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的佛教精神主题∵
李∵建
关于《尘埃落定》的主题,评沦界注意到这是一曲藏族封建土司制度走向毁灭的独特而又美丽的挽歌,但很少有人指出这部作作品所表达的佛教方面的精神主题。细读这部书,可以发现,与其说〈尘埃落定》表达的是一个历史主题,不如说他以历史为意象,更多地揭示的是一种宗教体验,表达的是对于人生和生命的佛陀式感悟。
众所周知,宗教关怀苦难,并赋予苦难以神圣的意义,这在中外古典文学中都有着深刻的表现。当然,追究苦难的根源,不同宗教有不同的说法。佛教文化对苦难根源的解释并不是人对神所犯下的原罪,而是来自人自身的本性和本能,人性和人欲因此成为佛教文化精神的逻辑起点,可以说,整个佛教文化体系都是建构在人性欲望根基之上。譬如佛法的四谛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实义,不颠倒绝虚妄义;苦谛即是苦义。佛家听谓的"一切皆苦",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但苦是现象,而非本质。集谛则是要解释苦的起因、根源、本性、产生或生起,而能集起三界六道生死之苦的东西,不是别的,却是人性的贪痴慢疑等恶诸业,故名为集。第三圣谛是灭谛,即是要灭苦,佛陀承认了苦的存在,并且主张对苦的根源加以解释,但这还只是提出和分析了问题,而关键还是要解决问题,灭谛即是要解决问题,是指灭尽贪欲、灭除痛苦的道理,佛教一般用涅来揭示人生这种理想的归宿。因此,灭谛指出"疗救式的可能"。道谛是指途径,是引向灭除痛苦走向涅盘的正道。
《尘埃落定》写出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读《尘埃落定》如同咀嚼人生的苦难,这正对应着佛教的"人生皆苦,-切皆苦"、"生本不乐"的虚无人生观。生本不乐、一切皆苦是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心理动机之一。生本不乐在《尘埃落定》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的残缺,作品中的主人公傻子少爷--这个永远处于童蒙状态下的人,偏偏土司醉酒时有了他,使他生来就注定是一个不会笑的傻子,这是"生之苦";土司少爷的身份使得同龄的伙伴不能和他玩耍,因为他是一个傻子,下人们背后对着他的影子吐口水,这是"怨憎会苦";傻子眼见麦其土司和土司太太等亲人的死去,这是"爱别离苦";傻子因得不到塔娜而悲伤,得到塔娜人后却因塔娜的不忠更加悲伤等等,"同得到了东西时的悲伤相比,得不到东西时的悲伤根本算不了是悲伤",这是"求不得苦";就连死亡,傻子也无法选择,只能命定地倒在仇家的到二,这是"死之苦"。最终,阿来用主人公的死亡做结--在残缺的尘缘世界和圆满的彼岸世界之间划清了-条界限:尽管傻子少爷死时从容镇定,甚至作者有意显现出-种宗教性的圣洁庄严,但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是-场人生的悲剧。人生来就不自由,冥冥之中有强力的手在操纵这-切,这就是无处不在的命运,用佛教来讲,就是前世造成的业力。作品中小尔依命定的行刑人身份、多吉罗布兄弟无法摆脱的复仇义务、给过傻子少爷性启蒙的桑吉***几经身份变换后的归宿、两个塔娜殊途同归的命运、茸贡家族男丁的缺失、央宗的悲剧性结局、土司太太的妓女身份、奶娘德钦莫措的破弃,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了命运巨手的操纵。
