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对佛教的影响

慧远落发∵师从道安∵

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慧远二十一岁。当时,他仍志在儒学,而且政治动乱的东晋社会又使他产生了避世思想,久怀隐居之愿。他打算远渡江东,就学隐居豫章(今江西南昌)的范宣子。范宣子雅好经术而拒绝作官,名重大江南北。可是这时正值石赵统治集团在石虎杀后内部矛盾激化,互相残杀,东晋又连年北伐,中原再度陷入大混乱,南路阻塞,使慧远不能如愿南下。当时,佛图的大弟子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宣传佛法。慧远听说后,便携同弟弟慧持前往恒山,拜师求救。上山后,他听道安讲了《般若经》,“豁然而悟”,叹息说:“儒道九流,皆糠秕耳!”(《高僧传·释慧远传》)于是毅然与弟弟投簪落发,开始了佛教僧侣的生活。

在道安的弟子中,慧远“厉然不群,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他贫旅无资,连衣服也常常缺乏,可是始终坚持不懈,以夜续昼,刻苦学习,精心思考。道安见他聪明勤奋,对佛教教义领会得非常深入,常赞叹说:“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把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希望,寄托在慧远的身上。慧远师事道安仅三年,由于勤奋钻研,学业优异,便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开始讲说《般若经》。般若学所宣扬的“实相”,即所谓超时空的本体,听众往往感到很难理解。有一次,一个听讲的人对道安阐发佛法的论着《实相义》提出质疑,慧远援引《庄子》义作类比来解释实相,使听众很快晓然。从此之后,道安唯独允许慧远不废俗书,可以引佛典以外的书籍来比附说明佛理。

巧驳道恒

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慕容氏侵扰河南,慧远随道安避难到了湖北襄阳。当时,名僧道恒在荆州一带宣扬般若学的“心无”义,影响颇大。“心无”义主张排除外界万物对心的干扰,没有否认外界万物的存在。这在般若学其他流派看来,是对唯物主义的让步,所以引起佛教界群起而攻之。慧远奉道安之命前往慰问正在患病的竺法汰。竺法汰这时指使一个弟子去对道恒辩难。慧远去后,也就席向道恒攻难。据《高僧传·卷五·竺法汰传》载:

慧远就席,攻难数番,关责锋起。恒自义途差异,神色微动。尾扣案,未即有答。远曰:“不疾而速,杼柚何为?”坐者皆笑。心无之义,于此而息。∵

“不疾而速”,语出《易·系辞》。“杼柚”,是织布机部件,杼即梭子,柚即轴子,引申为反复思考的意思。“心无”义主张心体“豁如太虚,虚而能知”,所以慧远反驳说,既然“心无”能“不疾而速”,又何必苦费思索!慧远巧妙地援引《周易》驳斥道恒,使道恒一时无言以对。

卜居庐山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符丕围困襄阳,梁州刺史朱序留住道安不让外出(后来被符丕送往长安)。道安便遣散徒众到各地去传教。临行前,道安对弟子们一一给以诲勉,唯独慧远不蒙一言。慧远跪在师前问道:“独无训勖,惧非人例?”道安说:“象你这样的人,难道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吗?”于是,慧远等一行十余人告别了道安,南下荆州。从此,慧远终生再也未得与师相见。

早先,慧远曾和同学慧永相约,将来同去广东罗浮山结宇传道。慧远为道安所挽留,慧永就先走了。途经浔阳郡,慧永为郡人陶范所留,住在庐山北面陶范为他建造的西林寺中。慧远别师过江后,先住上明寺,接着便拟往罗浮山。到了浔阳,他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便暂住进了这里的龙泉精舍。慧永与慧远是同门旧好,要求慧远就住在庐山,不要走了。他找江州刺史桓伊商议,说:“远公正要弘道,现在徒属已广,还会有更多的人来追随他。贫道我所栖偏狭,不足相处,怎么办呢?”桓伊便在山的东面又专为慧远建造了房殿。这就是后来成为南方佛教中心的着名的东林寺。此寺处于风景名胜地,加之慧远精心布置,更显得有些神风仙气。正如《高僧传》所载:“远他造精舍,洞尽山美,却负得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慧远早在奉侍道安时就听西域少门说西域有佛影,到庐山后,向来庐山的ji宾禅师佛陀跋多罗和一位律学道士详细询问他们所亲见的佛影情状,并依此立台画像,刻铭于石。同时,命弟子道秉远至江东,嘱陈郡享有盛名的大诗人谢灵运制铭,以充刻石。传说陶侃(东晋官员,历任荆州刺史、广州刺史、征西大将军、江州刺史等职)曾在广州得阿育王像,送给了武昌寒溪寺。慧远创建东林寺后,将此像也迁至庐山。他在这里居住了三十多年,一直到死。

