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佛教中的意义∵
“根”为梵语indriya∵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力,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教中经义,有关根之用法甚多,大别之,可有如下两大类:
(一)乃指强而有力之作用(又称增上)之意。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其中除意根(心)外,前五根属感觉器官(五官)或是感觉机能,由物质(色)所形成,故称为五色根,简称为五根。数论派认为此五根具有知觉之作用,故称之为知根、五知根。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意根,而立十一根之说。而吠檀多学派则立十四根之说。
眼等五根分为司感觉作用之胜义根(相当于不可见的神经系统)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尘根(眼球、鼓膜等,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在一切有部认为此胜义根才是五根。
二十二根中之乐、苦、喜、忧、舍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觉,而与眼等五根区别,称为五受根。此外,信、勤、念、定、慧等亦称五根,以其能除烦恼、臻圣道,有其殊胜之作用,故亦以根称之,然为别于眼等五根,而称为五无漏根。又有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其本体多为意、乐、喜、舍、五无漏根等九根;未知当知根在见道,已知根在修道,具知根在无学道所引起,此三根又称三无漏根。
复次,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指命根与寿命。女根、男根即给予女、男具有性征之力量,特指性器而言。从男转变成女或由女转变为男之移性,称为转根。一般所称之二根,有指胜义根与扶尘根者,或指女根与男根者。
(二)根有根机、根性之意,表示受教者之性质、资质。因根有优劣之分,故有所谓利、钝二根之别,或上、中、下等三根,利、中、钝等三根之别。若以修道力修炼之,从钝根、下根而渐修至利根、上根,称为炼根或转根。各种转根之中,尤指由声闻(下根)至缘觉(中根),再往上至菩萨(上根)者。[俱舍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四](参阅‘三无漏根’、‘五根’,据《∵佛学大词典∵》)
附:【三无漏根】《∵佛学大词典∵》梵语tri^n!y∵ana^sravendriya^ni。指三种不染污、不起烦恼之无漏根。属二十二根之后三根。略称三根。此三无漏根系以意、乐、喜、舍、信、勤、念、定、慧等九根为体而立,以其有增上之力用,能产生无漏清净之圣法,故称为根。即:(一)未知当知根(梵ana^jn~a^ta^jn~a^sya^mi^ndriya∵),又作未知欲知根。属见道位,此位之人无始以来未曾闻四谛真理,欲知彼真如谛理,遂修习地前方便之解行,故称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梵a^jn~endriya∵),又作知根。属修道位,即已知四谛真理,并已断除迷理之惑,但为断除迷事之惑,进而观四谛之理,清楚了知四谛之境,故称已知根。(三)具知根(梵a^jn~a^ta^vi^ndriya∵),又作知已根、无知根。乃具有洞知四谛理之无学位,以其已断诸烦恼,一切所作具办,故其九根称为具知根。又此位已得尽智、无生智,唯无学果之人有此智。[俱舍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发智论卷十四、顺正理论卷九、瑜伽论记卷十六上]
【五根】《∵佛学大词典∵》梵语pan~cendriya^n!i。五种根之义。(一)指眼、耳等五识所依之五种色根。又作五色根。即:眼根(梵caks!urindriya∵)、耳根(梵s/rotrendriya∵)、鼻根(梵ghra^n!endriya∵)、舌根(梵jihvendriya∵)、身根(梵ka^yendriya∵)五根。亦即司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五官及其机能。以此五者加上意根(心),则称为六根。五根除能摄取外界之对象外,并能引起心内五识之认识作用,因具有此等殊胜之作用,故称为‘根’。又五根系由物质而成立者,故又称五色根。数论派有五知根之说,其中身根又作皮根。
就五根之体而论,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将五根分为扶尘根与胜义根二种。扶尘根,又作扶根。系由眼球、耳穴、鼻梁等血肉(肉团)所形成之根,本身无超胜对象之力,但可由胜义根从旁协助起识,即一般所谓之五官。胜义根则在肉体之内部,非肉眼所能见,但具有发识取境之作用。又胜义根与扶尘根虽共为‘极微’所成,然胜义根以殊胜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为体,为‘不可见有对’之实有法,由是萨婆多部主张五根系指胜义根,亦即现今吾人所谓之神经。然大众部等则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五根之体,以肉团为性,别无净色,不能取境,此即是以扶尘根为五根之说。又依唯识大乘之说,护法等诸师别立现行之净色为五根;难陀等诸师则认为五根唯是种子,而非现行之净色。
另就五根之次第而论,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一、卷二等举出两说:(一)∵五根之中,前四根皆取所造之色,故先举之;身根或取能造,或取所造,或二者俱取,即由于所取之境不定,故后举之。又前四根中,眼根、耳根能取远境,故先举之;鼻根、舌根取近境,故后举之。又取远境中,眼根之作用较耳根为远且速,故先举眼根而后举耳根。又取近境中,鼻根之作用较舌根为速且明,故先举鼻根而后举舌根。总此,而立五根之次第先后。(二)五根所依处(即扶尘根)之上下差别的次第如下:眼根之所依居于最上,耳、鼻、舌、身四根之所依则依次居于下方。
