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城市文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文:刘元春

城市化的疾速发展,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更是惊人。目前,中国现有80多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过去30年中每年大约有成千上亿的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同时,当今中国仍有65%的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在20年后,大概有65%的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因此,如何提升城市文明,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让人们能够从容的面对各类严峻挑战,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事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下包括了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五个分论题,这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过,不论是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多么发展和繁荣,并不能决定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态就一定美好,人类生活的美好感受,根本还在于人们的内在认同,在于人们精神乃至心灵深处的体认。或者说,城市文明的最重要标志,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内在与外在的和谐,在于生命体之间与生命体自身的“关系和谐”与“美好体认”。目前社会文明建设中,从以往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扩充到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建设,就是要尽力的推进人类文明建设的纵深和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参与,让我们的社会真正成为不断成熟的公民社会,群策群力,和谐发展。

佛教以及广大佛教徒的积极参与,将成为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佛教思想的特性与信仰活动的特点,以及佛教界多年的实践经验,都能够为解决城市生活中所存在的社会问题,提供很好的助益。具体来讲,佛教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佛教节制欲望的人生导向,有利于克制社会群体的无序竞争,培育合理的生活理想。城市,被称为欲望之海,在海波翻滚中,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迷失人生的方向和坐标。目前,城市病中的焦躁和不安等问题,大多来自于基于个人生存的无序竞争,而不少竞争大多基于个人名利欲望的泛滥。这里,节制欲望已经不是一个个人生活态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佛教不反对个人合理的生活追求,但是,提倡适度和合理。一个人如果无限度的、不择手段的攫取个人利益,必将导致社会混乱和失衡。一个激烈竞争,但缺乏自我约束的社会与人生,必将有害于个人生活与社会。我们的社会需要佛教所提倡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

第二,佛教注重内省的精神取向,有助于引导人们保持自我净化,培植健康的心理情态。当今的社会,尤其是城市中,不论年龄和性别的“愤青”一族,对待社会人事总习惯于怨愤与发泄,借助互联网的方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的十分重要的势力。也就是说,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情态:将个人或社会的某些问题,都习惯于归罪于外在的因素,并将某些因素极端化、简单化,群起而攻之。这样的习惯性思维,已经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心态失衡问题。佛教注重内省,凡事要求先自我检讨和反省,并且要采取综合的联系的因缘分析方法,从根本上下功夫,正好可以治疗我们根源于内在心灵的种种精神疾病。

第三,佛教倡扬慈善的道德信仰,有益于维护社会群体平等和谐,促进和谐的社会发展。城市化发展中,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是越来越大的社会群体差异,突出的是社会资源与社会分配的不平等,诸如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群体隔阂等等,已经成为造成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其中,所谓社会强势阶层和群体缺乏社会公益投入,缺乏平等心和同情心,甚至排斥和歧视弱势群体,漠视其他公众的权利,这种社会现象是造成社会对立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对全体公民乃至所有生命的权利尊重,成为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是需要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层面的综合治理。不过,社会慈善活动是其中十分有效的的一个途径。佛教慈善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参与,必定对促进社会和谐和彰显社会公正,起到重要作用。

为此,佛教界应当充满自信的参与城市文明的建设实践之中去。佛教界不应当停留在“让不让”的犹豫上,而是应当反映在“能不能”的行动中。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