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祝印顺导师九秩晋七嵩寿∵
少壮的人间佛教
超定
人间菩萨的风范
欣逢人间佛教的播种者、宏阐者──印顺导师九秩晋七嵩寿之期,谨以心香一炷,至诚祷祝这位人间菩萨:法躬安泰,长驻人间,住持正法,广度有情!
导师八十四岁那年,写了一篇“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简明地诠释其核心思想。最后透露:“现在,我的身体衰老了,而我的心却永远不离(佛教)少壮时代佛法的喜悦!”令人读后,感动、感恩之情,如醍醐灌顶,禅悦法喜,久久不能忘怀。
导师《平凡的一生》,自述其生平,从出生、出家、研究、成就、弘法,内因与外缘,凡事诸多不顺;尤其是健康问题,自年轻到年老,大病与小病,几乎无不在病中度日子。如此艰辛的岁月,屈指一算,近一世纪之久,不知老人家是怎样捱过的?导师着作等身,从早期讲学、写作,集成二十四本的《妙云集》;晚年老来病更多,而一部接一部,既广大又精深的佛法论书,究竟怎么完成的?佛门高僧大德,多半祈求往生西方,而导师秉承菩萨本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身!”何以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答案终于找到了:“我的心却永远不离(佛教)少壮时代佛法的喜悦。”心力不思议,愿力不思议,主要的推动力是始终不离“少壮时代佛法的喜悦”。导师之所以能战胜接踵而来的病魔,克服满天风雨的一切困境;为着人间正觉之音的传播,缩短佛法思想与现实流行的佛教之间的距离,而从事纯正佛法的修学。发长远心,默默耕耘,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信愿既立,愈挫愈奋,老而弥坚。这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人间菩萨风范!
中国佛教一向自称大乘佛教,凡是信佛、学佛的三宝弟子,顾名思义,即是菩萨行者。出家名菩萨比丘(尼),在家名菩萨优婆塞(夷);年高德长者,尊称为大菩萨,初发心者是为新学菩萨。这不是坐在殿堂上的圣像,而是活生生的人,会说话、吃饭、穿衣的活菩萨。虽然彼此间,资格有深浅,德行有高低,但只要他是已发菩提心、立定成佛道、度众生之大愿心者,应该不分高下,统归于人间菩萨的行列。
在常人的观念中,菩萨是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功德巍巍的伟大圣者,我辈苦恼凡夫,烦恼重重,生死未了,怎能大言不惭地以菩萨自居?当知大乘佛教的修证,菩萨的地位,从初发心起,积集福智资粮,经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在未究竟成佛之前的修学阶段,都属于菩萨的范围内。等于今日社会受教育者,自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所博士班,无非是学生的身份。走在菩提道上的菩萨,简分为:凡夫菩萨、贤圣菩萨和佛菩萨。成佛为我人终极的理想目标,而修菩萨行则是必经的历程;从人的地位,本着凡夫身份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趋向成佛大道,乃是人间佛教论题的核心所在。
中国佛教徒只知道赞仰佛菩萨,祷告大菩萨的慈悲救护,而忽略学佛、做菩萨的实践意义。殊不知,学佛绝非神教式的信仰,祈求主的赎罪,死后蒙神宠召,永生于天堂;而是以见贤思齐的志向,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一点一滴地积功累德,尽形寿献身命,乃至尽未来际,勤修福慧,终于达到两足尊的佛陀果位。
大乘之所以大者,根本在于无尽的悲愿,“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而发菩提心。古德说:“为利有情愿成佛”;“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这是菩萨超胜于声闻,被尊称为大乘的重要理由。因此,从人地位开始发心,做为凡夫菩萨,务必坚持悲心增上,利他为先的原则,不论是何等身份,从事何种行业,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出家比丘、政治家、工程师、艺术家等,各行各业,各本其岗位,从事人间的一切正行;以此正行造福社会,并摄受同愿同行者,导归于佛法,大家一起来严土熟生,这就是人间菩萨的榜样。
印度佛教的回顾
一千六百年的印度佛教,印顺导师就其思想演化的史实,划分为三期:“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四期,即于大乘佛法,开出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五期:声闻为本、声闻分流、菩萨为本、菩萨分流和如来为本;前二期即声闻之四谛乘,中二期为菩萨之波罗密乘,后一期为如来之陀罗尼乘(或名金刚乘)。总判大乘佛法为三系: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
