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乐器类持物
琴
琴,乐器之一,为弦乐器之总称,如月琴、胡琴等。
中国古代之琴又名七弦琴,长三尺六寸,宽六寸。相传伏羲始创为五弦,复周文王、武王各增一弦,成为七弦。以金玉圆点,饰为徽识,全弦凡十三徽,按徽拨弹,每徽各成一音。
〇经典中的意涵
琴在佛教中,常以之演奏妙音,供养诸佛菩萨,庄严道场,佛陀也曾以琴来比喻修行,弦若是太紧或太松,都弹不出好音色,只有松紧适中,才能奏出好音,而修行亦然,要调整适中,依中道而行。
〇持琴的本尊
以琴为持物的诸尊中,有一个着名的故事,就是大树紧那罗王弹琴的故事。
紧那罗(梵名Kimnara),又音译作紧捺罗、甄陀罗、真陀罗、紧捺洛。意译为人非人、疑,又译作歌神、乐神。译成“疑神”是由于他们头上长了角,似人非人,似天非天,有点令人疑惑不定,所以名为疑神。
紧那罗与龙、夜叉等同属于天龙八部,是诸天的音乐神之一,与乾闼婆是同一性质;凡是诸天举行法会,都是由他们奏乐庄严道场。
在《慧琳音义》卷十一中说:“真陀罗,古云紧那罗,音乐天也。有美妙音声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天为妻室也。”
大树紧那罗王(梵名Druma-kimnara-ra^ja),其是一位大菩萨,现紧那罗王身来领导紧那罗众。
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中说,此大树紧那罗王带领无量紧那罗众、乾闼婆众、天众,摩眼罗伽众,自香山来诣佛所,于佛前弹奏琉璃琴,琴音普皆闻此三千大干世界,是琴音声及妙歌声,使欲界诸天的音乐黯然失色,于是欲界所有诸天,皆舍弃自身的音乐,来诣佛所。
此大树紧那罗王鼓琴时,三千大干世界所有丛林诸山,须弥山王、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黑山,及众药草、树木、丛林悉皆涌没,如同有人极为醉酒,前却颠倒,不能自持。
这时,佛陀尊前的大众,除了不退转菩萨,其余一切诸大众等,听闻如此琴声及诸乐音,各不白安,从座上起舞,一切声闻大众,闻琴乐音,无法自持,各自从座起,没有了平日威仪的样貌,随着琴音舞动逸乐,如同小孩跳舞游戏,快乐得不能自持。
这时大众感到奇怪,于是天冠菩萨就问大迦叶***:“***!您修头陀行常乐于空寂,为何听到此琴音犹不能持身?”
大迦叶慨叹地说:“善男子!就如同旋岚大风吹诸树木、药草、丛林,彼等无有力能自安持,并非彼本心之所欲乐,然彼鼓动不能自持。善男子!现在这位大树紧那罗王鼓作琴乐,妙歌和顺,诸箫笛音鼓动我心,如同旋岚风吹诸树身,不能自持。”
天冠菩萨见到此,即告大迦叶应当发起无上正真菩提道心,果能如是,闻音声则不致动摇惊扬。大树紧那罗王更配合琴音说妙偈颂,回答天冠菩萨所问,说一切音声自虚空生,更说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与无生法忍等甚深法义。
箜∵篌
箜篌,为古乐器的名称,也作坎侯、空侯。《隋书·音乐志(下)》说此乐器出于西域,不是华夏的乐器。《事物原始》说箜篌体曲而长,有二十三弦,抱在怀里,两手齐弹,或用木拨弹。《史记·孝武纪》中说:“祷词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〇持箜篌的本尊
佛教中持箜篌之本尊如下:
金刚歌菩萨(梵名Vajragi^ta^),为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此尊为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歌咏净妙法音三摩地的智慧,从中流出金刚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养一切如来,能使众生破除语业戏论,获得六十四种梵音具足。为了使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慧的缘故,化成金刚歌咏天女形菩萨。
