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性的佛教女性观

十九世纪中叶,男女平等的思想,在西方文明社会似已成为一般趋势,殊不知远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之释迦牟尼佛业已疾呼男女平等;妇女被允许加入僧团时起,佛教妇女即已获得了平等自由权!

吠陀时代以降,印度妇女处于不平等的社会,无论是生活条件、婚姻、教育、前途之发展等,都备受歧视,而这些情况,却也一时无法立即而有效的获得改善。佛陀感于印度社会妇女之有待救济,不忍女性终古长夜,因而倡导适应时代的方便敦法,寓平等真义于其中,俾逐渐加以格化,提高女性地位,以畅达尽正觉的本怀。例如:

㈠普及女性教育:

⑴为妇女说法不分贵贱贫富。

⑵纠举女身种种之过患,引导妇女自身的觉醒。

⑶僧团中比丘尼之教诫,生活教育之规范。

这些做法都使得妇女在人格及知识上获得了提升的机会。

㈡婚姻的和谐:

⑴夫妇彼此互敬互爱。

⑵男女彼此尊重,遵守相同的道德标准。

㈢女性智慧的肯定:

佛陀认为男女的智慧是平等的,皆可证果成佛。因而允许妇女加入僧团,打破当时印度宗教界不许女性出家的铁则,是佛陀保障妇女,倡导女权的决心与证明。

以小乘佛教而言,似有排斥女性之说,但不妨视之为佛教的权宜之说,非究竟之谈。所以大乘《法华经》,称小乘为「譬喻化城」①,亦即小乘只是方便假设的化城,而非目的之处,真正欲至之所是男女均能证得的佛乘。因此大乘说修功德、智慧,男女是一致的。如《宝积经》中的<胜鬘会>、<妙慧童女会>②、<恒河上优婆夷会>③等;《大集经》中的<宝女品>;《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的善知识中有休舍优婆夷、师子奋迅比丘尼、淫女……,以及《法华经》的龙女、《维摩诘经》的天女等,在在都显示了大乘佛教中的女性,是与男众平等的。其次,立于大乘佛法的平等上说,男女都应荷担佛法,如胜鬘夫人说法,即开显了男女平等的真义。又大乘佛教对妇女问题也备加关注,为使妇女身心获得解脱,于是有种种净土学说之提出。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慈悲思想的敷演,更是妇女慈悲美德的象徵与鼓励。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