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宽容与利他精神
作者:桑吉银登***∵
在佛法传入以前,***的宗教是苯教,苯教用来祭祀的东西有很多,要杀很多动物,去供一些天神、地神、山神等等。佛法传到***之后,情况就慢慢改变了。佛法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仅是人,还有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这些都列在众生里面,称为六道众生,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追求的都是幸福和快乐,没有哪个众生愿意痛苦和烦恼。所以我们不要去制造痛苦和烦恼,特别是对于其他的众生。但实际上往往因为我们非常自私,为了达到自己自私的目的,就制造了很多不快乐,给众生造成痛苦和烦恼。正如佛教中说,很多烦恼都是自己自私造成的。
因为对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环境和身边最亲近的人。在我们身边有两种朋友,一种是好朋友,另一种是坏的朋友,或者说一种是善人,另一种是恶人。我们要学会观察,他是否是善人,他做事的结果是否是好的。我们要学会思考和分析,不能盲目地跟。因为每个人都有贪嗔痴三毒和某些方面的无明,每个人都很自私。如果我们不懂得去观察、分析,一个不好的朋友或者一个人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就学佛而言,这种影响就更深远,不止是这一生,还包括来世、来世的来世,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就要学会观察周围的朋友。但我们没有神通怎么去观察?最简单的办法,我们去推想这个结果就行了。例如我喝茶,杯子里虽然是水,但里面有茶的成份,我自己的身体,适合接受红茶还是绿茶?它对我会有什么结果呢?经过分析我知道自己只适合喝红茶的话,那就暂时不喝绿茶了,这样对身体比较好。对于分析而言,分析结果最重要,不要为了一点点眼前的利益而省略了对结果的分析,盲目地去跟从。就学佛修行来说,注意加以分析就是在回避造孽的机会,避免得到不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就是既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这是不好的,这就是造孽,要尽量去回避。
这些后果我们一下子就可以知道吗?那也不一定。无始以来,我们的一些习惯不一定是今天养成的。有很多习气是从前世带来的。所以要马上改正一个人的习气,也是不行的。不管什么事,要先去发现,之后要去行动。不管什么人,发现问题很容易,但很少有人去行动。发现有错了,努力去改正,然后学会去避免犯同样的错,这就叫修行。我们修行就是要修心,要把心修成非常平和,非常稳重而有智慧的心。为什么说平和呢?一般我们众生都有一些习气,一下子把握不好,非常容易激动、生气,在刹那之间就做下很多不好的事。为了避免这些,心情必须非常平和。但仅仅是平和也没有意义,也起不到作用,你将来仍然要面临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有智慧。平和加上智慧去观察、分析事情的结果,智慧的结果就是利己利他,这就是智慧的力量。一个大慈大悲的人,一个有菩提心的人,就会把利他放在第一位,利己放在第二位。但是目前我们还不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先做一个利己利他的人,能这样考虑,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对自己就没有伤害。如果你首先有一种利己利他的精神,你就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我们很多人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常常会有非常多的麻烦,所以学佛并不是会念几句圣号就什么都不需要了,一心只想佛菩萨赐给,这样是不行的。佛法根本没有说要去求什么东西,求是求不来的。学佛最关键的是要有行动。我们去做善事的时候就是累积福德资粮,你造多少次福,你就有多大的福报,我们不去造福,只去求福是求不来的。造福的过程中还要有一种无我利他的心情,这样福报来得更快,来得更好。佛教就是养成你的这种心,把它放大,放大……无限地放大。放得越大人们才能越没有私心,人们才能越精神。但是我们的潜意识也好,前世、无数世以来养成的习惯也好,却是让我们的心缩小、缩小……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很小,很自私。做什么全都是为了“我”。“我”字越重,痛苦就越多。所以不管是做一个企业的老总也好,当官也好,做家庭主妇也好,都一样,越自私烦恼就越多,麻烦就越多。
