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佛教与生态文明建设—杨曾文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当今世界面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生态愈益失衡的严重形势下,人类如何应对才能化解危机,保障经济文化社会能够持续发展,人类能够持续生存发展下去?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历史阶段之后,迫切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议事和实践的日程。为此,各国政界、学术界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正在积极探索如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并且已经开始付诸实践。在我们中国,党中央和中央人民***的领导也及时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从而将中国的社会建设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佛教界的广大信众能够做些什么呢?上海玉佛寺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与传播中心举办以“佛教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敦促教内外学者和四众弟子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和进行交流,相信对解答这个问题会有所帮助。
下面是本人对“佛教与生态文明”问题的初步思考,现提出来向诸位请教。
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提到中国社会的发展日程
中国自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使人感到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人们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然后再进入旨在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更高发展阶段。在我们中国,当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提法还刚刚熟悉不久的时候,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又根据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有三点:一、在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上要求做到节约各种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循环型的经济结构;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努力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三、引导全社会树立和推广生态文明的观念,从而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制高点、新的历史时期。
这是向全国各民族人民发出的号召,要求各行各业制定严密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加以贯彻。那么,佛教界应当如何响应这一号召,如何加以贯彻呢?
本人认为,对佛教界来说有外在和内在的两个方面。所谓外在的,是从所有中国公民皆拥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讲的,既然佛教界人士和广大四众弟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就有责任和义务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遵照统一的部署自觉地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去。作为内在的方面,是从佛教的教理和规范的角度讲的,对佛教中原来蕴含的某些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相协调的思想,应适时地吸收当代人类文明的成果加以新的诠释,更新观念,充实教义,并且应用到日常弘法的活动当中,动员广大四众弟子增强环保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自觉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个过程与佛教日常的弘法利生活动能够密切结合,自然也是佛教随顺时代发展的过程。
本文着重从这后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希望得到诸位的指教。
二、以新的视角阐释和发挥佛教的缘起学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佛教的缘起学说,虽然有大乘小乘及学派、宗派之别,然而从总体上看是基本一致的,是佛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甚至被赋予相当于佛的法身的意义。小乘佛教,包括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缘起理论是围绕业(行为,有身语意三业,业有善恶)感缘起进行论证的,集中表现在对十二缘起的解释中,认为因为有贪、瞋、痴(“无明”)才有各种行为,招致生死轮回,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或说“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①]等等。在佛教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又出现大乘的缘起学说,有所谓空性缘起、阿赖耶缘起、真如或佛性缘起等等,从着重关注和阐释人生起源和生死轮回问题,到关注世界万物的本质乃至宇宙的本体本原问题,提出诸如以空性、心性为本体本原的“诸法性空”、“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三界唯心”、“一切唯识”等等论断[②],而在传入中国实现民族化的过程中因吸收儒道二教思想又有新的发展。
从这些缘起学说的宗教意义来讲,是引导信众信奉佛教的基于缘起学说的教义理论,并遵照修行,以达到解脱。对此,这里不拟详细解释。然而如果从这些理论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哲理来看,其中清晰地表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并且贯穿着因与果、本与末、净与染等的逻辑层次琏条。按照这个道理来思考人生,观察世界,不仅人的善恶行为会招致不同的善恶报应,而且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是彼此连结在一起的,是时时刻刻互相发生联系,发生影响的。
