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佛教徒如何报父母深恩——净凡

佛教是崇恩思想的教育,狭义来讲有各自的父母及三宝之恩,广义来讲有整个国家和一切众生之恩,佛教称之为报“四重恩”。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曾对弟子们教诫道:要“孝养父母,广度众生,爱护国家,恭敬三宝。”如今,也可用来作为指导人们生活的基本准则,这一切都应先从孝养父母着手。

一、父母恩重难报

“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天底下所有的爱中,除了佛恩,那便只有父母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了。父母对待儿女倾尽所能地去关心和爱护,这种爱源自内心的真善美,源自人的本性,没有任何条件。我们做子女的只要能回报出自己能力的一点点,周围的人就会对我们竖起大拇指大肆赞叹了。只可惜当今时代又能有几个儿女能明白并且肯去付之行动的呢?我曾经问身边的诸位朋友:“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能当场告诉我的没有几人。也许有人会问:“孝敬父母就行,何必要记住他们的生日呢?再说,不记得父母生日的人不一定表示我们不孝敬呀!”我想现在有这种思想的人大有人在。不错,记不住父母生日的人并非是不孝顺之人。可是世间上的事情往往是可以从小中见大的,你连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这种小事都做不好,那你又能做好什么呢?

我们从呱呱落地开始到如今的健康成长,父母的恩德是功不可没的,父母在我们的人生大舞台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父母的爱陪伴我们成长,陪伴我们学习,陪伴我们工作……父母恩重如山呀!世尊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面把母亲十月怀胎到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情况讲得详细备至,看看经文我们便知:

“……十月,怀胎,起坐不安,女口擎重担,饮食不下:

如长病人,月满生时,受诸痛苦,须臾产出;

恐己无常,如杀猪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

生得儿身,咽苦吐甘,抱持养育,洗濯不净:

不惮犒劳,忍寒忍热,干处儿卧,湿处母眠;

三年之中,饮母白血,婴孩童子,乃至成年:

教导礼义,婚嫁营谋,备求资业,携荷艰辛,勤苦百倍……。”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后学在未出家时即已读诵过好多遍,每次都令我泪如泉涌。我们不需要看完全文,单看这一段经文我们就可以体会到父母抚育子女的艰辛了。这种无私的爱难到还不值得你去记住他们的生日吗?我们为父母所做的一切,扪心自问能抵得上父母对我们的爱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为父母只做了一点点事,便自以为很孝顺,孰不知和父母的爱相比只是沧海之一粟,只是它的亿万分之一罢了。所以佛在此经中云:“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父母,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其实,作为父母本身来讲,他们并非真的指望子女能为自己做点什么,只要你能好好的活着,平平安安的活着,就是一种孝顺。正如街头巷尾所播放的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中所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但是为人子女的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就心安理得去放弃行孝。记得***的证严法师在《净思语》中曾经说道:世上有三种事情不能等,那就是行孝和放生(放生是拯救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也是一种行孝)。一点不错!世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缓一缓,唯独行孝是不可以等的。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能也无法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不懂得孝顺父母,甚至有的时候还嫌父母哕嗦,手脚不灵活。可是一旦他们有了儿女,自己做了父母以后,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与艰辛,才想起孝顺父母,但一切为时己晚,于是他们就在悔恨与自责中过完下半生。还有许多人有了儿女后仍然交给父母照顾,在他们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甚至有时因为父母疏忽慢待了孩子,免不了还要受他们的一顿漫骂。动物尚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自称为大自然主宰的人类,难到还不如它们吗?聪明的人哪!你千万别忘记了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年老,你现在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将来你的儿女也会分毫不差的还给你,因果报应是不爽的真理。

二、出家是究竟的行孝道

孟子曾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社会上有许多对佛教不了解的人士批评佛教是反孝道的宗教。对于僧侣那种舍俗出家的行为更是妄加诽谤,这是……种偏狭的家族观念及宗法思想。其实,佛教对于孝顺父母的教导,在大小乘的经典之中,可谓多得不胜枚举。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宗教,而是极为崇孝的教育。

“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云:“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并曰:“是故汝等勤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又据《佛说净饭王般涅架经》记载:“尔时世尊在灵鹫山,以天眼遥见父王病卧着床,羸困憔悴,命欲向终。告难陀曰:‘父王净饭,是我曹父,今得重病,宜当往见。’难陀受教,唯然,合宜往诣,报育养恩……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养育之恩。为不孝之者,为是当来众生之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自欲担于父王之棺。即时三千大干世界震动,一切诸山岖峨涌没,如水上船。”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记载:有一位罗汉名叫毕陵伽婆,因他父母贫穷,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故请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开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根本尼陀那经》中也曰:“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这诸多例子岂能说佛教是反孝?佛弟子不思报父母重恩呢?