金刚歌菩萨能加持行者,成就如来微妙音声,使闻者喜乐听闻,安住于圣德而解脱,觉了诸法,犹如呼响,空虚不实。
其尊形身呈赤肉色,现天女形,呈现演奏箜篌之姿。
此外,不动明王之妃(梵名Acalana^tha^),亦现天女形,呈青灰色,两手持箜篌作弹奏之姿。
而三目四臂的阿摩提观音,其中有二臂就是执持凤头箜篌。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山海慧菩萨、阿摩提观音、金刚歌菩萨、不动明王妃。
笛
笛,乐器之一,以竹制成,上有小孔,以直吹或横吹发声,或有说直吹为箫,横吹为笛。
〇持笛的诸尊
在《补陀落海会轨》有乾闼婆手持箫笛之记载。文中说:“其尊形为身呈赤肉色,如大牛王,顶上有八角冠;左定(左手)执箫笛,右慧(右手)持宝剑,具大威力相,发髻有焰鬘冠。”
乾闼婆(梵名Gandhawa),又音译作犍闼婆、健达缚等,意译为食香、寻香、香阴、香行等。又或名为乐神、香神、寻香神、执乐天等,为天龙八部众之一。传说惟以香气为食,故而有此名。
乾闼婆原为婆罗门教所崇奉的神只,相关的神话甚多,或有说为身上多毛,或有说其为半人半兽,也有说其样貌极美。在印度神话中为天上的乐师,而在佛教中则为八部众之一,是帝释属下职司雅乐之神。又,诸经中以之为东方持国天的眷属,是守护东方的神,且有众多眷属。
依《注维摩经》卷一、《维摩经玄疏》卷五所说,此神常住地上之宝山中,有时升忉利天奏乐,善弹琴,作种种雅乐,悉皆能妙。而在《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二《提头赖吒天王护持品》中则说,佛令提头赖吒天王及其子乾闼婆众等,护持阎浮提东方第四分。
天龙八部众之一的摩喉罗伽(梵名Mahor哪)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中,做吹笛状。此外,歌天和迦楼罗(大鹏金翅鸟)亦有持笛之造型。歌天(梵名Ci^ta^devata^)为乐天之一,其尊形身呈肉色,吹横笛。迦楼罗(梵名Garuda),为天龙八部众之一。其尊形为身呈金色,鸟头人身,一者双手执持螺贝吹奏,另一者张翼,作吹笛貌。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迦楼罗、歌天、摩喉罗迦、宝藏菩萨。
琵∵琶
乐器之一,又称为枇杷、批把,以桐木制成;首弯曲,琴身椭圆,面平,背圆。在《汉书·乐志一》中说:“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二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日琵琶,取其易传于外国也。”
在《白宝口抄·咒贼经法》中说:“琵琶者,悦可众心义也。”佛教中持琵琶的本尊,以辩才天最常见。
辩才天(梵名Sarasvati^),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之文艺女神。音译作萨哕伐底、娑罗室伐底。又作大辩天、大辩才天女、大辩才功德天、大圣辩才天神、妙音天、美音天,略称辩天。在梨俱吠陀中,彼为一河及河川神之名字,能除人之污秽,赐予人财富、子孙、勇气。
其尊形身呈白肉色,左手持琵琶,右手弹之。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辩才天、光明山王菩萨、持国天。
鼓
