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佛教文物介绍
广东佛教历史悠久,创造出丰富多采的佛教文化,珍品佳作亦多。这些作品,历代皆有益损。20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对佛教文化破坏甚巨。但由于各地僧俗巧妙保护,部分珍贵文物得以保存。80年代改革开放后,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掘、整理和修复各种文物,佛教文化得到保存和发展。
1.真∵身
唐代禅宗六祖惠能“真身”,高80厘米,面容清瘦,双目闭合,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腹前作入定状。该“真身”是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八月三日祖惠能圆寂后,用他的尸体特制的。其内部是人体干尸,外表贴以麻布、涂香灰泥、上漆等。形象生动逼真,写实传神,表现出惠能大师的气质。这座真身像是六祖惠能的弟子、唐代着名的佛教雕塑家方辩的杰出作品。六祖“真身”现供奉在曲江南华寺内。∵南华寺供奉的还有明代憨山大师的“真身”和丹田大师的“真身”。
2.舍利子
广州华林寺原有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的舍利殿,内有肇庆星岩白石砌成的七级白石塔,高达一丈六尺,塔下埋有舍利子。后塔殿毁。建国后,迁建石塔时,在原塔基中心处,发现一个密藏多重套盒。这个套盒共有四层,层层相套,异常紧密。最外层是石制的,长方形,放在塔基中心,揭开石盖,里面有一个17.5厘米见方的扁木盒,全用松脂封裹,木盒里面藏一12.2厘米见方的铜盒,盒盖面刻铭为:“大清康熙辛巳孟秋华林寺住持沙门之海敬合”,可证盒为康熙四十年(1701年)物。铜方盒底散置大小不等的珍珠38粒,琥珀3粒。下垫一块沉香木,木上放一个直径9.8厘米的圆形小银盒。内存22粒佛舍利。现舍利子仍供奉在广州华林寺内。旧志云,六榕等寺有舍利子,但至20世纪90年代均未发现存物。此外,南华寺、云门寺等皆建有虚云舍利塔。
3.石经幢
省内保存较好的石经幢有:
广州光孝寺石经幢,称大悲心陀罗尼经幢。经幢是佛教寺院旗幡的一种形式。立于大雄宝殿外西南角。幢以青石凿成,高l米左右,形如多面短柱,下石趺座高60厘米,上宝盖高30厘米。幢身八角形,略呈锥状。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年)。八棱面镌大悲心陀罗殿经咒,现字多漫漶残缺。可辩者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阻大悲心陀罗尼神章妙句……宝历二年……法性寺住持大德,兼蒲涧寺大德僧钦造书”。
潮州开元寺石经幢,首推尊胜经幢。立于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前东侧,高约4.15米,座基周径约5.15米,幢身八面刻《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刻文尚清晰者书法刚劲端整,锋棱利,幢身上下部分,有佛像、护法神,蟠龙形。由于年代久远,字、像过半已漫漶模糊。据光绪《海阳县志"卷三十"金石略之一》考证,认为此幢为唐开元年间(721―741年)之物。饶宗颐先生撰《开元寺志》序言中称:“开元寺此幢系不空译文,惟于粤中经幢信为最古而可贵之鸿宝。”开元寺还有唐准提经幢一座,大经幢两座,共四座石经幢。
省内保存尚好的石经幢还有建于南汉大宝五年(960年)的东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4.宣纸圣旨、帝师法旨
(1)南华寺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圣旨。宣纸,长140厘米,宽42厘米(明代复制件)。全文如下: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赐赉六祖大师宣诏。师以道契无为,德光先圣,入大乘之顿教,表无相之真宗。既而名振十方,声誉四海,万机无恼,八识俱安,功超解脱之门,心证菩提之序。朕以身居极位,事继繁煎,空披顶戴之诚,伫想醍醐之味,恨不趋倍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师以宏扬之内,大济群生,横舟楫于苦海之中,究沉溺于爱河之岸。今遣中书舍人吴存颖,专持水晶钵盂一付,磨衲一条,白毡两端,香茶五角,钱三百贯前往,件物微少,伸供养,以表朕之精诚。仍委韶州节加宣慰,安恤僧徒,勿使喧繁寺宇,万岁通天元年敕。”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