佛陀的因果论,认为世界的诸现象都是有因果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彼有则此有,彼生则此生。""因陔果海,果彻因缘","招果为因,克获为果,酬因为报"(《摩诃止观》卷五)。也就是说,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继不断的,如流水-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类因产生一类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续。佛教对事物果因相续的哲学观产生出业报的教义,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佛教认为,苦的起因、根源、本性、产生或生起,是人性的贪嗔痴慢疑等恶诸业。傻子少爷的全部叙述都是在-个因果的链条中展开的:汪波土司的贪婪招致了麦其土司搬来汉人的军队实施征服;随汉人军队而来的罂粟在使麦其土司富甲整个土司世界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对对独立的土司之间的罂粟花战争;当麦其土司家族失去对罂粟的垄断而使其席卷整个土司世界时,粮食的匮乏却带来了毁灭性的饥荒;正是在周围的土司们纷纷种植罂粟的这-年,麦其土司因改种粮食又再次暴富;麦其土司在边境地带建起粮食市,‘场带来更甚于粮食、罂粟的财富,市场也孕育出梅毒、战争,甚至最终导致土司世界的覆灭......因果的世界感受在作品中,还有其隐性的表述:麦其土司家的两个少爷,弟弟呆傻而异母的兄长聪明;聪明的兄长好战而贪婪,傻子少爷仁慈而智慧;一心要做土司继承人的兄长总是前途难卜,倾心于爱情的傻子少爷成为茸贡土司却易如反掌......关于善恶、性爱、自然以及奴隶制,也都无不受制于因果的互动与转换。
我们说,《尘埃落定》表达的是对于人生和生命的佛陀式感悟,还有一个证明,就是作品对众生在贪痴的毒焰熏炙的下的本性迷失的悲悯式描写。佛教认为人生的烦恼即贪、痴像毒焰烧烤着众生,使众生不得脱离苦海。麦其土为了地位和钱财,不惜牺牲自己能干的儿子和发动无休止的战争;同样的,为了女色,麦其土司又借助手中的权力,杀掉忠心耿耿的头人;茸贡土司为了粮食和财富,不惜出卖年轻貌美的女儿,这都是贪的表现;神秘的紫衣人为父亲报仇,和麦其家的继承人相互仇杀,使仇恨变成一种生命的原欲,这便是一种
嗔;塔娜先是和丈夫的哥哥乱伦,后又和年轻的王波土司私奔,隐喻情欲的泛滥;大哥丹真贡布酷爱枪和女人,代表着暴力和战争。这一张张丑恶的嘴脸,正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去本真人性的符码。而迷着自己的见解,至死也不放弃,这便是一种痴。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新教传播人,即后来的书记官翁波意西,这个很容易被看作是"正面"人物的人,其实同样是作者为之悲悯的人物。这个人过于迷执自己的教义,第一次失去了舌头,第二次又因迷执于自己的政治见解,又一次失去了舌头。两次被割舌头,正是对其迷执的惩罚。这样说来,《尘埃落定》并不是一部乐观的小说,作品自始至终的悲剧气氛,正是人性迷失而带来苦海无边的真实写照。
但阿来的心灵并非绝望,因为小说创作的本身就意在启示人们,只要放弃贪、嗔、痴,恢复自己的真如佛性,那么拯救灵魂就是有希望的。"自性迷,佛即众生;自行悟,众生即佛。"要摆脱苦难、寻求解脱,必须明心觉悟,超越欲望的束缚,正如慧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落定"中"尘埃"一词的佛教意味分明可见。尘埃是什么?尘埃即虚幻不实的法相,尘埃即蒙蔽佛性的欲望之尘。本来洁净的佛性,变而为尘所染,这便是众生不能脱离人生苦海的原因。佛教的修行,就是要除染趋净、恢复洁净的佛性,最后达到涅檠的境界。在小说的结尾,傻子少爷死掉时,阿来这样写到:"现在,上天啊,叫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神啊,我的身子正在慢慢的分成两个部分,我的灵魂终于挣脱了流血的躯体,飞升起来了......上天啊,叫我的灵魂下一生再回到这个地方,我爱这美丽的地方。"这显然是佛教"形尽神不灭"的超越死亡、生命轮回哲学的形象化表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