,特别是在1970年以后,研究者在语文能力、研究方法、研究专题上才有较明显的提升。3∵

基本上,影响***佛教教育的发展因素,从各佛教学者对此一主题的分析文章,约可归纳为内在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办学的动机、人力与财力、办学的方法、师资或学生的人数与质量、毕业后的出路等;外在因素包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教育单位的宗教政策等。4尤其在2007年以前,谈***的佛教教育一定是指正规教育体制外的佛学院与研究所,因此,在没有地方教育单位规范与资助下,以上各项因素是否可以达到正向的发展,就端赖各办学单位原有的实力与未来发展的持续力,以及佛教界间是否能作资源的整合等因素。∵

整个过程是彼此相互影响、前人经验的累积,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等内、外因缘和合而成。包含圣严法师5于1978年至1991年间所主持的佛学研究所,从早期招生的困难、面临停办危机,直至创建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等过程,也同样离不开以上这些时空因缘流之中。∵

本论文主要以历史研究法,运用***佛教历史、历年佛教杂志文稿、中华佛学研究所档案数据等数据,以之探讨:圣严法师对佛教教育的看法,以及法师接受张其昀的邀请,在1978年至1991年担任佛学研究所所长至主持中华佛学研究所期间,所面临的际遇与挑战,综观这些过程与成果,的确是足以成为探究七、八十年代,***佛教高等教育发展概貌的最佳范例。∵

二、∵圣严法师的佛教教育理念∵

从圣严法师历年来对佛教发展与佛教教育的论述文章中,可以发现法师觉得佛教人才是佛教兴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提出佛教界应重视培养不同的佛教人才,以恢复隋唐的佛教盛况。然而,法师认为佛教教育的推动,应该是整合全体教界的力量,共同制定分层分级的教育体制、建立次第的僧伽教育内容,以养成具有道心与国际视野的佛教学术人才。以下分别述之:

(一)重视培育人才以振兴中国佛教∵

在1961年至1990年间,圣严法师一直不断呼吁佛教界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例如1961年在为青松法师(后来还俗的张曼涛居士)东渡日本留学有感而写的文章中指出:晚清以来,中国佛教欲振乏力的发展事实,其重要的关键因素在没有重视培养佛教人才;法师也指出在50、60年代,***佛教教育的环境,其实是无法满足有志在佛学上深研的青年,故使许多青年往日本、欧美等地研修佛学。6到了1988年,圣严法师还是再次强调人才的培养攸关佛教的兴衰,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7。∵

另一方面,更有感于中国佛教在佛教教育的推动上,特别是晚清以后,佛学院教育虽如雨后春笋般设立,但在人才的培育上却没有完善的计划,以致于学生的素质一直停留在某一阶段,不仅造成佛教文化界(出版界)的学术价值无法提升,在弘化人才与语文人才上,也是非常不足。加上当时教内缺乏时代意识,不具世界眼光,故不知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也无法让学成归国的人学以致用,当然就更少作专题而深入研究的人才了。因此,一再提出:佛教教育的发展,其实对安定人心,使社会平和有一定的作用,佛教界应赶上时代的步伐,朝整体性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佛教。∵

(二)恢复隋唐佛教义学人才集中的盛况∵

圣严法师如此重视佛教人才的培育,除了是其对个人身处的佛教环境所作的长期观察所得,亦与法师自小的受教历程,特别是二次出家所受的学院式或师徒式僧教育,以及留日期间的佛教学术研究训练有关。9这些际遇,也成为其后来所创建的中华佛学研究所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的发展蓝图。∵

因此,在圣严法师的教育理想中,是以恢复隋唐佛教义学的盛况为最大目标,也即是佛教的义理之学能引起教界与学界的兴趣与重视:∵

「在中国佛教史上,义学风气鼎盛的时期,寺院所在之处,高僧所居之地,即为中国文化与教育的中心,社会上与思想界的精英之辈、杰出之士,也都以佛教的寺院为向学之所,寺院的高僧为其问道之师,并且学风所被、道风所至,享名宇内,饮誉东瀛。」10∵

