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社会高等教育之意义与目标
晓∵云
前∵言
宇宙浩茫,人生如寄,然而物必有主,亦有所依;禅人正视“主人翁”,即示入遵循于世路中知津有所,标明正范。如示意炬高悬,照明所趣,则人之必须教育以正其心,先正其所学者在是。现世知识智能发挥,惊人猛进之新奇科技,似是斯时斯世之创立二刚无古人”之功绩。然反观吾人心灵深处之落寞无端,试想人之所需者,究为何求?因思教育之职责和义务,应予以适当之答案。
“世界是一合相”,所谓一合相,即相生共处,培养和谐安立之生活,让我们既然来到了此人世间,应有一规范的善导善行,彼此珍惜生命之存在意义,彼此应有奉献施与之舍心,彼此应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摄法、摄伏自性中之弱点,摄持生命中之胜境,从生命中开拓慧命,要靠教育施设,指引程序。佛教教育本有六种最澈底之究竟教法(六度般若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一般社会教育所未尽备者。扼要而言,是“净化思想与悲智精神”,目前社会高等教育亟须注意,因为今日高等教育之社会青年人就是明日社会活动之人物。所以对高等教育之施教与培养,无异为来日社会之安危与成败之关键。固知重视与审惯此一意义与目标,具有匡扶济世之潜因与潜力。
一、佛陀遗教子教育之重要意义
佛经说:“世界是一合相”,这一合相便是共同生活中的合作,共识相生。于此,我们便得学习许多道理,和要知道训练自己的品性和行为的表现,如何才能使我们在这合相的娑婆世界过活得平安幸福与相安无事。不只如此,还于相安无闹事的和谐共处生活中,才有创造,才能美化净化这个世界。在佛法中便说“庄严佛土”,庄严是具有美化的庄重和严净的感人。因此佛陀所说的四十九年遗教,无一不是为庄严佛土的教示于吾人,以开、示、悟、入的一大事因缘故,世尊便降生于浊世。
目前,我们感到这世界的确欠缺庄严的气氛,其实不只是欠缺气氛。究知现今的世界、社会(不论东西南北)都已无一片干净土,试看现世各地之人为灾难,自然灾难,如恐怖分子的滥杀无辜、社会上之杀、盗、淫、妄、酒等等,所引起的残杀纷争流血的惨事,还有风灾、地震、火山、豪雨水灾等等,那是不可说的,但也可说是娑婆业重。现世更加了古时没有的所谓尖端科技带来的灾难,如前年印度化学工厂毒气外泄,造成大量人畜死亡,(据不太明确的报导,约死四五千人)∵。今年苏俄基辅(Key)的核变等等,可说是时代带来的灾难。还有各方许多蕴酿在辫乎一触即发的战争危机,我们究竟如何希望人世间有和合的日子,思之深虑,真令人感到不可为怀、抑塞耿怅之无奈。孟子谓:“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我等身为研修佛法者,能无动于衷乎!
