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附表三所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
第一,子午岭地区有着浓厚的净土信仰气息。所谓“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又称极乐净土,是佛教宣传者所虚构的一块毫无苦疾杂染,惟有法性之乐的无上殊能的清净乐土。净土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到唐朝时期形成了重要的佛教宗派。净土信仰的两种重要倾向——弥勒信仰和阿弥陀佛信仰在子午岭地区都有所反映。首先是弥勒信仰。附表中有七方造像碑以弥勒交脚菩萨为主尊,可见弥勒菩萨受到信仰的程度。《魏书﹒释老志》中讲,“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方继释迦而降世。”这说明七佛与弥勒有前后继承的关系。北石窟寺属于北魏时代的第165窟有七佛及两身弥勒菩萨,任继愈认为“165窟等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北魏流行的《妙法莲花经》中释迦继过去诸佛出世,释迦入灭弥勒出世说”[12],子午岭地区的弥勒信仰体现了《妙法莲花经》对关中区和陇东区佛教信仰的影响,而从时间上看,陇东早于关中,似乎应是从陇东沿着秦直道进入关中。李静杰先生说:“关中地区北魏中期即存在交脚像,而且陇东、河西本身是交脚像流行的区域,关中区北魏交脚像的产生与陇东区关系可能更为密切”[13]。
其次是阿弥陀佛信仰。阿弥陀佛信仰在唐朝盛级一时,庆阳北石窟寺的唐朝造像中有很多是以阿弥陀佛为主尊,张宝玺先生分析指出:“这些造像功德主都是地方中、小官吏和一般平民,大多雕造阿弥陀佛,显然有超生西方净土的愿望。”[14]合水莲花寺石窟的2号龛所供主尊也是阿弥陀佛,佛座题记说:“敬造阿弥陀佛一铺……云妙乐净土口口之先雕刻容像无量因沅至圣之轨流俗则焉瞻仰敬信福下唐口天宝十载岁次辛卯三月口午六日己壬口口口之文。”合水板桥乡孙家嘴崇宁三年(1103)碑以阿弥陀佛为主尊,说明阿弥陀信仰在陇东已经深入人心,到宋朝时期仍有余绪。
第二,有着明显的佛道合一趋势。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为了赢得更多的信徒,不断调整其面目,日益世间化、世俗化。明朝高僧德清竭力调和儒、释、道,宣扬“孔、老即佛之化身”,他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13]。儒佛一贯、佛道一贯的现象在子午岭地区的佛教造像碑中非常普遍。许多造像碑同时供奉着佛道二教的教主。如耀县保定二年(562)李昙信碑阴阳部分分别刻太上老君与释迦,左右侧面分别为佛、菩萨。佛道教主并坐的情况在子午岭地区乃至陇东地区石窟中也屡见不鲜。如合水莲花寺石窟的一方铭文写道:“庆州合水县王口惠家庄弟子惠文发心于绍圣二年口月十日葵亥岁自发心向面前石窟口内修盖造石素五百罗汉毕三教诸佛毕终”。“三教诸佛”造像保存完好,龛中雕一坐佛,两侧坐像各一身,分别是老子和孔子。北石窟寺也曾经同时供奉着佛道两教的神位,乾隆年间的《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记载:“大佛殿前中置观音大士、左关帝右、二郎旁对显圣,龙王阅数载而告成焉”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鬼神崇拜和民间俗信的内容上得以融合,因而在寺中出现了观音与关帝、二郎神并坐的状况。莲花寺石窟铭文与北石窟寺乾隆碑记印证了造像碑所体现出的子午岭地区佛道信仰合流的趋势。
附表一:子午岭地区石窟情况一览表
石窟名称
地点
时代
窟龛编号数
造像数
保全寺石窟
甘肃合水
北魏
29
156尊
张家沟门石窟
甘肃合水
北魏
8
38尊
马勺场石窟
甘肃合水
北魏
4
12尊
千佛砭石窟
甘肃合水
北魏
5
1025尊
福地石窟
陕西宜君
北魏
石泓寺石窟
陕西富县
隋唐宋元明清
7
莲花寺石窟
甘肃合水
唐、宋
18
64尊
石空寺石窟
陕西黄陵
北宋
1
安平寺石窟
甘肃合水
金朝
1
554尊
李家庄石窟
甘肃合水
金朝
1
1
杨华寺石窟
甘肃合水
金朝
瓦窑背石窟
甘肃合水
金朝
1
51尊
东关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黑石沟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店沟口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李家庄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菩萨崖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滴水崖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阳坡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邵庄石窟
甘肃合水
明朝
药王山石窟
陕西耀县
北魏、西魏、隋唐
附表二:子午岭地区佛塔一览表
名称
地点
形制及造像内容
时代
政平砖塔
甘肃宁县
四方形七层
唐代
盘克塔儿庄砖塔
甘肃宁县
四方形楼阁式三层
唐代
富县塔
陕西富县
四边形十层
唐代
柏山寺塔
陕西富县
八角形十一层
唐宋
湘乐砖塔
甘肃宁县
六角形七层
宋代
东华池砖塔
甘肃华池
八角形七层
宋代
重兴寺塔
陕西铜川
六角形七层
宋代
泰塔
陕西旬邑
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
宋代
耀县塔
陕西耀县
六角形九层
宋代
万佛寺砖塔
陕西耀县
六角形九层
宋代
白马石造像塔
甘肃华池
六角形七层,浮雕佛像47躯
宋代
脚扎川万佛塔
甘肃华池
八角形九层,浮雕佛像1200躯
宋代
塔儿湾石造像塔
甘肃合水
八角形十三层,第一层浮雕佛像约600躯
宋代
双塔寺石造像塔
甘肃华池
两座塔均为八角形十一层,一号塔通体浮雕佛像约3500躯,二号塔一至四层浮雕佛像约600躯
宋、金
万佛寺石塔
陕西耀县
四方形十层
金代
八卦寺砖塔
甘肃合水
共三座
明代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