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释伽牟尼创立开始,便将中心议题确立为如何解脱,如何成佛,如何达到彼岸极乐世界。它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成为芸芸众生的精神信仰。佛教延续了2500多年仍有很强的生命力,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人类终极关怀方面有永恒价值。佛教的着眼点向来被认为是在“佛”,不同于儒家的着眼点在“人”。如梁漱溟先生在谈到佛教与儒学的区别时,说到佛教是“站在远高于人的立场,总是超开人来说话,更不复归到人身上——归结到成佛”。但这不等于说佛教不关心人,不关爱生命。因为“人是宗教发生、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佛教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人,“释伽牟尼创立佛教,乃肇始于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只不过“佛教以人为目的,却恰恰采取了反对人的手段”。佛教讲的解脱是人的解脱。尤其是中国佛教,在传统文化积极入世、关爱他人思想的影响下,拥有了丰富的生命关爱思想。佛教所讲的生命从狭义上说主要指人,从广义上讲指六道众生,甚至是十界中除佛以外的其他九界都属众生界。本文的生命内涵以人为主体,也兼及其他八界。佛教关爱生命,在生命观上提出了一系列看法,它关于生命起源和构成、生命过程、生命价值、生命归宿都有自己的看法,丰富了人类对生命问题的探索。

一、生命起源和构成论

生命存在是生命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佛教为了探讨生命问题尤其是人生问题,对生命起源问题必然进行回答。佛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与绝大多数宗教的人类起源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佛教从根本上否定神创说,反对神灵对人类命运的支配,但是它也没有走向唯物主义,而是在其独特的缘起论基础上提出了“五蕴”说等关于生命起源和构成的理论。在人的起源问题上,佛教是在反对婆罗门教大梵造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对婆罗门教神创说,提出了缘起说。缘起说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所谓缘起,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都依赖于相互联系的关系或条件,离开了构成事物和现象的条件,该事物和现象就不可能存在,也即佛教常说的“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存在,都不具有独立的意义。佛教用这种缘起理论把人与外界联系起来,进而否定了人的独立意义。它认为人的身体是暂时的,而且不具有实体意义,所以不能执着于“我”,不能把人身看成真实的。

在原始佛教时期,佛陀和他的弟子为了说明人生是虚幻的,要人们追求彼岸,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五蕴”说,认为众生由这五种因素组成。五蕴,意为五大类别,是对世界万有和一切生命的组成因素的概括,具体指色、受、想、行、识。色近似于我们现在讲的物质,受、想、行、识则近似于我们所谓的精神。它认为人由五蕴经一定的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有,缘散则无。由于人们的无明即对佛教真理的无知执着于自身,把人身看成是实在的,从而导致了人生的痛苦。实际上,人是五蕴和合的产物,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实体,当五蕴离散,人则幻灭。在佛教后来的发展中,还提出人的肉体是由地、火、水、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认为一旦这些要素分离人便不复存在了。还有说一切有部对整个世界的构成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其目的也和五蕴说一样,在表面上对世界万物进行肯定,其真实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现实世界和人生的虚幻不实,在于对现实世界进行否定。

到了大乘佛教时期,佛教对人生起源,对世界本质的看法有了进一步深入。在小乘佛教时期,佛教只着眼否认现实人生,尤其是人的生命,即“人无我”,大乘佛教则对整个世界进行了否定,如《金刚经》说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只是幻觉、梦幻、泡影、晨露、闪电,转瞬即逝,本质上都是空的。这不仅对人的生命进行了否定的理解,认为整个世界,像山河大地、草木土石都是虚幻的,达到“物我两空”的认识。大乘般若空宗认为能达到人法两空的认识,便可成佛。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是继中观学派而兴起的,它认识到空宗对世界、人生完全否认,甚至对彼岸世界、佛法也进行否认,不利于引导人们走出世的道路。瑜伽行派于是提出佛性概念,认为成佛的可能性或成佛的种子是内在于人身中,是永恒的,不随肉体的消失而消失,是人们成佛的载体,主要有阿赖耶识说,大乘有宗没有直接承认它的实体性,但它们作为成佛的本体是勿庸置疑的。

纵观印度原始佛教、大乘佛教对人生问题的看法,它们都以缘起说为基础,由于人们的无明造业而带来无穷的痛苦。小乘佛教只是否认人生的真实性;大乘佛教则对“人”“法”都进行了否定,彻底把人们引向出世。理论水平最高的当属瑜伽行派,他们既否定了人生与世界,又使人具有成佛的种子,有成佛的可能性,克服了空宗片面否定的不足。