在今天,我们可以从这种缘起学说中汲取合理的成分,在诠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时加以新的阐释和发挥,从而进一步充实佛教的缘起学说,以便为当代信众接受。既然事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那么,我们人类在对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就应当善于从对立的双方考虑问题,制定规划和措施。否则,我们人类社会就会遭到自然界、地球环境的惩罚,例如,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采伐和索取,扩大生产规模和产量却没有环保措施配套,随便排放有害物质,便会过早耗尽生产资源和能源,并且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变异、台风频发,酸雨袭击;采取毁林垦荒、围湖造田等方法,便会带来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因此,我们谋划社会发展事业时必须兼顾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的两个方面,努力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进化。例如,社会经济要发展,扩大工农业生产规模和产量,同时必须考虑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建立循环型的产业结构;人类的生活要不断改善,但是又注意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既要增加矿产,扩大原料供应,开辟公路铁路交通路线,又必须注意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中共中央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应当说,这些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蕴含着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理念。我们如果按照生态伦理的理念和规范进行道德评价的话,凡是能够这样做的就是善的行为,应当给予赞扬;反之就是恶的行为,应当予以谴责。
当代佛教面临转型发展的大好机遇,如果及时地吸收当代生态文明的学说和生态伦理,便可以对佛教原有的缘起学说和善恶报应学说的相关内容进行创新的诠释和发挥。难道这不是在顺应时代充实和发展佛教教理了吗?不就是在实践中发展人间佛教理念了吗?实际上,只要回顾以往佛教在适应中国社会环境过程中不断将儒家伦理、思想加以接受吸收的情况,对此是不难理解的。
中国的佛教组织、寺院和广大僧俗信众如果能够接受新时期生态文明的理念,并且结合佛教传统的思想加以诠释,相信不仅可以使弘法利生中更富有时代色彩,而且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赋予“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以新的内涵,推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所谓“天人之分”、“天人之际”)是密不可分的,在考虑人事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时总是将宇宙万物(天)与人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做出决断。不仅儒家、道家的着作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中国佛教学者也依据佛学的教义、理念来阐释和发挥这种思想。大乘般若中观思想、以真如法性为本体本原的法界缘起思想、以佛性为觉悟基因的心性论等,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说法中常提到的“色心(物质与精神)不二”、“正依(生命主体与国土环境)不二”、“理事(本体本原与现象)圆融”、“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后秦僧肇《肇论·涅盘无名论》)等论断中,就蕴含着相当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当然,佛教这样论述的原意是说宇宙万有皆是真如佛性(心、真心)的显现,人人生来具有与佛相同的本性,从根本上看,天与地、物与我是同体的,佛与众生也是相即不二的,觉悟解脱要在体悟自性上下功夫,所谓“识心性,自成佛道”(《六祖坛经》语)。
然而必须承认,在这种思想中既蕴含宇宙万物统一的思想,又含有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彼此平等、依存和互相会通、和谐的思想。佛教的这种思想在全民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显得十分可贵,对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有着宝贵的启示意义。
当代佛教的弘法活动只有密切结合社会民众关心的迫切问题才有生气,才能得到更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佛教界的四众弟子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如果佛教界的学者、法师能够联合学术界的学者一起对佛教传统教义进行不失原意的诠释,可以促使佛教进一步贴近民众,为利益人群、造福社会做出贡献。例如,在向信众和一般民众讲述佛教的“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及类似思想时,首先应讲清楚这种思想的佛典依据及其原意、在指导修行过程中的意义,然后在结合现实问题时可以联系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时代课题,阐释人类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自然环保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推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这一宏观目标做出贡献。
四、以慈悲护生的精神致力动物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转变社会经济增长的方式,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还要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在这当中,有一个善待和保护动物的问题。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所谓“万物之灵”,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过去过于强调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人定胜天”,忘记或忽略了自然界是人类的邻居、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因而造成对自然界掠夺性的征讨索取,对自然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和浪费,残酷猎杀已经濒危的野生动物,过滥捕捞河海鱼类,促使某些珍奇动物面临绝种和鱼业资源枯竭,造成自然界连接动植物之间的生物链[③]的断裂,从而在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的延续繁衍带来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维护自然环境,防止生态恶化的过程中也应当善待和爱护动物,不仅是家庭驯养的动物,而且也包括种类繁多分布广阔的野生动物资源。
