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佛教界的潜能将得到发挥,可以期待整个中国将成为未来的佛教大国。
在无锡灵山,人们相信,每当尊贵的客人来到,天空必会放晴。
3月28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这一天,连绵数日的春雨戛然而止,矗立于灵山大佛脚下的主会场灵山梵宫,一片祥和,美轮美奂。
来自世界近50个国家的1700多位高僧大德、着名佛教学者、政要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此次以“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的论坛,3月31日论坛移师台北继续进行,4月1日完美闭幕。
论坛涉及佛教教育、佛教与环境保护、佛教的心灵环保、佛教的慈善关怀、佛教与科学、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佛教与现代性等多个方面。不同肤色、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宗派的与会代表,阐述着佛教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之间的关系,人们看到,佛教在现代世界的文明进步中,有着深厚的潜力与更为宽广的发挥空间。
发现内心财富和谐人类社会
论坛上,国际金融危机成为讨论热点。斯里兰卡总统马辛达拉贾帕克萨在给论坛的贺信中说,“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危机,使佛陀的教法愈显中肯。”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分析说,这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本乃是人心的贪、嗔、痴所致。“多年来,甚嚣尘上没有边界的个人主义、毫无节制的物质贪欲、不择手段的利润追求,催生了巨大的金融泡沫。这种拖进整个世界的疯狂结果,让众多国家和无数老百姓陷入灾难。”
而佛教教义对于这些在现代化社会中尤为凸显的人类的精神困扰,有着较好的抚慰手段和规范作用。
香港佛教僧伽联合会会长绍根长老对《了望》新闻周刊说:“现代人物质极大丰富,有房、有车、有享受,但还是觉得不够,就是因为内心没有能得到滋养。如果大众明白‘知足眼前皆乐土,了达一切皆是空’,便可心安。这种内心的财富是谁也夺不走的。”
以戒律止恶行善,以禅定制心一处,以智慧应理万机,佛教对人内心的调节,有着清晰的路径与次第。佛教中的五戒、十善,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为准则,对提升道德、完善人格及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表示,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规范自身的行为、语言和心态,调服自身的各种烦恼,使人对每一件事情都能明辨善恶,进而如理如法抉择和取舍。比如佛教提倡“十善”,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行为的美化;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语言的美化;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是心灵的净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魏德东副教授说,佛教讲求平常心、平等心、自利利他之心,可以引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信仰佛教的企业家和商人而言,戒律和伦理道德观念也可以约束和规范其行为,令他们在发展经济和强调伦理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避免市场经济“恶”的一面的膨胀。
在集体价值上,“和合”,是佛教的核心价值和主要精神。中国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双和模式”,也闪耀着佛教“和合”思想的光辉。这意味着传统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同样可以发挥特殊作用,同时也为世界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方向。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在历史长河的碰撞、磨合中,它已与中国固有文化充分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调和、化解现代社会乃至整个人类世界所面临的“现代化危机”,不仅是中国软实力的根基之一,也将是东方文明对人类进步的独特贡献。
“人间佛教”根植大陆花开两岸
此次论坛中,来自***佛教团体的代表集体展示着他们通过开创和发展文教、慈善事业,践行“人间佛教”的丰硕成果。海峡两岸佛教同根同种,是两岸最为紧密深固的文化纽带。***佛教界温暖人心、普济大众的实践,给人鲜明的启发。
***佛光山,是一座集中外古今佛教文化、教育、弘法、慈善、朝圣、观光为一体的佛教道场,在五大洲创建百余所寺院道场,佛光会遍布130余个国家地区。几十年来,其开山宗长星云法师以“人间佛教”为宗旨,带领僧众创建文教和慈善基金会、兴建医院学校、创办报纸网站、开发佛教音乐、力行社区关怀,投身社会事业。
***的慈济功德会同样声名远播。在证严法师带领下,慈济致力于慈善、医疗、教育和人文“四大志业”。1999年***“九二一”地震之后,慈济以惊人的速度、效率、纪律、动员能力和奉献精神参与赈灾,成就了其在***乃至华人界的美誉度。慈济在众人心目中,已由一个做慈善的佛教团体变为有着佛教精神的慈善团体。
此外,***法鼓山在“心灵环保”、中台禅寺在佛学教育和禅修等方面,亦做出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成就。
透过这些佛教徒为社会事业四处奔忙的身影,人们发现,在心灵急需营养,生活压力骤增的现代社会,佛教能发挥出安定人心、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中华佛教青年会前任理事长修懿法师对本刊记者说:“自利和利他都是修行,要做到觉行圆满,不能只修自己,还要将佛陀教义在现实中实践印证,将爱推广到人间。”
经过***佛教界几十年诚挚努力,目前***佛教社团的社会服务已经遍布社会各个角落,青少年德化、临终关怀、僧伽医护、心理辅导、传统音乐书画保护等多元领域都有佛教徒的积极参与。
其所从事的社会事业,有效地弥补了社会建设空间,抚慰了需要帮助的群体,提升了社会人群的生存质量。
“‘人间佛教’思想植根于大陆,首先在***开花、结果,这种示范表明了佛教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近年来,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了大陆佛教界切实有力的努力和成果”,魏德东说。
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的背囊上,印有“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字样。他对记者说,这是佛教面对现代社会的理念,无论出家众在家众,首先融入大众、融入社会,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才能各安其位、各守其责。
秉持着这种理念,大陆佛教界持续不断地行动着。两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精彩举办,已举办十几届的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建立的汶川地震后第一个恢复上课的临时教学点,南普陀等地区开设的佛教慈善小诊所,中国佛教界积极参与赈灾扶贫、环境保护、捐资助学、养老抚孤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举动,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佛教界蕴藏的巨大力量。
参加此次论坛的美国国际佛教联合会秘书长心海法师,目前正在筹备一部关于玄奘法师的电影,希望向全世界展示其叹为观止的一生。他对本刊记者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化为实践和行动。将祖国的优秀文化加以弘扬,是当代佛教徒的使命。我们将为之不懈努力。”
佛光山宗委会宗委、***南华大学执行董事依空法师对《了望》新闻周刊说:“两岸佛教同根同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文化纽带。我们清晰地看到大陆佛教界正在行动,随着***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社会力量的踊跃参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和国际经验的人才队伍的渐次培养,大陆佛教界的潜能将得到发挥,可以期待整个中国将成为未来的佛教大国。”
宗教信仰自由空间广阔
19岁的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本次论坛中参与的活动颇多,以其非凡的气度赢得了外界的高度评价。他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讲到,“论坛在我的祖国——中国举办,充分证明现今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宗教信仰自由,标志着中国是一个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国家。”
“举办如此盛大的国际性佛教论坛,本身就表明了中国的信仰自由”,魏德东说。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政策有几个重要节点。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
1993年11月7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把党的宗教政策概括为“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魏德东说,这是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完善和发展。此后,中国当代佛教由此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到发挥“积极作用”,表明对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能够发挥特殊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中国,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就越强烈,当地***的支持力度也越大,经济发展与宗教信仰自由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发展态势”,魏德东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宗教文化、了解宗教,同时引导宗教通过文教、慈善等各种形式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论坛开幕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大陆及港澳台佛教界提出了四点希望,其第四点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培养一批信仰纯正、道风严谨、品德高尚的佛教界代表人士。”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宗教学教研室徐文明教授说,饱含佛教思想精华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而“信仰纯正、道风严谨、品德高尚”,非常符合佛法教义对僧众的本质要求。“高层对佛教界提出这样的期望,正是希望培养出更多知行合一的高僧大德等代表性人物,带动僧众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在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