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
一、生平
龙树(Nagarjuna),又译龙猛,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活动于2~3世纪之间。关于他的生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婆国婆罗门家庭,属婆罗让种姓。幼年曾学“五明”,其后皈依佛教,出家于一塔庙,先诵小乘三藏,次于北印雪山获大乘经典,遂通达大乘经,周游各地,与诸外道和部派佛学者辩论,所向无敌。复回南印,创立学说,广事宣传。他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深受南印度安达罗王朝的引正王的推崇,晚年住在黑峰山(今哥斯坦河上游)。一说晚年住在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50公里的吉祥山,并传其为王子所杀。
二、流派∵
龙树是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中观派是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空宗。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
中观派发挥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纳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缘会),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无自性)。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他们看来,只有排除了各种因缘关系,破除了执着名相的边见,才能证悟最高的真理--空或中道。
继龙树、提婆之后,阐述中观理论的有罗?罗跋陀罗,在罗?罗以后200年中的传承关系很不清楚。∵
三、主要思想∵
龙树以当时已有的大乘思想为中心,吸收概括佛教各方面的学说,组织了大乘学说体系。其思想是从般若空观出发,从人的认识本性方面解释般若性空的道理。
(一)、龙树进一步发挥了大乘佛教般若经的空性思想。所谓“空”即不是“零”也不是“空无”,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实在。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包括惑觉、概念、意识和地、水、火、风等元素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实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无自性)。宇宙万物的真实相是“空”,亦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最高存在,也就是“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又认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无我亦空。生死空,涅?亦空。既然一切皆空,那么,森林罗布的世间万物又作何解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龙树提出了二谛(真谛和俗谛)说。他说,佛陀为那些被无明覆盖的凡夫说法时,采用俗谛,承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存在;为那些已经消除无明、洞察真理的人说法时,采用真谛,否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性。他认为只有众俗谛入手,才能达到真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二)、龙树在论述世界的非真实性中,为了破除名相,排队因缘关系,还提出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八不”概念。认为这四对对立的范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依据,在每一个范畴的前面加上否定的“不”字,说明了事物存在和认识的相对性,不真实性。可见龙树的范畴论是为他的本体论服务的。他的“八不”说,不生不灭是指实体而言,不常不断是从时间方面考察,不一不异是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出是从运动方面来说明的,这四对范畴包含了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因素。
(三)、从“空”的根本立场出发,龙树不但认为世界是不真实的,而且认为涅?也是假象,他说:“涅?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亦无少分别。”又“涅?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只要消除无明,就可以达到涅?。“涅?”在他看来是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排除了生死干扰的寂灭境地。
龙树为大乘佛教的宗教和社会实践开辟了新的道路。它的宗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佛教很多宗派都有很大影响。
四、着作∵
龙树着作甚多,有“千部论主”之称。其着作据***所传为122种,汉译为22种。主要着作有:《中论颂》、《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藏译)、《迥净论》、《六十颂如理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因缘心论颂》、《菩提资粮论颂》、《宝行王正论》、《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等。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部重要着作,即所谓的六部论。六部论,就是:《中观论》、《精研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宝鬘论》。
《中观论》。正破人法自性。被破的对象是计诸法有自性者所立人法有自性的宗旨。中观论是广破他们所立宗义,以阐显人法无自性成立自己的宗旨。人法无自性,即是缘起上空义。故中观论的主要宗旨是:广明缘起性空甚深了义,附带阐明在解脱生死或成大菩提方面,都须首先要通达此甚深了义,然后才能达到解脱、菩提的目的。∵
《精研论》。它是广破异计立量、所量等十六句义。这十六句义,是印度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异学用以成立自己主张的能立方法论。用十六句义成立人法皆有自性,是当时在学术界方面很有影响的一派。龙树菩萨造中观论是广破异学所立宗义的。指出他们提出在论理方法上来坚持自己的宗义说:诸辨论者,都共许此十六句义,既有此能立方法,则亦必有其所立的人法自性。龙树菩萨因之更造此《精研论》,针对异学的十六句义,一一抉择破其自性,指出十六句义,也唯是从分别假立的东西,没有一种是实有自性的。能立的十六句义既都无自性,更可能成立人法为有自性。故此论专是从破人法自性的能立方法论方面作为中心的。
