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事件回顾一:截止7月30日10时统计,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汤营村的伊河大桥垮塌事故遇难人数已升至49人,仍有17人生死不明……事件回顾二:新华网山西临汾7月31日电(记者郝王乐∵叶健)31日凌晨2时40分许,坐落在山西临汾翼城县的阳泉煤业集团一整合煤矿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此次事故已造成17人死亡,104人受伤,其中7人伤势严重……最近,类似上述的人祸事故频频见诸报端,这不得不使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在物质文明发展迅猛的今天,如何提高国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许,赖永海博士的这篇文章会带给您一定的启示……
∵赖永海先生简介:福建漳州人,于1985年获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着有《中国佛性论》、《佛道诗禅》和《佛学与儒学》等专着作品。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财富急剧增长,本来应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未使大多数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同步的提升,有时甚至恰好相反,物质欲望膨胀了,而精神追求却萎缩了。有鉴于此,如何不断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实乃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
∵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是全社会的事,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做,其中包括倡导和推动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使宗教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本文拟就如何发挥佛教在净化人心方面的社会作用问题做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方家、大德。
一
∵对于宗教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对于宗教价值的不同评判,常常与对宗教的不同定义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谈论佛教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之前,顾及一下人们对于宗教的不同界定也许不无裨益。
∵就学术界而言,对于宗教的定义或者界定,长期以来也一直言人人殊。这里不想去全面讨论宗教的定义,而只想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自近现代以来,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宗教界,逐渐出现一种注重从人生方面去诠释宗教的倾向。例如近代着名哲学家克利(A·brucecurry)曾经这样去给宗教下定义:“就余所知,宗教是我们内面的至高至善与外界的至高至善之契合。换句话说,就是内心中所发现的上帝之寻找外界所发现的上帝。我最爱下面关于宗教的一段解说,说宗教是‘我们内面的无限企图与外界更大的无限相接触相交通之一种不朽的追求’。”[《近代名哲的宗教观》,青年协会书局1931年版,第13页。]克利的这个定义主要是从人与上帝关系的角度立说,认为所谓宗教就是人与上帝的交通与契合,用他自己的话说:“所谓宗教信仰,就是舍己从天,尽量地把自己引使向上。”
∵近代另一位着名哲学家铁德尔(Ernest∵Fremont∵Tittle)又从另一个角度来界说宗教,指出,“宗教是使人感奋的一种信仰”,“宗教是灵性上的一种探险”,“宗教能辅助个人发展到他的最高点”,等等。十分明显,铁德尔是从人生的方面来解释宗教的。
∵从人生方面去界说宗教,这是近现代的许多宗教学家的一个共同特点,他们或者把宗教看成是对“至高至善”的一种追求,或者认为宗教的主要功能就是道德教化或提升人格。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加上各种科学思潮的出现,宗教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传统宗教面临着信仰的危机,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延续宗教的存在,各种宗教也纷纷表现出“改革”的姿态。他们尽力使自己“现代化”、“世俗化”,去掉过时的观念,创立各种与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的新理论。这种情况正如英国伦理学家宾克莱所指出的,宗教家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宗教再不能按古老的方式宣传下去了,“如果宗教要对现代人有任何价值,它必须适合他们生活环境的需要”。[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7页。]
二
∵作为一种宗教,人们当然也可以从人生方面去理解和界定佛教,也就是说,佛教与许多正信宗教一样,同样具有道德劝善、净化人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
∵从历史上看,中国佛教向来比较强调现实人生,比较注重入世,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乃至佛教宗派都十分注重佛教的“佐教化”、“益国治”的功能,经常强调佛教的“道德劝善”与“治心”作用,主张把“治心”与“治世”统一起来。
∵佛教在初传东土时,曾经与中国传统的思想和礼俗发生过冲突与斗争,特别是经常受到儒、道二教的排斥与攻击。在批评、攻击佛教方面,儒者、道士最常使用的“法宝”有三:一是指斥佛教违背封建伦理纲常;二是批评佛教危害王道政治;三是夷夏之辨。例如,儒家就经常指责佛教“脱略父母,遗蔑帝王,捐六亲,舍礼义”(《广弘明集》卷七),“无益于时政,有损于治道”(《弘明集》卷六)等等。对此,六朝时期的佛教徒常常以“在家出家”、“方内方外”进行响应与辩解,曰:“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弘明集》卷五)因此,佛教“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同上)也就是说,在家奉法,乃是顺化之俗民,故应有父子之亲、君臣之礼;出家乃方外之宾,其旨在体极求宗,而求宗则不应存身顺化,故应遁世变俗,去世俗之恩爱礼义。”《广弘明集》卷十八)另一方面,他们还以出家修道有成,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已协契奥极,在宥生民”。(《广弘明集》卷五)说明佛教内无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把出家在家、方内方外、佛教学说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