(三)建立次第的僧才教育以培养解行并重之宗教师∵

对以上佛教理想的实现,圣严法师早期(1969年留日以前)是以提升僧伽的教育质量为主要诉求,希望佛教界乃至***能积极推动佛教的教育事业,提升僧众的素质,培养出博学经世且具有宗教情神、宗教情操的宗教师。同时,也提出了理想的佛教大学以栽培僧俗的佛教人才,以及以制度化的方式培养不同层次的弘法人才。∵

在僧伽教育上,圣严法师在〈教育.宗教.佛教的宗教教育〉一文中,清楚的表明学僧阶段是最可塑的时期11,应先以律学的研习与行持为重,再进而深入经藏,方能真正养成足堪大任的宗教师人才,而不是仅知义理却不重戒行的宗教学者。12在僧教育的过程中,法师极为强调一切的修学重在养成高尚的宗教情操与宗教精神13,而不是将佛教作为学说、思想来研究的学者教育。∵

(四)应将佛教教育作整体性、分层级的管理与推动∵

当圣严法师于1978年接下了佛学研究所所长一职,即以培育不同的佛教人才,特别是佛教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人才为办学方向。更建议藉由佛教界力量的结合与***的支持与协助,能将佛教教育作制度化、整体性、分层级、统一的管理与推动,区别出佛学院与佛学研究所在培养宗教师与学术人才的不同功能,作为改善佛教界长期办学以来办学目标的模糊或过度远大。14∵

对个人办学态度方面,圣严法师一再强调办学者应不计个人的名闻利养,只为整体佛教而努力,同时运用各方资源,集合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推动整体的佛教教育,以培养佛教中的佛教教育人才与佛教学术人才,达到灯灯相传、代代相继的「正法久住」目标。15∵

(五)强调学生「道心」与「国际视野」的培养∵

法师在办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学生建立国际性学术研究视野,逐渐将焦点集中在国际化、学术化、现代化的佛教高等教育理念的推动。在学生课业与生活中,一再强调实际掌握与履行「道心」,即「菩提心」的内涵,以培养出足以摄化人心的人格气质。由此,以佛教界所培育的各种佛教人才,达到复兴中国佛教,并将正信的佛法弘传到世界各地的理想。16∵

在「第二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开幕词中,圣严法师提出:一个伟大的宗教,应具备信仰的实践、理论的基础、学术的研究三个条件,同时说明:∵

「若无信仰的实践,便不是宗教而仅是伦理学说;宗教的信仰和实践,又必须有其深厚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的基准,方不致流为地方性、民俗性和非理性的鬼神信仰;如果不作学术的研讨,便不会知道如何运用既有的资源,来给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提供多功能的服务与高质量的奉献。」17∵

综合而言,比较二个时期的内容,圣严法师对佛教教育的重心,已由留日前多谈及佛教僧伽教育,于留日后因缘的改变,进一步转为关注与实践佛教高等教育,甚至在1991年后更扩及整体社会的全面教育与三大教育理想。

三、∵圣严法师佛教教育理念的实践—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

(一)机遇:张其昀先生与圣严法师∵

在70、80年代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首屈一指的私校为张其昀先生(1901-1985)在台北阳明山所创立的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18张其昀先生以其特殊、深厚且丰富的学识经历、政教背景19,竟可以在当时政治敏感时期,尤其禁止宗教进入高等学府的政策下,有能力在此学院内成立了佛教文化、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天理教、摩门教、印度、宗教与道德等研究所,并网罗各方人才,极力推动各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专题演讲、座谈会。20在1965年成立的佛学研究所,纯属研究单位,历任所长有:张澄基、张曼涛、周邦道、圣严法师等,张其昀先生希望藉此让佛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