匡正佛法苦译经书

慧远卜居庐山之时,佛教在江南已经有很大势力。可是佛教界风气很坏,佛法衰颓。尤其是一些上层僧侣,附炎趋势,迎合时流,外言弘道,内图私利,竞相奔走于权贵之门。有些甚至与最高封建统治者交通,窃弄大权,倾动乱时。慧远目睹这种状况,非常忧愤。在《与桓太尉论灶简少门书》中,他尖锐地指出:“佛教陵迟,秽杂日久,每一寻思,愤慨盈怀。”在潜居庐山以后,他一面不入都邑,不仕王侯,身体力行,维护佛法,以自己高尚淳至的德行为僧伽争人格,树楷模,一面积极提倡翻译佛经,宣扬佛教戒律,并努力用佛学来融合儒学和玄学,为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取得自立的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慧远在居住庐山的三十多年,虽然始终影不出山,迹不入谷,每送客散步,也只以庐山虎溪为界,但是却孜孜为道,务在弘法,是他从事佛教活动最重要的时期。到庐山后,他看到当时南方佛经很不齐备,禅法无闻,律藏残缺,就派遣弟子法净、法领等人远度葱岭,寻求佛经。这些弟子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从西域带回《方等》新经二百余部,得以传译。慧远在庐山一直千方百计同各地名僧互通声气。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ji∵宾(在今印度西北部)佛教小乘毗昙学大师僧伽提婆南下庐山,慧远便请服译出了《阿毗昙心》和《三法度论》。阿毗昙略称毗昙,系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的典籍,其教义主要是以我为无,以法为有(法,本指佛教教说、规范等,这里指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毗昙学约在东晋时始行中国。释道安曾大力赞助译出有关论典。慧远继承师业,兼弘一切有部《毗昙》。当时和他同住庐山的着名佛教学者竺道生等人也精于提婆的毗昙学。毗昙学风靡一时,是同慧远组织译经和大力提倡分不开的。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着名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会(父籍天竺,生于龟兹,即今***库车一带)入居长安后,慧远便向他致书通好,交流佛教译本,并派遣弟子前往听讲问道。后来听说罗什要回本国,他马上作书,略问佛经中数十条事,请为批释。罗什一一作答,现存十八章,即所谓大乘大义章。慧远对于佛教戒律也很重视。弗若多罗曾在关中翻译《十诵律》,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后来慧远得知昙摩流支来中国带来了这部佛典,就派遣弟子昙邕致书祈请,译出了全本《十诵律》。《高僧传·释慧远传》评价说:“葱外妙典,关中胜说,所以来集兹土(指江南)者,远之力也。”

名重政界

慧远在庐山对佛教理论,继续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有所发挥,使佛教和政治进一步结合起来,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他主张佛性之说,认为佛的精神实体是不变的,是永恒存在的,人们应该把达到这一境界作为奋斗目标。佛教徒称佛学是内学,把儒、玄叫做外道。而慧远不仅精研佛学,而且兼通经学和玄学,一身兼儒、佛、玄三家。他认为儒、佛、玄三家作为统治思想来讲,立场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主张“内(佛)外(儒、玄)之道,可合而明”,企图以佛学为主,以儒玄为辅,达到会之有宗(佛),百家(儒、玄)同致的目的。慧远还极力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因此被后世净土宗(也名白莲宗、莲宗)僧人推尊为初祖。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他约集信徒刘遗民、周续之(二人均是玄学家)、宗炳、雷次宗(二人均是儒家)等名士一百二十三人,在精舍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死后往生西方佛国极乐世界。在慧远等人的提倡下,“净土”法门在南方开始广泛流传。但是社会上流传的所谓慧远与十八高贤立白莲社的说法,据现代着名中国佛教史家汤用彤考证,纯属伪说。

