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历史的分期有很多家说法,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发展是多数学派所共识的。所谓“原始佛教时期”是指佛陀在世期间的言行以及经过佛陀亲自印可了的弟子们的言行,即佛陀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的时期。这个期间包括了释尊开始弘法,到释尊灭后约百年间,部派分裂之前的初期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恒河中游一带。
在释尊灭度一百年之后,约从公元前370年开始,到大乘佛教开始流行的公元150年前后结束。在这500年左右的时间当中,佛教教团出现了明显的分裂,这时佛教内部部派丛生,不同的佛教学说也相继产生,这在佛教历史上被叫做“部派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是原始佛教分裂而成的各教团派别的总称,他是原始佛教走向大乘佛教的过渡时期,并为佛教的发展以及最终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首先从思想上来看,人类的思想从来就是不可能统一的,佛教作为人间的思想也同样如此。佛陀在世的时期,他的十大弟子就各有所长的示现于世间,他们以自我的所长聚集相契合的信众修行。个人的思想见解不同,对佛法的契入点也不同,由于所持观点的不同而分别各立,有的则是性格和趣味的相投相异,自然形成了道义的结合或思想的对立。虽然这个时候没有门户的分立,也尚无派系之说,但已经可以认为是佛教部派成立的远因。
思想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佛教徒对佛陀理论的理解认识不一样而产生分歧,不信服原有经典的教徒便按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而不断发展自己的佛教理论。佛灭度后,迦叶集合五百比丘在王舍城进行了第一次结集。主要原因就是佛灭后,出现了对原来统一思想的不同(甚至错误)见解,以及对微细戒的不同看法引起后来的争论。第一次结集虽然由大迦叶等平息了异论,但从富兰那的另外结集就可以看到其他异行异见已经产生了。
佛教思想发展的不统一和印度的地域性也有关系。当时的印度,西方是保守的传统中心,东方摩羯陀一带是新兴的自由思想天地。到第二次结集时,已可以看到佛教受这种地域的影响,此次结集就是西方的波吒利弗城上座与东方的毗舍离城跋耆族比丘的争论。佛陀的释迦族是东方的一支,佛法最初时在东方产生。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佛陀灭度后佛教已经流传到西方摩偷罗地区。因为西方一系的比丘倾向保守,在对待东方系比丘“十事”上产生分歧,因此导致了在毗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这次结集判定了“十事非法”,但东方大众别行结集,上座部和大众部由此产生了。以至后期,佛陀的各大弟子到不同的地方传播教义,必然受到当地原有思想的影响,从而各具当地的特点。所以说从地域上也潜隐着产生不同派别的因素。
古印度地区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度,语言的差异是部派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早期佛教徒遵守一个原则,无论到哪里传教,就用当地的语言,代替自己的语言。这也是佛教随顺众生的一种方法,这种传教方法更有利于佛教在不同地方的传播,但同时也因为语言差异而导致对佛教教义理解的偏差。在长期的积累之下,成为导致佛教部派产生的一个原因。根据***的传说,佛灭后百十六年,佛弟子用四种语言诵戒。一切有部用雅语,大众部用俗语,正量部用杂语,上座部用鬼语(中印方言)。其实换个说法,也就是以四种语言来划分这四个部派。
统治者对待佛教态度与部派兴盛有直接联系。统治者是支持某一部派还是抑制某一部派,都会对佛教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他支持某个部派是就会促进这个部派的发展,相反,他如果抑制某个部派就可能会导致那个部派的没落甚至灭亡。第二次结集中虽然西方的上座比丘获胜,然而毗舍离的国王并不满于这些外来的上座比丘,于是加以驱除。可以认为,当时大众部与上座部分裂的诸多因缘中与统治者的态度也有一定关系的。
原始佛教的分裂,部派佛教的产生是佛教不断完善教理与教义的过程。无论是纵观佛教历史发展,还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都承认某一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了很多并列不同的部派。因此,我们说原始佛教走向部派佛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