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盛地古凉州

汉武帝经营西域之后,陆路交通十分畅通,商业贸易兴旺发达,使者往来非常频繁,为佛教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西域的安息∵康居、龟兹、于阗等地,佛教已广泛流行,而这些国家与汉朝和后来的五凉政权关系又非同寻常。佛教从西汉时期经凉州传人内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全盛。五凉时凉州佛教传播非常普遍,一时成为北中国佛教盛地。因此,五凉文化中融入了浓浓的佛教色彩。佛教的传人与佛经的译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五凉时期统治者大都崇信佛教,译经讲经活动非常活跃。“凉州自张轨以来,世信佛教”。张轨的孙子张天锡还亲自参加佛经的翻译。后凉时期,鸠摩罗什在凉州寓居近二十年,弟子众多,使佛教传播达到高峰。

就整个而言,五凉佛教的兴盛当推北凉时期。沮渠蒙逊笃信佛教,请了名贯西域、号为“大咒师”的僧人昙无谶在姑臧主持大规模的译经活动。据统计,北凉自公元401年至439年,译经数量比其余四凉译经的总和还要多。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经西域传人河西后,首先在姑臧发展,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和中原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同时又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的时代。佛教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得到了广泛传播。佛教在凉州生根开花,流传后世,还有凉州自身的特点和背景。一是因为河西是多民族杂居之地,又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路,非常有利于佛教的传播;二是五凉的统治者亟需给自己的统治找到一种精神支柱,而佛教宣扬的“众生皆苦”、“轮回报应”非常有利于对百姓的统治;三是五凉统治者崇拜西域高僧,在他们眼里,凡西来的高僧,都是祈福避灾的救星,无不顶礼膜拜,甚至皈依佛门。正是这样的原因,一些西域高僧,如鸠摩罗什等,深得礼遇。有了这一种非常宽松的传播环境,佛教在五凉生根开花结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凉州境内也出现了不少高僧,他们跋涉西行,携经回国,聚众弘佛,从事译着。在这个过程中,也融入儒家思想和道家内容,为以后佛教逐渐本土化创造了条件。佛教在北凉达到极盛。蒙逊并不满足于拜僧译经,他又在姑臧南山开始了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这一活动的结果,使河西石窟林立,居全国之冠,并影响到中原石窟的风格,也使我们在今天有幸目睹到诸如天梯山大佛的风采。河西一尊又一尊神秘大佛的出现,是五凉时期河西佛教兴盛的实证。自五凉兴盛起来的佛教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成为五凉文化甚至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