鼓为乐器、打击乐器之一。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鼓在军阵中作为号令之用,佛教古来被作为敲打集众之用。
鼓的材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材和牛、马、猪皮等制造。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
在《有部目得迦》卷八中说:“六大都城诸苾刍等,咸悉来集,人众既多,遂失时候。佛言:应打犍稚。虽打犍稚,众闹不闻。佛言:应击大鼓。”
〇持鼓的本尊
鼓天(梵名Va^dyadevata^),尊形为身呈肉色,结跏趺坐,腿上置鼓,两手击鼓。
鸠盘荼(梵名Kunlbha^nda),又作俱盘荼、究盘荼、弓盘荼、鸠满拿、盘查,意译为瓮形鬼、冬瓜鬼、厌魅鬼。是隶属于增长天的二部鬼类之一,在《圆觉经》称其为大鬼王。此鬼啖人精气,疾行如风,变化多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其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南方之尊形身呈肉色,马头人身,一者鼓置腰间,以两手打击之,另一者持钹作打击状。
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北方,列有二尊紧那罗,其尊形身呈肉色,一者于膝上安置横鼓,另一于膝前安置竖鼓,二者皆作欲击鼓之势。
在大乘经典中,紧那罗众常列席于佛陀的说法会中,并以歌伎舞乐来供养赞叹佛陀。如在新译《华严经》中,即列有善慧光明天紧那罗王、妙华幢紧那罗王等十位紧那罗王,与无量紧那罗大众一同前来参与华严法会,其各得一解脱门,皆勤精进,观一切法,心恒快乐,自在游戏。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鸠盘荼、鼓天、紧那罗、歌天。
钹
钹又作铜钹,铜钹子,或铜钵子、亦称铜盘、铙钹等。用响铜所造,其形如圆盘,中央隆起如丸状,中心穿一小孔,系以布缕,两片互击而鸣奏之。
在佛教中,钹为伎乐供养具之一。经律中有多处记载,如《佛本行集经》卷十四中说:“一千之铜钹,一千之具箫,昼夜不绝于宫内。”
〇持钹的本尊
乐天(梵名Va^yadevata^),va^dya,意为乐器、音乐,devata^意为神,所以称为乐天,古来皆视之与乾闼婆同体。此尊身为肉色,持钹而舞。
第六章∵其他类持物
化∵佛
化佛,指随机宜忽然化现之佛形。在《观无量寿经》中说:“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〇持化佛的本尊
佛顶尊胜佛母(梵名Vijaya),密号除魔金刚。又称为顶髻胜佛母、尊胜佛母,简称为尊胜母。在藏密中则为“长寿三尊”之一,多供在无量寿佛右边,左边为白度母,三尊象征福寿吉祥。
在中国、日本,修持佛顶尊胜陀罗尼者甚多,而且非常灵验。持此咒功德可消得净一切恶道,具有消除罪障、增长寿命、往生极乐世界之功德。
其形象有三面八臂,面上各具三眼,中面白色,慈柔寂静,右面金黄色笑容愉悦状,左面为似乌巴拉花之蓝色,露牙现凶忿怒,身如秋月皎白无瑕,面貌如妙龄少女。
右第一手持四色十字金刚羯磨杵于胸前,二手托莲座,上有阿弥陀佛(抑或为大日如来),三手持箭,四手施愿印置于右腿前;左第一手忿怒拳印持穷索,二手上扬作施无畏印,三手执弓,四手定印托甘露宝瓶。佛母身有华蔓、天衣、宝冠、璎珞等庄严,安坐于莲花月轮上。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佛顶尊胜佛母、千手观音。
宝∵冠
宝冠又作天冠,是指饰以宝玉之冠。宝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如下数种:
1.五智宝冠,冠中有五化佛,表五智圆满之德。
