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引出”。如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及社会发展等;概括而言,教育是人类传递和开展文明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狄洛曾说:“教育,是人类共同的成长基础,教育方向正确,人类的真、善、美资质就得以发扬提升,世界的和谐进步就易达成。”教育的重要,由此可见。

∵佛陀于菩提树下成道后,指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陀因此而住世49年,广宣教化,目的是为了教育众生开发真如自性,破迷去执,从而获得解脱自在的人生。

∵在许多经典里都具体提到过佛陀的教育目的。《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件特别的大事就是要使众生断除一切烦恼,获得出世的智慧。这是佛陀教育最独特的地方,是其它教育家所不能及的;因为其它教育家只能使人获得世间一般的知识和修养,佛陀却要使人获得彻底解脱的智慧。《大日经疏》卷九曰:佛陀的教育目的是要使一切众生都获得没有负担的知识和真正的智能。《心地观经》卷二亦说:佛陀教育众生是为了启发众生无穷的心灵宝藏。佛陀不但善于教化众生,而且提倡“自我教育”。如《阿含经》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陀要我们反求诸己,这才是最高的教育。

∵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乃至无言的身教,不但是今日教育的典范,其实也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史,举凡世间一切的知识、德性、思想、技能,都可总摄于佛陀的教育范围之内。佛陀的教育,首重言行举止品德的修养,是为“戒学”;次重身心的调御,名为“定学”;进而重视真如自性的开发,即为“慧学”。佛陀不但善于引用本生故事、譬喻、因缘等十二分教,以及四摄法、四悉檀等法门,其教育特别注重教材及教学法,即所谓的应病与药,观机逗教。

∵佛陀的教育方法灵活巧妙,而且有教无类。它针对众生的根机,而施与各种权巧教育,或“以事明理的圆融教育”,或“以古证今的启发教育”,或“以智入道的幽默教育”,无非为给予弟子鼓励与期许。所以说:“佛教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是解脱烦恼、解脱生死,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佛陀是最好的老师,他具备了最优秀的教育家的素质,一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他那里都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佛陀的追随者,无论是行者或学者,欲续佛慧命,欲将佛陀伟大之教法流传于后世并发扬光大,当前之要务,即是重新确认佛教教育的意义、价值与定位,承担时代使命,努力建设佛教事业,迎接社会的挑战,开拓未来,利济社会,造福人群。是故,就当前佛教教育工作实况所需,作检讨性之省思与建言,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佛教教育之定义

∵佛教教育的定义何在?佛教教育基本包含两个层面。

∵从广义来看,佛教教育是一种觉悟的教育(“觉之教育”);佛教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转染为净,断惑证真,超凡入圣;整个佛教的义理,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从初发心到成佛,整个历程都必须由佛教教育来引导。其中戒、定、慧三学是根本的教育内容;社会各界──九法界众生是根本的教育对象;指导行者通过闻、思,进而修,是根本的教育过程;应机施教是根本的教育方法。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佛教教育是佛学知识的传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学者掌握一定的佛教理论,是基本教育目的;各种佛学知识是基本教育内容;特定的某类学生是基本的教育对象;侧重于闻、思是基本的教育过程;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教育手段达成这些教育目的,是基本的教育方法。可以说,当前全国各种大小佛学院所进行的佛学知识教育,即属于狭义的佛教教育。

∵此中的界限划分并厘清以后,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佛教教育目标最起码包含两个:终极目标――成佛;阶段目标――掌握某些佛学知识。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广义的佛教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根本,狭义的佛教教育则是佛教教育的基础。如果不能分清这个差别,将广义的佛教教育和狭义的佛教教育混为一谈,生

硬地将广义佛教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强加到狭义佛教教育之上,便会引起教育措施执行上的混乱。

