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爱与贪着的区别

慈是希望一切有情具足快乐及乐苦,悲是希望众生离开苦及苦因。

慈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有时我们会把慈和贪混淆起,这是因为我们有慈和贪时,都是把有情看作是悦意的。但是在我们这一方面产生慈心和贪心是非常不同的。贪是有许多条件的,我们有贪时,希望别人快乐是因为他们对我们好、是自己的亲戚、他们长得漂亮、使我们高兴、给我们礼物或赞成自己的意见等等,一旦他们不同意我们的意见、不帮助我们或给我们礼物,我们就不再喜爱他们,并且不会希望他们得到快乐。

然而,慈心就不依赖于这些条件,我们有慈心时,希望别人快乐只是因为他们是有情,仅此而已。我们产生贪着时,觉得某人非常好,但是这种感受是非常不稳固的,它很容易消失,因此,我们看到一些人第一年相爱,第二年就离婚。在美国离婚是一个大问题,它造成了很多苦,而其根源是在于贪欲。慈心是以平等看待一切有情的平等舍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修习慈悲时不能跳过平等舍。

我们在产生希望他人得到快乐及乐因的想法时,应当了解快乐有不同的层次。我们自然愿众生得到衣、食、住、行以及家庭方面的快乐,希望他们所住的地方没有战争和污染,但是,我们还希望他们得到超出生活舒适之外的快乐,我们希望他们遇到佛法和师长、具备修法的顺缘,心中产生证悟并且获得解脱和成佛,因为修学佛法所带来的快乐是稳固的,它是不会消失的。

我们在修慈无量时(与其它三个无量心一样依循四个步骤)忆念各种各样的有情,想他们都拥有各种快乐以及快乐之因该有多好!然后,我们想但愿他们具有快乐,这样使愿望更为强烈。接着,我们想:我要使有情具足快乐,自己也参与到此事之中,自己发起了承诺。然后我们祈请师长三宝加被自己克服局限,而使此事能够发生。

同样,修习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思惟不同的个人,使之更为具体化。我们这样反复地修持后,内心就会发生改变。大家在修持时,不是每次都能产生强烈感受的,有时候内心就象一块岩石,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我们下一次仍然重复地修习,并且忏悔业障、积聚福德,这样以后修时就会产生体验。

悲在佛教中也有特殊的含义,它是希望有情离开苦及苦因。所以在这里,我们思惟众生的各种苦:身苦、心苦、家庭、健康、工作以及感情上的苦,想象众生能离开这些苦该有多好!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众生受苦因的控制:身心为烦恼和业所主宰,所以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烦恼、业、习气和我爱执。我们在修的时候,可以慢慢地思惟一切六道种种的苦以及这些苦的因,并且希望众生能够摆脱这些。修悲无量同样可以依照四个步骤,想:“一切有情能离开苦及苦因该有多好!愿他们离开苦及苦因!我要使他离苦及苦因!祈请师长三宝加被我能这样做!”

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容易产生我慢,觉得自己了不起、有学问,是一个有悲悯的大菩萨,而别的有情则很愚蠢、烦恼很多,自己要使他们的生活走上正常的轨道,并且,我们也会贪着别人的回报,希望他们记得自己的恩惠、感谢称赞自己、帮助自己、给自己礼物,这些是需要避免的。

经书里讲到脚踩到刺上、手帮助把刺拔出的例子,手不会对脚说:“我很有悲心、很了不起,你真愚蠢,居然又踩到了刺上!这次我帮你把刺拔出来,以后你要当心,并且不要忘记你欠了我的情。”手不会这样做,它只是拔出刺把脚治好,而就此了事。手能够这样做,是因为手足是一体,所以两者互相帮助时不会自以为是。同样,如果我们把自己和其它有情看作是同属于一个生命体,我们帮助他们时就不会有期望。痛苦会损伤有情,所以不管是谁的苦都应该去除;快乐是美好的,所以不管是谁都应该给予。

摘自土丹却准法师的《大乘精髓与日常实践》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