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谐世界”看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全面深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崇尚社会公德,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建构和谐世界的主要方面。和谐社会观及和谐世界观是一种新的社会观和世界观,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精神作支撑。这种伦理精神至少包含伦理基础、伦理原则以及伦理保障三个方面。价值的多元化是和谐的社会观和世界观的伦理基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和谐的社会观和世界观的伦理原则;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的社会观和世界观的伦理保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释佛教的伦理思想以及“和合”精神对促进人类
一、引子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广泛弘传,形成了以般若性空与涅盘佛性为基础的中国佛教学派思潮。此后,经过隋唐时期的鼎盛发展,一些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相继确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基本完成。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传播发展始终与适应中国社会和历史环境相一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经过与传统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广泛交流与接触,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思想对维护中国佛教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和民风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探讨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关系,目的就是要借鉴和运用佛教伦理来推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和挖掘佛教伦理中的积极内涵,调动佛教伦理的积极因素,客观审视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实际问题,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社会公正和谐,维护世界和平。
二、“和合”理念构建下的佛教伦理
佛教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交往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佛教倡导和平,主张非暴力,其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以及止恶扬善、自利利他、平等慈悲的重要思想,包含了佛教伦理的核心内容,并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制定了观念准则和道德规范。
佛教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是五戒、十善,其核心要旨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它是佛教清规戒律的重要内容。五戒是佛教对其信徒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五戒不仅是在家信徒所奉行的基本戒条,也是出家僧众必须矜持的最根本的清规戒律。∵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体现了佛教慈悲宽容的平等精神。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认为包括人与人在内的一切众生之间应当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基础,佛教常常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说的就是一切众生不论大小、强弱、高低或贫富,彼此之间都应宽容谅解,做到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在和谐社会伦理秩序中,平等既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它贯穿于伦理秩序的始终。不妄语,则是要求人们诚实守信,不说谎话。孔子亦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又说:“民无信不立。”强调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标准。所以诚信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健康有序、和睦融洽、和谐友善关系的前提,也是和谐社会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缺乏诚信互爱的社会,必然造成人心紧张对立,人性的沉沦与堕落,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将会成为空谈。所以,五戒重在修身,教诫对自我行为限制的同时,强调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十善是五戒的开展,其基本内容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之外,还包括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不痴)。主要体现在身、口、意三个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属于身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业;不贪欲、不嗔、不邪见,即是意业。一切善恶诸事,归纳起来,不外此十种,犯之则恶,守之则善。十善在提倡修身的同时,兼明对心念的调节,强调对心智的培养。尊重生命,做到不杀生,是人与众生、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本质体现。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互依互荣的,在佛性上平等无二。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争端仇恨,都是由于杀生而引起的灾祸。所以尊重生命,不杀生,无疑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而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则是要求人们以普世伦理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身心,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睦共处。而不贪、不嗔、不痴所体现出来的则是要求人们修正自己内心,运用慈悲智慧的心灵来升华佛教自利利他的救世精神,推动佛教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净化人心、建立人间净土的目标。奉行五戒十善,一方面要禁止外在的恶行,另一方面要净化内心、倡扬善行,以建立人间净土。这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是适应时代需要而倡导的社会公德。十善提倡的是普遍的社会公德,比五戒所要求的个人道德更进一步。十善所倡导的十种善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是相一致的。
此外,佛教的知恩报恩思想,既是佛教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所提倡的传统美德。佛教讲四恩,即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三宝恩。《报恩经》中说:“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说的就是,没有父母生育抚养,就没有今之生命的存在。这里所提倡的报父母恩,与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孝道”观是相一致的。报国土恩,即报祖国之恩。没有祖国,也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因此佛教提倡热爱祖国,随时报效祖国。报众生恩,也就是要热爱人民,关心劳苦大众的疾苦,时刻想到报答人民培养教育的恩惠。报三宝恩,就是报佛教之恩,佛教徒应以自己无愧于弘法利生的良好表现和贡献来报答三宝之恩。这些佛教道德理念,与当今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倡导精神文明是相通的。
三、和谐社会需要“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
佛教是一个倡导慈悲济世的宗教。慈悲济世,是佛教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从小乘的“自度”发展到大乘的“度人”,以至后来的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宏大愿,贯穿着佛教伟大的自利利他的慈悲精神。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慈悲体现为一种莫大的同情和怜爱。从佛教的角度讲,即所谓拨苦与乐,慈能与乐,悲能去苦。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世间人生为无尽的苦难,并以普度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佛教的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扬,甚至认为“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观无量寿经》中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将慈悲看着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提倡的是一种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任何生命体都把自己的生存当作最高的目的,这是生命世界的普遍现象。而佛教的慈悲,在强调对自身生命本能的保护的同时,更强调对他人、他物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甚至是放弃自己的权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佛教认为,人并不是宇宙间唯一可以实现完善的存在,人也和其它事物一样,均是因缘和合体。人如果要想获得自身的最终解脱,就必须有觉悟自己和肩负起拯救其它生命的慈悲胸怀和责任。“常以仁恕居怀,恒将惠爱为念,若梦若觉,不忘慈心,乃至蠕动蛆飞,普皆覆护。”∵佛教的慈悲精神,不仅包含对人类本身的悲心和博爱,而且还包括对一切生命体的怜悯和保护。以普度众生为几任,是佛教所推崇的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因此,慈悲一方面表现为不惜牺牲自己、舍己为人的美德,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有情的戒杀和放生。佛教对于无情之山川草木的慈悲,则体现为对于人类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人类毫无节制的滥杀、滥砍、滥伐行为,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生态严重失衡的罪魁祸首,是引爆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之一。佛教徒以慈悲精神为出发,致力于世界和平和社会福利事业,反对各种暴力和非人道的行为,不仅是实践佛教济世度人宗旨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彰显佛教高尚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格的重要方面,它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