∵佛教教育的定义清晰了,再来检讨佛教教育现时的困境与难题,然后拟出改革、发展的方法与方向,才可能成功地落实推行。

∵二、佛教教育的方法论

佛教教育之方法为何?从教学方法来说,佛陀主张契理契机,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佛陀对他的学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完全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智力差异、个人专长等,故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佛陀把教育对象分为三等,上等即是菩萨乘,中等即是声闻乘,下等即是人天乘。上等人了悟宇宙实相,以同体大悲之心,舍己为人,宁愿自己下地狱,只愿众生得离苦。这种人叫做菩萨,佛陀为适应这类学生的需求,就施以“六度”、“四摄”等菩萨乘的教育。中等人认识到眼前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生老病死之痛苦时时紧逼,因而就对人世生起厌离心,要求解脱人生的痛苦。佛陀为适应这类学生的需求,就给他们施以“四谛”、“十二因缘”等声闻乘的教育。下等人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希望积德行善以求得福报。佛陀为适应这类学生的需求,就施以“五戒”、“十善”等人天乘的教育。

在教学态度上,佛陀始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佛陀反复强调,佛就在我们心中,心外无佛可得;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心中本有的潜能(佛性),走向大自在、大解脱的境地。从这一哲学基础出发,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佛陀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他总是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品德的形成、智慧的开发,是学生们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老师的作用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学生的自觉学习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

由此可见,佛教不仅是宗教,而且是教育;是一种教人觉悟的教育;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永恒的需要。因此,佛化教育的推行,正切合时代、社会之所需;佛教学院的兴办,除了以佛学为主,并增设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课程之外,其它课程则与一般学校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更能接受到佛陀的教育,善根深培,将来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三、佛教教育现况之检讨

佛教教育工作,事关佛教人才的培养,关系佛教百年大计。众所周知,中国大陆地区的佛教界和学术界至今依然存在着“三资危机”:师资断层,资金短缺,资料匮乏。从1980年中国佛学院恢复算起,大陆佛教教育在“文革”后已经历二十余载。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亦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种种的不足。目前大陆佛学院办学质量普遍偏低。首先,在生源的素质上普遍较差;其次教学质量不足,由于师资的缺乏及不稳定,以至于许多课程只能视师资而定,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开课;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取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迪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无法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而在师资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首先,在素质上,许多任教的老师都是刚毕业的佛学院学生,其本身的专业不够成熟,知识还没有经过消化与提升,所以往往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其次,在知识的广度上缺乏,对佛法的整体把握与外学知识均不足,因此授课时不能触类旁通;以致在讲课方法上普遍不规范,自身又没有接受过授课方法的训练,所以讲课时很难生动活泼而吸引学生。

此外,在办学形式上,从全国佛学院的体系来看,存在着严重各自为政的现象,遍地开花“小而不全”式佛学院,到处皆是,并没有按照高、中、低三级来进行办学;在课程设置上,亦没有侧重,教学设施和教学水平无法与海外同类院校相比,以至于许多学僧无法受到系统的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只片面仿效世俗学校之学制和师生职衔待遇,造成非僧非俗之政策导向,“学修一体”和“寺院管理丛林化”得不到制度上的保证。因此,整体而言,目前全国佛教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无法与社会普通高校教育接轨,就更谈不上与国际佛学研究接轨了。

与此同时,教内有些长老缺乏全局观念和未来眼光,对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对佛教教育事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远远少于用在修庙、塑像、开光、升座等方面的投入;我们对电化教学、计算机运用、建立佛教网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佛教教学资源;二十多年来全国各级佛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高层次的人才更是缺乏,一些学僧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未能荷担起住持佛法的重任;对广大居士普及佛化教育亦不够重视,更缺对居士骨干的专门培训。

在佛教界的各级岗位上,大量既未经过系统的宗教政策训练,又未受到佛法知识熏陶的工作人员之存在,很难成为推动佛教教育的有力增上缘。至于面向社会大众的佛教文化教育,因受上述理论观念的困惑,尚未走上正轨。佛教在信仰、社会、文化三个层面中的有限资源,并未得到整合和有效运用。

