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和深层生态学》书评
作者:李建弘
《佛教和深层生态学》是海宁(DanielH.Henning)博士之着作,海宁教授原是蒙大拿州立大学比隆分校政治学教授,目前是该校政治和生态事务荣誉教授。他曾受傅尔布莱特资助至包括柬埔寨、中国、马来西亚等国,亦担任过冰河、黄石公园的守护员。本书是强调整体(holistic)的生态学,有别于目前着重生物学、植物学等科技取向,将环境客体化的研究或论述。作者是以佛教教理为价值判断,引导人们以实践为目标。根据书中定义,所谓的深层生态学“是一种方法,它和深度的灵性和对本质的价值理解相关,也和赋与其它生命和人类等同的权利有关,是生态中心的观点,这种立场也就是佛教的互即互入(interbeing)”。换言之,于作者而言,深层心理学是以佛教的认识论为基础,希望引导人和世界产生一体感的经验为实践目标,从而改变人与万物的看法。由于强调灵修,深层生态学堪称完全是灵性向度的生态学。
全书共分六章,首章简述佛教及其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等。第二、三章讨论佛教之法(Dhamma,即Dharmma)和深层生态学,这两者分别与环境、热带雨林的关联。第四章是论述人们如何进行深层生态学的“修行”。第五章论述有志于深层生态学实践者,如何基于深层生态学的立场,达到修行的成果之后,进而能够于人类社会中有其公共参与。第六章是为深层生态学定义约295个字汇。此外,另有简短导论对全书简介、书末则简短说明作者实行深层生态学的工作坊。
第一章强调现代人们应以佛教教理为基础,建立其价值观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价值中立的的方式,无法撼动由科学和科技产生和主导的消费文化、唯物主义,但是这两者正是当代危害生态的主要意识型态。作者指出佛教观点视人类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破坏生态也在伤害自己。佛教提示人类与万物彼此相依,因此,佛教提供的未来,是人与万物的和谐关系,其中树是一项重要的象征和实质。根据佛陀悟道的故事,佛陀一生与树林有着不解之缘,佛陀在树下成道,在树下涅盘,因此佛教流传之处如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地,僧院也有着保护树林和某些特定动植物的传统,并且和邻近村落形成一生态共同体。相关例子也显示人们欲在生态实践上有所作为,需有赖公众对于生态价值的接纳。佛教教理是以无常、苦、无我三种真实的存在,加上四圣谛八正道构成其基本的价值结构。而执着和欲望是佛教欲去之心态,因为它们是苦的来源,因此佛教符合去除贪婪方得保护生态的基本价值判断。作者认为价值观是环境认知的基础,因为它影响个体的目的和行为,而唯有如佛教此种具有牺牲个我的价值观,才能消弭西方生态观念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冲突。作者主张依于佛教内省的价值观和论述,能唤醒人们对生态的重视,且可藉由再教育以拯救人类目前面临的危机。
第二章的主题是“深层生态学和环境”。本章可视为第一章之延伸,针对五戒、四圣谛和八正道提供深层生态学的理解,最后总合成为十项深层生态实践的基本伦理和价值观。本章开头从泛论的角度反对科学、科技、唯物主义和消费文化,指出当代十种构成环境问题的根源,它包括过剩的人口、权力集中于工业巨子等。作者将生态学分为“科学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前者是将环境客体化,把研究者置身于事外的生态学,而深层生态学是环境运动的灵性层面,它讲求人类在面对环境问题时需采取整体观(holism),也就是视吾人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深层生态学一词首由挪威实践者Arne∵Naess于1970年提出,美国森林和动物保育者Aldo∵Leopold将之扩充到更大的层面,后来发展成为深层生态学工作坊。深层生态学有其灵性层面,其要旨是吾人必须理解或体认与外在世界之间有着紧密连系的关联,书中引述有多人对此的理解。最后介绍佛教五戒、四圣谛、八正道等,作者皆提出深层生态学的理解。除了吾人易于联想的不杀生戒外,作者将邪淫戒延伸为不剥削,不强暴环境和生态,这是强烈的用字,也反映作者于生态保护的急切心态。作者于四圣谛、八正道等的诠释,仍围绕整体观而立,其主旨是人们必须同理大自然,以佛教语汇可谓之为同体大悲。本章最后提出深层生态学基金会(Foundation∵for∵Deep∵Ecology)立有十点普遍伦理和价值,包括慈悲、布施、彼此相依且互即互入等等。
