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欧阳素华《党史文苑》∵2006年第20期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根本的矛盾状态之中:一方面,人类为了满足各种欲望和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另一方面,地球的生态条件不断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严重危机。佛教认为,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佛教主张从净心开始,从心念上着手,用智慧和慈悲改变思维和心态,学会征服自己、改造自己。通过净化人心,以净化环境,通过道德的完善、慈悲文化的提升,使人与自然真正和谐共处。∵
[关键词]∵生态伦理∵缘起论∵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主义∵
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错误观念,帮助人们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人们在净化自然的时候净化心灵,从而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佛教的缘起法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所提倡的简朴、少欲知足的生活理念,有利于消除了人类破坏环境的思想根源;佛教不杀生、不任意砍伐草木的戒律,又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具体措施。“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侣们一直都有保护环境的传统,许多佛教胜地空气清新,晨钟暮鼓,梵音清唱,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是对心灵世界的保护。法鼓山的圣严法师将环保解剖成两个层面,一是物质环保,一是心灵环保。所谓心灵环保,是从人的心灵出发,建立环保意识,进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心灵环保是本,物质环保是表,两者相互促进。显然,佛教着眼于从思想上寻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之道,这对当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倡导彻底的平等精神∵
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推崇人类中心主义,为了追求自身的眼前利益,一味向自然索取,使人类在获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类如果继续用这种态度对待大自然,其下场必然是:人类的生存家园——地球将提前毁灭。因为,相对于人类几乎无限膨胀的欲望而言,自然界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对自然界无度的破坏与掠夺,必然导致生命和自然生态的灾难,最终必定反过来作用于人类自身。要从根本上治理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及社会失衡,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价值观。佛教的一些主张,对建立这种新的价值观有着独特的指导意义。∵
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等思想,对解救人类的生态危机,有着不可低估的智慧。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说明了万物间相依相生、相离相灭的关系。万物彼此相互为缘,不可分离,和合成一整体。就人而言,每一个人与他人、与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与一草一木都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个体不是别的,正是自然、社会全体的体现。自然、社会和合的全体离不开个体的存在。因此,人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个人、社会、自然界的相生共存、趋同发展。万物平等、相生共存的精神表明了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即自然、人的一体性和平等性。∵
佛教缘起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本质,只是相对的存在。这种对人我执着的破除,否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存在的实体性,打破了生命主体自身的优越感和在世界中的优先性,是对一切范围的自我中心论的反对。日本学者阿部正雄洞察到佛教无我论的积极意义,他指出:佛教的涅磐所建立在无我论的基础上,它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宇宙主义的。∵
人与自然万物相生共存的关系表明了对生命的尊重、珍惜,对生命的感受与苦难的同情。一体平等、相生共存的思想能够消解人类心理结构中的过度扩张与征服的冲动,逆转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势压榨,建立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同盟,使自然界的生命和事物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和精神家园。因此,如果能借鉴佛教倡导的一体平等、相生共存、同感亲和与慈悲利他的精神,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就有利于树立和谐共存的思想,使个人、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佛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见解可以为今天环境危机的解决提供精神养份。环境问题与人类同自然的疏离紧密联系,它起因于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佛教基础的宇宙主义不把自然视为人的附属物,而是从宇宙的立场将人视为自然的一个部分。宇宙主义的观点不仅让人克服与自然的疏离,而且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不失其个性。∵
二、克服贪欲,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佛法将贪、嗔、痴比作危害人类心灵健康的“三毒”。尽管它们是无形的,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却是有形的。人欲的膨胀是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罪魁祸首。∵
如果说,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过多的欲望能够阻碍他的解脱,那么,对于整个人类的命运而言,过多的欲望可能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为欲望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控制,将自己的主权拱手想让。欲望又是永无止境的。一个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新的欲望就会接踵而至。然而,不论我们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负担最终都要落到大自然的身上,因为大自然才是生产资料的惟一提供者。∵
当然,对个人来说,一生的欲望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结束,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一方面个人欲望正随着经济发展而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人口递增又制造出了庞大的基数。所以,这台以欲望作为动力的“机器”非但永远不会停止,还会以更强劲的功率运转。在现代社会中,习惯以数字来总结一切。如果欲望也能以相应的数字化的指标来进行衡量,那么,不论是人均欲望还是世界欲望总值,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而和这急剧增长的欲望所对应的则是地球上日益贫乏的资源储备和已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觉得森林的减少、水土的流失、臭氧层的空洞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的话,那么,即使再麻木的人,也不会看不见河流的污染,不会感觉不到空气的污染。长此以往,不仅我们所向往的财富会成为无本之木,即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三、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佛教对自然的认识有着一整套理论。如戒律规定:“不败自然相,相应度无极。”制定不杀生的律条,是基于地球上生物圈的相互关联,众生、一切有情,亲如兄弟一般都可以普渡,也可拯救。这种尊重生命的理念,也正是当今环境伦理学所追寻的目标。∵
佛教认为,生命主体的存在是依靠自然界的正常运转来维持的。人类只有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整个世界才能健康发展。佛法的缘起论也强调,世界是一个由各种条件组合的动态结构。万物互为缘起,个人与自然界万物紧密联系。众生的生存须从外在的环境,不断接受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等,还须有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等适意的色、声、香、味来愉悦身心。实际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自身的法则,正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众生生老病死的轮回等等,都不是某个最高存在可以主宰的。世间事合乎法则就能生;合乎法则就能长;合乎法则就有善美。∵
由缘起论可知,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皆有佛性,必须保护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建造一个相互依存、和谐自由的环境。可以这么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命。∵
20世纪中叶以后,在西方日益受到重视的生命伦理学,其理论基础就是将生命关怀的范围从人扩展到一切生物,敬畏一切生命。这一理论的创立者阿尔贝特·史怀泽提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并以促进生命还是毁灭生命来定义善和恶。“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存在的必备条件。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是自然的必然要求。佛教对人类的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人类的命运和前途的发展遵循着因果规律,人类种下什么样的因,未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所以佛教不像其他宗教,对人类的未来做出先知式的预测,而是要我们活在当下,重视当下人生的改善,如果每个人都能止恶行善,社会自然就会安乐祥和,而人类的未来也自然就会有更美好的前景。∵
佛教思想是当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观念的来源之一,为我们解决人类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法,其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平等待物的生态思想就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当然,不可否认,有的地方也值得我们商榷。毕竟,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不可能像佛教提倡的那样“釜底抽薪”式地去除人的欲望,而是应该在满足人类正常欲望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做到既能满足人类的正常欲望又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这方面,传统儒家的中庸思想可能不失为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美)罗尔斯顿着,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会科出版社,2000∵
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6、李春秋,陈春花.生态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7、余谋昌.生态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钱俊生,余谋昌∵主编.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9、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0、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春芳.建构生态伦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道德与文明,2000(2)∵
12、灿斌.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伦理[J]湘潭大学学报,1993(3)∵
责任编辑∵张荣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