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义

解释佛教典籍中难读难解的字音、字义专用书的通称。唐代以前注释佛经音义通常采用夹注的方法,即在经籍本文中,对梵文音译词语注释语义,或对难读字语注以反切。这种夹注音义的方法,自佛典汉译以来,历代沿袭。据《高僧传·慧睿传》载,慧睿曾着《十四音训叙》,“条列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开元释教录》卷八也有北齐道慧着《一切经音》的记载。今两书皆佚。

***于藏王赤德松赞在位时,曾请印藏译师多人编定《大分解辞汇》一书,罗列佛教专用名词及常用语万余条,皆梵藏对照,为校订旧译及进行新译之依据。又在丹珠尔中译收印度声明着作37种,其中有长寿帅子所着《长寿藏》及广注,为解释字源及辞义之作。

现存佛教音义专着主要有:①《一切经音义》。又称《众经音义》、《玄应音义》。唐玄应着。25卷。该书注释大、小乘的经、律、论458部,为现存最早的佛教音义的着作。仿照《经典释文》体例,分经注释,每卷前先列经目,然后逐卷注释。摘取词语,先注反切,后释义。此书除引用佛经外,还保存现已失传的《苍颉篇》、《三苍》、《凡将篇》、《劝学篇》、《通俗文》、《埤苍》、《古今字诂》、《古文官书》、《字林》、《古文奇字》、《字指》、《字苑》、《小学篇》、《韵集》、《纂文》、《字略》、《广仓》、《字统》、《声类》、《韵略》、《字书》、《字体等100多种古籍的片断。

②《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又称《新译华严经音义》、《华严经音义》、《慧苑音义》。唐慧苑着。2卷。该书对唐实叉难陀译的《华严经》(八十卷本》加以音义注释,以区别于东晋佛陀跋陀罗旧译《华严经》(六十卷本),故称新译。本书体例亦仿《玄应音义》,将经文难字录出,注音训于其下,引证古字书甚多。

③《一切经音义》。又称《慧琳音义》。唐慧琳着。100卷。成书于元和二年(807)。据本书序云:注释佛经“总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余卷”,而希麟书序称“五千四十八卷”,实际上为1225部,5314卷。凡《开元释教录》入藏的经论全部加以注释。慧琳在汉至唐代诸家字韵的基础上,删补玄应、慧苑、云公、窥基所撰音义,内容增多,注释加详,所引古音的典籍更为广泛。注音不仅区别吴音、秦音,而且辨明清音、浊音。

④《续一切经音义》。又称《希麟音义》,为慧琳《一切经音义》的续作。辽希麟着。10卷。约成书于北宋雍熙四年(987)。该书拾遗注释圆照《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入藏全部经论,及不空、义净、彦琮等译经266卷(现存本缺8卷),体例仿《慧琳音义》。

此外,还有后晋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30卷;南宋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3卷等。

20世纪20~30年代,又有音义索引之书多种行世,如陈作霖《一切经音义通检》2卷(1923年金陵丛书外编),日本山田孝雄《一切经音义索引》1册(1925年西东书房初版),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编《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目索引》(1936年刊行)。此外,王少樵有《玄应书引〈说文〉校异》5卷、《慧琳书引〈说文〉校异》12卷等。

佛教音义之书,广征博引,搜罗甚富。它不仅对佛家经典字音字义的阐释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由于它保存了大量久已失传的古代字韵和其他文史典籍,又为古籍的辑佚、校勘、训诂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清代学者曾用它来整治古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当时的显学。(姚长寿)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