第三章为“深层生态学、生态和热带森林”。本章再从浅薄生态学(shallowecology)以定义深层生态学,所谓的浅薄生态学就是认为生态学能够和商业携手并进,只要尽其所能,犹可达成生态保育的目标。即使人口日渐增加,科技、商业日益繁荣也不会有所影响。然而,深层生态学是体认到人类仅是地球上众多物种之一,而地球整体的维系有赖众多物种存在。因此,深层生态学所做的乃是修护地球(irahiti)的工作。因此,深层生态学在内涵上也和西方哲学的传统有所不同,例如它强调生物学的平等主义,而非人类中心主义;重视荒原(wild)和寂无人烟(wilderness)的重要。
深层生态学也被Arne∵Naess名为生态哲学或生态智慧(ecosophy),此种智慧展现在生态和谐的行动上,如Drengston和Inoue等所理解,深层生态学不像资源回收这类活动,因为这只不过是人们不欲改变原有价值观之行动。深层生态学是更进一步质疑原有的价值,它体认到一体性(oneness)。海宁认为这种一体性可与佛教教义如无我等结合,成为生态我(ecologicalself)。生态我可包括九项基本原理。例如,生态我即是关系我(relationalself),它是人和人、人和非人类的物种,人和天气、大地等彼此密合出的我;又为世界感到痛苦、喜悦,是健康的,它代表体认人和世界的密切关联等等。生态我的观念使吾人打破自外于自然,或异化于自然的自我,这种自我都是禁锢的我。佛教之法和深层生态学结合,能使吾人克服人和自然的异化关系。
另一方面,一体性的生态学原则中,另一种看法是以食物链的观点看待物种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也会导向适者生存的角度,它是以竞争看待物种彼此之间的关系。但深层生态学有别于此,它是要人们着眼于一体这层面来看待整个生态。因此,维系越多物种对整体越有利才是更高的价值。以此为基础,则保护热带雨林则是深层生态学刻不容缓的工作,因为全世界的物种数正和热带雨林同步的迅速消失。热带雨林和人类的关系可体现在十六种价值上,它包括维持生态的多元性、人类的医疗资源、教育、科学、气候、水资源、土壤地力等等,这些价值皆可说明热带雨林与吾人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是“深层生态学的体验练习”,它是关于深层生态学的体验实践,也是保护森林的生态教育。本章主要提供的实践方式,包括有禅修和祈祷的方式,因此可视为深层生态学的宗教实践。全章可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佛教和深层生态之旅的关联;然后解说如何进行生态漫步(ecologywalk),以及相关准备和后续实践;最后一部分提供宗教祈祷或冥想的范例。佛教和深层生态之旅的关联在于体验,作者引用《曼谷邮报》里Offrer的经验分享,内容是关于她在泰国僧人PhraPrachak指导下的禅修经验。Offrer描述自己和其他人参加森林中的禅修活动体验,他们体验到自己宛若大象、树叶等的感受,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深层生态学的精髓。换言之,此种经验使人类对地球上其它动植物产生同理心,这是深层生态学的基本态度。
除了强调经验基础外,作者也认为实践者或参与者需有相关的知识背景,这可从探究树林和阳光的关联开始。首先直观树林,人们即能明了其生态乃是各种植物彼此相互竞争获取阳光的结果。换言之,明了一地的生态即是至各种林中进行“生态漫步”为入门功课。引导者于学习者实践生态经行时可注意三点:(1)不同形式的生物间之依存关系;(2)强调生命间的相依;(3)介绍生态的理念。参与者则不需过度在意动植物的名称,而是用其视觉、听觉、触觉等等体验自然。这些观察和体验自然的方式既可在户外实际演练,也可在室内采用想象的方法练习,或行或坐皆可。学员可从中练习观察无常,理解佛教概念里,地、水、火、风等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元素。此种实践方法的认识论基础,是人人内在有一“观者”(observer),它既能观察外在世界,也是人类对自我内在的观察工具。