二、生命过程论

佛教为了把人们引向出世,在生命起源和构成论中否认生命的实在性,说明现实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在生命过程论,对生命状况及流转过程进行描述,认为整个生命过程都是痛苦的。为此,佛教提出了十二因缘说和六道轮回说。

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中就有十二因缘的理论,这就是一种关于人生过程的理论。“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环节。人们又通常把“十二因缘”概括为三世两重因果。无明和行是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之果,这是过去——现在一重因果。受、取、有是现在世之因,生、老死是未来世之果,这是现在——未来一重因果,合起来即三世两重因果,生命就在三世两重因果中流转无穷。通过十二因缘理论的阐述,佛教找到了人生痛苦的根源——“无明”,即人对于佛法的无知和种种不正确的意识活动,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无明造业所导致的。以无明为因,缘起了人生的无限痛苦,克服无明便可以获得解脱。

佛教宣称,善业恶业必将带来不同的报应,众生便根据善恶进行轮回,提出了“六道轮回”说。六道即天、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十二因缘针对的生命主要指人,六道轮回学说中的生命则指广义的生命,而且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人为善可以转向天道,作恶则下地狱,成饿鬼。这种学说给人一种危机感,能促使人们积极向上追求,以避免堕入恶道之中受无尽的折磨。这种学说认为,只有在人界才能向天界转化,甚至向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过渡,从而永超苦海,脱离六道轮回。人界与其他五界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只要人们精诚信佛,即可解脱。这种生命过程学说成了人生解脱的理论基础。

十二因缘说讲的是人在前世、今世、来世中的不同业感招不同的果报,六道轮回说则扩大了轮回的空间,而且有不同层次等级的区别,加深了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佛教十二因缘说认为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在这十二环节中不断流转,受无限的折磨,六道轮回说是对六道众生的悲惨境地的描述,尤其是地狱界,作为六界之中的最苦之处,让人望而生畏。这两种理论既是对当时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反思,同时也把人们引向佛教的解脱之路。

三、生命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价值是以人为中心的,是指客观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有用性,人的价值包括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的意义不仅要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还要创造人的社会价值。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由于其努力方向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其关于人的价值的看法与我们也不一样。在佛教看来,现实的人生在物质上的追求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罪恶的,人的地位远不及佛和菩萨。佛教对于人生的总的看法可归结为一个“苦”字。佛教关于人生痛苦的说法有很多种,最典型的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在佛教看来,无论从自然生理过程还是社会生活来看,现实人生都是痛苦的,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痛苦是人生的本质。

“宗教的人的价值论以神灵为人的价值的源泉和创造者,......以神灵为人的价值的最终尺度。”在佛教看来,人生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学习佛教真理而获得解脱,在解脱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就罗汉果,通过超越生死而达到个体的解脱,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佛,作为一般的修行者则以菩萨为理想境界。佛、菩萨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只有按照佛的要求去生活,沿着佛教指引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佛教的人生价值论是消极的,它贬低了人的价值,否定了人在物质上的合理需求,不利于人们现实美好生活的实现。不过,佛教宣称人们只有遵从佛教规范,去恶从善,才能获得佛祖的救助,这有利于约束人们的行为,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佛教关心的对象是众生,它把人和宇宙间一切有情识的生物称为“有情众生”,与之相对应的山河大地、草木土石等无情识的东西,称为“无情”。佛教讲的解脱是人的解脱,甚至讲“依正”二报同时成佛,体现了对人类及万物的深切关怀。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以其慈悲胸怀关爱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尤其是对人类的关心。佛教最基本戒律“五戒”中第一戒就是不杀生。不杀生不但指不杀人,也指其他一切生命体都不杀害,而且把杀生作为“十恶”之首。佛教宣扬广泛的众生平等,不仅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也是平等的。尤其是众生与无情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应当说,这是对自然界生物和无生物尊严的确认,是对自然界的敬重、悲切和摄护”,这对我们今天关爱生命、关爱自然有很大启示。

佛教把人生定性为苦,引导人们走出世道路,但没有形成鄙视生命、厌恶人生的倾向,对生命反而相当珍惜,认为“人身难得,万劫不复”。这看上去是一个悖论,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通过生命过程论的阐述,佛教说明了人生是痛苦的,人世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不值得留恋,引导人们走出世的道路,并为人们提供了解脱之路。而人界在六道轮回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只有人才可以向四圣转化。这赋予了人以崇高的使命,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人既是解脱的主体,又是解脱的对象。大乘佛教不仅讲人的解脱,还提倡大乘菩萨行,宣扬普渡众生,帮助众生在宝贵的生命中实现解脱。所以在解脱过程中,人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对人自尊自信在中国禅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生命归宿论

