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间佛教中“四摄”为指导——董家豪
一、大学生活——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现当代的大学生活无疑是青年学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生命缓冲区,3—4年的自主学习生活以及接近社会形态的集体生活,都是这一时期生活的主题。在完成将近10年的义务教育之后,学生们将进入一个不同与以往的学习生活。学习的目标从仅仅只是升学转变成由自我为主导的多重选择。而个人的生活空间则突然被放大,脱离了家庭的管理和中学时期的学校的监督,生活突然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方式。而作为后青春期时代,学生开始更加注重对个体生命感受的关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开始凸显自主性,从而在人格个性上开始成长。许多人在大学时期养成了终身难以改掉的习惯。这些习惯几近成为个体人格个性的标志。而不同人格个性的个体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集体,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更多的跨交际圈的交际开始形成。个人的社交能力以及自我生活的创造力恰恰成为学生人格个性舒展的可能。3—4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学生个体人格的雏形。所以,大学生活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但是,正是由于环境的突变,以及作为监督和管理学生角色的家长、老师渐渐淡出大学生生活,在学生个性成长以及人格完善的道路上缺少了必要的辅导和帮助。而社会形形色色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判断和选择。九年的义务教育也没能塑造一个成功成熟的人生价值观念。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们在心理成长上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学生的人格个性良莠不齐,学生的人格个性无法完善。由此,作为以解决人的生命问题特别是人的心理问题的佛教,更应当关注当下青年学子的心理成长问题。毕竟“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帮助青年学子健全人格是人间佛教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90年代以来,佛教在内地开始复兴,越来越多的佛教活动开始出现。白1993年以来,主要面对大学生的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开展了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5界。这引起了佛教界、学术界以及政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京城学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内地许多寺院竞相效仿。如2003年长安三大寺院举办了“佛子夏令营”。2004年广东南雄市莲开净寺举办了“菩提树”夏令营。同年湖北黄梅四祖寺举办了首届“禅文化夏令营”;05年各种“夏令营”、“清凉之旅”以及“无我茶会”等主要面对青年的现代弘法形式几近二十家之多。“生活禅”夏令营充分利用媒体、积极参与社会的方式专门针对青年佛子进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教育。笔者也有幸参加了2005年无锡灵山祥符禅寺举办的清凉之旅生活禅夏令营。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启蒙似的佛教教育形式虽然对青年佛子的思想是一种震撼和启迪,但是由于活动的周期和针对的受众范围等等因素也产生了很多的不足和弊端。或者说,生活禅夏令营仅仅只是一个佛教的思想启蒙教育,并不能彻底解决更多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命成长(当然,成长的主体是自我)。但即便是作为青年佛子的道次第成长,夏令营也仅仅只能是一个开始,而不是贯穿始终的生命辅导。如何将这种有意又有益的佛教生活进行到底呢?或者说“后生活禅夏令营”的时间,我们如何继续用佛教思想来帮助更多的青年学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呢?
本文希望通过探讨现代大学生心理成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对其生活状态的分析,进而考察“人间佛教”通过组织大学校园内的公益社团活动,来辅导在校大学生(以及研究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以及价值观成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二、现代大学生心理成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其生活状态分析
在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所有的大学生都被抽离了一个共同维系近九年的人生目标——升学。这对于习惯于听从长辈安排的青年学子无疑要面对一个建构人生目标的问题。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目标,青年学子都要自我独立地选择。但是这对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大学学子来说并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其实,即便是普通人想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合适恰当的目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不去设定自己整个生命的目标,也要为自己三、四年后进入社会作~个短期的人生建设目标。可惜的是,学校并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课程,而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也不会涉及这种指导。这是生命教育的缺失,亦是对人格个性教育的缺失。