又于此五根中,眼根、耳根唯取不至境,称为离中知;鼻根、舌根、身根三者唯取至境,称为合中知。离中知,谓眼根能见远处诸色,然于如眼中之药等则反不能观;耳亦能闻远处声响,然近逼耳根者则反不能闻。合中知,谓鼻、舌、身三根必与对象直接接触,即根与境必须没有间隔方能产生作用,若两者相离则无从作用。又鼻、舌、身三根唯取等量之境(根与对境等量),此即合中知之故;眼、耳二根则并取等量境与不等量境。眼、耳二根因取量之不定,故有时取小境,如见毛端、闻蚊声等;有时取等境,如见葡萄、闻琴声等;有时则取大境,如见大山、闻雷声等。此即离中知之故。五根之外,意根属于无色法,因无形状,故无法计量。
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等举出,五根各于四事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为根。四事指:(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生识等,(四)不共事。上述为‘根见家’之说。然俱舍论卷三举出‘识见家’之说,认为四事非为根之作用,而是识之增上。[品类足论卷一、异部宗轮论、成实论卷四、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阅‘五根有四事增上’)
(二)指五无漏根。此五者对于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五根。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四科。即:(一)信根(梵s/raddhendriya∵),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者。(二)进根(梵vi^ryendriya∵),又作精进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梵smr!ti^ndriya∵),忆念正法者。(四)定根(梵sama^dhi^ndriya∵),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梵prajn~endriya∵),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此五者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为五根。又‘根’有增上、出生等之义,上记五种能令人出生无漏圣道,故称为五根。另据大乘义章卷十六说明根之意义,即:此五种出生‘出世圣道’之力偏强,故称为根;又此五种有依次对治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无明烦恼等之作用,故称为根。此外,止观辅行传弘决(会本)卷七之一举出,修行之人虽善芽微发,然根犹未生,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称为根。
五根与三十七道品中第五科之五力同体,五力乃显示五根行破惑增上之力用。五力为利根者所修,五根则为钝根者所修。又五根摄入二十二根中,与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无漏根,同于无漏法上具有增上之作用。另据俱舍论卷二十五举出五根之次第如下:即于因果先起信心(信根),其次为果修因而起精进(进根),次由精进而念住所缘(念根),复由忆持念力而心便得定(定根),心得定则能知如实之理(慧根)。[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法界次第卷中](参阅‘三十七道品’)
【根】《∵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则名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则名为根性。俱舍论二曰:‘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大乘义章四曰:‘能生名根,’俱舍光记三曰:‘胜用增上,故名为根。’
【根】《∵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1.能生的意思。2.增上的意思。∵
【根(梵indriya,藏dban%-po)】《∵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梵语‘indriya’,原意为机关、机能、能力。在佛教用语中,除了有‘机关’的意思之外,又有‘能力’的意思。汉译译此词为‘根’,系由于草木之根具有成长发展之能力,能令枝干生长。因此,能生起感觉的五种器官(眼、耳、鼻、舌、身)乃名之为五根。
如眼之眼根有强力、增上之用,则名眼根;‘信’有产生其他善法之能力,则称信根。
《俱舍论》卷三云(大正29·13b)︰‘根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俱舍论光记》卷三云(大正41·55c)︰‘胜用增上,故名为根。’《顺正理论》卷九云(大正29·377b)︰‘世尊何故别说根名?在内界全及法一分。依增上义别说为根,彼彼事中得增上故。’
诸经论谓根有五根、六根、二十二根等差别。其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又称五色根),又可各分为二类,即司感觉作用,为眼所不能见的‘胜义根’(又称净色根,即一般所谓神经纤维),以及具扶助作用,为身体器官的扶尘根(如眼球、鼓膜等)。然而说一切有部仅以胜义根为五根,而不承认扶尘根。又眼等五根加上意根即成六根。六根再添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乃成二十二根。此外,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所载,外道亦有‘根’之理论。如数论学派合五觉根(眼、耳、鼻、舌、身)、五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意根,计有‘十一根’之说法;吠檀多学派则合五知根、五业根及四内根(意、觉、我执、念),而倡‘十四根’说。
又,众生学法的素质与能力亦称为‘根’。依其优劣有利、钝二根,或上、中、下三根,利、中、钝三根等差别。然此时所云之根,系梵语mu^la之汉译,与上述之indriya并不相同。俗语所谓之‘根器’,亦与梵语mu^la相同。
[参考资料]《决定义经》;《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俱舍论》卷二;《金七十论》卷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