除了生态漫步外,另有藉由从十个步骤的反复思维方式,以实践深层生态学。此种方式如同佛教的思维修,也就是从十种方向或层面,藉由反复思考达到对某种价值体系或世界观、宇宙观认同的方式。这十项步骤包括有基于佛教四大元素,自身审视无我;回想自我的出生是从母体内的胎儿开始,思索自我和周遭的亲人,这一切的生命;进一步由此溯源至自我乃由父母的部分和合而成;然而再往前数千、数万乃百万年追溯;最后停在38亿年前,科学解释是吾人先祖是从有机体而成。作者则引述一行禅师(Thich∵Nhat∵Hanh)的看法,认为它仍代表佛教所主张的不二(non-duality),也就是从中理解到万物的一体。
第三种深层生态学的宗教实践是仪式,它帮助吾人建立对地球的责任感。此种仪式名为众生大会(The∵Council∵of∵All∵Beings),首次实行于1985年雪梨,有四十人参与,是由佛教徒John∵Seed等带领。仪式中人们共聚表达他们对生态的感受,因此有认知、哀悼和追忆等活动。从中人们既可彼此分担哀愁,分享喜悦,也可藉由角色扮演活动,记取其它物种的存在。这类仪式多以参与者围成一圈进行,过程中有点烛光和香等活动。参与者也可装扮自身,使得自己和他人有机会从有别于人类本身的角度理解世界。地点可选择成员认为特殊或有意义的地点实行。仪式结束前,可进行发愿的仪式,每个人在纸上写下自己对生态实践的期许,在大众中念出,默念亦可,然后烧化,也可不烧化。最后可加上生态的禅修冥想。
第四种方式是禅修冥想。作者结合不同宗教,包括有美国原住民宗教、佛教和神教的方法。首先是于荒野中禁食、独行游走,寻求灵视(vision),这是源于美国原住民的传统,作者根据参与者的经验指出,从中会体验到孤寂、恐惧。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在夜里体验森林对各种动物提供保护的实质意义。甚或恐惧也重建参与者对于人和万物的敬畏感,并感到彼此相依。这类独行的实践后,参与者可再集结分享其经验、感受。
第五种方式是聆听和注意一地之神(the∵Devas∵of∵the∵Place)。这种方式是参与者在林中齐集一处,然后各自朝一个方向独自行进。于过程中以各种感官知觉感受自己和神或超越的交流,主要以听为主。从中体验自己无条件的爱,以及个体和神或自己所认同的超越合一。这些一地之神包括有河流、树木或森林、石头等等。参与者从中可接收到有所帮助的讯息,它有着相当程度的哲思和爱。参与者需将这些不同的感受整理和连结起来。最后,人们再聚集起来分享经验。
最后一种是禅修冥想和祈祷,禅修的部分先是专注力的训练,它可运用禅坐和呼吸,或是行走练习之,与佛教基本方法同。选择一适当处盘坐,注意呼吸。或是藉由慢慢走动,注意脚步的知觉。然后,进入树林,挑选一棵树,站立树旁,闭眼想象自己和大树从根部起合而为一,然后和森林、生态合而为一。最后是许愿和祈祷。期许自己改正过错,得到幸福。向上苍祷求,将自己化为上苍修护地球的工具,与其一同完成保护生态的使命。
于充满灵性的深层生态学实践后,最后一章作者转向公共参与。作者首先列出包括一行禅师在内的个人或团体,他们对于入世佛教(engagedBuddhism)公共参与的看法和实践。其次以一则泰国个案为例,解说当地僧人如何实践生态保育。最后提出其深层生态的公共参与。作者引述相关论述主旨在表明深层生态学的实践是和平的方式,以“不作为”(doingless)达到更多成果。这种不作为并非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希望藉由落实佛教无我的生态教育实践,转化人类的价值达成公共参与。这类实践外在看来是由僧伽引导,而更重要的是人内在对自然自发的爱所支持,只要人们体认到他和自然是一体不可分的。
另一方面,公共参与也有一般的外在层面,它是基于整体和真相。基于佛教的诚实信条,人们必须正视环境受破坏的真相,不应窜改或故作忽视。因此,深层生态学二十年来的公共参与之一即是藉由对话,提出问题,使人们严肃的正视生态问题。公共参与的目标之一是转化旧科学。在这类参与中,人们必须注意所谓的“专家”角色,Arne∵Naess指出这些公共领域中的专家,他们往往受雇于***,针对有所选择的问题发表看法,以附应政治目的。因此,所谓的深层生态学也应寻求同情于深层学和怀疑方法的专家参与。
