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必将加速推动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碰撞和交融,也必将使不同宗教的交往和会遇日益频繁。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宗教对话,化解宗教冲突,也是摆在世界宗教徒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信仰危机、道德堕落、良心丧失等负面现象,精神的空虚,心灵的贫困,是一种人文精神危机,一种价值危机。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成为了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障碍,也成为人类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这给佛教提供了调整人的心灵,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空前的历史契机。通过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审视,我认为,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正契合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需要。
一、“平等慈悲”理念的内涵意义
“平等慈悲”理念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原则,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伦理。平等是指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关怀。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
(一)平等观平等与差别相对举,是无差别的意思。远在早期印度佛教时期,出身于刹帝利的释迦牟尼就反对婆罗门坚持的四种姓制度,主张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姓平等”,宣扬种姓平等观。后来佛教经论还宣扬佛、法、僧三宝,以及心、佛、众生三法平等的思想,认为三宝和三法各自在本质上是无差别的、一致的。佛教还强调众生一律平等,所谓众生平等,是指众生都具有佛性;众生无高低之别,不论亲怨,一视同仁;众生值得怜悯,对众生要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佛教典籍还宣扬“平等大悲”的思想,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
中国佛教也极力推崇佛教的平等思想,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说,敬畏自然,珍爱自然,摄护自然;还宣扬众生与万物以解脱为终极目标,以进入清净、美妙、庄严的佛国净土为最高理想。这都表现了佛教平等意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神圣性。
(二)慈悲观与平等原则密切相关,佛教还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的博爱精神。佛教在缘起、平等的理念基础上,认为在宇宙生态大环流中,一切众生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人,山河国土则是我们生命的所依,我们应当怀着平等的心态,报恩的情愫,慈悲的心愿,给予众生以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就是对众生的平等、深切、真诚的关怀和爱护。
佛教宣扬“三缘慈悲”的思想,把慈悲的对象定为三种,进而归结为三类慈悲∵:“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悲心。……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
《大智度论》还强调,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伦理原则: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只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盘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盘。《大智度论》,《大正藏》卷25下。
慈悲是佛教的特殊理念,它与有些流派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的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应当说,虽然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但佛教的慈悲观念、博爱精神,在思想上更具有感召力,在实践上更具有驱动力。因为佛教的慈悲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间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滑润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
二、“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其现代价值日益得到充分阐发,并经创造性诠释后其作用开始彰显。把佛教“平等慈悲”理念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矛盾,必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减少人类的现实痛苦,满足人类的新需要,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
(一)协调人与人的矛盾,维护世界和谐与和平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人与人的关系重要问题有二:一是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利益冲突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动乱冲突,此起彼伏;更有甚者,近年来恐怖主义等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又日趋严峻。二是南北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世界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贫困,甚至饥寒交迫,难以度日。从理论层面来看,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对于化解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佛教的平等理念强调人人本性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尊严的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和平。佛教的人我互相尊重的思想,有助于人类和平共处,追求共同理想,建设人间净土。和平来自对人我平等的深切体认,和平从平等中确立,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和平是真正的、巩固的和持久的和平。佛教的慈悲思想体现了对他人的同情、关爱,也是远离战争,维护和平的。自从太虚法师大力倡导人间佛教以来,中国佛教一直关注世界和平,渴望世界和平,呼吁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当代佛教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在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南北贫富悬殊,一部分人的生活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弱势群体和下层劳苦大众的生存,还将因此而构成动乱的根源,并直接威胁到地区和平与世界和平。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为化解这些问题提供了指针。佛教一贯重视慈悲济世,帮助人解除痛苦,给人以快乐。佛教的布施是重要的修持法门,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于人,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为他人造福成智。当前两岸佛教都着力发扬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大悲精神,充分发挥佛教的慈善救济的功能,扶贫济困,施医送药,赞助“希望工程”,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等,使受救济者既得到物质的援助,也得到精神的提升。
可以预见,若能高扬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以及相关的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道德规范,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渗透到各类人际关系之中,必将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诚信的关系。
(二)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和发展。如果说,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则不仅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赖以生存与延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全面的良好的保护。大量事实表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类有时也会走上一条与自然相抵触的道路,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甚至野蛮的掠夺,正在严重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变人类生息长养的生存环境,从而也就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目前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和尖锐性,但是在认识深度上有待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有待调整,而在这些方面,佛教“平等慈悲”理念也有一定的参照价值。佛教基于缘起论而高唱的尊重他者、尊重异类、尊重生命,众生一律平等、众生悉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观,从根本上承认他类生命的生存权利,这不仅和那种滥杀异类、任意糟蹋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径不同,也有别于那种以为保护环境是人类对弱者的怜悯、恩赐的观点。佛教的众生平等观,既和“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也有别于“环境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基于众生平等的理念,佛教还提倡素食、放生等行为,这既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精神康泰、清心少欲、澄心静虑,也有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可见,若将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应用、落实于生态学,无疑将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生态伦理学说。
结语
总之,当今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及其引发的矛盾,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涉及社会、经济、制度,也涉及科学技术,还涉及人类的心智。佛教可以从某些方面提供世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所缺乏的解决思路,这就是高度重视人自身的心灵建设,以调整人的价值取向,改变人的心态,转换人的意识,提升人的智慧,从而有助于人类社会诸多矛盾、问题的解决。由此,我们还想再次强调,佛教“平等慈悲”理念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就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思想资源并作出应机应时的阐释,需要不断加强对现代社会的关注,需要对社会新出现的重大问题作出及时的应对。我们认为,佛教“平等慈悲”理念无疑是具有现代价值的,而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真正落实和充分展示,关键在于人们的努力,也有待于人们的努力。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