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态伦理及其现实启示

闵绪国

摘要:佛教以缘起论为哲学基础,以众生平等为核心价值,以尊重生命、爱护环境为行为规范,以净土为终极理想,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生态伦理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并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路径。

关键词:佛教;生态伦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76(2009)04-0034-05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伦理和价值问题,进而相继把目光转向传统生态伦理。佛教(特指中国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强调尊重生命、爱护环境,这为解决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佛教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哲学基础:缘起论

缘起论是佛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其基本含义是指世间万事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也由因缘散失而灭,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佛教将万事万物统称为诸法。那么,诸法是怎样产生的呢?佛陀的弟子阿难曾这样表述:“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因缘”就是条件,“因”是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是引生结果的间接原因。因一切事物均赖因缘而生,故称“缘起”。佛教也将此思想表述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一思想强调,任何事物均不能孤立存在,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才能确定其存在。

缘起论朴素地表现了佛教的整体思想。华严宗还以“因陀罗网”来隐喻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因陀罗网”是帝释天宫殿中的一张悬珠网。这张网的每一个结上,都有一颗明亮的宝珠。其结无数,宝珠也无数。每一颗宝珠都能映现所有其他宝珠,所有映现的宝珠又各各相互映现。如是无限交错反映,重重映现,以至无尽。在佛教看来,世界就如一张“因陀罗网”,世间万物就如网上之宝珠,相互联系,相互映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因缘和合的聚合体,就是一个圆融互摄、共生互动、不可分割的网络。以此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看到,人与自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是“因陀罗网”上的一颗宝珠,而不是整张“因陀罗网”;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就如同宝珠交相辉映。着名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认为,“因陀罗网”的隐喻富有启发性,有助于人们理解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有助于人们理解世界的整体性。

佛教在缘起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依正不二”的思想,进一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三藏法数》卷二七云:“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依、正就是指依报、正报。依报是指众生所依止的国土世界;正报是指有情众生的自体。简言之,依报指生存环境,正报指生命主体。“依正不二”,就是说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密不可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如池田大作所言:“‘依正不二’原理……明确主张人和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这一思想表明,破坏生态环境即是毁灭我们自己的未来。

(二)核心价值: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是佛教生态伦理的核心价值。佛教的众生平等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且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六道轮回。“六道”亦称“六凡”,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这六道皆未超出生死轮回。由于佛陀是在人间成佛,所以六道之中,人道较为尊贵。但这主要是就接受佛法、依法修持的能力而言。并且,六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轮回的。在没有解脱之前,六道中的生命依据自身的行为业力获得来世相应的果报,行善者可以由鬼变成人,作恶者也能由人变成鬼,即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六道轮回中,生命不断的交流代谢,多生曾互为父母。《心地观经》云:“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六道众生虽有高低序列之别,但其既可上升,亦能下降,并曾互为父母。从这个意义上讲,众生是平等的。

二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教认为,众生虽有别,但其生命本质是平等的,皆有佛性,即在成佛的原因、根据和可能性上是平等的。《大方广如来藏经》云:“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具足,如我无异。”“如来藏”是指隐藏于一切众生中的如来法身。众生虽然被种种烦恼所缠缚,但其如来藏本来具足,本来清净圆满,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众生平等。

实际上,佛教所说的“众生”可以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前者如“六道”,后者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众生平等”亦适用于“无情众生”。佛教并不认为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无情识,就可以随意处置。大乘佛教认为,佛性本身是不变的,它体现于万物之中,每一事物都有佛性,都有平等的价值。天台宗湛然大师将此定义为“无情有性”,即没有情识的山川、草木、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禅宗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强调佛性的普遍性。透过“无情有性”,我们看到,佛教不仅认为宇宙间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而且能以平等之心看待山川、瓦石等非生命。实际上就是尊重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万物平等,强调“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英国学者汤因比对“无情有性”进行了阐释:“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就是说,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物也都有尊严性。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

佛教的“众生平等”,要求我们对世间一切生命,乃至非生命,都要平等待之,不能摧残践踏,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行为规范:尊重生命、爱护环境

佛教生态伦理还特别重视实践,提炼出了一系列行为规范,如不杀生、素食、放生、爱护环境等。

不杀生、素食和放生集中体现了佛教尊重生命的观念,是对“众生平等”的践行。不杀生是佛教“五戒”之首,指不杀人、不杀鸟兽虫蚁、不乱折草木等。《大智度论》卷十三指出: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基于此,中国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素食为汉传佛教所遵守,是不杀生的一种体现。《楞伽经》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放生是不杀生、素食的发展,已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佛事活动之一,以致产生了专门的法会——放生会。不杀生、素食和放生体现了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和

救济众生的慈悲精神,不仅规范了信徒的行为,而且对民间、乃至对为政者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梁文帝、隋文帝、宋真宗等,都曾明令禁杀放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其意义不可低估。

