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人生理想论(二)
方立天
圆光新志
第55期(2001.01)
页5-13
--------------------------------------------------------------------------------
第二节∵涅盘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印度佛教的涅盘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强大制约和影响下,其侧重点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汉、魏晋时代,中国佛教学者是侧重以传统观念去比附、阐扬涅盘概念,南北朝时代则转向涅盘学说与心性论的结合,到了隋唐时代,又大力阐扬涅盘佛性──自性的学说。
一、汉、魏、晋时代的涅盘思想
印度佛教涅盘思想传入中国后,汉魏时,佛教学者一般是以黄老的「无为」观念去比附涅盘思想的;东晋时,南方的慧远是以神不灭观念去阐释,北方的僧肇则用般若中观学说来解说,从而构成了对涅盘学说的多元诠释。
汉以来,黄老道家的「无为」思想极为盛行,影响所及,东汉的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就以「无为」译涅盘,他译的《阴持入经》卷下云:
欲度世,是为尚有余无为未度;已无为竟,命已竟毕,便为苦尽,令后无苦。(注一七)
「尚有余无为未度」即有余涅盘。意思说,因有肉身存在,涅盘还不完全彻底,仍需要「度世」。「已无为竟……令后无苦」,「已无为」即无余涅盘,说肉体灭尽,没有生死,也就彻底消除痛苦了。牟子《理惑论》第一章也以「无为」指涅盘。直至东晋时代,郗超在《奉法要》中还说:
泥洹者,汉曰无为,亦曰灭度。(注一八)
袁宏在《后汉记》中说:
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也。
也把无为视为僧人的人生理想目标。道家所讲的无为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与佛教涅盘的涵义并不相同。佛教学者以无为来理解、比附涅盘,就为涅盘学说涂上了一层浓重的道家思想色彩。
东晋时,南方佛教领袖慧远法师,在出家前就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素养,传统的神灵不灭观直接影响了他对涅盘的独特理解。《高僧传》第六卷〈释慧远传〉载:
先是中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说,但言寿命长远而已。远乃叹曰:「佛是至极则无变,无变之理,岂有穷耶?」因着《法性论》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注一九)
「至极」、「极」即涅盘。「性」,法性、本性。「宗」,究极本原。这就是说,涅盘以不变为本性,而要得到这种不变的本性,又必须以体证终极为本原,也就是要「反本求宗」。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中说:
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注二0)
这是说,返归终极本原者,不以生命牵累自己的精神;超脱世间束缚者不以爱憎的情感牵累自己的生命。如此,不仅形体生命可以消灭,进而精神活动也可以停止。这样就处于一种冥然无形的不可知的超然状态(“冥神”),对外界无所爱憎,无境可对(“绝境”)的超越境界,也就是最高的涅盘境界。慧远对佛家视为终极的涅盘,理解作生灭神冥,形尽神存的境界,这和印度早期佛教以灰身灭智,永灭生死为涅盘是颇异旨趣的。东晋时僧肇的《肇论》中收有〈涅盘无名论〉一文,有的学者怀疑不是僧肇所作,迄今仍无定论。《涅盘无名论》云:
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注二一)
此论以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德为涅盘,认为涅盘既无生死,寂寥虚旷,也绝非名言所能表述,是无名相的,谓之「涅盘无名」。值得注意的是,《高僧传.释僧肇传》中详引了《涅盘无名论》的「开宗第一」部分,另外,僧肇撰的《注维摩诘经》中有关涅盘思想也与《涅盘无名论》颇有相似之处,而且对后来影响很大。由此可以说,《涅盘无名论》即使不是僧肇所作,也含有他的思想观点。
僧肇运用佛教的不二法门来解释涅盘,他说:
缚然,生死之别名;解灭,涅盘之异称。(注二二)∵
「缚」,烦恼,「解灭」,解脱,灭除烦恼。这是说,烦恼即生死的别名;而烦恼的解脱就是涅盘。又说:
断淫怒痴,声闻也;淫怒痴俱,凡夫也;大士观淫怒痴即是涅盘,故不断不俱。(注二三)
「大士」,菩萨的通称。这是说声闻乘已断除淫事、瞋怒与愚痴;凡夫还在执迷;而菩萨既悟缘起性空的真理,又达到了即有即空的境界。在僧肇看来,淫怒痴就是涅盘,涅盘并非是脱离烦恼所取得的境界,涅盘与烦恼是不即不离,不断不俱的关系。僧肇还说:
因背涅盘,故名吾我,已舍吾我,故名涅盘。(注二四)∵
意思是说,众生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自我实体,然众生违背涅盘,妄执为我,若舍离妄执,即是涅盘。总之,僧肇认为涅盘是不离烦恼,不离生死,不离自我的境界,又是消除烦恼,解脱生死舍弃自我的境界。《涅盘无名论》中也有一段相同的论述:
《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盘。」《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即有无齐观,齐观即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即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然则法无有无之相,圣无有无之知。圣无有无之知,则无心于内;法无有无之相,则无数于外。于外无数,于内无心,彼此寂灭,物我冥一,泊尔无朕,乃曰涅盘。(注二五)
这是说要不离烦恼,不离魔界去得涅盘,入佛界,而这其间的关键就在于「妙悟」佛教玄理。妙悟就是要「即真」,即真就是要在主体内心世界里,消除外在世界的有无界限,并由「无有齐观」进而泯灭主客体的对立,达到「彼己莫二的境界」。这也就是「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同我」,即同于主体自我心灵的妙悟,而不能「异我」,与这种自我妙悟相异。也就是突出强调主体的冥想与观照作用,以求主体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我与天地万物合一,万物就没有有无的差别相状,圣者也就没有有无的分别知见,这样,主客合一.内外皆无,彼此寂灭,也就进入了涅盘境界。
僧肇还进一步从普渡众生的角度,强调证得涅盘佛果后,还应不住进涅盘。他说菩萨就是这样的:
观无常不厌离者,菩萨也。(注二六)
菩萨不厌生死,不乐涅盘。(注二七)
大士观生死同涅盘,故能不舍。(注二八)
僧肇认为,菩萨既看到了世间事物的生灭变化,而又不厌生恶死,视生死与涅盘不一不异,能自觉的不耽乐于涅盘。僧肇还强调菩萨不舍离生死,也不为污行;住于涅盘而永不灭度:
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盘,而复不灭度。是以处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盘。(注二九)
由此看来,僧肇是以舍离「断」、「常」、「生死」之见的中道立场来展开其涅盘思想的。在他看来,大乘行者虽生死流转,然不受烦恼污染;虽已证得涅盘,然不为安乐所缚。入于涅盘,又不断生死,「非在生死,非住涅盘」,不舍生死,不住涅盘,不落两边,合乎中道。正是在这种生死与涅盘不异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佛教特别重视生命的净化,提倡在不舍杂染的情况下,不断生死,转染为净,转迷为悟。
二、南北朝的涅盘师说
涅盘师是研习、弘传《大般涅盘经》的佛教学者。东晋的法显在建康(今南京)译出《大般涅盘经》的初分,在此前后,昙无谶在北凉又相继译出同经的初、中、后三分并传播到南方。由于该经的前后说法不一,造成佛教学者对经文的理解产生分歧,以至众说纷纭,各种见解脱颖而出,形成了涅盘说空前繁荣的局面。
在涅盘诸师中,最富理论造诣,思想影响也最大的当首推被尊为「涅盘圣」的竺道生。竺道生把般若学和涅盘学结合起来,着重阐发涅盘佛性说,开创了佛教的一代新风,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佛教思想发展的轨迹。从究极境界的内容来说,道生涅盘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点:
(一)、涅盘生死不二