宗教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给人们以终极关怀,为人类提供心灵的家园。佛教为此设计了许多净土,也为不信教、执迷不悟的人准备了地狱。

进入佛国净土是佛教徒理想的人生归宿。释伽牟尼说法时就讲过西方极乐世界,但这种思想发展到大乘佛教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净土的种类很多,因为大乘佛教主张多佛说,每一佛占一净土,从而有很多净土,着名的如弥勒佛净土,琉璃净土,西方净土等。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属阿弥陀佛净土,也就是净土宗信仰的极乐世界。在净土宗经典《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中描绘的极乐世界的自然环境极其美好,生活在极乐世界里的众生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容貌,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也没有尘世间的种种痛苦和烦恼,而且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对众生进行教化,通过修行,将来肯定能成就佛果。

人生的理想归宿是天堂,但也有惩罚恶人的地方——地狱。在佛教中,地狱是六道轮回中的一道,是处于六道的最底层。地狱是只有痛苦,没有任何快乐,而且其痛苦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关于地狱的说法很多,最典型的数八大地狱。八大地狱的第八种无间地狱是地狱的最下层,属地狱中最苦的地方。地狱作为天堂的对立面出现,能激励人们对天堂进行追求,警醒人们为善去恶,否则将会受地狱之苦的惩罚。地狱实际上是人间所具有的和人类所能想到的所有痛苦的刑罚的汇集地。

进入极乐世界是人类的理想归宿,因此佛教为人们设计了种种进入极乐世界的方法,提供了人们解脱的途径。佛教提供的解脱理论即“戒、定、慧”三学,具体化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具体修行方式。佛教的解脱依靠力量有两方面:自力和他力(“佛的力量”)。首先,佛教注重自我修行,自我提升。自释伽牟尼到中国的禅宗,个人努力是第一位的。其次,由于人业障深重,仅靠个人的力量难以解除,又往往得依靠佛的力量帮助,像净土宗,个人虽有信、愿、行,但根本依靠力量是佛力。

佛教对解脱的境界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早期佛教主要讲涅盘,即彼岸往生,解脱在人死之后才能实现。大乘佛教开始走向弥合世间与涅盘的道路。唐朝以后的中国佛教,甚至认为解脱完全是一种心灵境界,不需要等到死后,在今生今世即可体会到解脱的快乐,如慧能大梵寺说法时为众生现西方于眼前,这实际上是把外在超越、彼岸追求的解脱境界化为内在超越、精神提升的解脱方式。禅宗把佛教的世俗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佛教与中国传统入世思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缩小,解脱方式大大简化,满足了人们信教的功利性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加速了佛教的中国化。

在世俗文化中,人们所理解的人生理想归宿是对未来现实生活的一种希望和追求,如儒家的大同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佛教则不然,如尚九玉在其博士论文中说:“宗教的人生理想追求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世俗的文化所谓的成功,是精神的完满而不是功利的获得,这可以称为宗教人生理想的幸福论特征。”佛教为人设计的理想归宿不仅是物质上的极大满足,更主要的是精神境界的极大提升。它解决问题的方向是出世的,对现实的人生、社会完全丧失信心,要人们在佛教的指引下追求来世的幸福,这容易导致人们轻视现实的人生,对现实人生持悲观的态度,放弃对现实的批判和改造。其消极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但佛教宣扬的彼岸幸福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进行了深刻思考,深化了人类的理性思维。

五、结论

佛教生命观是用否定的目光看待整个世界,把整个世界说成是虚幻的、痛苦的,从而把人们引向了出世。它的一切说教是以佛为导向,以出世为方向,所以生命的构成,人生的构成虽有一定的形体,但本质上是空幻的。从根本上说,佛教的生命观是消极的,不利于引导人们积极改造自然,实现理想社会。佛教是否定人的价值而肯定神的价值,企图把人引向对神、佛的追求。但是,佛教一切都是为了拯救人,关心人,企图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痛苦,虽然其最终只能给人们一种虚幻的精神解脱,不能解决多少现实问题,但就是这一点有限的精神抚慰能暂时平静人们躁动不安的心理,使他们安于现状,平静地走过一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它从更广阔的时间、空间上去探讨人生问题,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在对人的精神满足、营造人类的精神家园方面,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似有其它社会科学所不能替代的价值。

作者:金小方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