在这一生态建设的工程中,佛教是大有可为的。佛教五戒中有不杀生戒,不仅绝不允许伤害人和杀人,也包括不许杀害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包括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佛教经典在解释不杀生戒时,往往还从反面补充应施仁慈的内容。《法句经》中有“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智者乐慈,昼夜念慈,心无克伐,不害众生”,“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清楚地表明不仅不应杀害众生,而且应当行施仁慈,爱护一切众生。佛教中有一部具有鲜明伦理劝善性质的经典《十善业道经》,在解释何为不杀生时,提出“常于众生起大慈心”的要求。隋代天台宗创立者智顗在《法界次第初门》中说,如果一个人只做到不杀生那仅是“止善”,还应进而修德行善,以仁慈之心行施“放生之善”。
众所周知,大乘佛教的最高理念是实践菩萨之道,以“大慈大悲”为至高道德原则,以解脱一切众生为追求目标。在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和其他经典中,对体现大乘理念的观世音菩萨及其他菩萨显现各种化身解救一切众生苦难的功能和事迹作了形象生动的说明。在佛教信众中不仅出家僧尼遵守戒律坚持吃素,而且在家信众中也有很多人能够奉行“不杀生”的居士戒,甚至拒绝茹荤食肉。他们是以慈护众生,普度众生为最高理念的。
因此,对佛教徒来说,对于保护动物,参加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说是容易理解和参与实践的。不仅自己做到,还应当向家人和社会广大民众进行宣传,至少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爱护和善待家养的帮助人类农耕、运输等的牛、马、驴、骡等和对人无害的各种食草动物等;
(二)爱护和善待家养的宠物狗、猫等,进而建立彼此间的感情,并借此培养自己和青少年后代的爱心、保护动物的慈爱之心;
(三)支持和参与对野生动物和面临灭绝的动物的保护,反对猎杀和贩卖这类动物作为食物、药品等。
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培养以自然环境为邻居,以动物为朋友的情感,克服片面的以人为主宰、征讨掠夺自然和藐视动植物资源的思想和做法,培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地球家族”的生态文明观念。
五、以寺院为中心,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中国佛教的寺院既是僧团居住传法的中心,也是社会组织的一种基层单位。在举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佛教徒也积极参与并不断做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寺院为动员和组织僧俗信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那么,今后寺院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能够做些什么事情呢?笔者仅提出以下几点供各地寺院法师、居士和学者参考。
(一)应认真学习中央的相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等中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容,吃透文件精神,掌握当代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然后积极参加***和相关社会组织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的活动。
(二)遵循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汲取当代生态文明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佛教相关自然生态保护的教理和思想进行时代诠释并且在弘法过程中向信众宣讲,动员广大信众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这次上海玉佛寺举办“佛教与生态文明”的学术研讨会促使教内外学者和信众考虑这个问题,会议发表的研究成果必将对各地寺院和僧俗信众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根据自己的寺院所处环境和具备的条件,出资或派人直接参加当地***、民间组织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例如植树造林,保护山林、草原和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劝阻毁林开荒、围湖造田,鼓励渔业采取定期休渔的制度,支持环保组织制止企业排放污染物,爱护动物,提倡素食文化等,以及支持企业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型的产业结构,根据自己资金条件对有困难的企业给予援助等。
(四)寺院内部应考虑与信众一道改变某些不符合生态文明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改变对环境继续造成污染、浪费能源的敬佛和供养的做法,例如在寺院范围内无节制的烧香、烧腊烛乃至焚烧纸钱等。当年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曾提倡烧一炷香的做法,受到社会民众的高度赞扬。现在各地寺院能否普遍提倡这一做法呢?如果一炷香不行,烧三炷香如何?总比烧一打、烧一捆几捆香好。香可以质量高一些,原料要没有污染的,并且反对制做粗大型的香。至于腊烛,除一些法会场合点燃外,能否劝止在佛殿前大量点烧,因为这不仅严重污染空气,也会引发火灾。减少腊烛的焚烧,也是对能源的一种节约。烧香、点腊烛本来是为了敬佛,那么可以考虑,既然人都受不了过量燃点引起的烟熏火燎,难道佛菩萨罗汉就可以忍受吗?能为寺院环境遭到污染感到高兴吗?
此外,对于传统的“放生”仪式也建议慎重举行。如果有人违法捕获国家法定保护的动物或其他珍奇动物,寺院知道后可以劝说此人放生或收购放生,乃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然而如果事先通知四方要在特定日期举行放生仪式,根据以往各地的经验,必将招致商贩连结一些人捕捉鸟类、鱼类等卖给施主或寺院,不仅在这个过程中造成大批动物死亡,而且将收购来的动物放置放生池等地,也会造成大量动物死亡,甚至也可能引进不知来历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对此,诚挚希望佛教界高僧大德和各地四众弟子考虑。
中国佛教徒具有优良的爱国爱教的传统,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期之后为国家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做出卓越的贡献,相信今后在建立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实践中也一定能够做出新的贡献。
文/杨曾文
作者简介:杨曾文,生于1939年12月,山东省即墨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着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等。
注释:
[①]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分别载《大正藏》卷2第67页上、《大正藏》卷1第723页下。
[②]详见般若、华严、瑜伽唯识类经典,这里不拟详加引证。
[③]生物链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通过互相提供食物而自然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例如草木繁盛便聚集众鸟,有花果的地方便有昆虫,而鸟食昆虫,鹰、蛇等食鸟,鸟粪等入土腐烂变成微生物而为草木吸收……,它们彼此靠这种紧密连结的生物链而相互依存。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