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明清时期佛教泛滥江西
元代佛教势力空前膨胀元代崇尚佛教,特别扶植僧侣。皇帝个个佞佛,把巨大的财富消耗于佛事之中。江西的佛教香火,因此持续旺盛不衰。各地新建起来的寺院130余所。富州(今丰城县)的法印寺从大德六年(1302年)到延佑七年(1320年)间,不停顿地扩建,成了“广殿崇楼,高壮邃严”的大佛寺。法
印寺能够大兴土木,是因田产激增,由宋代时的30余亩扩充至430多亩,寺僧们又能“屈身贸易佐班计”,经商牟利办基建。其次是富绅们的资助,捐田产襄助的人“皆儒门所谓孝子慈孙者”。如果得到朝廷扶助,田产就更广袤了。泰定帝泰定三年(1326年),一次即“赐大天源延圣寺锭二万锭,吉安、临江路田千顷”。[1]这座天源延圣寺虽然远在北方,可是江西的吉安路、临江路千顷(合1万亩)稻田的租谷,却要送往该寺享用。类似的事实很多,所以揭傒斯就富州法印寺一例而发感慨:“方今上自京师,下逮郡邑,致崇极于佛者,莫不因物产之盛,凭国家之力”,遂能呈现“列刹相望,照天烛地,前无古昔;割腴锡衎,跨州连县,宝衣玉食”[2]的豪奢景观。
佛寺壮丽,僧侣享乐,是以百姓贫困为代价的。既然佛法是为富贵利达服务的,其分化就是必然的,南宋以来已经存在的白莲教、白云宗,到元代有了较大发展。白莲教提倡吃斋念佛,断绝肉酒。统治者以其为“食菜事魔”而予镇压。元代庐山东林寺僧普度撰《庐山莲宗宝鉴》,解释白莲教的正义,因而获得恢复合法地位。信众中的下层转向秘密发展,成了鼓动和组织农民反元起义的武器。
秀丽甲天下的庐山继续是江南的佛教圣地。“庐山三百寺,何处叩层云”,遍满山中的梵宫佛宇,使夜泊南康(星子县)的客商闻到悠扬的钟声。一旦登山游历,便发现“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点无”,真所谓神仙窟宅之区。
注解:
[1]∵《元史》卷30,《泰定帝纪》二。
[2]∵《揭傒斯全集》文集卷6,《法印寺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