如此等等,说明佛教现实的需要和人才的奇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教界某些保守观念和佛教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已出现远远跟不上的形势。其解决之关键即在于开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善体制,灵活管理,以认真务实的精神解决佛教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机遇与挑战。

∵四、佛教教育的时代使命与挑战

∵21世纪,可以说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世纪,是一个各种宗教由对立走向对话、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并驾齐驱的世纪。而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其圆融和谐,兼容并蓄的性格,在此世纪潮流之中,无疑肩负有许多神圣的使命,其中一个重大的任务,即是要致力发展佛教教育。

∵就客观环境来说,不仅过去佛教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今天更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佛教教育工作的形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要求空前紧迫。

∵佛法的弘扬或佛教教育的兴办,基本上不离两大原则,一是契理,一是契机。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在今天,此两大原则却遇到空前的挑战。一是佛教发展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唯有对佛法深入研究或有修有证的人,才能从中体认佛法真谛,并使自己的言行与佛理契合;二是近百余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宗教与思想文化体系,百花齐放,竞争日趋激烈,佛教面临从未有过之复杂情境与机遇。因此,佛教需要大量有识之士,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作出艰苦的努力,才能使佛教适应时代,适应不同的社会,契合众生之机,让佛法种子普植于人心。时代正不断地呼唤人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显然,只有契理契机地办好佛教教育,培养出一大批佛教研究人才、弘教人才、寺院管理人才和有德有学的僧侣,才能使佛教发扬光大。

∵五、佛教教育的推展与未来瞻望

∵以历史为鉴,结合当前实际,面对目前佛教教育所存在着的种种问题,实在不容易处理。近年有教界大德指出:佛教教育还得回到传统的佛教教育中去,要继承佛教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以传统佛教教育为根本的基础上,吸收学院式教育的优点,以此来建构佛教的现代教育。(济群〈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教育制度〉)

∵概要而言,可从推行全方位教育;改进办学模式、课程设计及教学管理体制;增强建设师资,并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佛教院校自身建设等方面入手。

∵我们应该看到,学院教育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如世俗化的倾向,对知识的偏重、修行与修证次第的缺乏、正信的建立和威仪的培育等问题,这种种问题的出现,并不完全是学院教育本身所造成的,其中既有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又有学制的不完善和人为操作失误的因素。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在发挥学院式教育优势的同时,适当地保持传统丛林的修行风格,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条适合现代僧才成长的新路子。实际上,这条路也是中国佛教界一直在摸索探求的,“学修一体化”和“学院管理丛林化”口号的提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全方位之教育

∵对于佛教教育如何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教界人士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例如:现时的僧教育,除了知识与文化的教育,除了对于经典和宗派理论的研究讲习,还应该兼顾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重对于学僧的世俗学问和技能的培养;(2)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僧的僧格。也就是注重僧人的精神境界的熏习和养育;(3)僧教育应该能够造成僧人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有是非观,和基于是非观的政治观、法制观;还应该有适应现代全球化社会的思想观念,例如对环境保护、生命伦理、人权和尊严都有如法如理的清醒认识;(4)佛教的僧伽教育应该特别强调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的了解和适应。这包括了政治上的适应,更包含有对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和适应。(宋立道〈关于僧伽教育〉)

2.办学模式与课程设计之改善

∵就现在的综合国力而言,没有一个地方或寺院能够办起一所堪与海外佛教大学相媲美的佛学院,但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全国的力量,逐渐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看见,地方、丛林和民间力量办学,在当前已经蔚成风尚。“民办”院校不仅仅是佛教协会“公办”院校的合理补充,很可能会在新的形势下,以更有力的投入和更灵活的机制,成为“公办”院校的竞争对手。随着佛教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各种“民办”院校有可能会在互助互利的基础上形成股份制式的联合。若果能如此,不仅会为中国佛教教育走出新的路子,也将会深刻地改变现存的教团体制。(王雷泉〈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而有关改进院校佛学课程之讲授,则可考虑四点建议:一是增设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和经典的课程;二是引导学僧自主地独立地学习佛法和各种专业知识;三是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四是创造条件,建立佛教大学。(杨曾文〈新世纪的佛教教育〉)

