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之人生观

马志美

摘∵要:通过对佛教人生观的研究,∵探讨其在苦乐观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佛教认为人虽然寿命短促,生命中却充满苦痛。对此佛法主张忠信于佛菩萨,以求能够得到超越生死的解脱,进入涅盘境界。

关键词:佛教∵苦∵修行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the∵Buddhist∵View∵of∵Life

MA∵Zhi-mei

(Anhui∵University∵Anhui?Hefei∵230039)

Abstract:Based∵on∵the∵research∵on∵the∵Buddhist∵view∵of∵life,explore∵the∵theoretical∵significance∵on∵Misery∵and∵Happiness,∵and∵so∵on.Buddhists∵believe∵that∵life∵is∵full∵of∵pain.Though,life∵is∵short.∵Buddhism∵advocates∵to∵have∵a∵loyalty∵to∵the∵Buddha,in∵order∵to∵be∵able∵to∵get∵beyond∵the∵death∵,enter∵nirvana.

Key∵words:Buddhism;Misery;Practice

佛教以人生充满苦痛为其人生观的基本出发点,提倡人应该重视实际的修行功夫,从而扫除一切人生苦难,以获得最终的解脱。

一、人的定位

佛教认为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具体而言,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体。即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构成,“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人是两者的统一体。但是在佛教观念中,五蕴又是虚幻不实的,所以人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而是没有实体的自然产物。

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因为众生的佛性相同,所以在人类社会中“众生平等”;对于人类整体来说,人类的智慧让人时刻体现出优于他物之处。这样的优势虽然没有让人类与佛处于同等的地位,但总体来说,在佛教观念中人类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就人的本性而言,人是清净、善良的。人之所以会走向堕落,是由于人的本性遭受了种种物欲的蒙蔽。基于这样的观点,佛教强调加强宗教道德修养,以便恢复自身固有的佛性,从而得到永生。

二、苦乐观

佛教认为,苦是人的命运,因此以“苦”的观念为其思想的出发点,构建起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佛教“四圣谛说”中第一个就是“苦谛”,认为世事的变化无常让人的一生充满苦痛。佛典讲人生诸苦,有内外二苦、八苦、三苦等说法。诸苦常被归纳为八苦,在《菩萨藏经》中亦有一切众生为十苦逼迫之说。总之,在佛教看来,生理、情感和精神多层次的痛苦让人世间成为永远的无边苦海,解脱之法唯有忠信于佛菩萨。

就整体的人生而言,佛法并不否认乐趣的存在,但是佛教教义认为世间的快乐是相对的、变化无常的。过度的享乐会膨胀人的欲望,而随着人的欲望不断增长的是更多的占有和竞争,∵所以佛教反对过分追求享乐。即佛教反对纵欲,但是又不主张绝对的禁欲。

佛法畅谈人生之苦,甚至说乐也是苦,这似乎有否定人生价值、悲观厌世之嫌。但深入来看,佛教揭示人生痛苦的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其积极意义在于能够唤起世人对人生现实问题的正视,从而找到解决痛苦的途径,最终进入涅盘境界。

三、生死观

为了抗拒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创造各种文化,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佛教也不例外,但是其对待死亡的态度又颇有独到之处。

佛教不仅敢于正视死亡,而且主张要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早做准备。佛教认为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到人类的身上,但死并不孤立存在,它以生的存在为前提。所以考虑死的问题之前,必先解决生的问题。在佛法中,∵生包括外在物质的生活和内在精神的生命两个层面。佛教的生侧重于强调内在的精神生命,主张将生死看作一体,∵通过精神修养,提高生命质量。佛法视生死为人生的根本问题,对生死之痛的解决就成为整个佛法的主体部分。

佛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其关于人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不乏积极意义,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亦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东桂,宋金霞.佛教人生观探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7(1)∵.

[2]任宜敏.消极的,抑或积极的?——佛教人生观辨[J].佛教研究.1998(5).

[3]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

[4]杨曾文.佛教文化150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6.

责任编辑:邱文侠

出自:∵《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2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