以上各期佛教,不论是声闻乘、菩萨乘、如来乘,无非是出现在印度,流传于人间的佛教,为何印公导师特别拈出“少壮的人间佛教”?诸行无常,童真、少壮、衰老、死亡乃是自然的生理现象;既受无常定律的支配,有人能永远保持青春,避免衰老吗?导师在“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自序说:“印度佛教的兴起、发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壮、而衰老。童真充满活力,是可称赞的,但童真而进入壮年,不是更有意义吗?壮年而不知珍摄,转眼衰老了。老年经验多、知识丰富、表示成熟吗?也可能表示接近衰亡。”导师解说:“佛教兴起于中印度的东部;渐从中印度而扩展到南印与北印(及东西印度),更发展到印度以外,而有南传与北传佛教的传播。但西元四世纪以后,北印与南印的佛教日渐衰落,萎缩到中东印度,最后因印度教与回教的入侵而灭亡。衰灭,固有外来的因素,但发展与衰落,应有佛教自身内在的主因,正如老人的终于死亡,主因是身心的日渐老化一样。”佛教传统有正法、像法、末法三期说。似乎注定佛灭一千五百年后,佛教必然走入衰微的末法时代。其实,佛法是因缘论,而非定命论;形成正法或末法的主因是佛教徒自身的向上提升或往下沉沦。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是故记取过去的兴衰教训,确定自己研究的态度与弘扬正法的方针。这就是导师提倡“少壮的人间佛教”,鼓励学人“向正确的目标迈进”的悲愿吧!
导师在早期出版的《印度之佛教》自序,提出他对全盘佛法的基本信念:“能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这一思想核心,在晚年所写的“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文,有简要的阐述。导师对印度三期佛教的态度,本其求真的精神,“探其宗本,明其流变,抉择而洗炼之。”基于了义不了义、方便与究竟之辨,确定“中期佛教之行解”,为其信解、修学、宏传的重心;在印度佛教的变迁过程中,也就是“少壮时代佛法”。它不但在思想史上属于“中期佛教”,处于原始声闻佛法与后期唯心大乘的中心地位,而且在精神表现上,“忘己为人”、“尽其在我”、“任重致远”之伟大菩萨心行,在在流露出少壮时代的热情,积极进取,无畏无我,名实相符的大乘风格。
晚期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学的体系大别为:小乘、大乘、最上乘;也即是天台所判的藏、通、别、圆;贤首的小、始、终、顿、圆。印顺导师所谓“少壮时代佛法”,在古德所判的上列四教、五教中,应摄在“通”教、“始”教;导师则立名“初期大乘佛法”。站在愈后愈圆满究竟的观点看,通前通后,处于大乘之始的般若性空思想,不及别教一乘,圆教一乘之圆满究竟。然而,“老年经验多,知识丰富、表示成熟吗?也可能表示接近衰亡。”理由是:1、印度‘后期大乘’与‘秘密大乘’乃是唯心思想的大发展。“唯心论者,而更多为自己着想”,正是老年人的心态。2、晚期秘密大乘的修风、修脉、修明点,要在大欢喜中即身成佛。3、后期大乘都有圆熟的思想体系,知识经验丰富。
佛教革命大师太虚菩萨,批评中国佛教徒:“说大乘教,行小乘行。”印顺导师则从晚期大乘、究竟一乘的理趣指出:“中国佛教的修行,虚大师说是小乘行,其实这正是最大乘的修行。”此期佛法的特色,导师归纳为三:1、理论“至圆”:如圆教菩萨,断烦恼,一断一切断;证果位,一位一切位;十法界一心造,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无碍。2、方法“至简”:“一句弥陀,成佛有余”;见性成佛,性在日用中;“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三密相应,即身成佛。3、修证“至顿”:“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一生取办”,“即心成佛”。大乘经论所开示的:具足三心,修六度万行,于三大阿僧只劫,乃至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救度苦难众生。对于***大乘而言,何难之有?因众生乃自心中的众生,菩萨四弘愿、六度行、佛果上所有功德,无一法不在自性中。学人修行一旦顿悟,则三只不出一念,六度万行修毕,无边众生已度尽无余。禅宗行者,“生死未了,如丧考妣”;出家学道,“食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念佛行人,如未能往生净土,则前途茫茫,堕落有份。这一强烈的出离心,背水一战的意志,诚然可敬可佩。总之晚期佛教的特色是“自利急证精神的复活”。岁月无多,太阳渐落西山去,还不放下万缘,单提一念,为生死大事,克期求证,速往彼岸吗?
西元二千零二年三月十日写于观音山下
摘自《正觉之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