面对人生目标选择问题上,当代的大学生心理上大致出现了正面和负面的两种心理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心态并不是指那种作为学生的主体心理过程结果的确定性,而只是讨论他们遇到问题时心理呈现的状态,以及他们在生活中这些心理状态的投射。
首先我们看看占比重比较大的负面心理状态。人生失去目标,学生最明显的负面心理反应就是“茫然”。中国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性的教育,而非启发式的教育;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体认智慧。习惯填鸭式教育的中国大学生,创造力匮乏,变通性滞后。所以,当领路人突然消失的时候,学生往往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种心理状态大致可以描述为“茫然”。
茫然即生命没有目标,人生道路失去了目的地。出现这种心理的原因大致是:
1.高考已经结束,经过一个放松的假期。而开学后发现距离毕业需要三、四年时间。一时失去了一直惯有的目标感。投射出的生活状态便是不知需要学什么,不知需要做什么。
2.基础学科的学习脱离了实际生活。大学学习的初期多是学科的基础学科。枯燥乏味,概念繁多。很多都是学习本专业的发展史,或者貌似和本专业内容无关的基础学科。而整个社会低就业率也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怀疑。“读书无用论”业已许多学生的共识。投射出的生活状态便是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甚至不屑于学习。
3.社交生活开始多元化。但是自身并不能合理地做出选择。投射在生活上表现为两种生活状态:一种是没有计划和目标性地盲从于各种活动(包括校园生活内和社会上的社交活动)。
另外一种就是,不知如何选择,干脆选择逃避集体生活,比如利用网络来隔离现实生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许多青年学子由于自身素质和知识面的不同。面对学校生活和人生规划问题的时候有更加积极的正面态度。这些正面的心理反应大致可以描述为对于生命的积极的活跃思考,对于未来职业的计划性。对于社会生活的主动地、适度地选择。然而苦于没有确切的指导,常常流于脱离现实可行性的计划。甚至对理想的放弃。
职业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一部分叫做事业。仅仅设计了自己的职业是不够的。生命有着更广阔的空间,所以仅仅发展一个线性的生命是单调的。生命中应该有个贯穿始终的事业。这种广义上的生命路线设计是需要有确定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其中特别是社会价值意义的指导。易经有云:“…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也就是说,人生不仅仅需要有生活质量的保证。更需要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并且将其推而广之。这样的人生才是“觉悟的人生”。
当然,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关于构建人生目标的辅佐都不能是仅仅设计出某种套路,这无疑拒斥了作为问题主题的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也许应该为青年学子提供种种社会人生的某种切身感受,更加明晰个我在社会价值意义上的体现,然后进行各种人生目标的分析,最后让学子自己来选择如何锁定切合自己人生的目标。
正因为人生失去了目标。人生的价值意义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面对这个问题,当代大学生同样充满了困惑。下面再分为正负两个方面来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一个主要的问题:价值观的混乱。
茫然之久便是漠然。生命没有了坐标,价值世界开始变得的恍惚。精神世界开始荒芜,生活没有了主题。学生被动地生活,使生命渐渐失去了明确的意义。不知如何改变或者干脆顺从这种茫然的状态,心理渐渐开始疲惫。于是茫然变成了漠然的接纳。这种负面的心理状态大致分为以下三点:
1.漠然。既然生活没有目标,并且没有指导目标的开导和帮助。甚至没有一个合理的可参考的目标。那么就默默的接受这种无序。或者说是漠然面对生命价值意义整个问题的思考。于是投射到生活中久变成了混乱的、碌碌无为的过活。生活变得得过且过。反正大家都是如此地活着。即便这样的生活,自我也没有感觉到生活的异样。
2.放纵。人生得意需尽欢。今日有酒今朝醉。人生既然没有固定的目标。生命的价值的表现又是多种多样。那么对于各种价值体验与尝试就是最好的方式。趁着年轻,我们无所谓犯错误。年轻是犯错的本钱。于是,失去了标准,道德感淡漠,进而放纵自我的心理占据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模式。以上二者姑且作为学生对个我价值问题的反映。
3.∵无畏。自我。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值的个我性上,还有社会价值意义的反应。许多青年学子忽视社会价值的认同,封闭和无知的自我放纵。面对社会斑斓的生活,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地尝试各种社交活动。但是,太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没有人生观的定位,没有价值观的指导,接纳任何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于是生活放荡不堪。