涅盘是本性之学。在道生看来,佛性是一切众生先天具有的本性,基于这一点,认为众生与佛,生死与涅盘,烦恼与菩提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区别只在众生是否见性,众生不见佛性,则涅盘为生死,菩提为烦恼;众生见佛性,则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从众生具有本性这层意义上说,涅盘与生死本无二致。道生在《注维摩诘经》中说:
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注三0)
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盘相不复更灭。(注三一)
在《妙法莲华经疏》中也说:
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注三二)
这都是强调,对众生来说,涅盘佛性就是众生本性,众生不应舍离生死另求解脱。一切众生都是佛,也都是涅盘。
(二)、得性便是涅盘
佛性是众生的本性,众生若返本得性,也就是涅盘。道生说:
苟能涉求,便返迷归极,归极得本。(注三三)
涅盘惑灭,得本称性。(注三四)
这里说的「归极」,就是去迷除惑,悟见本性。「归极」即「得本」,「得本」也就是得见本性,显现佛性。「成佛得大涅盘,是佛性也。(注三五)」佛性的显现就是成佛,就是得大涅盘。道生还强调得涅盘又不执着涅盘,他说:
既观理得性,便应缚尽泥洹,若必以泥洹为贵而欲取之,即复为泥洹所缚。若不断烦恼即是入泥洹者,是则不见泥洹异于烦恼,则无缚矣。(注三六)
这是运用般若学中观理论来论述涅盘与烦恼的不一不异。认为若以涅盘为贵而刻意追求之,即是把涅盘与烦恼视为对立而为涅盘所缚,从而导致出现新的烦恼。只有视涅盘与烦恼互不相异,不断烦恼而入涅盘,才是真正入于涅盘境界。道生作为鸠摩罗什的弟子,他和同窗僧肇同样具有般若中道思想,同样强调涅盘与生死不异,也同样对尔后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又有北朝名僧道安曾作《二教论》十二篇(见《广弘明集》卷八),其中的《仙异涅盘》篇,比较了成仙和涅盘的不同,认为道教所讲的神仙只是延长寿命,并不能真正的长生不老,而佛教所说的涅盘则是永恒长住的境界,绝非仙化所能比拟。
三、隋唐佛教宗派的涅盘论
隋唐时代,由于天台宗、三论宗等也兼讲《涅盘经》,且影响日大,以致涅盘师说渐趋衰微。隋唐佛教诸宗都重视阐发涅盘佛性说,极大地推动了佛性思想的发展。就涅盘境界理论来说,各宗中最富理论创造、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天台宗的论说。
天台宗重视阐说「诸法实相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当体即是实相,而实相具有各种不同层面的意义,就其寂灭的意义来说,也就是涅盘。此宗学者还善用三分法来阐述与实相论有关的各种理论。他们以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来说明《涅盘经》的涅盘思想。智顗的《金光明经玄义》和灌顶的《大般涅盘经玄义》都以不生不灭来论涅盘,并强调大涅盘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三种德相。法身指真如之理,般若指觉悟之智,解脱即脱离烦恼之谓。这三德是非三非一,非纵非横,具有无限性的特征。由此又可配以三菩提、三佛性、三宝、三道、三识、三般若、三大乘、三身、三涅盘。智顗说:
三德不生不灭即是三涅盘。(注三七)
他还进一步展开说:
云何涅盘?性净、圆净、方便净是为三。不生不灭名涅盘。诸法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盘;修因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盘;寂而常照,机感即生,此生非生,缘谢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盘,当知此三涅盘。不生不灭即是常,常故名乐,乐故名我,我故名净。涅盘既即常乐我净,即是三德可尊可重故。(注三八)
这就是说,不生不灭就是常住,就是涅盘。一切事物生灭无常,而一切事物的实相或本性是不生不灭常住的。这种不生不灭也就是涅盘状态。与法身、般若、涅盘「三德」相应,涅盘也有三种:(一)性净涅盘,是指一切事物的实相(本性、本体),是不可染不可净,不生不灭的,此实相即本性清净涅盘。这相当于真如理体,相当于三德和三身中的法身。(二)圆净涅盘,智慧极致是「圆」,妄惑灭尽是「净」。众生经过努力修持,达到妄惑不生,智慧不灭,此惑不生,智不灭,即为圆净涅盘。这相当于三德中的般若,也相当于三身中的报身。(三)方便净涅盘,谓以契合理的智,寂静地观照众生的不同情(“群机”),众生感应后,佛则随机示现假身,以度众生。此生非生,机缘既尽,应化之身即灭,而此灭又非灭,如此不生不灭,为方便净涅盘。这相当于三德中的解脱,三身中的应身。天台宗的三种涅盘说,从体(理)、相(智)和用(应化)三个方面揭示了涅盘的类别与层次,是对涅盘学理论的重大发展。
