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初期佛教自然观
[越南]杜国伟-DO∵QUOC∵V
【摘要】本论文从《阿含经》所记载的文献,探讨初期佛教僧侣生活的方式,并且以缘起法的分析来看初期佛教对大自然的看法。
【关键词】初期佛教;自然观;《阿含经》
一、缘起
本论文写作的出发点,是在研读张伯伟着“禅与诗学”其中‘山水诗与佛教’一文,其论文中作者提出佛教的自然观,但其所论述比较扼要。今此笔者借由这论题,从佛教的文献中来探讨初期佛教的自然观。针对佛教的自然观,笔者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佛教修行者与自然之关系?二、佛教如何看待自然?本论文探讨范围锁定于初期佛教,所以依据文献是《阿含经》。
二、初期佛教自然观之探讨
初期佛教重视自然生态的看法,僧侣们以森林为生活的地方,以树林为修行的道场。僧人修行也求淡泊简朴,不侵犯大自然资源,而与自然结合同一块。佛教也以缘起法来阐明佛教对自然的看法。以下是论文所论述:
1、修行者与自然之关系
佛教的创立,最初并没有建立寺院,佛陀带领弟子们沿途行化,森林成为出家人的修行场所,僧侣们早晨从山林走到村落,托钵乞食,游行说法,黄昏下山又回到山林,在树下禅观法义,精勤修道得到法喜之感。正如《阿含经》所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於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於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此外在《长阿含经》也说: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於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於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於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党,言无益事。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党。七者乐於山林闲静独处。如是比丘!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以上所引的经文,不难看出初期佛教的修行都以山林作为修道的场所。为何早期僧众选择山林作为修道的地方呢?山林是闲静独处,能远离诸多的喧闹,修行者住在山林中容易调节控制贪欲之心,而能安住於少欲,少事,少业,少希望的修道精神。并且以山林为修道的道场,也能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乃至静修身、口、意三业清净。
此外,在《杂阿含》(855经)说明修行者放逸,不放逸问题,本经已点出行者安住在深林修行所成就的结果如下:
时有难提优婆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圣弟子,於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为放逸,为不放逸?」佛告难提:「若於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此等为凡夫数。若圣弟子不成就者,为放逸,非不放逸。难提!◎若圣弟子,於佛不坏净成就而不上求,不於空闲林中,若露地坐,昼夜禅思,精勤修习胜妙出离,饶益随喜;彼不随喜已欢喜不生,欢喜不生已身不猗息,身不猗息已苦觉则生,苦觉生已心不得定。心不得定者,是圣弟子名为放逸。於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如是难提!◎若圣弟子成就於佛不坏净,其心不起知足想,於空闲林中,树下、露地,昼夜禅思,精勤方便,能起胜妙出离随喜;随喜已生欢喜,生欢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心则定。若圣弟子心定者,名不放逸。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本经说明,完全不具五根者是凡夫。而圣弟子满足于四不坏净而不更上求,不昼夜禅思,故心不得定。心不得定者,名为放逸。若心得定就名为不放逸。此外,从经文中可看出好的修行道场就深林道场。依托森林的宁静,证入内心的清净,达成内心与外在清净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初期佛教,佛陀非常肯定山林生活的意义,因为树林能帮助修道者达到身心的宁静,易于耕植智慧的种子,所以体验森林生活,对修道者智慧的显现和开展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初期僧众的修行方式的特点,也就是与大乘佛教生活方式的区别。
2、佛教对自然的看法
初期佛教的自然观,是从佛教基本的缘起法来探讨。缘起的道理可分为十二因缘,十因缘等,但其主要的内涵一般被定义如下: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或者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缘起法的定义有两种层面:缘起流转与缘起还灭。缘起流转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说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则。简单的,可解说为“缘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与生起,必有原因。“此”与“彼”,泛指因果二法。表明因果间的关系,用一“故”字。彼的所以如彼,就因为此,彼此间有着必然的「此故彼」的关系,即成为因果关系。此为因缘,有彼果生,故缘起的简单定义,即是缘此故彼起。缘起法不但是从缘而生起,也还是从缘而灭无。依他而有而生,依必他而无而灭,这是深刻地指出缘起的内在特性。换句话说,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一切世间的万物生与灭皆有因缘的。缘起法也称为俗数法,假号法。缘起流转与缘起还灭也就是缘起的增法与减法的道理,如经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增法,减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增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增法。云何减法?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减法。
此处指出,增法就是缘起的流转侓,减法就是还灭侓。从缘起的说明当中,很明显看出缘起法主张一切事物皆由缘起生灭法而有。从“缘起性的平等性”对照“生物中心的平等性”看出人与万物紧密的关系着,人无法与万物分离,且万物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人善待万物,万物对人的回馈自然产生。站在佛教缘起法的角度来看,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因缘和合,互为依存的。总结说,佛教基本教义“缘起性空”,说明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是因缘和合,一切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与其他事物互为依存,自不可分离的。由以上论述,笔者有如下的见解:其一,从佛教缘起观点来看,能充分说明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相依相待,相互因缘关系的生存。所以吾人要重视自然界。其二,依缘起观点来看,如果人人能认识缘起法,互助互信,自利利他,尊重生命,爱护自然,共同为我们居住的环境贡献心力,必能创造出身心清净的家园。其三,佛教认为世间万象互为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是一种和合互生的关系。由此观之,佛教对自然的倾向是保护森林、绿地、保护水源等等之资源。其四:∵透过缘起法知道,人类众生要意识到自己是因缘所生法中的一份子,与其他部份和整体相依为命,没有甚么绝对的自我利益,有的只是自我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和谐一致。所以大家共同提高的心态,实现“人间净土”。
三、结论
古代印度修行者,当时是离开城市漫游於山林修炼,并没有固定的说法场所。初期佛教的修行者皆以山林为修行的场所,特别是禅定的修法,藉由山林的宁静,找回内心的宁静,达成身心的安定。众所调知,禅宗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由此观之,清净国土、珍爱自然就是初期佛教徒天然的使命。
初期的修行方式主要以少事,少业,少希望的精神为修道的理想。这点也是与大乘佛教修行者的区别。这点笔者认为对修行者来说很重要,因外缘少接触,修行比较容易成就。
从佛教缘起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世界万物的存在与灭亡是相依相待,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是与自然有密切关系,人不可能生话在无自然界的地方,由此观之,佛教重视自然界。也从此点可推论初期佛教自然观是倾向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保护森林、绿地、保护水源等等。这不是适应了现代社会保护环境的精神吗?
【参考文献】
[1]《长阿含经》卷2∵,(游行经),(T1,∵p.∵11c6-13).
[2]《增壹阿含经》卷48,〈50∵礼三宝品〉,(7经),(T2,p.812b14-23).
[3]《杂阿含经》卷30∵,(855经),(T2,∵p.217c18-p.218a9)。另参见:S.∵55.∵40.∵Nandiya;《起世经》卷10〈12最胜品〉,(T1,∵p.∵365a2-6).
[4]印顺法师着《佛法概论》p.147-149.
[5]《增壹阿含经》卷30〈37∵六重品〉(七经)(T2,∵p.713c12-p.714a10).
出自:∵《东京文学∵》∵2009年9期∵Y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