2.三峰宝冠,表胎藏三部之要义。
3.无量寿佛宝冠,冠中有无量寿佛,如观自在菩萨所戴。
4.塔婆宝冠,安有塔婆之冠。
此外尚有化佛之一佛冠(化佛冠)、安有狮子头之狮子冠、金线冠、髑髅冠、华冠与发髻冠等:
宝冠菩萨(梵名Rataku^ta或Ratna—makuta),音译罗怛那摩勾吒。又作宝冠童子、宝冠童子菩萨。
此尊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宝冠意为庄严,在彰显文殊菩萨福慧庄严之特德,能饶益一切众生,使其福慧庄严。
其尊形身呈黄色,右手仰掌当胸,手持三办宝珠;左手肘开而持青莲花,花上有宝冠,于赤莲花座上结半跏趺坐。
佛∵顶
佛顶,是指如来之无见顶相,乃常人所无法了知的殊胜相,具足最上最胜之功德。光聚佛顶之持物即为佛顶。
光聚佛顶(梵名Tejora^s/yusni^s/ah∵或Us/n/i^sa-trjora^s/i),音译帝儒哕施邬瑟泥洒。为密教五佛顶之一,八佛顶之一。又作火聚佛顶、火光佛顶、放光佛顶、光聚佛顶轮王。本尊象征如来光明,照破众生黑暗之特德,故名为光聚佛顶。常念诵光聚佛顶之圣号,能破坏一切障碍、驱除难伏之鬼魅,可成就一切广大佛事。
此尊位于胎藏界曼荼罗的释迦院中。尊形为身呈金色,端坐于赤莲花上,右掌侧竖,屈无名指、小指,左手置腰间,持莲花,莲上有佛顶形。
佛∵头
以佛头为持物,义在彰显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根性,皆使其人于佛道之特德。
不空见菩萨为手持佛头。
不空见菩萨(梵名Amogha-dars/ana),密号为普观金刚,此菩萨以肉眼、天眼、慧眼、法限、佛眼等五眼,普观法界众生之平等差别,能除一切恶趣,令转趣正直善道,究竟涅盘,故称不空见。
其尊形身呈肉色,左手持莲花,花上光焰并有眼、鼻、口,右手竖掌,掌心朝外,安坐于赤莲花上。
牙
以牙为持物,主要在彰显如来能嚼碎一切众生烦恼,咀嚼胜妙法味之特德。
其中为代表者,即是如来牙菩萨。
如来牙菩萨(梵名Tatha^gata-damstra^),音译怛他饿多能瑟吒罗。于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位释迦院内。此尊主要在彰显佛陀嚼碎摧破众生与诸佛差别之执着,而得咀嚼无上平等法味之特德。
其尊形全身呈肉色,右掌置右胸前,稍屈中指、无名指等,左拳持往开敷之莲花,莲上有牙,坐于赤莲上。
舌
在佛教的持物中,也有持舌者,这是象征如来辩才无碍之特德。
如来舌菩萨即手持如来舌。如来舌菩萨(梵名Tatha^gata-jihva),音译怛他谶他尔诃缚,为胎藏现图曼荼罗释迦院之一尊;亦为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善无畏三藏所传),胎藏图像中遍知院中之一尊。此尊密号辩说金刚,主要在彰显佛陀说法之舌相,常作真实语之德。
其尊形为全身呈肉色,右掌舒展上仰,而置于胸前,左手持开敷之莲花,莲上置舌,舌上有光焰,其跏趺坐于赤莲花上。
除了如来舌菩萨,金刚语菩萨亦是持如来舌。
金刚语菩萨(梵名Vajrabha^sa),密号妙语金刚,为金刚界西方无量寿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自一切如来远离一切言说戏论之智慧所出生,为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又称无言菩萨。由于此尊加持,得以六十四种法音遍至十方,众生同沾法益。象征无量寿如来为众生说法内证之德。
金刚语菩萨能加持行者,以六十四种法音遍至十方,随顺众生的不同类别,皆成就法益。
其于成身会之尊形为肉色,左手握金刚拳当腰,右手于胸前持如来舌。
人、头、残肢