3.充实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方面,宜结合当今教界、学界以及社会之实际需要,至少有三方面的课题急需研究:(1)编写古今藏外佛教图书目录,建立最具权威性的佛教图书馆。(2))中国僧制史,建立现代化的寺院管理模式。(3)编写适合当今社会的佛教教科书。(净因〈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谈佛教教育的未来〉)

4.增强师资

∵在师资问题方面:应该将最优秀的学生留下来,给予专业上的继续培养,同时还要加强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合格的老师。同时,佛教界应该建立教师晋升制,社会学校有等级晋升制度激励年轻教师继续努力,而佛教界并没有在待遇、职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尊重。因此,建立教师晋升制以激励年轻法师从事教育事业,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重要举措。(圣凯〈二十一世纪僧教育构想〉)

5.引入现代化教育方式

∵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上,计算器(计算机)运用及其网络的建立,对于寺院管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佛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把各个国家、各种民族、社会各界以及各大宗教密切联系在一起,而计算器网络是最便捷有效的工具或载体。佛教院校应率先运用计算器,并建立佛教教育网络,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佛教资源,增进佛教院校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开展网上弘法,净化网络空间,甚至可以开办网上佛学班、网上佛学院等。(陈星桥〈开创21世纪我国佛教教育近局面〉)

教育学毕竟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不是懂佛教或者研究佛教的人就一定懂佛教教育。但我们长期以来对教育专家重视不够,研讨工作局限于教内和从事佛教研究的专家学者,没有充分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

∵结语

∵佛陀把学佛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佛学研究应为前两个步骤──闻与思,这是每个学佛人的必由之路,不可缺少。换言之,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研究,明了佛法之精要所在,然后通过实践即修行去印证研究的成果,最后真正体悟佛法之要旨。这种传统研究佛法的方法,多为教内学者所采用,最具代表性的如太虚大师的“解行相应”与印顺导师的“以佛法研究佛法”。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准确把握佛陀之本怀,博通经律论三藏,得圆满精密之胜解,依此胜解抉择各时域、各宗派佛法之流衍,重建契理契机的中国佛学,使佛学研究为弘扬佛法于世界人类服务。

因此,佛教学院是佛教教育的特色与典型,承担着续佛慧命的责任,我们要培养的是宗教家,其行为足以为人天楷模。所以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是要倡导素质教育;未来的佛教教育应该以提升学僧及学人的素质为重点──学修并重,解行合一,是合格僧伽之基本要求。所谓“前期广泛求学增知识,中期思化经论为教诲,后期日夜勤修实践行,一切为教振兴作回向”,这不但是佛教院校可以依循之精神理念,也是佛教教育闻、思、修全面结合、循序渐进的一种理想学修模式。

(作者系香港佛教联合会董事)

相关论文阅读:

正慈:现代僧伽教育之现状与展望

(香港)宽运: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常慧: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中华佛学研究所∵)

(香港)觉真:言为人师行为世范——僧伽教育中的律仪教育琐谈

(香港)净因、张淇: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

(香港)王联章:现代佛教教育中教材的重要性——从“藏要”谈到“大藏经选要”

(***)释惠谦:从「佛教大学国际协会」的成立看佛教教育的未来展望

(***)慧宽:佛教信众教育探讨——以佛光山在***地区的信众教育为例

(***)释觉启、释妙曜、释妙悯、释有德:从佛教多元弘传回顾佛教教育的发展

黄夏年: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

(澳门)心慧: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的互助发展

(***)圣玄: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互助发展之困境及其因应之道——以***地区为例

俞学明: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在世间”和“为世间”

(韩国)金永斗:大学课程中佛教教育的方向和实际

(韩国)景迁:佛教教育的时机和挑战

(日本)木村宣彰: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菲律宾)传印: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美国)近梵:向下扎根•往上结果——中小学在万佛圣城30年的经验

圣凯:佛教——一种幸福观的教育

更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