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乘菩萨道看人间佛教的社会关怀

陈永革

当今汉语佛教界自觉提出以“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无疑是协契于佛教弘法教化这一“社会化”取向的具体表现。基于佛教“法界平等”而展开弘法事业,当能更好地以“法界”圆融化导现实人心。护持佛法与社会教化共进的愿望,有助于促进对佛教弘法理念的认同。从佛教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传统而言,这正是菩萨四摄行的精神体现,也是菩萨行三福德门的崭新内涵。∵

一般地说,信仰佛教有着二个层面的涵义。一是信仰佛事,二是信仰佛理。前者事相的信仰,后者是教理上的信受。后者在信仰层次上高于或深于前者。真正的佛教信仰,应该由信仰佛事而至信仰佛理。这种信仰程度的加深,必须藉助于对佛学的研究。从信佛与研佛的互动关系来看,由信佛而研佛,则由研佛可增信佛之行;如果信仰佛法而不研究佛学,则信仰的功德不巨。有见于此,圆瑛法师曾明确主张,“若能从信仰而研究,由研究而解悟,因解悟而修持,依修持而证入,则信为道源功德母。”

从佛教社会观展望菩萨行证,应该充分展时代意识与世界视野相结合的整体弘法观。

适应时势变迁的现实进程,佛教徒已经不再满足于禅者的个己解脱,在参禅亲证的法务之余,还尽可能地介入社会的活动,如参与社会化的慈善义举、道德文化建设等等,扩展佛教教化社会人心的弘法空间,发挥佛教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社会功能,号召佛教界投身于即世法而修佛行,即世间行而修出世法,充分扩展参禅学教的社会意蕴,更体现佛教慈悲度世的现实教化。如***证严法师本着“无缘大悲”“同体大悲”人间佛教理念创建起来的“慈济功德会”,近几十年来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作了许多慈善及文化教育事业;圣严法师创立的法鼓山,极力提倡佛教在“心灵环保”、“净化人间”方面的作用,主张从心灵的净化、行为的净化到环境的净化,进而实现身心的安定与社会的和谐。

对于有情众生这一社会存在物来说,无不处于社会关系的存在网络之中。人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感情。然而,佛法的真理性,却并非出于人的社会感情。尽管释迦世尊在《善生经》中教导佛弟子要真正处理好父母、夫妻、师弟、主人与雇工、亲友之间、修行人与施主等各方面的关系,但佛教最具根本性的社会观照,却来自于亲证慧解的人菩萨行,以及与此同出一脉的人间佛行。

众所周知,五戒与十善是佛教道德行为的根本规范,这也是人菩萨行的行为规范。五戒指不杀生,不侵犯他人的生命,进而尊重他人生命自由;不偷盗:不侵犯他人的财富,进而尊重他人财产的自由;不邪淫,不侵犯他人的名节,进而尊重他人身体的自由;不妄语,不侵犯他人的名誉,进而尊重他人名誉的自由;不饮酒,不侵犯自己的理智,从而不侵犯别人,并尊重自他身心健康的自由。十善行的具体内容,则包括身三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业:即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意三业:即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不愚痴)。

除了五戒十善,人菩萨行还必须进一步扩展传统的佛教孝亲观。对此,太虚大师曾主张把传统孝道扩展为孝顺父母、孝顺师长、孝顺业因、孝顺法性、孝顺佛心。太虚大师的五种孝顺观,始于以佛心为宗,终于为社会培植佛心;始于以出世佛行为趣,而终于人间佛行。最真切的佛心,离不开对社会的关怀;最根本的佛行,不可脱离世间。正惟此心此行,太虚大师是在现代意义上建构佛教社会观的第一人。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从佛化人生到佛化社会建设,太虚大师的思想至今仍有启迪意义。从太虚大师的识见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传统并非没有社会观的思想因子,而是需要选择切入社会性思考的基点。从孝顺法性、孝顺佛心的观念思想出发,真切亲证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完全可以阐释佛教社会观的一些思想共识。