在佛教的持物中,常可见到许多忿怒金刚、明王等,或是手持人、人头、或是踏死尸,这是代表降伏生死,断除众生恶业轮回之命,出生清净法身之命,如大黑天、大威德明王。而爱染明王则是抓梵天头,表截断众生之无明。
此外,在鬼众的部尊中,也有许多是手持尸身残骸的。
如毗舍遮(梵名Pis/a^ca),又作毕舍遮鬼、臂奢柘鬼。意译为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等。其腹如沧海,咽喉如针,常与阿修罗、罗刹并提,佛教中之饿鬼即源于此。此鬼啖食人之精气、血肉,饿鬼中之胜者。
毗舍遮于胎藏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其尊形身呈肉色,现饿鬼形,右手持一截手臂,左手拿器上盛血。
荼吉尼(梵名Da^kinI),属夜叉鬼类,其尊形为身呈赤肉色,现饿鬼形。右手捉—截断足,开口食之;左手拿残臂。
针∵线
佛教的持物中,持针线之本尊较为少见,以下介绍摩利支天。
摩利支天(梵名Marlci),又音译为摩里支天、末利支天。音译有积光、威光、阳等名。是一位能够隐形而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的女神。虽然属于天部,但有时也被称为摩利支天菩萨或大摩里支菩萨。
依《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所载,此尊:“能令有情在道路中隐身、众生人中隐身。水、火、盗贼一切诸难皆能隐身。”
据说其手持针线之意,就是要把恶人的口和眼缝合起来,使其不得侵害他人。
同经中说,可观想摩利支菩萨,并口诵其真言:“崦摩里支娑啭贺”,是时,针线身现金色,缝彼恶者口之与眼,令不侵害。
在同经卷五有其三面八臂相之说,“身如阎浮檀金光明如日。顶戴宝塔,着红天衣,腕钏、耳环、宝带、璎珞及诸杂华种种庄严。八臂、三面、三眼、光明照曜。唇如曼度迦花,于顶上宝塔中,有毗卢遮那佛,戴无夏树华鬘。左手执舅索、弓、无忧树枝及线;右手执金刚杵、针、钩、箭。正面,善相微笑,深黄色、开目,唇如朱色,勇猛自在。左面,作猪相,丑恶忿怒,口出利牙,貌如大青宝色,光明等十二日,颦眉吐舌,见者惊怖。右面,作深红色,如莲花宝有大光明”。
第七章
藏密特别的持物
颅器(嘎巴拉)
嘎巴拉即颅器,为藏密诸尊常见之持物,也是修法时,常见的法器之一,是由人头颅骨所制成的容器。其以人骨制,乃是取其无常之意。藏语称骷髅为“嘎巴拉”;其器身主要部分,由人颅骨制成,边再镶银或镶金。其上有盖,其下有座,座呈三角形,铸有三个骷髅,满缀代表火焰的花纹。
颅器中有供养之甘露,代表一切福德、智慧资粮。
〇持颅器的本尊
藏密中,有许多本尊都以嘎巴拉为持物,以下介绍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在藏密中被视为文殊菩萨化身的忿怒相,表其有调伏怨敌的功德,为密教中常见重要之本尊。而在藏密中,大威德金刚是无上密最高的本尊之一,能除魔与对治阎罗死魔等,是无上瑜伽部中,即身成就的主尊。
藏史传说:当时阎魔附圣人之体,现牛首人身后,杀害二恶人,饮其血,断其首,以头骨作钵,随而扰乱藏族,文殊菩萨应藏人所祈求,示现狰狞的大威德相,亦牛首人身催伏阎魔,故名降阎魔尊。
本尊形象极为可怖,身黑蓝色,九面三十四手、十六足右屈左伸、卷舌、獠牙、露齿、戚额、赤发上冲、须眉如火、五骷髅为冠、五十鲜人首为项鬘、黑蛇络腋、骨轮骨饰等为庄严,其形裸露。∵
三十四臂,诸手皆结期克印,前抱佛母之二手,右执钺刀,左捧盈血嘎巴拉。最上二手执象皮披风之脚,余手持物,右为:镖枪、祷杵、水齿轮刀、钺斧、矛、箭、钩、杖、三叉戟、轮、五股杵、金刚锤、剑、手鼓。左为:梵天头、盾牌、了鳌⒐⒊Α⒘濉⑷耸帧⑹肌⑷舜薄⒒鹇⒋⒏掳屠⒆髌诳擞 ⑷谴薄⒎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