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众生,不只是要宽容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爸爸妈妈,我的亲戚朋友。这种宽容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但这个里面还带有很大的自私。我们要学会对与我无关的很多众生都要宽容,这样才有一个真正宽容的心态。
本师释迦牟尼佛是非常智慧的一个老师,佛就是觉悟之人,他有能力给我们一个指点,哪些是对哪些是错,指导我们该怎么去做。我们没有按照本师释迦牟尼教导的去做的话,他也没办法救度我们。只能是自己救自己。这是最彻底的,是最究竟的。佛法里面讲了,没有一个救世主可以救你,只有自己救自己。也可以说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个老师可以救你,一个是伟大的佛陀可以救你。他主要是告诉你自心去改正,自心去学习;一个就是自心,自心是自己救自己。这个才是真正的最伟大的老师。不管说多少,总的来说,最关键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一切众生。而且我们现在做一个汉族人,就像我刚才讲,我们佛教说一切众生有很多很多,不仅是人类,包括一切有生命的,都是众生,都要尽量回避伤害他们。如果我们按科学方面来讲,也没有必要伤害他们,我们也没有什么权利去伤害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没有一样东西是多余的,都是必要的。这时我们不要去想去征服他们,要学会去融合他们,这才合乎佛法,我们挑战大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无常的,而人的贪念是无限的,永久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怎么去过生活,怎么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每个人的环境和能力都不一样,要观察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怎样的能力,从这里面我们再去规划这一生的日子怎么过。谈到一生,我们总是想时间很长的,总是想以后以后、将来将来。如果你很健康,活得很好,像现在的人,能活到八、九十岁,但时间也过得很快,况且有多少人可以圆圆满满地活到八九十岁呢?不是每个人都能活这么长的。我们的生命就是由一秒钟、一分钟、一个时辰、一天……这样组合起来的。一天是你的生命,五年、十年也是你的生命,我们还是要过好每一个今天,学会今天的事情怎么去处理,学会面对现在的事情怎么去处理,这才是最主要的。面对现实,过好当下,最好的方法是学会包容、宽容、智慧。有了这三种,生命就慢慢可以延长,可以过很多辈子。如果不这样,像我们刚才说的,非常自私,非常傲慢,这时虽然你是过了一辈子,但你每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你希望你的生命是在痛苦中度过还是在快乐中度过呢?每个众生都想的是在快乐中去度过。在痛苦中过十年和在幸福中过一年,可能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选在幸福中过一年。
佛教的精神就是无我利他。这是佛教的核心。无我利他,“利他”里面还有智慧。有些人可以“利”的,有些人不能利他。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些人我们利他,结果是好的。有些人,在人们利他的时候,他同样那么无明,那么愚蠢,他也同样犯很多错误,这时不能利他。我们有能力的话要去改变他的心态和动机。
世界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四大教派中最包容、最智慧的应该是佛教。中国人与佛法非常有缘。作为现代人,有一个信仰、有一个心灵的寄托是好的。但是在选择信仰、选择心灵寄托的时候,每个宗教都很好,但我们要选好中好。我们是要寻找寄托,寄托我们的灵魂,寄托我们的心灵,必须选择超越我的智慧的宗教。作选择的时候,越殊胜的东西,越难选择。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福报。所以现在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很多。但我仔细思考,四大宗教中信仰人数最少的应该是佛教,因为佛教是最好的、最圆满的,但众生的业力也是最大的,最重的。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福报,也遇不上正法,即使遇上正法也坚持不了。有福报的人才能遇上佛法。佛教并不是迷信,更不是那些下层的东西。但有一点,有些人说我们现在有些寺庙经济化了,旅游化了。这样的寺庙有,到这种寺院里面去只能学会烧香,磕头,许愿。这种佛教是最下等的,学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本来自己的心不够清净,烦恼已经很多,再来加上一个更贪念的东西,知道有一个地方可以烧香、磕头、许愿,更加增加烦恼,这样佛教就慢慢变味了。佛教真正的意义就不见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