学生价值取向的正面心态则是对各种价值的重估和体验,勇于怀疑主流的被动的生活状态,学会自我体认所有的生活形式。从中创造自我,完善个性。但是前面说过,没有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指导,一切的选择都会迷失,一切的心理反应都会扭曲。个体是群体的一部分,自由固然重要,但是自由是有相对性的。个我固然重要,但是遵守规则是自由的前提和实现自我的必要条件。没有建立价值观念就解构它是荒谬的。再者,每个人都需要有群体归属感。个人价值的实现往往更多的部分体现在人的社会价值中。没有目标的选择不是可行的选择。
这些漠然或者放纵的选择无疑是要出偏差的。现实往往不是想象中那样美好。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之八苦是每个人都要经历和感受的。于是,出现了学子中普遍的一个心理感受:郁闷!即一种普遍的挫败感!失落以及衍生出对真、善的怀疑。对于这种挫败感和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分析如下:
1.无奈。过多的结果无法改变。过多的结果偏离预期。无论有没有主观的努力,结果是铁一般的冰冷。无奈地接受。
2.无聊。既然改变不了结果,主动性开始消磨。什么都不愿去做,做之前就预设了否定。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聊。
由此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和生活投射表现为:
1.学生离开家庭,开始社会生活。脱离了骄纵个我的家庭,无法面对社会中的不平等对待。现实和期待相差太远。许多事情往往不会按照自己的想象发展。以及社会阴暗面的接触。于是开始对社会公正进行怀疑。开始了对“真”的怀疑。
2.由于社会现实生活中交际的目的性增强,人在交往中渐渐迷失纯真。人人都需要掩饰。难以进行纯粹的交流。或者因为过于坚持自我,往往成为特立独行的人,与团体格格不入。对“善”的怀疑。
3.既然没有了真和善的标准就无从谈“美”,追求外在的美,忽视甚至诋毁内在的美。
不可否认以上的分析都很浅显。并且没有量化的数据。但是,这都是学生中最主流的心生(这些分析也来自笔者自身的学生生活和对周遭学友的生活反思,姑且算作第一手的分析对象)。分析是无止境的,但是这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模式,而只能在这些普遍的现象中找到共同的问题所在。所以,分析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提供可能。这里的分析只是为了更加凸显当代大学生急需的生命辅导。并且讨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完成人格健全人格。
三、以“人间佛教”为思想指导,以“四摄”为形式指导的公益社团活动的可能性探讨
目从进入21世纪,公益活动亦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公盖组织的数量也从过去的个位数发展到今天近千家。深入学校的公益活动也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些公益活动都有一些共同缺憾——即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指导。比如,按照各月都有国际公益活动:国际爱牙宣传日,国际电信日,爱心献血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时间上都是流动性的,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内容的关联。这样就没有一个突出的主导思想。最重要的是不能成为生命教育的思想指导。和完善学子人格个性的活动。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学佛必须从做人开始,立足点是实现人生,从人生的改善以至实现佛化的人间净土。其核心患想是:“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所以,无论是否是佛教徒,是否信奉佛教,首先的一步是先要做好“人”。即“人圆佛即成”。
人间佛教也是破除迷信,破除封建,破除避世的服务社会、人群的现代佛教。“人间佛教的意思,是表明并非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赵朴初先生在回答“当今的时代,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什么是需要我们发扬的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时指出“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以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阐明了佛法与世间的关系。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意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人间佛教的基本理路很难一言以蔽之,但是它主要的精神无疑就是“完成在人格”和“人圆佛即成”以及大乘佛法中的“自利利他”。这些主旨无疑都是可以为青年学子完善人格,确立人生目标,作为明晰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认可的思想指导。特为是可以为更广泛的非信众的青年佛子提供人生的种种可能和人格塑造。
所以,如果以人间佛教作为在校公益社团活动的思想指导无疑是有主线性和连贯性的。这就能够解决当下的诸多公益活动的那种主题散乱、活动时间不连续的缺点。更重要的是为青年学子提供生命教育的可能。这是以往任何一种公益活动都不能产生的作用。
四、以“四摄”为指导的公益活动与生活禅夏令营的区别