佛教主张“依正不二”、“无情有性”、宣扬“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并提出“报国土恩”,要求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基于这些认识,佛教不仅选择名山大川建造寺庙,而且制定了禁止乱伐树木、焚烧山林等方面的戒律,把佛教庄严的宗教精神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努力创造人间净土。举凡佛教场所,大多翠枝如盖、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就是对其美好环境的生动写照,也是佛教爱护环境、佛化自然的积极成果。

(四)终极理想:净土

净土,是佛的居所,是佛教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彼岸世界。净土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弥陀佛净土。湛然说:“诸教所赞,多在弥陀。”阿弥陀佛净土,又称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佛教向往的理想生态。

《称佛净土佛摄受经》描绘了极乐世界的美好图景:布局庄严,井井有条;有丰富的优质水,饮者增益良多;有多样的树木鲜花;有优美的音乐,令人烦恼全消;有增益身心健康的花雨,增长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有奇妙的鸟类,能宣扬妙法;有清新的空气,和风习习。这样的世界,也是人们所普遍向往的理想世界。

进人极乐世界者可以无忧苦地享受一切幸福快乐。《阿弥陀经》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进入极乐世界是善行的果报,有赖众生的修行和努力。佛教不仅有极乐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而且主张在现世中通过心灵的自觉,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创造人间净土。《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就是说自净其心,才能使国土清净庄严。禅宗将其发挥为“净土在世间,莫向西方求”的思想,重视现实环境的选择和改造。佛教的“心净”说,强调心净是国土净的根本,实际上就是要求爱护生态环境。这一学说也揭示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有赖于人类自身的不懈努力。

二、佛教生态伦理的现实启示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伦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佛教生态伦理日益焕发出智慧的光芒,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一)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佛教生态伦理中的“缘起论”、“依正不二”等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有助于我们认清自然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产生于自然,是万物之一,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正因为有了自然的存在,也才有了人的存在。自然万物,如阳光、雨露、动物、植物等,都为人类的存在作出了贡献,对人类具有重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自然就是人。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十分明确:“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现实已经证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都会招致自然的报复。生态失衡、洪涝灾害、水土流失,都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破坏生态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未来。如果我们以自然为仆人,无所顾忌,藐视万物,最终只能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因此,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类更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二)万物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应当尊重生命

佛教生态伦理肯定万物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不以人的主观标准来看待万物,并认为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其积极性不言而喻。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而其他自然物则无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正是人类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有特殊价值,才导致了人类和所有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大破坏。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提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情有性”等观点,赋予了自然万物与人类平等的地位。这些思想,不仅肯定了万物的内在价值,而且否定了人类的优先性,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对一切生命负责就是对人类自己负责,没有对其他生命的尊重,人类对自己的尊重也就没有保障。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建立者史怀泽就提出了“敬畏生命”的观点,主张不仅要对人,而且对其他一切生命都要持敬畏态度。他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1982年10月2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自然宪章》则进一步指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物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今天,我们应当从佛教生态伦理中汲取智慧,以慈悲为怀,常抱平等之心,尊重生命,尊重万物,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所有生命,乃至整个自然。佛祖“割肉喂鹰”,吾等虽不能至,但“于歧路行,不踏生草”是可以的。

(三)身体力行,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佛教生态伦理不仅提出了种种理论,而且强调身体力行。不杀生、素食、爱护环境等规范也为信徒所遵守。对于其向往和追求的极乐世界,佛教也提出了“心净”说,主张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创造人间净土。在此基础上,佛教不仅爱护生态环境,而且积极建设生态环境。今天,佛教徒还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奉献社会的重要方式。1996年,中、日、韩三国佛教徒在汉城会议上郑重声明:“我们三国佛教徒要坚持‘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缘起说为基础的和合共生的理念,……为保护环境和恢复自然界生态,为保持尊重生命的思想和恢复伦理道德,必须在绿化庄严地球的第一线上为人类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法鼓山的佛教徒就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理念,创造性地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日常生活。圣严法师将环保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灵环保,即树立环保意识,进而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物质环保,即将日常行为转变为环保行为。他们提倡节约能源,不用一次性餐具,供佛用花果清水,不烧香烛纸钱,并积极参加废物回收、植树造林、社区卫生等活动。法鼓山的实践,是佛教徒践行佛教生态伦理的现代方式,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也为我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路径。

参考文献:

[]大正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2][美]H.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J],哲学译丛,1994(5):11-18。

[3]实用佛学词典(上)[M],南京:金陵刻经处,1986,825。

[4][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0,429。

[5]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4(4):68-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7]魏德东,佛教的生态观[J],中国社会科学,1999(5):105-117。

[8][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胨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

[9]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汉城大会共同宣言[J]法音。1996(10):32-33。

出自:∵《五台山研究∵》∵2009年4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