一般来说,佛教孝道思想不仅仅是出家僧侣的行为规范,而且包括了对僧俗二众不同的佛教道德要求,也就是所谓的“入世之孝”和“出世之孝”。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中曾说过:“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大孝之大孝也。”佛教认为:入世之孝有养亲、尊亲、显亲三个不同的层次。侍养父母,及时供给父母衣食,或是恭敬服从父母,即常说的“孝养”、“孝敬”,这是佛教的“小孝”;以德报父母恩,显亲扬名在世人看来是人生最大的孝,但在佛教中不过是“中孝”;佛教重视出世间法和出世间孝,即要以佛法报父母恩,以佛法开导父母,令父母接受佛法而一起修行,这才是真正的行“大孝”。《毗尼母经》里说:如父母贫困,应先授以三归、五戒、十善,然后才施与财物;《佛说孝子经》也说:子之养亲,仅仅以好吃的食物和漂亮的衣服来侍养父母,而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总之,如能使父母闻法得戒,修习三昧,成就无上智慧,最后获得解脱,这才是佛教徒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是真正的孝行。所以,强调精神救度乃是佛教孝道的根本。

如此偏狭而幼稚的思想,认为唯有婚嫁生殖才算孝道,那么佛弟子(尤其是舍俗出家的僧尼)是无以为辩——说也难怪,今世俗人,除了养育自己的儿女,已经很少能有人知道去孝顺各自的父母了。这大概即是迷信“无后为大”的结果吧!至于佛教所讲的观念,不为世人所了解。《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佛教认为众生在六道轮回之中流转,今生固有父母,过去未来无量劫中,也有无量无数的父母。孝养今生父母,也要救济过去未来的父母。故说出家才是最圆满究竟的行孝道。

三、行孝与念佛统一

我国从宋朝至今,佛教在孝道思想上一直倡导孝J帧与念佛统一。《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申说念佛法门是解脱之正道,孝顺父母是往生之正因,达成了孝顺与念佛的统一。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在《万善同归集》里提倡孝养父母是“第一福田”,是开“生天之净路”;八祖莲池大师也认为“念佛修净土者,不顺父母,不名念佛”,倡导不违孝道,兼顾道俗的念佛法门,继而在《竹窗随笔》里主张:“家有净室,闭门念佛可也,不必供奉邪师;家有父母,孝顺念佛可也,不必外驰听讲”;莲宗十三祖灵岩印光大师是近代佛教史上孝顺与念佛统一的倡导者,他大承净土遗风,专事念佛,视佛教以孝为本,着有《佛教以孝为本论》,以儒家伦理和念佛法门教人,他认为:“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主张学佛者应出于孝子之门,只有那些不忘父母之恩,以立身行道彰显父母祖宗之德的贤人才能往生净土,成就佛道。佛门居士中也有人赞同孝顺念佛的主张,李贽在《焚书》中言:“念佛者,必修行,孝则百行之先,若念佛名,而孝行先缺,岂阿弥陀亦少孝行之佛乎?”(李贽《焚书》卷四之《读若无寄母书》)李贽认为孝行是念佛成佛的必要条件,如果缺少孝行,无佛可成。

新的世纪,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年化国家行列,而家庭养老依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养老方式。一方面,解决老年人问题重点仍需要大力弘扬孝道精神;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尽孝道,反而“啃老”、“刮老”现象日趋严重。加强孝道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个人人格,培养责任感和富有同情心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佛教孝道思想因其特有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多方面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只要我们对佛教孝道思想进行梳理,吸取其精华,并且着重弘化,必然能起到实现劝世行孝、助世行孝的伦理价值。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