天台宗人还批评地论师和摄论师的性净涅盘与方便涅盘(相当于天台宗的圆净涅盘)说,认为这两种涅盘说是不完整的,同时也指出,若以为性净、圆净、方便净三种涅盘互不相关,也是不全面的。
此外,其它宗派也都论及了涅盘说,如华严宗法藏、澄观,着重以「圆寂」来界定涅盘的意义,并以功德全备称「圆」,以烦恼断尽名「寂」。再如禅宗,最为重视自心的解脱,反对在自心之外另求清净境界。慧能说:
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注三九)
认为菩提生于烦恼,众生与佛的区别在于迷悟的一念之差。也就是说,涅盘是从烦恼、迷妄中脱却出来的内在自由境界。黄檗希运禅师在《传法心要》中说: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注四0)
这里的「解脱」,也就是涅盘。话的意思是说,真心本性能超越一切时空,保持自身的绝对不变而又能随缘任运,自由自在,是为解脱,即涅盘境界。也就是说,涅盘实际上是心性本净的状态。从这种涅盘理念出发,自由自在,是为解脱,即涅盘境界。也就是说,涅盘实际上是心性本净的状态。从这种涅盘理念出发,临济宗人义玄还说:
道流,取山僧见处,坐断报化佛头,十地满心犹如客作儿,等妙二觉担枷锁汉,罗汉辟支犹如厕秽,菩提涅盘如系驴橛。(注四一)
在这一段呵祖骂佛的话语中,义玄把涅盘喻为拴驴的木▓〔木*庄〕,意在否定执着。他指斥超越众生的涅盘境界是束缚自心的桎梏,强调自心就是涅盘。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学者对涅盘说再无新的创造,一般都以常、乐、我、净四德论涅盘。迨至近代,还有人以涅盘四德性去描述未来的大同世界,从而也反映出涅盘学说对后人设计社会理想的思想影响之深。(待续)
注释
--------------------------------------------------------------------------------
注一七:《大正藏》第15卷,第176页中。
注一八:见《弘明集》卷13,《四部丛刊》影印本。
注一九:《大正藏》第50卷,第360页上。
注二0:见《弘明集》卷5,《四部丛刊》影印本。
注二一:见《大正藏》第45卷,第157页中、下。又,「四流」,也称「四暴流」,暴流为烦恼的异称。四流,指欲、见、无明等四类烦恼。
注二二:《注维摩诘经》第8卷,《大正藏》第38卷,第397页下。
注二三∵:《注维摩诘经》第3卷,《大正藏》第38卷,第350页上。
注二四:《注维摩诘经》第5卷,《大正藏》第38卷,第377页上。
注二五:见《大正藏》第45卷,第159页中、下。
注二六:《注维摩诘经》第5卷,《大正藏》第38卷,第374页下。
注二七:同上。
注二八:同上书,第374页上。
注二九:同上书,第380页上。
注三0:《注维摩诘经》第7卷,《大正藏》第38卷,第392页上。
注三一:《注维摩诘经》第4卷,《大正藏》第38卷,第362页上。
注三二:《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二十三套第四册第408页。
注三三:《大般涅盘经集解》第1卷,《大正藏》第37卷,第377页中。
注三四:《大般涅盘经集解》第51卷,《大正藏》第37卷,第532页中。
注三五:《大般涅盘经集解》第54卷,《大正藏》第37卷,第547页下。
注三六:《注维摩诘经》第2卷,《大正藏》第38卷,第345页中。
注三七:《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9卷,第2页下。
注三八:同上书,第3页中、下。
注三九:《坛经》〔二六〕,《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13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注四0:《大正藏》第48卷,第384页上。
注四一:《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第497页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