个案讨论是有关以生态经行在泰国实地实践的内容。此项活动实行于泰国最大湖泊宋卡湖(Songkhla),它是由地方官员计划,结合当地的草根性僧侣团体PhraSekhiyadhamma,还有南方非营利组织实行。经由此项活动达成三项目的,一是引起当地和全泰国广泛注意宋卡湖的生态问题。另一项是为居住于湖边的人们建立网络,使之有发声的管道和工具。第三项是促成当地关怀生态问题的僧侣认同和加入。作为一局外人参与此项活动,作者整理当地居民反应生态破坏造成的问题,如鱼类死亡导致民众没有鱼可食用;水质变差;盗水,这是由于水被工业和都市大量挪用;土地流失,许多土地变成中产阶级的房产,由水泥建物覆盖;最后,社群崩解。作者并加上一项个人的观察,当地的土壤有些地方变得和泰国北方某些地区一样贫瘠。
于此个案中,作者也整理一些生态漫步作为一种示威抗议运动呈现的问题,如遭到批评;仪式过于冗长;因为人大量聚集,产生垃圾反而导致新的生态问题;主要皆由年长者参与,因为年轻人不喜欢宗教,而交通工具改变,年轻人喜欢骑乘机车,不喜欢参与步行;因为信仰不同,当地穆斯林不欲参与;由于僧人并不娴熟于公共参与,内部冲突争端亦有之,甚有分道扬镖者,或是徒增困扰。另一方面,与正面意义上是同道者由此交谊,连络感情。
最后,作者提出深层生态学的公共参与方法。于目的层面,作者认为有六项注意事项:(1)在计划和行动上要强调非技术层面。(2)使公众注意重要的议题,并循进程改造其价值观。(3)确认***和个人理解公众关怀和价值,包括对议题的认同的替代方案。(4)呈现***和机构和受影响的公众之间的协商,同时在决策时也把公共的观点和价值纳入考虑。(5)藉由识别问题、提出和探求替代方案、执行替代方案,促进公共参与。(6)培养互信的精神,支持***和公众间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在技术层有十二项注意事项。(1)有形式化的公听方式;(2)公共会议,包括专家讨论会和公共论坛;(3)有引导的工作坊;(4)非正式的小群组会谈;(5)顾问或咨询委员会;(6)特别委员会;(7)工作组;(8)重要的接触;(9)寻求当地以外的建议函;(10)游行;(11)个人和公共的接触;(12)标准化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层面的注意事项也可在生态教育中实施之,藉由角色扮演有助于理解这些事项的内容。此外,公共参与也有四个W,这是用以处理彼此的沟通,它们分别是谁(Who),谁对相关议题有所响应;是什么,也就是人们所同意,不同意的内容究竟如何;为何(Why),为何人们这么说和这么做;何处(Where),相关响应是在地的,还是局外人。作者总结深层生态学首要是吾人之心和生态的结合,如泰国法师PhraPrachak所言,森林就是生命本身,人破坏森林就是伤害自己。
以全书内容观之,作者显然颇受佛教教义和禅修体验影响,进而希望向其它有志于生态学实践者,分享或传达藉由与大自然相处后得到的“契合感”。其深层生态学在精神或意识形式上是强调人和万物的一体感,于实践上则希望藉由灵性或宗教实践深化此一概念,成为人们的生命经验。于第四章中作者介绍的各种实践方式可见一端,如生态漫步(ecologywalk),即颇有转化原本佛教的“经行”成为生态意义的仪式。“经行”原本是佛教藉由行走以调和心念的宗教实践,经由作者的转化和诠释后,它既是个体在林中的生态体验教育的活动,又是公共参与的一种方式。
于作者而言,现前,全球的科技发展,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以深层生态学的角度观之,皆是西方文明深切的病处,而佛教正是其药方。作者相信藉由人们进入森林经行、禅修,体验人类和万物一体,乃是引导大众实践生态学最直接的方法。作者相当强调森林和人类的紧密,是其特殊之处,这点或许与其所处环境有关。而文中最后有条理的列出公共参与层面的指导,应是为全书写下人间佛教在生态实践层面的脚注。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