《回诤论》,它是《中观论》初品的余论。《中观论》揭出“如诸法自性,不在诸缘中”的论点而广破诸法有自性时,异学提出了仅难云:“若谓一切法,都无有自性,汝语亦无性,不能遮自性”。龙树菩萨为解答异学的这种功难。故又造了《回诤论》,说明语言也是缘起法,也是自性空。并指出语言虽是空无自性,然有能立、所立、能破、所破的作用。龙树菩萨在成立一切法皆无自性的宗派里(即龙树自宗),它的能量、所量等的破立作用,皆极合理,皆能成立;唯在计诸法有自性的宗派里,它的能量、所量等一切作用,皆说不通,皆不得成立。
《七十空性论》,是《中观论》第七品的余论。《中观论》第七品说:“如幻亦如梦,如干达婆城,所说生住灭,其相亦如是”。此偈是指有为法之三有为相;如幻如梦,皆无自性。异学对此难云:若破生住灭有自性者,则佛经说“有生住灭三有为相”,不应道理。龙树菩萨为解答异学的这种攻难,故又造这部“七十空性论”来说明佛说有生住灭等种种诸法,都是依着世间名言而说的,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身别有自性而说它为有的。因此论说:“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这说明,佛不但对三有为相,并且有时说“有”说“无”,有时说“劣”、说“等”说“胜”等等种种差别,也都是依着世间名言而说的,不是依着它别有真实有自性而说的。这就解答了异学的“佛既说有生住灭,则生住灭应有自性;倘生住灭没有自性,则佛不应说有生住灭”的攻难。《中观论》对世俗谛法,究竟是怎样安立为有的,还使人不大容易明白。虽然对于自性不空的宗派,给指出了许多正理上的过失,而成立了一切法皆无自性。所遗憾的是对于生住灭等种种差别,皆由名言增上安立为有的意义只有具体而微地说了一点,由之对于唯由名言安立为有的道理上和一切破立作用方面,这一极关切要的理论还没有充分发挥。《七十空性论》即阐明了这些道理,以补《中观论》之不足。所以这部论是《中观论》的余论。
《六十正理论》。论中提出“有故不解脱,无不离三有”的问题,指出堕在有或无二边的人,是不能解脱的。也提出“知有事无事,智者得解脱”,这说明唯圣者由无倒地了知有事和无事的真理,才能解脱了三有。这也就说明解脱三有,是必须了达有事(生死)和无事(涅盘)的真理的了。但什么是有事无事的真理呢?也就是以通达有事无事皆无自性为中心的论点。因为有事无事,也是互相依待而有的。互相依待而有的东西,显然没有独立的自性;指出无自性义,就是有事无事的真理。异学难云:有事指生死,无事指涅盘,既说生死涅盘为有则说它两者都无自性,不应道理。龙树菩萨的解答是:佛说生死涅盘为有者,是随顺凡夫名言识的行相而说的,不是依着圣人亲见诸法真理的智慧而说的。因为圣人的见真理的智慧,是见诸法无自性的空理,并不见有无等事,所见空理上是不可能安立生死涅盘为有为无的。故佛说某法为有为无时,皆是依世间名言识而说的。至于说如何名为证得涅盘?龙树菩萨说:就是由遍知三有生死,自性无生的智慧在证阿罗汉果时,现证一切烦恼永尽之灭谛,即安立为证得涅盘。并不是有个实有自性的烦恼可断,有个实有自性的涅盘可证。若计诸法实有自性;那么,说断烦恼时是断有自性的烦恼,说后蕴不生时也是实有自性的后蕴不生;那么,说证涅盘时,也是证实有自性的涅盘。可是要知道,凡是被称为“有自性”的东西,它应是赋予了不可以改变的定义的。若计烦恼等实有自性,则烦恼等必不可断,也就没有涅盘可证了。从这个理论上说有自性的烦恼断尽而得以安立为证得涅盘,是说不通的。况涅盘的本身,更不是实有自性的了。《六十正理论》这种理论,也原是小乘经中说明涅盘的义理,其余的论文,也都是成立这个道理的支分。总的说来,这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用大乘小乘共计的教义,来说明得阿罗汉果时所证得的涅盘,就必须证得胜义谛真理。若未证得胜义谛真理,也就绝对不能证得涅盘。
《宝鬘论》。论文先说明生人天善趣之因,为深信因果的信心。再用此信心为基础,养成能修断烦恼、证解脱智慧的法器。什么是能证解脱的智慧呢?也就是了知胜义中无我和无我所(胜义中无我、我所、等于说我我所胜义无,也等于说我我所无自性)。由了知胜义中无我、无所,进一步即能了知五蕴皆无自性。由此智慧,方能断尽俱生我执;由于我执断故,其余的贪嗔慢疑等烦恼也都随着断了。由断烦恼故,也就解脱了生死。相反的,若未能断尽对于诸蕴的实执,也就断不了俱生我执。由于我执未断故,其他的烦恼也可以随之而起,也就不能解脱生死。这就说明了解脱生死,也必须通达远离有无二边真理之中道。论中也说到由无见而堕恶趣,由有见而流转善趣。故欲解脱善恶二趣,必须了知不依有无二边之真实义。什么是真实义呢?谓当了知补特伽罗是依六界和合假立的,与彼六界的若一性、若异性,俱不可得,俱不成实。既与六界一性、异性俱不成实,则知彼补特伽罗都无自性,不是实有。进一步对于六界、五蕴等法,也都用一、异的道理观察,也能了知六界、五蕴等法都是无自性、非实有的。这人法无自性,即是不依有无二边的真实义;要由通达此真实义的中道,方能解脱善恶二趣的生死。
五、哲学和社会影响∵
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在5世纪经鸠摩罗什传译后,在中国汉族地区形成了三论宗,其着名的代表有僧肇、僧诠、法朗、吉藏等。另外,龙树的中观乐说也是中国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的立论依据。吉藏的弟子慧灌把三论宗传至朝鲜、日本,在日本奈良时期一度很流行。
而由龙树等人的中观派学说发展而来的三论宗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三论宗未形成之前,中国的佛教是诸师并起自称一家,皆以自己的主张认为是佛法正教来排斥他家。大多以小乘思想为主,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来衡量谁是谁非,所以当时的佛教局面非常的良莠不齐。因此,三论宗的形成对当时的佛教局面起到了“拔乱反正”的作用,对中国佛教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具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共同发展。
就中观派学说的哲学思想而言,无论在思惟逻辑还是形式逻辑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中观派学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佛教逻辑学的发展,如果要研究佛教逻辑学必定要很好研究中观派学说,所以说今天研究中观派学说对于研究佛教逻辑学有很大帮助。
中观派学说不仅是种古老的传统宗教,也是一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哲学理论的自然学科。我们学习和研究中观派学说不仅对正确的修证佛法和认识理解佛法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对研究和探索宇宙观和人生观也是不可少有的先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