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阿Q精神

佛讲究修行,不是有苦行僧吗!再进一步说是修为,我等俗人都差得极远,那是一辈子的事吧应该。不过,俗人虽头顶三千烦恼丝也会努力的,去不断完善自己,去珍爱生命,去善待别人。修行也好修养也好有不同处亦有相同处,儒是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孟子还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宋明理学的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道及诸子说,提出“理气论”、“心性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致良知”,使儒学而理学而心学,尽管是唯心主义的,但也是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人们信仰不一样,作为信仰我不信佛教,那一直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我也不相信在人世间之外还另有一个冥冥的世界,当然,佛教并不是有神论,佛也不是神。释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人家有名有姓,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属释迦族。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圣人是人不是神。佛教作为一门学问一种文化,我是敬仰的。

佛教是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痛苦之道,佛教主张慈悲为怀教人向善潜心修行总是利人利世的。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和“八正道”。“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北京西山辽代建的佛牙舍利塔,其砖上刻着一首缘起偈:“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古代佛塔一般都刻着这首偈当作舍利供奉,因为佛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这首偈被称为法身舍利偈。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佛教的缘起十一义主要是“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则是佛教对于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无常”就是生灭相续,它不仅包括“刹那生灭”的意义,而且包括“因果相续”的意义;“无我”就是没有主宰,没有一身之内的主宰,也没有宇宙万有的主宰。“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称三法印,如再加上“有漏皆苦”则称四法印。

一位信奉佛教的朋友说:“要看透、更要放下,希望真的能让心灵早一些回归净土”,其实看透难,看透不难放下难。活着,身在物中,心生物外难,所以就争就累。我倒以为,人上进,比如升官发财是,倘与此无缘呢?官场、商场或再加上情场都无缘,那放下恐怕容易。山外青山楼台歌舞,大风起兮云飞扬,警车开道子民夹道欢呼,怎么放下。所以,大抵得以放下者是不得不放下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于是中国的读书人就变得极聪明,出则儒则仕叫兼济天下贪与不贪另当别论,退则老庄或道叫独善其身是心悬魏阙还是梅妻鹤子也当另论。不过,儒呀老庄呀道呀佛呀忒繁复了些,草根要过日子学起来不那么容易与方便的。鲁迅笔下有个阿Q,很有些个性,列位看官不妨一学。自然不要去学丫临被洋炮枪毙还想来一嗓子“手执钢鞭将你打”,也还轮转眼睛去看吴妈,倒是那“精神胜利法”倘加上些现代元素或还有些意义的。

阿Q很爷们,丫也拧过小尼姑的脸蛋,但想与吴妈困觉的理想却是始终没能如愿。唉!那时太封建和落后。要是现而今,开个房天地一家春不就结了。阿Q活着常常叨咕妈妈的儿子打老子,人活着自个儿给自个儿吃宽心丸是很科学的事情。这样,自己就算不是常胜将军也不至于上吊、跳楼、抹脖子,就像大街成帮结队谁也不鸟的草根牛B并滋润着呢!如果修行好了,到了“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那样的情形,由物见性乃至物由心生的出神入化,心才算真地静了也便可以不阿Q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