慧远在庐山期间虽然坚决谢绝要他出山做官的一切请求,不介入政事,但是与当时政治上的重要人物却有着广泛的交游,也博得了上层统治者的敬重,这为他传播佛教的活动提供了很大方便,同时也保护了佛教。当时,东晋司徒王谧、护军王默都对他表示钦慕,安帝甚至还向他致书问候,就连北方的后秦统治者姚兴也对他致书殷勤,不断赠送食物礼品和佛教法器。慧远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关系也很密切,殷仲堪曾到山上看望过他。后来,图谋夺取王权的桓玄攻打殷仲堪,军经庐山,要慧远出山相见。慧远称疾不出,桓玄只好亲自入山去看他。在此之后,慧远和桓玄有过多次书信往来。晋安帝元兴年间,桓玄攻入建康,杀死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掌握了全部朝政。他致书慧远,询问对于沙门不敬王者的看法,并下教令沙汰沙门。教令最后特别指出:“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慧远复书给桓玄,一方面承认佛教陵迟,问题严重,一方面又提出要新生佛教徒本人的愿望,并且要保护持有各种不同信佛方法的虔诚信徒。他以自己崇高的声誉和圆熟的政治手腕,终于使具有震主之威的桓玄听从了他的意见。

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卢循率领十余万农民军从广州起兵北上,占据江州(今江西九江)时,入山拜访慧远。慧远与卢循的父亲卢嘏同过学,见到卢循后热情相等,并高兴地述说幼年往事。当时有的和尚劝慧远说:“卢循为国寇,同他这样交厚,难道不会引起朝廷怀疑吗?”慧远不以为然地说:“我佛法中情无取舍,这一点有识之士都了解,没有什么可怕的。”不久,卢循被刘裕击败。刘裕率领军队追击卢循经过江州的时候,手下人告诉他说,慧远与卢循交情很深。刘裕说:“远公世表之人,必无彼此。”于是派人给慧远送去一封信,表示敬意,同时还送给慧远一些钱和米。

佛名留后世

慧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一说为417年),卒于庐山东林寺,活了八十三岁。他的着作被整理为十卷五十余篇。现存着作按类别有《沙门不敬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沙门袒服论》等论文四篇,有《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统经序》、《大智论钞序》、《阿毗昙心序》、《三当度论序》、《念佛三昧诗集序》五篇序文,此外有书信十四篇以及一些铭、赞、记、诗等,主要收集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和《出三藏记集》中。

慧远生前德高望重,在佛教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着名诗人谢灵运曾为他写了一篇碑文《远法师诔》。

原文:

道存一致,故异化同晖。德合理妙,故殊方齐致。昔释安公振玄风於关右,法师嗣沫流於江左。闻风而悦,四海同归。尔乃怀仁山林,隐居求志。於是众僧云集,勤修净行。同法,餐风,栖迟道门。可谓五百之季,仰绍舍卫之风。庐山之嵔,俯传灵鹫之旨。洋洋乎,未曾闻也。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春秋八十四,义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薨。年逾从心,功遂身亡。有始斯终,千载垂光。呜呼哀哉,乃为诔曰。