净慧法师提出的生活禅的宗旨是:“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祥和社会。”简单说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而生活禅夏令营是活动时间是每年一届,时长大约是半个月左右。面向的是广大的青年佛子,或对禅文化感兴趣的青年群众(年龄多限制在40岁以下)。生活禅夏令营开展的项目大多围绕佛教生活而开展,地点多是在各大寺院。这样对于青年人群来讲接受面是有限的,并且对于青年人群来讲也不是人人都呵以接受佛教教理之内容。再者,许多年轻人是无法全盘接受佛教生活中的克己克欲原则。这无疑为参加生活禅夏令营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而作为活动的时间来讲也太过短暂。许多参加过夏令营的营员在离开夏令营之后很难继续坚持清凉的生活。渐渐地也淡出了“不离世间觉”的生活状态。活动没有了连续性,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最后,作为生活禅所设计的活动大多针对佛教思想的启迪,对无常无我的体认,缺少入世涉世的指导。或者总体来说生活禅夏令营的佛教色彩过于浓重而不能全面影响广大的学生群体。
针对以上的不足,大致总结为三点:1,受众过于狭窄,不能普世。2,内容过于专业,不够入世。3,时间过于短暂,不能保持连续性,势必减轻影响。
针对这三点笔者认为如果以人间佛教思想中主导,以“四摄”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来开展“在校大学生公益社团活动”则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这些不足。
首先面向的受众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尢论受众是否接受佛教,首先活动提倡的是“个性完善”和“生命教育”。这两个广泛的人间意义即是人间佛教的主旨,也是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立意无疑要广阔一些。
其次在活动的设计上开展的四摄内容中四个主题都是入世性极强的活动内容。四摄的内容是“布施,爱语,利他,同事”。针对四摄的修行内容来开展在校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内容设计。这样设计活动无疑可以影响更广泛的青年学子,而不仅仅局限于青年佛子之间。以下加以论证:
“布施”即是奉献。现代青年学生多重视个我的所得,过于专注所得便忽视了对他人的奉献。没有奉献也就缺少了相互的交流,个性空间必然狭窄。个性必然缺憾。过于关注个我的所得也会变得欲壑难填。烦恼必然与日俱增。然而,奉献并不意味着失去,如果人人都讲奉献,无疑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亦即“共赢”。“布施”亦是同情的开始,是人性之本。是善之本。设计关于“布施”内容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格个性完善。拓宽学生的生活范围。增强学生交际的能力。是非常具有普世意义的活动。
“爱语”即是谦虚更是智慧。现代青年学生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例如网络上大量使用的“火星文”),然而这些语言除了凸显个我之外,都缺乏普遍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比如“人至贱则无敌”,“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等等。这些用语的大量使用只能增加青年学生相互之间的攻击和矛盾,并不能帮助个我来有益生活。所以使用“爱语”无疑是减少生活矛盾,净化心灵的必要条件。再者,“爱语”也是生活智慧的一种体现。真正智慧的人是不会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的人。恶语伤人,损人损己。更不利于生活;由此可见,“爱语”不仅仅是种形式,更是需要施语者心地的一种良好“发心”。有如何的心灵就有如何的语言。“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恭谦自我,体谅他人。所以设计“爱语”活动无疑是培养青年学子恭谦心和智慧心的必要内容。
“利他”即是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人的价值不简单的只是个我价值或者说个我的认同所构成的。更广意义上来说,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所以人更多的价值是社会认可赋予的。所以,完善个人价值就需要完善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青年学子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长和天赋,这种个人价值比较是没有切实的可比性的。所以只比较个我价值或者只作自我价值肯定是不全面和苦恼的。所以作为青年学子要重视人的社会价值意义。并且在完善社会价值意义上来进而完善个我价值意义。所以“利他”活动也是公益活动的核心内容。更是完善人格个性的重要内容。
“同事”即是共事。共同处事是社会生活的特点。由于大学生活的特点,学生越来越远离集体生活,除去短短的上课时间,许多大学生都只生活在狭小的社交空间。甚至一个宿舍的同学都不能推心置腹的交往。如此以往,当这些学生进入社会后,很难想象他们将如何和公司单位的同事相处共事。更重要的是,没有这种集体意识的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很难在共事中为同伴着想,或者说很难配合共事。这对于广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重大的阻碍。公益活动正是将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不同性格的同学整合的一种共事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特长来发挥作用,并且在这期间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在不同性格、不同专业背景下的群体中共事。在活动中即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又可以锻炼个人的交际能力,团队的配合能力。并且这种活动是可持续的长期的共事。这对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来讲无疑是难得的机会。
