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佛教的基本教义

龟兹国,因“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所以该佛教的基本教义,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这里“讳”的意思指真理。“四谛”即“苦、集、灭、道”。其中“苦谛”是说世界就是苦、生是苦、死是苦.∵“生、老、病、死”都是苦。“集谛”是指产生病苦的原因。“灭谛”是指痛苦的消灭。道谛”是指灭苦的方法。总之,“苦”要知,“集”要断、“灭”要尽,“道”要修,这就是“四真谛”的全要内容,也可以说是整个小乘佛教的思想提纲。

“四谛”理论.据说是释迎牟尼成佛后初次说法纳理论。释边牟尼首先肯定了四请,讲解了其内容;然后强调四讳在人生实际中的意义,主张人们应当知道苦的现象,铲除产生苦的原因。努力倍道,以达到灭除痛苦的境界;最后声明自己已经达到了四讳之说的要求,明白了苫的现象,铲除了产生痛苦的原因.从而达到了灭除痛苦的“涅架”境界。四席理论,一直为后来的佛教学者承认和继承,自然是龟兹佛教信奉的根本教义。

四访论的出发点,认为世界充满了苫,强调“苦海无边”之说。这是佛教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生价值的判断。佛教中的“苦谛”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等钟种分类。“二苦”是指“内苦”(即身体的生理病痛和感情、思想、意志中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相“外苦”(即来自外界的各种灾难祸殃)。

“三苦“,指“苦苦”(即寒热饥渴等事所引起的痛苦),“坏苦”(即荣华富贵等乐事不能持久所造成的痛苦),“行苦”(即人事言行及生活环境变幻无常所带来的痛苦)。

“四古”,指“生苦”(出生时所经受的苦),“老苦”(衰老时所经受的苦),“病苦”(疾病时所遭受的痛苦)。“死苫”(死亡时所遭受的痛苦)。

“八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和“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等。其中“爱别离苦”指与所喜爱的人或事离别所造成的痛苦;“怨僧会苦”,指与所怨恨、憎恶的人或事连遇所造成的痛苦;“求不得苦”指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痛苦;“五蕴盛苦”指人身心的贪欲所产生的痛苦。八苫之中,前四苫都是自然生理现象,在于说明“生命就是苦”:后四者都是社会生活现象、在于说明“生存就是苦”。

可以说,龟兹佛教的人生哲学就是“苦”的哲学。苦谈学说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佛教宣传现实的苦难,B69不在于消灭苦难的现实,而在于保留现实的苦难。因此,佛教的“苦谏”不单纯是散布悲观厌世的宗教情绪,从它客观的社会作用说,而是肯定劳苦大众受苦受难的命运不可避灭*

“集谏”,是煤究造成谙苦原因的理论。原始佛教认为:苦的根源在于“贪欧”、“嫉欲”和“思痴”。释边牟尼把这三者称之为“三毒”,认为正是这三味毒药使人沉沦在生死轮回中不能自拔,而有了生死轮回就有了与生惧来的种种痛苦。

由此看来,“集谤”就其本身讲,往往只看到劳动群众是受苦者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也是生产者的一面.把苦难的终结,放到生命的终结上,而产生的悲观、没落的理论。

“灭济”∵是说明造成世伤诸苦的原因是可以断灭的、人们可以从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进入无苦的“涅菜”境界。所谓“涅粱”,是无限圆满、无限美好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概论来表述的最高存在,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梁”有两种.一种是“有余涅架”,指断除了贪欲,断绝了烦恼.但是肉体还生存在人世间.还有思虑活动,是一种不彻底的涅探;而第二种“无余涅梁”,指不仅断除了贪欲,断绝了烦恼,而且连肉体也不复存在,身灰智灭,生死的因果都没有了,不再受生,这才是彻底的涅架。释边牟尼跳出生死轮回,实现了圆满的人生,进入了寂静无扰的元余涅莱境界。佛教把这种涅架作为修行的最终目标。

“道谈”,是论述达到涅聚境界道路的理论。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就是指的道路理论。意思是: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都是无边无际的茫茫苦海,只有通过佛教修持,才能断灭一切欲求,从而超脱生死轮回,达到彼岸的涅梁理想境界。∵大乘佛教思想为主要持色是“菩萨思想’。“菩萨”是梵文Dudhi一温uva的译音,即“菩提萨睡”之略,意译为“术大觉者”。所渭菩萨,即指抱着广大志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聊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把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扩充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菩萨行”。主张菩萨的修行方法为“六度”、“四摄”。“六度”即指布施、持戒、忍挥、桔进、禅定、智慧。大乘佛教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莱被岸的通道。“四摄”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在大众中进行共同生活和活动则方式。大乘佛教把自已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遵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后来甚至于把所有信奉大乘思想的居士都称为“菩萨”,因此大乘思想实际上就是菩萨思想。

“菩萨行”中,尤其注意“布施”、“忍辱”和“禅定”。“布施”的原则是:“若有来求而不爱惜,能尽施”。间。就是要求情徒用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财力去救助贫困者和满足索取者。这既是一种超脱世间谙苦的手段,也是一种饱含牺牲精神的道德行为。