於昔安公,道风允被。大法将尽,颓纲是寄。体静息动,怀真整伪。事师以孝,养徒以义。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学不窥牖,鉴不出户。粳粮虽御,独为苌楚。朗朗高堂,肃肃法庭。既严既静,愈高愈清。从容音旨,优游仪形。广演慈悲,饶益众生。堂堂其器,亹亹其资。总角味道,辞亲随师。供养三宝,析微辩疑。盛经济济,仁德怡怡。於焉问道。四海承风。有心载驰,戒德鞠躬。令声续振,五浊暂隆。弘道赞扬,弥虚弥冲。十六王子,孺童先觉。公之出家,年未志学。如彼邓林,甘露润泽。如彼琼瑶,既磨既琢。大宗戾止,座众龙集。聿来胥宇,灵寺奚立。旧望研机,新学时习。公之勖之,载和载辑。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廷禅众,亲承三昧,众美合流,可久可大。穆穆道德,超於利害。六合俱否,山崩海竭。日月沈晖,三光寝晰。众麓摧柯,连波中结。鸿化垂绪言,徽风永灭。呜呼哀哉。生尽冲素,死增伤凄。单蛰土椁,示同敛骸。人天感悴,帝释恸怀。习习遗风,依依余凄。悲夫法师,终然是栖。室无停响,途有广蹊,呜呼哀哉。端木丧尼,哀直六年。仰慕洙泗,依惮蹄筌,今子门徒,实同斯艰。晨埽虚房,夕泣空山。呜呼法师,何时复还。风啸竹柏,云霭岩峰。川壑如泣,山林改容。自昔闻风,志愿归依。山川路邈,心往形违。始终衔恨,宿缘轻微。安养有寄,阎浮无希,呜呼哀哉。

今译:

道理是一致的,所以各地教化不同而本质是相同的。道德是共同的,所以地方不同而品质是一样的。从前道安法师在太行山振兴佛法,慧远法师继承道安的余韵于江西。那里闻风而悦,四海同归。慧远法师胸怀仁义,隐居山林,追求志向。于是众多僧人云集于慧远身边,勤修净土。共同求法,露宿餐风,悠然生活在佛门之中,好比释迦的五百个弟子,敬仰继承舍卫城的佛法之风。庐山之下,传播着灵鹫山的佛教宗旨。洋洋大观,闻所未闻。我在有志于求学之年,希望成慧远的弟子。可惜啊!我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法师就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八十四岁,在义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去世。年过从心(七十岁),功成身亡,有始有终,千载光辉。呜呼哀哉!于是书写此诔曰:

于昔安公,道风允被。大法将尽,颓纲是寄。体静息动,怀真整伪。事师以孝,养徒以义。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学不窥牖,鉴不出户。粳粮虽御,独为苌楚。朗朗高堂,肃肃法庭。既严既静,愈高愈清。从容音旨,优游仪形。广演慈悲,饶益众生。堂堂其器,亹亹其资。总角味道,辞亲随师。供养三宝,析微辩疑。盛经济济,仁德怡怡。於焉问道。四海承风。有心载驰,戒德鞠躬。令声续振,五浊暂隆。弘道赞扬,弥虚弥冲。十六王子,孺童先觉。公之出家,年未志学。如彼邓林,甘露润泽。如彼琼瑶,既磨既琢。大宗戾止,座众龙集。聿来胥宇,灵寺奚立。旧望研机,新学时习。公之勖之,载和载辑。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廷禅众,亲承三昧,众美合流,可久可大。穆穆道德,超於利害。六合俱否,山崩海竭。日月沈晖,三光寝晰。众麓摧柯,连波中结。鸿化垂绪言,徽风永灭。呜呼哀哉。生尽冲素,死增伤凄。单蛰土椁,示同敛骸。人天感悴,帝释恸怀。习习遗风,依依余凄。悲夫法师,终然是栖。室无停响,途有广蹊,呜呼哀哉。端木丧尼,哀直六年。仰慕洙泗,依惮蹄筌,今子门徒,实同斯艰。晨埽虚房,夕泣空山。呜呼法师,何时复还。风啸竹柏,云霭岩峰。川壑如泣,山林改容。自昔闻风,志愿归依。山川路邈,心往形违。始终衔恨,宿缘轻微。安养有寄,阎浮无希,呜呼哀哉。

南齐僧人道慧读了慧远的文集,慨然叹息,恨自己生之晚也,未能亲见慧远。为了实现夙愿,他和另一个僧人智顺溯流千里,到庐山观看慧远的遗迹,在那里流连了三载才回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