晚年的印顺法师曾经追思太虚大师创办《海潮音》的大乘真义,明确指出,这种真义不是别的,就在于为了更好地传达“人海思潮中之觉音”,其旨趣是“发扬大乘佛教真义,应导现代人心正思。”人类本来多苦,而现代人类的苦难更多。佛陀的觉音是最能给予安乐、最能度脱苦厄的正道。佛法为了适应不同的时地机宜,有着种种方便,既有庸常的人乘行、神秘的天乘行、厌离而着重己利的声闻、缘觉乘行,更有圆满而究竟、真正代表佛教的大乘行。

大乘佛行即是“人菩萨行”。依印顺法师之见,太虚大师所主张的大乘菩萨行,约有三种不同的进路:其一是“依二乘行而趣入菩萨行”,以此为方便,被人误会为独善主义者,甚至是厌世主义者。其二是“依天乘行而趣入菩萨行”,以此为方便,又往往会被人指责为神秘主义者,甚至是怪诞主义者。其三则是“依人乘行而趣入菩萨行”,以此为方便,既符合“佛出人间”、“人身难得”、“人为天之善处”的佛教经训,更能契应作为佛教化导对象的人的根机。因此,以人乘行为方便的菩萨行,才是大乘佛教真义,才能应导现代人心。印顺法师指出,“人菩萨行”不同于人乘法,其特质是发菩提心、趣向无上菩提的大乘行;是依信戒为道基,以悲慧为方便,不离人间,不弃人事,而能自利利他,功德庄严的人菩萨行。

人间佛教的论题核心,就是由人而菩萨行而佛行,从人而发心修菩萨行,由人学菩萨行圆满而成就佛行。

从人而发菩萨心,应该认清自己是具烦恼身,发悲心增上,进修菩萨行。除正信正见以外,一定要力行十善利他事业,以护法利生。“导之以法,齐之以律”,这是佛法化世的根本原则,也是修行者圆成佛行的终极理据。重法而轻律,即使心在入世利他,也只是个人自由主义者。自利与利他的统一,发心利他,不应忽略自己身心的净化,未能自度,焉可度人?所以为了要利益众生,一定要广学一切,净化身心,发愿服务人群;广学一切,只是为了利益众生。不为自己利益着想,以悲心而学而行,那所作世间的正业,就是菩萨行。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不但出家的僧伽需要建构更合理化的组织,在家弟子学修菩萨行的也应以健全的组织来从事利他而自利,决不是为个人谋取名位权利。对于修菩萨行,应以信、智、悲为心要。为此,印顺法师提出“学佛三要”,即源于大乘“愿菩提心”的信愿、长养慈悲和依缘起而胜解空性的智慧。“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长邪见”。如信与智增上而悲心不足,就是二乘;如信与慧不足,虽以慈悲心而广作利生善业,则是“败坏菩萨”。在人间修菩萨行,三德必具,不可偏废。

“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修人菩萨行的人间佛教,六度利益众生,从事治生实业,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形成同愿同行的一群。现代人间佛教的利他菩萨行,不出于慧行与福行,相涉相入。慧行使人理解佛法、内心净化,福行使人从事行中得到利益。从事福慧双运的利他菩萨行,要以三心而行十善为基础。

印顺法师所毕生倡导的“人间佛教”,其内涵扩展于社会,成为社会最富实践性格的思考。其经典理念源始于根本佛教中“诸佛皆出于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以及大乘佛教中般若空义、菩萨正道和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的思想。

作为反思与实践结合的人间佛行,注重人的本位及自力成就,但此中需要一种转换,这不是一种观念的代替,而是作为社会建设成就的圆成。人的完成,不可能离开社会的作为。因此,在今后的佛行实践中,也需要推进人间佛教最具现实性的社会理论建构。

人间佛教强调即人修十善、行菩萨道而渐次成化,强调成佛的过程性。这种过程,决不可游离于对佛义的真切亲证。人间佛教强调以五乘共法,据以圆满究竟,修学菩萨道乃至成佛。人间回归佛陀本怀,掌握佛陀以人为本,兼及解脱自在又慈悲利他的根本精神,还需要真正有效地对治解脱道的独善主义,以及菩萨道轻视解脱道和神化的偏差。