“六度”中的“忍辱”.要求教徒们遇到“若鸳曾”、“若挝捶”,都要忍受。忍受的方法,是“心不动”在这里,宣扬的是一种阿Q精神。

“六度”中的“弹定”,不是一般地当作修心养性的手段。而是着重于当作获得神通功用的途经。要求有禅定获得神通,不主张静坐沉思的弹定,而是认为只有“一心”将佛教贯穿于众生中去的活动,才是最好的惮行。

“六度”中的“持戒”,通常可以用“五戒”来概括。“五戒”的首要戒禁已不再是情欲,而是“杀生”。由蔑视人生而保护众生,是佛教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的一大转变。所谓“淫罪’、被排列盗窃之后而降为戒禁的第三位,且所禁的范围,只限于非正当的男女关系,并不限制婚姻关系。这样家庭也就不再被右作是人生的径桔,在家的居士同样也可以作菩萨成佛。

“六度”中的“精进”。要求既使“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也要“喜济众难”,决不退却。对于“智慧”,也不再单纯强调“空观”,而是更着重于所谓“渡脱世人”的“方便”。

所谓“四摄”,就是菩萨为化导众生,使众生产生亲近和信仰佛教之心,而应当他的四件事。即‘一、布施摄,包括向众生施财物相宜讲佛法。二、爱语摄,技众生各种不同情况,以慈爱的语言和态度加以劝慰。三、利行摄,做利益众生的各种事情。四、同事摄,生活和活动在众生之中,随机加以教化。

大乘菩萨行除上述“六度”、“四摄”外,还提出“植众德本“的目的。认为“六度“等是为菩萨积累觉悟成佛的智慧和功德,亦简称“植德本“。“功德”的内容是无限的,概括起来可分两类‘其一是普渡众生,通过给众生做好事,完成自已的宗教修习任务来实现;其二是偶像崇拜.通过对伏;法、僧的信仰实现净化自己内心世界的任务。对佛的信仰和崇拜,以及把这种信仰和崇拜向众生的大规模推广,就成了大乘菩萨培植和积累自身后世福德和成佛功德的主要内容,因而也就成了个人获利的最方便、最廉价助手段。只要日念佛号七万、十万声,念念不舍,就可凭借阿弥陀佛本愿的他力,住生佛国。

如何实现“植众德本”呢2大乘菩萨行又提出了“菩萨十地”的理论。指出菩萨倍行十地的过程,也就是“植众德体”的过程。论述十地的内容.也就等于揭示菩萨行的全部思想。十地中的任何一“地”,都要贯彻对众生的大憨大悲和对佛教的无限崇拜,因而也就把“六度”、“四摄”的内容包括于其中。

大乘佛教内容极其庞杂,不过作为它作用于民众的道德观念.则始终坚持三个基本训条:第一、是“大慈为首”、“慈悲百合”,悲天悯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第二、是“诸恶莫做”,“谙善奉行”,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第三、“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的统一,个人解脱同一切众生解脱的统一,当作处世哲学的基本思想。

总之,为适应龟兹地区变化的政治、经济的形势,大乘佛教于公元四世纪中叶至末年,在西域一度兴旺发达起来。以鸿摩罗什为代表大乘佛教,迅速得到发展。北传佛教的太乘学说,都是鸣摩罗什等西域佛教大师们译经介绍的,对尔后的中土像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龟兹佛教又进入一个转历时期,小乘佛教再次迅速抬头,大乘佛教则呈现衰弱的状况,并逐渐形成以龟兹为中心的小乘说一切有部,最终形成小乘佛教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坞摩罗什离开龟兹以后,大乘佛教必然受到冲击,一大批大乘高僧陆续奔过坞摩罗什处,因此,无法抗衡小乘佛教锭的优势。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大约还是龟兹地区的小乘说一切有部历来就占据优势的缘故。就是在大乘佛教发展到相当发达阶段,龟兹的小乘保教也仍有相当大酌势力。龟兹地区的许多寺院实际上还是控制在小乘大师们助手中。况且大乘佛教在龟兹地区广泛流传时间不长.并没有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小乘佛教重新占据龟兹地区后.大肆排挤大乘佛教。到玄类来此时,龟兹已成为纯仲的小乘佛教国。把大乘《瑜伽沦》视为邪见之书,并说;“真保弟子,不学是也”。龟兹国王对于大乘佛徒的玄英不吃“三净肉”而深感怪异。公元695年前后,龟兹国中唯习小乘,不知释边分化百亿,现种种身云,示新境界,不信《华严》大经。公元727年,经过龟兹的慧超也说:“此龟兹国足寺足借,行小乘法,吃肉及葱韭等也”。

龟兹小乘佛教复行,兴修佛寺至百余所,并出现了一些名刹大寺,云集不少高憎;同时,还常在城西门外立像处举行盛大法会,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佛教之盛达到空前的程度。直到唐代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受中土佛教思想的强大影响,龟兹佛教才由小乘佛教转大乘。从龟兹石窟壁画中,直到晚期才绘有大量菩萨形象,如克孜尔118窟之十地菩萨,左右协待菩萨,135窟中的立菩萨;库木吐拉新窟中的十一身脚照廷花的菩萨,新2窟少十三身珠光宝气的菩萨等等。此外.还出现了西方海i交、药师变、弥物变以及干佛像、部说明龟兹地区纳大乘佛教大的在公元八世纪中叶又开始得到流行。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