所以,针对当代大学生最继续解决的心理问题或者说个性完善问题,且以“四摄”为主要形式的在校公益活动是极为可行的。
五、以“四摄”为形式的在校公益活动的具体设计尝试
上面论述了活动面向的受众和活动意义的;下面笔者简单地为活动做一些具体的设计来尝试规划在校公益活动的具体实施内容。
在校公益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是佛教界人士采取与校方合作的方式展开。主旨在于“完善在校大学生个性,提升生命价值”。整个在校公益社团的活动由佛教界人士策划。但具体活动和细则是由社团团员进行设计和讨论产生的。这样即贴近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又是学生们切实可行的活动。这类活动避免刻板的填鸭概念教育和被动教育。又可以用行动来感知和体认生命,用行动来充实在校生活。在每个活动的主旨上有诸位负责人进行阐述和指导。
在时间上,主要针对大学生在校的近八个月生活时间。一年中除去寒、暑假和考试前的复习时间,恰好分成八个月,共四个主题内容,每个活动主题维持两个月。(恰好是“四摄”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实施两个月,共八个月份。活动多为周六周日,但也可以进行每天都可进行的小型活动。具体活动时间由活动主题来限制。)两个月实施一个主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四摄”的根本含义深入人心。并且将活动的持久性增强。每学年过后,继而从第一个主题月继续展开活动。如此循环。
例如:九月、十月的活动主题是“爱语”。学生入校,大家相互使用爱语,让同学体认:尊重老师,尊重同学更是尊重自己。十一、十二月主题是“同事”。大家发挥专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一月份活动停止,以便学生复习考试。至二月份寒假,在假期间将“爱语”和“同事”实施在家中。又如,向父母长辈践行“爱语”,和同学长辈“同事”共同设计和开展春节活动。三月、四月的主题活动为“布施”,将寒假的经验进行分享,将所得的收入进行有意义的投资。五月、六月主题为“利他”。深入社会,开展更广泛的活动。有了“爱语”、“同事”和“布施”的经验体会,更好的完成社会性的“利他”。七月学生准备考试,至八月放假。九月重新开始“爱语”活动。如此循环。
具体的活动内容可以设计为以下形式:
“爱语”,明确使用“爱语”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主动使用“爱语”活动。以影响他人习惯使用“爱语”为标准。再有如“教师节”主动用“爱语”感谢老师,使用“爱语”,尊重所有劳动的付出者。让自己不光成为“爱语”的行动者,争取做到成为“爱语”的受益者。
“同事”,组织主题公益活动,由学生设计具体的活动细则。既要使活动有意义,而且要使活动切实可行。在活动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活动后进行必要的反思,以便更好地完胜公益活动。这些公益活动不一定要去社会中实践,而应更多重视在校的公益活动。比如主动开展清洁校园等一些学生身边的公益活动。活动成功的标准是活动的口碑好,切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至而带动身边的同学主动参加到校内的公益活动。
“布施”,布施有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讲求的是自觉自愿,设计活动时应以金额单位小而起效快的活动。比如每日善捐“一毛钱”来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例如用善款来购买学习必须的资料等等。活动更要注重法布施,知识和智慧的共享。知识和智慧只有在共享的时候才是进步最快的时候。所以鼓励同学进行内容丰富的法布施,比如“英语法布施”活动,进行智慧布施、知识布施。当然,活动更多地需要学生自主讨论,自主设定。这样才更贴近于学生实际生活。
“利他”,组织校外的主题活动。这个活动最需要佛教界人士的参与,设计和组织高质量的“利他”活动。比如到加护病房进行“义工”活动,到社区进行知识或者法律的普及活动。总之,“利他”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生命价值的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生命,寻找社会价值体现。
假期中的“四摄”活动。每次开学进行假期“四摄”活动的交流。此交流即是对过去活动的总结,又是对新社员的一次实际教育。让学生过更有意义的暑期生活。交流会有社团的负责人员组织策划。
六、结语
由于时间的仓促,行文有些杂乱。下面笔者进行简单的总结,以便大家对笔者观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由于在校大学生活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所以针对当下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和投射出来的大学生活分析,建立一种生命教育和辅助大学生完善个性的活动是当下急急所需。而现有的大学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缺乏核心的成功的价值观念,所以人间佛教的“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思想完全可以承担重则。而活动的内容可以从人间佛教中的“四摄”修行进行形式的设计。这种在校的公益社团活动可以简单有效地弥补“后生活禅夏令营时间”的空缺,且能更深入有效的指导辅助在校大学生的个性完善和价值观指导。所以,笔者试图以“人间佛教”中的“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为思想核心,以“四摄”修行的形式为设计的在校大学生公益社团活动来弥补这个空缺。并试图解决在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个性完善课程。启文过于仓促,行文过于冗杂,勉为投石问路之砖。希望能够引起佛教界诸大明师善知识的注意,以期能够早日实现这一重在辅导祖国未来人才人格个性的宏大工程。笔者力有不逮,行文潦草,还望诸大菩萨善知识海涵。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