佛教的人间性并不等同于佛教的社会性。严格来说,佛教的人间性是一种空间的界定,而佛教的社会性则属于一种关系性的范畴。佛教社会观所涉及到的层面,相对于人间佛教而言,更具有包容性,如社会正义、社会觉悟、社会宽容、社会福利等。有见于此,作为慈济功德会的创办者,证严法师曾解释其社会定位称:

慈济是一个修行团体,也是走入社会的团体。佛陀的教育,我们固然要不断地追求,但不是要你们每天去听经,或一天到晚拜佛念佛。佛教有很多法门,慈济法门是行的法门,做中学,学中做,身体力行菩萨道。既已选择这个法门,就要时常反省自己是不是一心一志朝着目标前进。……要记得“多做多得,福慧***;少做多失,福慧双失。”

星云大师则对其佛光山的人间佛教理念有着清晰的阐述。他指出:

在多元化的人间,各宗教均扮演着导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为身教,或为家教,或为含容各门学科的心灵教育。人间佛教重视当下的净土,致力于解决人间各种的问题,因此无论站在人乘、天乘,或是声闻、缘觉、乃至菩萨乘,佛教都对净化人心、维护人伦秩序,乃至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建设,提出贡献,如:帮助生产、开发交通、保护生态、利济行旅、文化建设、安住军民、兴办教育、医疗救济等。从人间佛教与菩萨乘之间的关系着眼,星云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菩萨道”思想。他开示称:

所谓“菩萨道”,就是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声乘缘觉乘”的出世思想;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把入世出世统一调和起来,就是大乘菩萨道。

由于佛教一直以服务社会、奉献人群为职志,所以能被社会所接受,这就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主张“人成即佛成”,因此佛陀施设“五乘佛法”,也在表明出世圣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也就是说,五乘佛法是以人天乘为基础,能够把“人”做好,进而发“菩提心”、实践“菩萨道”,如此才能完成“佛道”。……也就是说,成佛可以直接实践大乘佛教的法门,但是也一定要经过人天乘、声闻、缘觉乘的过程来完成自己。

从佛光山的人间佛行实践中,星云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下述实践性界定:

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机的佛法,只要是对人类的利益、福祉有所增进,只有是能饶益众生、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都是人间佛教。

至于由人菩萨行而入人间佛行,星云大师为国际佛光会会员所称的四句偈(通称“佛光四句偈”),有着如下明示:

慈悲喜舍遍法界(奉行四摄妙法,这是内修的自我涵养);

惜福结缘利人天(实践广大布施,这是外弘的利生化世);

禅净戒行平等忍(悟入诸佛密行,这是治学的思想方针);

惭愧感恩从愿心(获得无量圣财,这是自他的人格圆成)。

佛陀是人间的佛陀,于人间结缘布施,于人间成就佛道。佛陀是人间佛教社会运动的先驱者,他冲决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倡导“四姓出家,同为释种”的思想观念,揭示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真理。人间佛行理当追随佛陀,关注当下人心,重视现实生活。

作为人间佛行的佛教社会观,是充满包容与宽宏的社会观。当今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文化、种族。佛教基于同体大悲的入世情怀,呼唤国际社会互相包容与尊重。

作为人间佛行的佛教社会观,是以无我为始基的社会观。无我则广,无我乃大。人生在世,心量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多给人一点空间、多予人一点谅解、多给人一点包容,世界才能真正的融合与和平。

作为人间佛行的佛教社会观,是平等的社会观。自古至今,由于人类社会的诸多不平等而导致冲突乃至战争;人们因为想法不同而引起斗争,种族歧视,男女不平等的观念,甚至造成人世间的纠纷。世界和平最主要条件是要平等,作为地球人,人们要同等对待,才能创造和平。

作为人间佛行的佛教社会观,是慈悲的社会观。由人己心性的升华与净化,能提升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生共荣,真正成就佛教理想的无相慈悲。

人间佛行的社会特征,在于佛法弘化的“人间化”。这种“人间化”取向,旨在推动以人为本的佛教,积极而主动地将佛法由寺庙带到社会,由僧众带到信众,学习世间种种法门,作为当代佛教佛法的方便,达到佛法的人间化,从而实现由信佛与行佛的统一。这是事与理的智慧圆融,是信与行的人间圆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