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唐石烛擎见证南京古瓦官寺历史
图2古瓦官寺藏明云龙纹雕石础柱
图1南京博物馆藏南唐升元阁石烛擎
古城南京城西南侧一带有一大片丘陵地带,本为东晋古刹瓦官寺的地面。当年梵宇林立,佛像庄严,香烟袅袅之中展现出一片清净乐土;梵呗声声中又衍生出多少传奇故事。顾恺之在这里画出维摩诘,杜甫、李白在这里登台吟咏,为中国文化史平添了多少有趣的细节,也为古城南京在历朝换代的战争硝烟中留下了闪耀着光彩的文化鳞片。
数千年的岁月变迁,丘陵变平地,庙宇成民居,但是古老的传说仍在,残存的点点滴滴遗迹尚存。这里还曾是天台宗的发祥之地,因为被称作天台宗创始人的智者大师智顗就是在这里讲《法华经》出了名的。
一个周末的下午,笔者前来寻觅历史的踪迹,因为在南京博物馆就收藏着南唐升元寺(为瓦官寺之更名)里点蜡烛时用的一对石烛擎(图1)。在此之前,南京灵谷寺现在的住持净然向笔者介绍了他的师弟净全在前几年所复建的瓦官寺里面主持工作,因而抽暇探访,看看复建后的寺里还有没有一些古物。
在净全法师的指引下,笔者参观复建后的古瓦官寺,当询问到有没有在复建过程中发现过一些古物时,净全法师说,除了南唐的石烛擎外,还有一件明代的雕龙石柱础(图2),笔者大喜过望,居然还有明代遗物,赶紧一睹为快。可不,还真是一件雕刻着云龙纹的石柱础呢!
瓦官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内西南隅之花露岗。寺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因原地为以前官府管理陶业之地,故寺以此得名。瓦官寺原有三件宝,一件始晋安帝司马德宗朝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所敬献之高四尺二寸的如来白玉佛像;二件是戴逵用干漆夹紵法所塑之五方佛像;三为顾恺之所画之《维摩诘(即金粟如来)示疾图》壁画,而这幅壁画就是顾恺之当年为寺院募捐而作的作品。直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来南京时这幅壁画犹在。有杜老先生之诗为证:“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渺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这里的“虎头”即为顾恺之,“金粟”即如来也。
迨至南朝宋元嘉年间,有异鸟飞临,官家认定此处当为凤凰栖息之宝地,故置凤凰台,唐时李白到此,留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千古不朽之句。梁斌帝萧衍时,寺院扩大,增造殿堂,并建造了一座高三百四十八尺的瓦官阁。
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8-942年)瓦官寺更名为升元寺,阁亦改称升元阁。此阁据称高耸雄伟,登阁四顾,大江前环,平畴展映,远山献秀,实为登高远眺之绝妙处,可惜毁于宋师南下之兵火。
明初,瓦官寺已荒废,寺址一半为魏国公徐达的西园,一半为明骁骑卫的粮仓。至今这里仍存留“仓顶”、“仓门口”的地名。明万历年间,复建瓦官寺后,南京状元将其改称凤游寺。这一切,在太平天国战火中化为灰烬,只留下“凤游寺”地名和那些美好的传说。今天这里仍有“凤游路”等老地名,甚至这里的小学也叫“凤游寺小学”。
2003年,古瓦官寺在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真慈大和尚主持下得以重建。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