我们究竟有什么办法为众生效命,为佛菩萨使命。至如宣讲佛经传道等等的弘法任务,是义不容辞的工作,但于水深火热的时候,我深信因果,当然要想到“救世必先救心”,又“欲正其心,必先正其所学”。因此我们想想,今天的佛教不止讲经说法,还有更多的活动与深度的研究;如何令人心端正,思想净化的接受薰陶,挽抉“正命”的人群,则佛教社会教育的施设和推广,是该积极的效劳。致力于佛法教化的研究,希望虚心积虑的投向这一面的工作,一面对现世教育学的研究,一面深入浅出传播佛陀的遗教;使佛心佛语活用于教育应用学的实践中;把佛陀的人格化,佛法的应用化,佛学义理学术化,佛心灵气的心理净化,思想明净的解惑化,精神活用的慈悲感,情绪安逸的闲适感,自然陶养的浩气感。还有“境教”施设,假藏术而美化庄严之环境教育,大自然之接近,艺术气氛之增益;音乐欣赏之和谐等藉以配合佛教教育之璟境设施。尽量设法转换人们追求物质的无厌,善导转依精神领域之向往,那当然不是一朝夕之事,不过假以时日并非全然白费工夫的。
现代社会一般教育,为因应国家璟境之急需、科技、机械、医疗等是首要的重视。而人文宗教心灵培养之发展,并未达到同等之重视。不过,人心安顿,是人自然的要求,而且为这时代青年之生命依向,为人群安危也许更需多多设想。佛陀遗教的宝贵法宝,我们计划提取佛经中浅显和易于接受的教义,和历代祖师的论着,融汇于施教的内容,和选取若干为课本(或印或散页之讲义)∵,配合“境教”之设施,可能此诸只交付于言语文字知识的灌输来得生动化和应用化。近代高僧法航法师论“佛教真理之应用”。谓:佛陀教人修习智慧,使智慧达到圆满,人格达到超人的地步。故佛学亦可谓是大觉之学。又佛陀是具足大慈悲心的人,以大慈悲心而度众生的人,故佛学又可叫做大慈悲之学。非大觉不足以言智慧,非大慈悲不足完成高尚圆满之人格。所谓佛学之真理与应用,就是根据这两点意思来发挥的。
真理须要实事去表现,法的真理不离事实,实事须要真理去
说明;但是事还事而不是理,理归理而不是事。又实事物是
具体的而真理是抽象的,故二者不同。又实事即宇宙之现象
界,真理即宇宙之本体。本体是现象之本体,故现象不离本
体,二者非异。然而本体自本体,决非现象,现象自现象,
亦非本体,所以二者非一。佛陀的大觉悟,就是觉悟这两种
境界——真理。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圆满无上,证彻这种真理、
的都是佛,故佛学是理智的,不是迷信。
二、慧命开拓为人生之目标
佛学之义理及其精神领域之开拓,无异是发展人生历程中不可缺少之宝典与向导之烛光。佛学不是空谈玄理,或狭义底宗教的自我陶醉于不容考验的独自。佛学的论理和佛法的修养程式(修摄心身的禅法)在佛教原典中:
四谛法∵(Catvari∵aryasatyani):虽被判教分为小乘教理一
,然依天台融汇贯通佛陀一代教化,是基础之原理,因
“空法是佛教特殊要点。如小学乃一切教育之基层工夫
,故不可忽视。”
十二因缘∵(Dvadasai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因缘
,新译为十二缘起,又单名因缘观,亦被称为小乘教理
,但人须了解过去未来,而最重要是掌握现在之行为、
思想,以认识缘起业感之因果法,可使对心理行为之警
惕与谨慎,为心理教育之不可缺少之课程。
六度波罗密(Sad∵paramita):六度波罗密,乃大乘佛法
,佛为教化大乘菩萨,净化思想、悲智精神。佛学真理
能为人生之应用,为教育之基本原理,也在此六度之彻
底觉悟妙智慧中。不论大小乘法,皆肯定人生来到这纭纭世界中,不是偶然到访的,必有因缘与缘起之相涉而来,但最重要的,我们来了,对此现世纷纭的堪忍世界,有何增益,对人群有何帮助与提升,我们应思惟一下。现世聪明才智之士,人才济济,可是缺于悲情。因思佛教社会高等教育,若能努力推广觉性教育,发挥佛陀遗教,融佛理于人理,启导觉性于人性,使人群社会人与人之相处能相安相生。佛法中之四摄法(Catuh,Saegraha,Vestu),是人际关系之重点,无论置身于士农工商,都需和善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安无诤:佛教发展社会教育,接受佛化教育主人才,为社会各阶层服务,为人群献力,希能有所贡献。因思佛教高等社会教育之培养推广一,似是急需之务。
佛经说:“人身难得”,意味我们得生人道中,是值得珍贵的,故佛陀三大典:一、自尊自贵,二、褒德自勉,三、如是如是。就是说:人须自己尊严自己,而一生行径褒德自勉,摩诃般若经云:自不恼身,亦不恼他,亦不两恼。
结∵语
佛教社会高等教育之意义深远,期望佛教思想发挥,能影响社会人心,净化思想和悲智精神,善导青年学养兼修,步入社会接济人群,对人际关系之缘遇,希调练事理圆融,对国家社会希有所增益,这是求谋创设佛教教育培养人材之心愿与祈愿。
摘自《海潮音》第67卷第8期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