四、“平等不二”思想彰显了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佛教的平等不二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佛教从五戒十善出发,基于“四无量心”进一步提出了“四摄”、“六度”之修行方法,以指导和规范佛教徒的身心行为。“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广大心愿。意思是以无有限量的大慈大悲精神为众生拔苦得乐,做到随喜众生的功德,平等地利益人群。这是大乘佛教利他思想的精髓所在,是佛教大宏大愿、高尚无私的精神体现。利他思想是大乘佛教基于小乘自利思想提出来的,是对原始佛教平等慈悲精神的发展与完善。这一思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伦理所要求的无私奉献,塑造高尚人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摄”是佛教为摄受众生、令生慈心、引入佛道的四种方法。内容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是指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度到究竟涅盘的彼岸的六种修持方法。具体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忍辱体现的是一种宽容慈悲的精神。宽容是人与人交往和沟通的助力,是互相信任和和谐的桥梁,建构和谐社会需要有宽容美德的支撑。四摄、六度是将修学“戒、定、慧”三学扩展到社会层面,提倡一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伟大的菩萨精神。这既是大乘佛教菩萨精神的基本体现,也是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具体内容,充分反映了佛教自利利他、平等慈悲的伦理原则,体现了佛教“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对实现当代和谐社会所提出的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诚实有信、平等互爱、融洽和谐、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佛教追求对整体和大局的把握。认为任何人或事物,只有在整体中方可确定和把握自己。个体与整体不二,二者完全融通。所以在确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佛教常常以“一束芦苇,相依而立”∵为譬喻,强调个体与整体互为依存的关系,破除人的狂妄自大和自我中心思想,强调众生平等。众生平等是佛教伦理的重要观念之一,它的伦理意义在于,不仅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而且表明人与自然界的其它存在也是平等的。人类要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物体,维护彼此赖以生存的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此,佛教还提出了“依正不二”、∵“依正无碍”的理论,强调依正无二,依正相入,二者统一。依、正就是指依报和正报。所谓正报,是指有情众生的自体;所谓依报,是指众生所依止的国土世界。简单地说,依报指生存环境,正报指生命主体。依正不二,即是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同为一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皆有佛性,必须极力保护,以建造一个相互依存、和谐自由的环境。基于这一缘由,清净国土、珍爱自然是佛教天然的使命,这对今天的自然保护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依正不二”实际上就是将生命的主体与生存的环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些理念有助于约束人的行为,重视环境保护,爱护和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五、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需要公平、公正与和谐的思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追求“太和”、“中和”的境界,渴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稳定、国泰民安。因此“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古人说,“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易经》中亦记载阴阳移动与和谐共存的思想,认为“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所以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和谐社会”理念传承了以往智者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反映了人类求和平、求生存、求发展的普遍愿望。
和谐社会观是一种新的社会观,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精神作支撑。这种伦理精神至少应该包含伦理基础、伦理原则和伦理保障三个方面。价值的多元化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基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原则;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的社会观的伦理保障。当前,中国***对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外提倡构造和谐世界的伟大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形象。中国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崇尚和平和谐及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无疑会在中国佛教徒,乃至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其它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从精神层面将中国与世界和谐的步伐推向前进。可以期待,以佛教“和合”精神为重要依托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将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
∵成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Abstract:∵With∵a∵process∵of∵deepening∵the∵reform∵and∵opening-up,∵a∵question∵of∵how∵to∵strengthen∵the∵civic∵morality,∵how∵to∵advocate∵public∵spirit,∵and∵how∵to∵build∵the∵fair∵and∵impartial∵social∵law∵and∵order,∵that∵has∵become∵the∵main∵issue∵of∵promoting∵social∵harmony∵and∵the∵harmonious∵world.∵The∵concept∵of∵harmonious∵society∵is∵somewhat∵a∵kind∵of∵social∵view,∵and∵the∵concept∵of∵harmonious∵world∵is∵somewhat∵a∵kind∵of∵world∵outlook,∵which∵requires∵the∵corresponding∵moral∵spirit.∵This∵kind∵of∵moral∵spirit∵consists∵of∵the∵following∵three∵aspects:∵the∵moral∵foundation,∵the∵moral∵principle∵and∵the∵moral∵guarantee.∵The∵pluralistic∵concept∵of∵value∵is∵a∵moral∵foundation∵of∵the∵harmonious∵society∵and∵the∵harmonious∵world;∵the∵integrity∵of∵inpidual∵and∵social∵values∵is∵a∵moral∵principle∵of∵the∵harmonious∵society∵and∵the∵harmonious∵world;∵and∵the∵social∵fair∵and∵justice∵is∵a∵moral∵guarantee∵of∵the∵harmonious∵society∵and∵the∵harmonious∵world.∵This∵paper∵focuses∵on∵the∵three∵major∵areas:∵the∵positive∵concept∵of∵Buddhist∵morality,∵the∵Buddhist∵view∵of∵equality∵and∵the∵Buddhist∵view∵of∵benevolence,∵in∵order∵to∵illustrate∵the∵Buddhist∵morality∵and∵the∵Buddhist∵spirit∵of∵harmony,∵which∵is∵of∵great∵value∵and∵significance∵to∵enhance∵human∵civilization,∵to∵advance∵social∵fair∵and∵justice,∵and∵to∵build∵the∵harmonious∵society∵and∵the∵harmonious∵world.∵
Key∵words:∵The∵Buddhist∵Morality∵The∵Harmonious∵Society∵The∵Harmonious∵World∵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